中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多樣,社會經濟環境各異。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地逐漸形成了不同形式的民居建築。這座傳統民居建築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環境的烙印,生動地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
北京民居
四合院是北京乃至華北的傳統民居。其基本特征是房屋和院落按南北中軸線對稱布置,朝南,大門壹般開在東南角。門內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子裏的活動。主房位於中軸線上,側配廂房和左右廂房。正房是長輩的客廳,廂房是晚輩住的。這種莊嚴的布局也體現了華北人民正統嚴謹的傳統性格。北京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少雪,春季風沙大。所以住宅設計講究保溫、防寒、擋風、避沙,周圍都是磚墻。整個院子四周都是房屋和墻壁,堅硬的山形屋頂,厚厚的墻壁和屋頂。
內蒙古民居
蒙古包是內蒙古典型的帳幕式房屋,氈制蒙古包最為常見。由於遊牧生活的需要,內蒙古溫帶草原的牧民住在便於拆卸和遷移的氈包裏。蒙古族牧民傳統上以水草為生,壹年遷徙四次,稱為“春瓦、夏崗、秋蘋、東陽”。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區流動放牧的產物。
寧夏民居
寧夏地處西北,遠離海洋,降水少,溫差大,氣候嚴寒,大陸性氣候特征明顯,冬春季幹旱風沙多,偏北風盛行,所以房屋壹般不開北窗。為了保暖防寒,采用了廂式庭院,房屋緊湊,屋頂形式為壹坡兩坡並存。
陜北民居
窯洞是陜北乃至整個黃土高原常見的居住形式。分為崖窯、地防窯、圬工窯。崖窯是在黃土垂直面上挖的小窯,不斷有孔相連或上下數層;坑窯是在土層中挖壹個深坑,使人工崖面在上面挖洞穴;圬工窯是地面用磚、石或土坯建造的壹層或兩層的拱券房。黃土高原氣候比較幹燥,黃土具有質地均勻、膠結好、挺拔的特點,土質疏松,易於挖掘。因此,當地人創造性地因地制宜地挖坑,既節省了建築材料,又有冬暖夏涼的優點。近年來,由於坑式窯洞難以防禦洪水,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壹些地方放棄了坑式窯洞的建設,紛紛在地面上建造磚木結構的房屋。
山西和山東民居
山西的太行山區和山東膠東的丘陵區形式相似,都是獨院,門樓,兩邊是坡屋頂。因為山高石頭多見,按照傳統的建築材料就地取材的原則。所以磚石結構的房子比較多。磚雕等裝飾在山西民居中也很常見。兩地緯度相近,只是降水量不同,所以屋頂坡度略有不同。前者地勢較高,東南部太行山阻擋海洋氣流,降水不多(< 700毫米/年);後者山谷寬闊,低山臨海,降水較多(> 700mm/年),屋頂坡度較陡,便於排水。中國南方民居與地理環境
江蘇民居
江蘇民居以蘇州為代表。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蘇州,水網密布,地勢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門、臺階、旁路都位於水邊,房屋與水、路、橋自然融為壹體,建築多,磚結構。青磚青瓦,建築風格精美,形成了江南精致、細膩、溫馨的水鄉民居文化。由於氣候濕熱,為了便於通風,避熱避雨,許多院落都設置了薄墻薄頂,有的還有寬大的門廊或寬敞的廳堂。
上海民居
上海位於長江入海口,是現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壹。經濟發達,住宅質量好,多為磚瓦房,風格新穎典雅。建築風格充分顯示了人文因素的影響,有“海派”文化的影子。
福建民居
閩西南客家土樓是壹種特殊的農村民居。土樓呈方圓形,形似寵物碉堡。它的外墻用土、石灰、沙子、糯米壓實,厚度為1米,可達5層。從外到內,屋頂壹層壹層往下掉,中間是主樓。房間總數可達300多間,壹樓住著十幾戶甚至幾十戶。福建是東南沿海的“山國”,山地丘陵占國土面積的80%以上。地形復雜,歷史上土匪現象比較嚴重。中原漢族遷到這裏後,為防盜匪而建土樓,同族數百人在此居住,故猶如堡壘中的土樓,防禦功能突出。此外,福建地處東南沿海地震帶,氣候溫暖多雨。這種實心土樓既能防震防潮,又能保溫隔熱,壹舉兩得。
雲南民居
甘蘭竹樓是滇南傣族、佤族、苗族、景頗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少數民族的主要居住形式。滇南氣候炎熱潮濕多雨,竹樓下部架空,用作碾米房、儲藏室、雜物間,便於通風和隔潮。樓上前面有寬闊的走廊和露臺,後面是大廳和臥室;屋頂依山而臥,坡陡檐遠,可以遮陽擋雨。
中國豐富多彩的傳統民居反映了中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豐富的特點,同時也是勞動人民改造和利用自然以適應環境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