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古村的村民大多家裏都有香祠,每個月的初壹、十五,家人都會在屋前燒香祭拜。壹般房屋的廳堂橫梁上畫有八卦或各種護身符,門框上有乾坤雕。有的門上掛著八卦或鏡子,有的門上貼著門神,據說可以辟邪。
3.生育、上學、結婚等習俗和儀式的社會變遷軌跡。
歷經歷史滄桑的南苑古村,依然傳承著許多濃郁的民俗風情,如誕生儀式、離園、開筆儀式、婚禮儀式等習俗和儀式。
生育禮儀:舊社會,懷孕叫幸福,嬰兒出生三天,要當“三朝”。先給孩子洗個澡,請接生婆吃飯,奶奶會送大公雞、雞蛋、面條、糯米粉等。,並制作“三朝酒”招待奶奶和公婆當嬰兒出生壹個月時,便是“滿月”。奶奶會送壹只公雞(很多地方是大閹雞)、雞蛋、衣服、被子、銀手鐲等。為了寶寶。女性親屬,如叔叔、嬸嬸、姑姑等。壹般送小母雞,雞蛋,衣服,布料等。,還有大爺大媽之類的男公婆也會來慶祝。孩子出生100天,也是要慶祝的。這壹天,女方家的爺爺和叔叔會用壹只公雞來慶祝,其他親戚通常會給寶寶紅包。孩子壹歲了,要當“周”,慶祝孩子的“周”。第壹個生日比滿月更隆重,來慶祝的客人更多。
開學典禮:“開學典禮”是讓孩子進入人生學習階段,滲透教育心理的啟蒙教育形式。學生們穿上長長的官服,戴上高傲的“官帽”,他們走上青磚大道,跨過寓意“躍龍門”的月牙門,進入寓意“登高望遠”的青磚大堂。然後他們聽孔子的啟蒙老師的故事,向孔子鞠躬,接受。啟蒙老師用朱砂在孩子們的額頭中點劃上紅痣,也就是俗稱的開天眼,帶領孩子們背誦三字經並用字帖塗成紅色,並給每個孩子芹菜和洋蔥,寓意這些孩子從此更加聰明勤奮!
出園:客家的成人禮分為男、女兩種。男子的成人禮叫“冠禮”,女子的成人禮叫“禮”。少男少女年滿16歲(虛歲)時,要選擇吉日出園,作為成人禮。
婚禮禮儀:婚禮壹般模仿古代的“六禮”進行。媒人過去,年輕的客家男女十六歲後可以請媒人介紹他們的婚姻。壹般是男方父母委托女方家做媒,也有女方家讓媒人先去男方家拜訪。男人和女人都通過中央媒體交談,如果雙方都感興趣,他們將商定壹個時間來“見姐姐”雙方同意後,會互相告知出生日期。回去後請算命先生“對八字”。如果八字壹拍即合,互不碰撞,就寫個庚帖(俗名婚禮單),放在香案上。如果三天內沒有不祥之兆,這樁婚事就定下來了。訂婚也叫“大婚”。男青年和父母會去女方家,送豬、魚、肉等。,還有女方的父母,兄弟姐妹,叔伯爺爺奶奶都會出現。午飯後,女生會出來見面,稱男家長父母父母,雙方父母互稱公婆和母親。女方也會去男方家看看,有的在“大領帶”前,有的在“大領帶”後。除了女生和父母,女方會去找姑姑和姐妹,大大小小十幾個人都不帶禮物,就算帶壹點,男方也不敢接。結婚定下來後,男方要請算命先生選擇壹個回家的日期,包括新娘出門的日期和時間,以及她回家的時間。另外,女方剪紅裙和男方鋪床的日期也要同時選擇。新娘過門後壹兩天,男方家要讓血親把聘禮和紅單上規定的魚、肉、禽、面等東西送到女方家,回來時再把妝容、家具等聘禮帶回來。婚禮前壹天,男方家會去女方家接親戚,有鼓手樂隊,鞭炮,轎子,香爐(去女方祠堂,寺廟,社工燒香),壹個挑夫,壹頭是導雞(壹公壹母),另壹頭是酒和宋明,女方會帶新娘穿的衣服和壹個木筐。娘家人到了之後,先吃點心,然後娘家人帶著去祠堂燒香祭祖。中午或晚上,女方家會設宴款待。新娘通常在半夜或午夜離開。她越走越亮,象征著她在走向光明。如果她晚上出門,就不會遇到擡棺材之類的倒黴事。婚禮隊伍的前面是燈籠,後面是鼓手,中間是轎子,後面是接受婚禮儀式的人。新娘到了男方家,如果還沒到規定的進門時間,就要在大門口或者隔壁的房子等。介紹壹般都是早上七八點或者八九點,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入場時,新娘會踢開轎子的門,男方的伴娘會帶領新娘走出轎子,然後在大門口“穿越火海”,新娘在進入大門前會用冷杉樹枝穿越火海。新娘隨著鼓聲進入大廳後,開始頂禮膜拜。堂內擺設香案,東有父母長輩,西有外戚,北有親戚,南有晚輩。見新娘前,老公會在新郎身上掛紅,蓋上五尺紅布。我大聲念道:“我手裏拿著五尺紅,專打新郎,讓新郎生個兒子,兒子當狀元。”儀式中,新郎站在左邊,新娘站在右邊。李生叫:第壹,祭天拜地,第二,祭祖,第三,祭奠高唐,第四,祭奠親人,最後,給新娘紅包。儀式結束後,伴娘用紅玫瑰將新娘領進新房,新郎新娘用鞭炮將喜糖從家門口撒向大廳。然後新娘和新郎祝酒。伴娘捧著壹盤雞,邊喝邊說:“團團圓圓,壁上連珠”“觀音早生貴子”;夫妻和好,白頭偕老。中午辦酒席,吃喜酒,用響炮請客人,半小時壹次,開始坐的時候讓酒席響三下。然後,禮物生報名入席,兩人入席。按照輩分和親疏,先安排他們坐桌,然後其他人隨便坐桌。男女嘉賓分開就座,新郎新娘要敬酒。有人在大堂鬧事,有人在新房鬧事,有人先在大堂鬧事再在新房鬧事。在喧鬧期間,每隔幾分鐘就會燃放鞭炮,直到午夜。後門也被稱為“十字轉門”。壹般在婚後第三天或第五天,女方派新娘的姐妹和其他女人壹起邀請新郎新娘去做客,媒人和新郎新娘也壹起去,吃午飯,當天回來。婚禮後壹個月,娘家人會來送滿月,同時送雞、菜、籽、籽、豆等。,表示五谷豐登,財運亨通。
時至今日,諸如誕生儀式、出園等內容儀式的傳統做法依然保留,其中壹些已經簡化。而開幕式,這種禮儀已經不常見了。在婚禮方面,古代的壹些程序發生了壹些變化,被現代婚禮模式所取代。
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它們繼承了《詩經》中的傳統風格,深受唐詩和支竹詞律的影響,同時又吸收了南方各地民歌的優秀成分。千百年來廣為流傳,傳唱已久。客家山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除了"情歌"之外,還有勞動歌、勸誡歌、行業歌、戲歌、誇歌、玄學歌、扳曲、謎語歌和猜調、小調、竹歌等等。各種歌詞的結構大致相同,四句壹句七個字。每壹句、兩句、四句都是連韻,詞語結構嚴謹;押韻要求嚴格;可視化;口語;多樣化很受大眾歡迎。壹首名為《客家杜詩梅過來了》的民謠讓村民們著迷,男聲渾厚,女聲清脆,仔細壹聽就難忘。現在客家山歌已經被廣東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苑古村是由洪光村委會開發並設立為旅遊景點的。被列為廣東省旅遊扶貧項目後,村委會以發展旅遊業為平臺,深度挖掘和弘揚客家文化。為了達到保護客家民居的目的,它堅持“保護第壹,精心開發,不破壞”的原則。今天保存完好,仍在使用的古建築有老樓、新樓、老衙門、新衙門、大夫第、下帝堂等古宅。今後,我們將切實加強統籌規劃,有效保護和搶救古村落文化遺產,大力打造富有內涵、特色和魅力的文化品牌。
南苑古村有許多明清時期的古建築。為了得到更好的保護,景區采取了“開發、接收、受益”的滾動開發方式。經過壹年多的發展,已經開始對外運作,效益明顯。成功開發了客家文化廣場、老衙門、新衙門、古炮樓遺址、博士兄弟、柳溪書院等景點。300多戶過去住在著名的政府住宅和商人住宅裏的人陸續搬出了村子,壹些泥地被重建或修復成為老年人的文化活動場所。老年人和業余文學愛好者經常聚在壹起,愉快地玩耍、唱歌。
雖然農村生活越來越現代化,但這個古老的村莊仍然保留著許多傳統的東西,其中最壯觀的是每年元宵節(正月十三、十四)期間的“元宵節”儀式遊行。活動中,去年生了男孩的戶主提著燈籠出來遊行。各隊前有鑼鼓,後有舞獅,壹路走到祠堂。壹路上鞭炮齊鳴,氣氛異常喜慶熱烈,吸引了當地和四鄉六裏遊客前來觀看。千百年來,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不斷流傳,並與時俱進,閃耀著時代的色彩。
2003年,洪光村委會堅持“保護第壹、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戰略方針,將南苑古村落的搶救、保護和發展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在省市縣黨政和旅遊部門的支持和重視下,南苑古村被列為廣東省旅遊扶貧項目。為了切實加強古村落的保護、建設和管理,洪光村委會高度重視,明確了古村落旅遊開發的主體,並成立了古村落旅遊開發委員會。同時,認真做好南苑古村的整體旅遊發展規劃,依托古村的“古風”,優先保護,修舊如舊,建設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客家民居博物館。同時,要下大力氣收集、挖掘、整合古村落的文化資料。在文史專家的指導下,村裏熱心人士被聘為文史研究者,負責古村落文史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完成了2萬多字的文史資料。壹些村民還提供了許多重要的文物,如多年來收集的聖旨石刻、對聯和匾額,為保護古村落的文化遺產做出了貢獻。
目前,南苑古村落的保護和開發畢竟處於探索期。我們將圍繞“保護第壹”的總體思路,加快發展古村落旅遊,把南苑古村落建設成為文化底蘊深厚,融合客家文化傳統和生態休閑文化,深受海內外遊客喜愛的旅遊勝地。當前和今後壹段時間,我們將結合本地實際,把這三個方面結合起來。首先,要把宣傳個人文化和精細化經營緊密結合起來。要緊扣客家文化的個性內涵,探索設計壹批特色鮮明、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如南苑古村官邸建築風光、吃南苑美食、住南苑民居、買南苑特產、賞嘉嘉山歌等。,多角度推廣南苑古村旅遊文化,尋求新的突破。其次,參與式文化體驗與旅遊產品的延伸和欣賞緊密結合。以現有遺存為基礎,建設以“客家歷史”為主題的影視基地,拓展文化產業與旅遊經濟的融合渠道,盤活文物資源。三是建設與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依托南苑古村歷史,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改善接待條件,搞好景點文化建設,改善衛生條件,推進鄉村整體建設,優化、美化、凈化村內硬件環境,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