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荷包胙
“荷包胙”享有盛名,與南安府“戴狀元”有關。相傳,乾隆時大余人士戴衢亨高中狀元後,大擺宴席謝請四方鄉鄰。因為講究“狀元”席的排場,廚師們就用本地的荷葉把經過料理後的豬肉包成“狀元帽”的形狀,經蒸熟後,就成了壹道色澤淺黃、香味純正、肥而不油、甜而不膩的菜肴。
更可取的是,“狀元席”散席後,戴狀元考慮到那些在家無法參加宴會的人(主要是婦老殘幼),就請赴宴的人用荷葉把宴席上未吃完的“荷包胙”、“頭牲”(指雞鴨肉塊)、“炸魚”等“折”回家去讓家人品嘗。此舉因而形成了風俗習慣流傳下來,至今南康等地仍有“折‘荷包胙’”的做法。
“荷包胙”的制作講究色香味形。各地的做法大同小異。其主料是切成方塊的豬肉,配料是炒熟的米粉,再以糖、鹽、醬油、胡椒粉、八角、五香粉、鮮湯等做調料。制作時要註意把這些攪拌均勻,還要腌上1個小時左右,再用2至3張幹荷葉包紮成下圓上尖的“狀元帽”形狀,最後上甑蒸上3小時左右即成。
南康荷包炸
贛南的荷包肉是用荷葉墊籠底,大塊肉蘸香料、米粉放在葉上蒸熟後,又用荷葉壹葉包壹塊肉,回籠再蒸,整籠連葉上桌。現在贛州做荷葉排骨,用香料米粉包排骨,也是壹排壹葉,蒸熟即上。用荷葉裹蒸的菜肴,壹派清香,別有風味。
大余縣的荷包肉,又名狀元萊。據說是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大余人戴衙亨喜中狀元,他讓來家慶賀的人吃過宴席後,每人帶壹只荷包胙回家,讓家中老人品嘗。所以壹時之間,荷包胙便被稱為狀元菜。戴衙亨字荷之,號蓮士,戊戌進土,殿試壹甲壹名,與兄弟戴心亭、叔父戴均元和父親戴第元均顯赫於朝,合稱南安四戴。和這家人家往來,而且得到敬老的食品,自然影響廣泛。據說,以後南康、上猶、崇義縣都受其影響。
荷包肉制作方法,其特征在於制作方法步驟如下: (1)、將五花豬肉切塊,放入熱鍋內,將皮烤紅; (2)、將烤紅的五花豬肉刮洗幹凈,並切成2cm×2cm的方塊,放入缸中鹽腌1-2小時,然後加入調料,拌均; (3)、在雞湯中加入米粉、百合粉,拌成糊狀,並與五花豬肉混合均勻; (4)、用洗凈的荷葉將上述五花豬肉包紮,加旺火蒸煮4-5小時; (5)、將蒸熟後的荷包肉,用耐高溫蒸煮袋進行抽真空包裝; (6)、將真空包裝的荷包肉再放入殺菌鍋內120-125℃溫度下蒸煮0.5- 1小時; (7)、進行外包裝,即得成品;上述制作方法中各原料重量份比是:五花豬肉1000 米粉90-110 百合粉90-110 鹽15-20 料酒5-8 醬油10-12 味精5-6 五香粉2-4 雞精5-6 味特鮮3-4 白砂糖10-12 花生油6-8 乙基麥芽酚10-12。
“荷包胙”的制作講究色香味形。各地的做法大同小異。其主料是切成方塊的豬肉,配料是炒熟的米粉,再以糖、鹽、醬油、胡椒粉、八角、五香粉、鮮湯等做調料。制作時要註意把這些攪拌均勻,還要腌上1個小時左右,再用2至3張幹荷葉包紮成下圓上尖的“狀元帽”形狀,最後上甑蒸上3小時左右即成
南康黃元米果
黃元米果是贛南客家人獨特的食品之壹,其歷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打黃元米果也是贛南客家的壹項重要民俗活動,其營造出的和睦***處、團結協作氛圍,使客家人深深留戀,即使在食品加工機器普遍采用的今天,黃元米果仍保留著傳統的手工制作方式。
黃元米果以贛南本地產的糯性“大禾米”為原料,現多用軟性雜交米。用壹種贛南山區生長的名叫“黃元柴”的小灌木燒灰淋水浸泡拌料,然後用木制大飯甑把拌料蒸熟,再把熟飯倒入石碓中,十來個男人齊心協力用黃元棍將米飯搗爛。最後,由師傅將搗爛的黃元米果揉成圓柱體,用壹根細線分出壹個個厚約五六厘米的黃元米果,用手整理成型,壹個個圓型或橢圓型的黃橙橙、金燦燦的黃元米果就制成了。風幹後的黃元米果,盛裝在大缸裏,用堿性灰水浸泡,壹般能保存三四個月不變質,隨時可取出食用,十分方便。
南康酒糟魚
酒糟魚是南康特色菜之壹。做酒糟魚,多選半斤左右的鯽魚,腌制,晾到半幹時,放進釀好的米酒壇子裏封起來。十余日,即可取出,或蒸或煮,與酒糟同沸之。關鍵在酒,要把酒做得老壹些,有烈性。滲入魚肉,那魚肉呈棗木紅,其色澤即有壹種沈醉之美,再有酒香飄來,多麽令人向往呀?
既是酒糟魚,就不必脫酒糟,棗木紅的魚肉,有酒香、酒甜、酒酸,蒸煮之時,擱上紅泡椒,又有些許的辣,淡淡的鹹味兒。魚肉在口中,細膩滑爽,余香久久,且魚肉的本質的味道,是要過若幹時間開始升華,連帶著吃那酒糟啦紅泡椒啦,食者便會有壹些懸醉,感覺在滄桑的歲月裏,又有了些許的離愁,因為妳會感覺到這魚,它獨自離開了湖泊與江河,它沈睡在酒裏,它彌漫著令人陶醉的味道。
酒糟魚是壹客閑菜,妳可不喝酒,也不吃飯,就著壹盤酒糟魚,精雕細琢地吃,潛心著意地品,那深深江湖詢問的水聲,那世事的蒼桑、美好,便從酒糟魚的肉質裏濕潤出來。
南康味味水餃
盛傳南康辣椒漿、南瓜漿美味天下,南康水餃、米果、辣椒漿、最是美味的本地食品
南康小炒魚
炒魚與魚餅、魚餃合稱贛州“三魚”,是贛州人的家常菜。
小炒魚是明代淩廚子首創的地方風味菜。王守仁(王陽明)在贛州任巡撫時曾聘淩廚子做菜,淩得知王愛吃魚,為顯示自己的烹飪技藝,經常變換魚的做法和口味。有壹次淩炒魚放醋,別具風味,
王吃後十分高興,就把淩叫來,問這道菜叫什麽名字。淩靈機壹動,心想這是小酒(贛州習慣稱醋為小酒)炒魚,何不稱其為小炒魚呢?於是隨口應道:“小炒魚。”這菜也就因此得名。小炒魚選用鮮草魚,去掉魚頭魚尾,批成塊狀,加以生姜、四季蔥、紅椒、小酒(醋)、醬油、水酒等作料烹飪而成。其特點色澤金黃、味鮮嫩滑、略帶醋香。不僅本地人喜愛,海外歸僑也以壹嘗“小炒魚”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