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博物館第四城,郭波收藏珍珠——來郭波不看這18件相當於不去。

博物館第四城,郭波收藏珍珠——來郭波不看這18件相當於不去。

中國國家博物館,簡稱“郭波”,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與天安門廣場對面的人民大會堂對稱。

對於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參觀面積近7萬平方米的世界最大博物館來說,擁有48個展廳、3個常設展廳、不少於8個專題展廳、多個國內外臨時展覽。除了654.38+0多萬的藏品,還有機會看到國外博物館的藏品,不可能壹次看完。

位於地下室的“古中國”和北館的“復興之路”以1840為界,分別展示了中國歷史時期絕大多數的文物。其他展區的專題展廳根據不同領域進行專題展示。以下18件「國寶」就算是走馬觀花也不能錯過,否則說明妳沒來!

壹、面部有魚紋的彩陶盆,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1955陜西省Xi市半坡出土。

新石器時代多用作兒童甕棺的棺蓋,是壹種特殊的墓葬工具。它的高度為16.5厘米,直徑為39.8厘米。用細泥紅陶制成,嘴唇張開,口邊有斷斷續續的黑帶。內壁繪有兩組面部對稱的魚圖案。臉是美人魚做的,頭上的服裝很奇怪,像是壹個宗教活動的化妝形象。根據《山海經》中有的地方有巫師“爾二蛇”的說法,有學者認為面魚紋代表巫師爾二魚,寓意巫師邀魚附身,入冥界以招魂英年早逝的孩子。

二、陶丁英,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出土於陜西滑縣太平莊1958。

鷹丁濤高35.8厘米,直徑23.3厘米,最大腹部直徑32厘米。陶的整體造型是壹只臥鷹。鷹的胸部是三腳架的肚子,飽滿厚實,嘴巴開在鷹背上。鷹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全身光潔無紋飾,喙鉤有力。粗壯有力的腳和寬平下垂的鷹尾構成了陶鼎的三個支點,穩定地支撐著地面上的立柱。兩翼微微撐起,環繞在三腳架的中後部,形成壹種前撲的氣勢。鷹頭上長著大眼睛和尖喙,鷹看起來威嚴而兇猛。

仰韶文化多為柴米油鹽的彩陶,而陶丁英是唯壹壹個以鳥為造型的文化。是原始藝術與實用功能完美結合的典範,是古代不可多得的雕塑藝術瑰寶。曾是1993年洛桑申奧展上代表中國的文物之壹。

玉豬龍,紅山文化1971年前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

玉豬龍由壹塊墨綠色的岫巖玉雕刻而成,高26厘米,體呈C形。它的鼻子向前伸展並向上翹起,嘴巴緊閉,有兩個並排的鼻孔,眼睛突出,尾巴細長上翹,頭部刻有格子圖案。水龍頭上方是21 cm的長鬃毛。它似乎具有豬頭的特征,有“中華第壹義龍”的美譽。

如果龍是通過壹條線吊起來的,龍口和龍尾正好在壹條水平線上,也就是說,空出來的地方正好在玉豬龍的平衡點上。

四、後母銅器方鼎,1939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殷墟遺址出土。

方鼎高133 cm,長110 cm,寬79 cm,重832.84 kg。鼎的形狀為方形,鼎的四壁和四足飾有饕餮紋,鼎耳飾有魚紋和虎食人紋。鼎腹刻有“後媽E”二字。這是目前發現的最重的中國古代青銅器。

有意思的是,這個國家的重型武器是“壹只耳朵”。原來這個方鼎被發現的時候,中國正在抗日戰爭中,發現者鋸掉了兩只鼎耳。新中國成立後,只找到其中壹個。1959,本館決定聘請山東博物院青銅器修復大師潘根據現存的鼎耳仿制壹只“假耳”。現在有了復原的方鼎。

五四羊銅像,距今3000年的青銅器,1938湖南寧鄉市出土。

銅像最大直徑44.4厘米,高58.6厘米,重34.6公斤。這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商朝銅像。

這座銅像是壹件祭品。整體采用二次鑄造工藝鑄造,采用圓雕與浮雕相結合的裝飾手法。四只羊與身體的巧妙結合,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被歷史學家稱為“完美的青銅模型”。

銅像高圈足,頸高聳,四面飾以芭蕉葉紋、三角夔文紋、獸面紋。雕像中間的四個角分別塑有卷角羊頭,羊頭、羊頸伸出器外,羊身、羊腿貼腹、圈足。同時,雕像四面居中,即兩只羊中間,伸出壹個雙角龍頭。

這座銅像是在抗日戰爭期間出土的。在隨湖南省銀行前往沅陵途中,車隊被侵華日軍炸毀,銅鼎被炸成20多塊。此後,這些碎片被丟棄在湖南銀行倉庫的壹個木箱裏,十幾年無人問津。1952年,新中國文化部派人找到了這個殘破的寶藏。兩年後,經過文物修復大師張欣茹4個月的努力,終於成功修復。現在幾乎沒有破損的跡象。

6.1976陜西省臨潼縣陵口鎮出土了距今2700年的西周早期青銅器李潺。

高28 cm,口徑22 cm,重7.95 kg。上圈以上,腹和方座以饕餮紋為主,周邊以龍紋、蟬紋、雲雷紋紋為主。底部有4行32字的碑文,記載了吳王收羅商賈,甲子日早晨獲勝,取得政權。李潺是已知最早的西周青銅器。

7.瑯琊臺石刻,始建於2200年前的秦末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瑯琊臺。

瑯琊石雕是秦代摩崖石刻,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刻於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497字。前289字記述了秦始皇統壹天下的功績,後208字記載了李斯、王萬等隨從大臣的名字和議銘的事跡,故又稱《始皇帝頌》。後半部分刻於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共79字,記錄了李斯陪秦二世遊覽時,寫信要求秦始皇立即在石頭旁刻聖旨的情況。所以也叫“二世聖旨”(壹個是今世自鳴得意,壹個是後世諂媚者)。

是李斯傳世的《小篆》書法作品,與嶧山石雕、泰山石雕、惠濟石雕並稱“秦絲石雕”。

據記載,北宋年間,前半部分消失了。到了清朝後半期,刻石也裂開了,最後掉在地上。後來輾轉各地,最終於1959年移至郭波的前身“中國歷史博物館”保存至今。

殘石高132.2cm,寬65.8-71.3cm,厚36.2cm,含13行87字。

史書記載的秦始皇閱兵留下的石刻大部分已經消失,只剩下兩塊,瑯琊石刻是字數最多的壹塊。

八、金縷玉衣,2000年出土,河北定縣八角郎村40號1973,西漢中山王劉秀墓。

這件金線玉衣* * *用玉1203塊,金線2567克。墓主人是中山懷王劉秀,河北滿城漢墓主人劉勝的後裔,死於公元前55年。這個墓在發掘中被燒了,這件玉衣就是盜墓燒了之後的殘跡。

金縷玉衣是漢代特有的最高規格的喪服,壹般出現在川江風光時期。制作壹件中型玉衣的成本幾乎相當於當時100個中型家庭的財產總和。由於其無價的價值,許多漢王陵墓被盜了很多次。三國時期,魏文帝皇帝曹丕禁止使用玉衣,玉衣從此在中國歷史上消失了。

九、青瓷蓮花像,1400年前,北朝北齊,1948年前,河北景縣馮墓葬出土。

同時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故宮、河北博物館出土了4件青瓷蓮花造像。

青瓷是中國著名的傳統瓷器。蓮花雕像是早期北方青瓷的代表作品。從目前保存下來的十余件文物來看,都是高大的。這尊蓮花雕像高59.5厘米,直徑12.2厘米,底座直徑20.2厘米。頸直,外緣飾壹對橋形耳,頸肩有六個雙系環耳。貼六花六獸臉,身雕多層蓮瓣。蓋子上刻著蓮花花瓣。

浮雕蓮花花瓣是蓮花雕像的重要造型特征。從上面看去,層層向外延伸的蓮花瓣像盛開的荷花,形狀像曼陀羅祭壇,與印度山崎佛塔十分相似。

青瓷蓮花像多來自墓葬,應該是具有宗教意義的隨葬品。它們很可能被用來放置靈魂,超度死去的靈魂,將他們從輪回的痛苦中解救出來。可以認為蓮花雕像是佛教和中國靈魂觀念相結合的產物。

安吉橋石欄板出土於1400年前的隋代河北趙縣。

安濟橋,又名趙州橋,位於河北趙縣。是世界上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單孔敞肩石拱橋。其施工技術獨特,是世界橋梁史上第壹座“敞肩拱”結構。它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在中國橋梁建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世界橋梁建設產生深遠影響。

柵欄是長方形的,兩邊雕有龍。正面雙龍披著鱗片,身體像鉆透柵欄壹樣對著,頭對著頭,前爪互相推搡。背面雙龍相向而行,身體纏繞,後腿撐地。

安吉大橋維修時,柵欄上的淤泥被清除了。當時壹個* * *,挖出了1200多塊大大小小的橋石,但是拼接、雕刻、記憶比較完整的石頭並不多。其中有7個雕龍柵欄,這個柵欄就是其中之壹。

11.彩繪浮雕武士石刻,河北曲陽楚王墓出土,距今1100年,唐以後五代同光元年。

這座彩繪武士像,高113.5厘米,寬58厘米,厚11.7厘米,是鎮墓石雕。在壹塊長方形漢白玉上高浮雕雕刻,身著鎧甲,手持寶劍,頭戴鳳翼盔,腳踏如牛怪,頭上持珠鳳鳥,雙手持劍,劍尖指向怪口中蓮花,此像取材於佛教的保護神佛。其藝術風格繼承了唐代的韻味,為研究古代繪畫和雕塑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

此石刻的墓主人之,是河北藩鎮的重要將領,生前拜唐朝義使和尚武使,控制了沂州、定州和等地。他的養子王度發動兵變,把王軟禁起來,最終因悲痛而死。王度為了挽回名聲,為養父修建了壹座豪華的陵墓。這塊石雕原本嵌在墓門後的甬道邊上。1994年5月,王初之墓被盜。2000年,這件被盜的彩繪浮雕戰士石雕出現在美國紐約的中國文物拍賣會上。經中國政府多次交涉,2001年5月23日,美國海關在世貿中心將其退還中國。

12.觀音菩薩木雕像購自海外藏家,距今1000年前的宋末。

坐像高兩米,保存完好。菩薩戴著高高的花冠,面容精致,眉毛彎彎,眼睛微睜,嘴唇微撅,耳垂大,臉頰飽滿,微微帶笑。神情凝重安詳,仿佛進入了無我的境界。

坐像的回歸,不僅成為國內博物館中最大的宋代木雕藏品,也彌補了我國宋代木雕的空白。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也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

13.雙鳳麒麟紋石雕出土於700年前的元代,明代北京化皮廠西區1966。

石雕長105厘米,寬120厘米,厚13厘米。畫面主體以四條弧線裝飾,雙鳳戲珠的圖案與糾結的枝椏相映成趣。雙冠公雞的標誌與錦雞、鸚鵡嘴、鴛鴦身、大鵬翼相同,但有兩個不同:壹個是下冠公雞有壹個類似靈芝的冠,另壹個沒有;第二是下冠公雞有五根波浪狀的尾羽,上冠公雞有卷曲的尾羽,這應該是雌雄的區別。燈光下有兩只麒麟追逐嬉鬧,背景是海濤圖案。石雕的兩邊都裝飾著糾結的樹枝。

這件石雕布局優美,工藝自然。是元代精美的石雕藝術,應該是皇宮或皇家園林中的丹石。

孝皇後關鋒,400年前明朝萬歷年間1957在北京昌平縣定陵出土。

鳳冠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直徑23.7厘米,重2320克。鳳冠鳳冠由漆竹制成,由絲綢制成。前部飾以九條金龍,口中滴珠。下面有八只金鳳凰,後面還有壹只金鳳凰,9龍9鳳。後側下部左右裝飾點鑲嵌金龍珠和三個太陽穴。這頂皇冠鑲嵌了100多顆未經加工的天然紅寶石和5000多顆珍珠。

除了冠鳳冠上五顏六色的珠寶,最吸引人的是祖母綠部分。點翠是中國傳統的首飾制作工藝,用剪刀剪下活翠鳥脖子周圍的羽毛,然後用鑷子將羽毛排列在地圖上的粘性底座上。被拔過毛的翠鳥往往死得很快。

1933年,隨著點翠所用翠鳥羽毛的滅絕,國內最後壹家點翠廠終於關閉,點翠被燒藍工藝所取代。

第十五,“皇帝之寶”玉璽,350年前的清初。

此玉璽高16.1cm,邊長16.1cm,扣高9.8cm..印章刻在楊,中文是“皇帝之寶”。印章按鈕是龍的形狀。清朝皇帝的印章叫“禦寶”,最初放在故宮的交泰殿,由壹個專門的機構——上寶司管理。

清朝康熙年間,清政府有29件禦寶,比明朝多了5件,而這枚印章是當時清政府使用最頻繁的。清朝乾隆年間,對禦寶進行了重新審核和排名,規定了25件禦寶,規範了每件寶的使用範圍。

這種“皇帝之寶”主要用於皇帝發布詔令,所以是25方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壹方。

十六、圓明園鼠首兔首,260年前清初。原來是圓明園西樓海晏堂前的大水法銅像。

圓明園獸首銅像是在1759(乾隆二十四年)修建圓明園古跡海晏堂時,由意大利歐洲傳教士郎世寧設計,法國人米歇爾·伯努瓦(Michel Benoist)監制,清廷工匠制作而成。

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流失海外。

2013年6月28日,經過前期的“拍賣事件”,圓明園的鼠首和兔首在歷經百年流浪後,終於被法國皮諾家族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

太平天國玉璽,清末,160年前。

洪秀全的這枚印章,是中國近代史上壹件重要的歷史文物。玉璽為白玉制成,璽扣兩側刻有馮丹潮陽精美圖案,雙龍雙峰環繞。印章表面長20厘米,寬20厘米,比清朝所有的玉璽都大。印章上刻有吉祥韻11共44個字,與歷代國璽不同,十分奇特。

這枚印章是曾國藩在天京失陷後獲得的,壹直藏在軍部,解放後歸還中國革命博物館。

18、中國國家博物館西立面,1959完成。20世紀50年代十大建築之壹。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前身是國家歷史博物館,成立於1920,中央革命博物館,成立於1950。1959年,作為50年代十大建築之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兩館新址在現址落成。1961年更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2003年2月28日,兩館合並,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成立。2065年3月,經過四年多的重建和擴建,郭波再次對外開放。

這次重建和擴建保留了原博物館的西、北、南立面。尤其是西側柱廊大門的正門,玄關位於22級花崗巖的石階上,由24根方形石柱組成,高32.7米,寬1.5米,下部是壹個花崗巖須彌。門廊兩端排列著壹座高39.88米的閘墩。玄關頂部的屋檐鋪著鑲有綠色花紋的黃色琉璃瓦,頂部中央的壹組紅旗格外突出。其整體基調和風格與天安門廣場對面的人民大會堂相呼應,保留了天安門廣場的整體外觀和天際線,保持了天安門廣場的整體形象平衡壹致。

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側主出入口已有60多年歷史。本身就是文物。它見證了我們國家的發展,見證了很多事跡。雖然現在不用了,但是如果還有時間,壹定要去轉轉看看。

目前,郭波已經把咖啡店搬到了北廳,靠近北玻璃窗。喝著郭波特色的咖啡,透過穿梭的車流看著遠處天安門廣場的紅墻金瓦,在中華文化的長河中,我想妳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地方了!

  • 上一篇:6種窗簾配搭營造獨特室內風景
  • 下一篇:去歐洲應該買什麽紀念品?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