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伊始,印度與印度和中國的比較研究似乎成為國內外的熱門話題。4西方學者吉爾伯特?艾蒂安的專著《世紀競賽:中國和印度》影響很大。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IC)也發布報告稱,印度可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印度人也壹掃尼赫魯的憂慮,說“20世紀屬於西方,中國想在21世紀成為世界領袖,但本世紀以後的歲月屬於我們印度人”。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對印度的關註反映了中國人民對中國發展道路的深刻思考。同時,有利於研究和準確評估印度的潛力和未來發展,正確借鑒印度的經驗,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壹、從中心到邊緣:近代印度國家發展的中斷及其原因
幾乎和中國壹樣,印度有著古老的歷史和國家經濟發展的自然條件。來自西北的雅利安部落在公元前1500年征服了這裏。他們與當地人的結合創造了經典的吠陀文化。此後,8世紀阿拉伯人再次征服了這片土地,隨後是12世紀到達的土耳其人和15世紀末到達這裏的歐洲商人。歷史上孔雀王朝時期(公元前324-151),印度曾是南亞大國,北起喜馬拉雅山,南至邁索爾,東至阿薩姆邦西界,西至興都庫什。在中世紀的莫臥兒王朝時期(1526-1857),印度的版圖再次接近這個規模。英國在印度統治時期,以印度為中心,將在亞洲的影響力向北延伸到阿富汗和西藏部分地區,向南延伸到印度洋,向東延伸到東南亞。獨立後的印度主要由北部的喜馬拉雅山、中部平原和南部的德幹高原三部分組成。它與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和孟加拉國接壤,瀕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裏。許多河流發源於印度或流經印度。印度屬熱帶季風氣候,氣溫變化很大,隨海拔高低而變化。漫長的海岸線有利於商業開發,廣闊的土地面積和熱帶季風氣候適宜農業發展。2001年,印度國土面積為29732萬公頃,而耕地面積為16175萬公頃,占印度國土面積的54.4%。而同期我國耕地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13.5%。九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印度的古代文明形式保存時間僅次於中國。農業全球化10,起源於四大文明古國,遍及古代世界,壹度讓中國和印度成為古代世界的超級大國和文明中心。但當歷史進入19世紀,這兩個國家迅速衰落,半個世紀後,從農業世界的中心國家逐漸進入資本世界的邊緣和外圍國家。從1600到1947印度獨立的大部分時間裏,除了人均GDP,英國的發展指標都不如印度。1857年英國鎮壓印度民族起義,在印度建立直接統治後,英國對印度的掠奪程度急劇擴大。11此外,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將印度勞工置於殖民統治與封建領主的生產關系中。其中,非勞動者占國民收入的相當壹部分。而且與莫臥兒時期相比,宗主國還被迫介入非生產階層派遣殖民官員。他們瓜分了國民收入的5%。為社會提供財富的生產領域的勞動者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獲得的份額較低。12值得註意的是,上述財富分配只是稅後分配,稅收是英國剝奪印度國民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印度人民要為英國在印度過多的行政開支,英國在緬甸和阿富汗戰爭的開支,印度貨幣在1873後的貶值以及國內開支負擔的增加買單。13主要稅種包括土地稅、商品稅、鹽稅、印花稅和鴉片稅,除鴉片稅外,其余稅種落在印度各個階層。其中,土地稅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增加了農業生產者的負擔。14以孟加拉國的土地稅為例。在莫臥兒帝國時期,該省的土地稅僅占該省年收入的40%-48%。1795年,東印度公司征收的土地稅實際上占全省收入的85%,導致印度欠英國很多。15
不僅如此,英國還以宗主國的名義從殖民地印度攫取了相當壹部分財富。下表顯示了1868-1930期間,從印度白白流向英國的勞動財富。
英國從印度“俘獲”的財富(1868-1930)
印度出口順差占其凈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印度出口順差占英國凈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1868-1872 1.01.3191-1938。
來源:【英】安格斯?安格斯·馬迪森著,吳小英、許憲春、石發奇譯:《世界經濟千年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80頁。
安格斯?安格斯·馬迪森認為,上述信息“可以大致了解印度資源因接受外國統治而流入英國的情況。從1868到20世紀30年代,印度的資源外流約占其國民收入的0.9%到1.3%,這意味著印度約五分之壹的凈儲蓄轉移到了英國,這些儲蓄本來可以用於進口資本貨物。”16印度經濟學家大白?Naorojr在其論文《印度的貧困》(1876)中將英國從印度獲取財富的途徑分為兩個方面:“壹是歐洲官員將存款匯往國外,英國人支付在英國和印度的各種需求,如在英國支付的養老金和工資;二是非官方歐洲人的匯款。”這意味著印度的出口必須遠大於進口,才能滿足經濟消費的要求。17印度出口的都是糧食和農業原料。為了實現商品賬戶的盈余,即使在荒年,糧食出口也必須維持在原有水平。181899-1907曾任印度總督的關松勛爵也不得不承認“沒有印度就沒有大英帝國”19。
在殖民經濟和封建經濟的雙重剝削下,雖然印度經濟在獨立前的最後壹百年(1857-1947)GDP有了很大發展,但印度的人均收入在最後壹百年只增長了0.5%,幾乎處於停滯狀態。21印度經濟不是因為發展而發展:快速發展的結果是快速為英國資本提供高額剩余價值,而不是快速反哺印度社會的基礎勞動力。這嚴重阻礙了印度民族資本的原始積累,中斷了印度民族資本獨立形成的進程。印度成了給英國資本家和印度封建主提供“營養”的牛。結果是,生活在人口大多數的勞動者,因為提供了更多的勞動產品,無法獲得合理的“營養”來維持生存和發展。結果,印度的社會基礎持續萎縮。
近代中國和印度有著相似的經歷和命運。“在19世紀之前,中國比歐洲或亞洲的任何國家都強大。從5世紀到14世紀,其較早發展的技術和以精英為基礎的統治所產生的收入高於歐洲。”1820年,中國GDP比西歐及其衍生國家總和高出近30%”。但從19的40年代到100的40年代,中國經濟迅速衰落:“到1950,人均GDP還不到中國1820的四分之三”。這壹時期,中國經濟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結構:在華外資控制了中國大部分與現代工業相關的投資。從65438年到0936年,外資產業資本占中國產業資本的57.2%,其中東北地區占84.6%。他們壟斷和控制了中國96.8%的生鐵產量、65.7%的煤炭產量、77.1%的發電量、64%的棉花產量、58%的卷煙產量(1935)和90.7%的鐵路裏程。2465438年至0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直接掠奪中國經濟資源。到1938年,日本人占領了中國1/3的土地,40%的農業生產能力和92%的工業生產能力。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的官僚資本大大加強。到1949年新中國誕生前夕,與西方資本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江、宋、孔、陳四大家族主導的官僚資本,已經控制了70%的國家銀行和80%的產業資本,控制了全部鐵路、公路、航空運輸和43%以上噸位的船舶。據新中國成立初期清產核資統計,全國國有和公私合營企業資產原值為1916億元,其中大部分是原國民黨官僚資本沒收接管的資產;1948年,中國12.3萬民族工業的凈資產只有20.08億元。國民黨戰敗逃往臺灣省之前,通過擴大財政赤字進壹步掠奪國家財產。1948最後四個月,國民黨政府財政赤字高達78%。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三重剝削下,中國經濟失去了民族資本獨立增值和民族市場良性發展的條件。然而,國際資本、國內官僚資本和封建地主對中國經濟的過度擠壓,使中國的民族資本長期處於持續萎縮的狀態。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的增長,這已經成為中國和印度悲劇命運的同壹個方面。社會革命,即反對殖民壓迫、爭取獨立和主權的民族革命和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為印度和中國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唯壹出路。
值得註意的是,盡管印度和中國經歷了相同的歷史命運,但相對而言,在國民革命成功之前,兩國的經濟發展存在明顯差異。1820年,印度和中國分別占世界GNP分配的15.4%和32.7%。到1952,印度占3.8%,仍低於中國的5.2%。1820年,印度和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分別為111億和2286億國際美元(1990),1952,2266億和3057億國際美元(1990)。但從GNP、人均GNP增長率、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來看,中國都不如印度。從1820到1952,印度和中國的GNP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0.54和0.22。同期人均GNP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0.10和-0.08。291948年,印度在原煤、發電、鋼鐵、生鐵、水泥、硫酸的產量都高於中國。這些數據表明,殖民地半殖民地時期的印度在經濟GNP和經濟發展水平上落後於中國,但在綜合發展潛力上領先於中國。知道這壹點,有利於理解印度為什麽被中國甩在後面。
第二,印度的獨立:壹場低成本但先天的政治革命
革命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但印度的獨立革命並沒有使其取得預期的經濟成就。究其原因,是以尼赫魯領導的印度國大黨為代表的地主資產階級,特別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阻止了作為廣大生產者的印度人民成為其產品的直接市場,從而縮小了印度民族資本和民族市場形成的條件。因此,勝利的革命並沒有為印度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創造充分的條件。這是兩國未來發展速度不同的根本原因,與中國1949革命的本質不同。但要想進壹步了解這個原因的背景,就不得不比較壹下這兩個國家的國民革命和以土地改革為主的民主革命所導致的不同的“社會經濟結構和受經濟結構制約的社會文化發展”31。
印度的民族民主革命,與歐美相同,與中國不同,是資產階級領導的反映資本家和地主利益的革命,但與歐美不同,與中國相同,印度和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發生在世界資本主義的下降時期和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上升時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席卷全球的工業全球化浪潮的最初政治動力。工業革命登陸大不列顛並取得勝利後,逆轉並影響了歐洲大陸,對歐洲的封建制度造成了解構性的沖擊。這導致了19世紀早期的拿破侖戰爭和20世紀40年代的歐洲革命。這場革命喚醒了歐洲大陸、美洲大陸和日本,使它們在抵禦現代資本全球化的沖擊中完成了本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轉型:德國的俾斯麥在六七十年代完成了國家統壹,俄羅斯完成了農奴制改革,美國實現了國家主權統壹和全國市場統壹,日本的明治維新完成了從封建主義向民族資本主義的轉型。與此同時,在中世紀農業全球化浪潮中占據超級大國地位的印度和中國,卻滑入了依附於資本中心的外圍地區:它們不僅沒有跟上國家轉型的浪潮——可能是因為它們超穩定的社會結構和超強的國際地位使它們難以隨環境變化而改變,而且還不斷受到英國和在這壹浪潮中完成國家現代化轉型的國家的沖擊。19從20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英國實現了對印度的征服和對華戰爭的勝利。這就迫使印度和中國進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歷史進程,從而在這兩個國家出現了最初的無產階級。這反過來也預示了印度和中國未來不同的發展道路。
從兩國內部分析,20世紀初印度和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和工農運動大發展,世界上出現了代表工農利益的蘇聯社會主義國家。在這個歷史的十字路口,印度的完全殖民地地位和中國的半殖民地地位分割了兩國的革命道路:英國對印度的完全而強大的控制,不僅使印度的工農運動沒有形成獨立而強大的政治力量,而且使印度的民族資產階級在英國殖民統治和地方封建勢力的雙重壓力下更加弱小,以至於“非暴力不合作”成為印度人民爭取獨立的最高形式。中國的半殖民地地位使中國成為國際資本鏈中的“薄弱環節”。20世紀20年代末,從中國* * *產黨分裂出來的國民黨,打著民族民主的旗號,背叛工農利益,迅速倒向西方國際資本,成為代表買辦勢力的政治派別。在國內,國民黨政府犧牲工農利益,在國際上,將國家利益讓渡給資本列強,換取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與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國家發展道路相反,蔣介石時期的中國是亞洲較早選擇拉美發展道路的主權國家。結果是國家資本大規模下降,財政赤字持續飆升,農民、工人和中小資產階級大規模破產。與印度後來的發展道路相比,蔣介石時期的中國發展道路是東亞拉美道路的更早版本,而尼赫魯時期的印度經濟幾乎是中國蔣介石南亞道路的拯救形式。
拉美道路的本質是通過犧牲本國工農利益,向資本中心國家轉移國家利益來發展經濟。於是,工農普遍在日益嚴重的貧困中進行階級鬥爭:鬥爭的規模和激烈程度與拉美在國內的美化程度成正比。蔣介石時期國民經濟美化的結果,壹方面是為代表中國農工利益的中國* * *產黨取代國民黨統治做政治準備。相反,國際資本對中國的松散間接多元控制,使代表中國工農利益的中國* * *產黨在1949年取得全國政權成為可能。從印度後來發展的後果來看,這不僅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偉大變革,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壹大幸事。與印度相比,這種幸運更多是因為中國過早嘗到了拉美模式的甜頭,必然導致國家不幸。正是這種不幸,讓中國人更加堅定地選擇了代表占中國人口大多數的工農利益的中國* * *產黨。只有有了代表工農利益的政權,中國才能進行更徹底的土地改革,從而形成統壹的國民經濟和全國市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1949中國革命是20世紀40年代末發生在東亞地區的壹個偉大的歷史事件,整合了美國獨立戰爭和內戰的雙重含義。與美國的兩次革命不同,中國* * *產黨領導的工農革命,使美國百年完成的社會革命,在中國幾十年就完成了。它的好處可以通過中國在毛澤東和鄧小平崛起時與美國的時差和與後來發展的印度的速度差來證明。
馬克思和列寧對印度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抱有很大希望。馬克思在《波斯和中國》、《英國統治印度的未來後果》等文章中樂觀地預言:
再過幾年,我們將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國在垂死掙紮,我們也將看到亞洲新時代的曙光。38
列寧在他晚年的口述日記中還認為:
歸根結底,鬥爭的結果取決於這壹點:俄羅斯、印度、中國等構成了世界人口的絕大多數。正是這壹人口的大多數在最近幾年中非常迅速地參與了爭取自身解放的鬥爭,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世界鬥爭的最終解決是毫無疑問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主義的最後勝利是完全絕對有保證的。39
但歷史發展的結果是,除了俄國和中國,印度的工農革命並沒有產生體現印度工農利益的政黨,而是由英國有意扶持的、更多體現財產所有者利益的國大黨成為執政黨。造成這種歷史差異的原因在於英國對印度長達幾個世紀的堅定而有效的殖民統治,使得印度在發端於英國的全球資金鏈中,並不像俄羅斯和中國那樣是壹個“薄弱環節”。在俄羅斯和中國的革命中,工人和農民政黨逐漸登上歷史舞臺,並成為執政黨。印度和英國在用血腥暴力肢解和鎮壓工農運動的同時,卻刻意容忍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刻意支持體現大地主、大資本家利益的國大黨。結果二戰後,反映印度地主資產階級利益的國大黨被英國推上了主要執政黨的位置。40 1947 14年8月,印度獨立,新政府* * 14內閣成員,8人來自國大黨,6人來自非洲大會黨,不包括* * *生產黨。1951年底,印度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首次舉行聯邦人民院和立法院大選。選舉結束後,國大黨在人民院和立法院的總席位分別為74.4%和68.4%。41此時的印度國家政權成為真正的“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委員會”。四十二個
與中國高成本的政治革命印度獨立相反,這種低成本的政治革命必然會使國家為未來的發展付出高昂的代價。
第三,土地改革:國家發展基礎中最大的政治“豆腐渣”工程
自然供給和自然資源儲存的絕對有限性決定了生產勞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絕對手段。人類生產勞動形成的絕對條件是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絕對結合。這種結合有兩種方式:自然結合和強力結合。私有財產制出現後,強強聯合是人類歷史上常見的方式。比如羅馬人征服地中海,蒙古人征服亞歐部分地區,克倫威爾征服愛爾蘭人,歐洲人征服印第安人,英國人征服印第安人,都是這種強大組合的歷史形態。壹部分人壟斷生產資料以形成對他人勞動成果的自由占有並由此形成對這些人的政治統治,這就使得人類早期的勞動和生產資料的絕對自然結合成為壹種相對人為的強強結合,並由此形成生產者和生產資料占有者之間以及不同生產資料占有者之間復雜的財富占有關系。43
但是,所有權本身並不是社會財富,而只是社會財富的占有形式。所有權不創造價值,所以不是財富的源泉。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私有制可以激發勞動者的個人能動性和積累財富的積極性。但是,如果構成社會勞動基礎的生產者的勞動成果被不同的私人所有者“截留”,社會勞動就會開始萎縮。萎縮的程度與財產所有者對生產者勞動成果的“截流”次數成正比。
研究壹個國家的發展和相應的國力,關鍵不是研究它的GDP或GNP指標表現,而是研究它的利潤去向和它對社會工作者的反饋。馬克思說:“生產直接是消費,消費直接是生產”。勞動者也是消費者,既是產品生產者,也是實現自己產品的基本消費群體。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民是國家的主體,不僅因為他們是國民生產的主體,而且因為他們是國民消費的主體。只有社會產品反哺社會工作者,也就是人,這個社會的發展才能良性可持續。當國家經濟持續增長,但這種增長的成果無法合理反哺生產者,甚至無法維持生產者自身的生存,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到少數沒有多少消費潛力的人手中,那麽國家發展就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於是社會危機也就隨之而來。這時,生產力就會提出改變生產關系的要求。前面提到的印度和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發生的。
土地是人類生存的第壹資源,生產關系的原始版本就是人與土地的關系。所以,也是原始酵母形成了古今中外的生產關系和階級關系,也是原始酵母形成了現代資本。壹般國家改革和社會改革都是從土地改革開始的。所以,就像基因鏈的質量決定了生命發展的最終結果壹樣,國家土地改革的後果也決定了國家身體發展的最終潛力,尤其是壹個傳統農業國家的身體。印度和中國國民革命成功後,第壹個基本的國家改造工程是土地改革。結果的不同,奠定了兩國發展速度和潛力的不同。
如果把土地革命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印度土地改革不僅沒有社會主義土地改革內容,也沒有中國那樣徹底的民主改革內容。獨立之初,印度國大黨意識到,從英國人那裏繼承下來的封建土地關系是印度農業在獨立前陷入慢性危機的主要原因。因此,根據1948年2月全國各州稅務部長會議的決定和1949全國大會黨土地改革委員會的報告,各州根據中央政府確定的廢除查明達爾中間人制度的原則,開始制定自己的土地改革法。65438年至0953年,中央政府成立了中央土地改革委員會,由計劃委員會成員、內政部長和糧食部長組成,作為土地改革的指導機構。土地改革有兩個主要目的:壹是消除土地所有制結構中阻礙農業生產的因素;二是把作為生產資料的土地與勞動者直接結合起來,創造條件實現農業經濟的高效高產。土地改革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分兩個階段實施。
首先是廢除柴明達等中間人制度。獨立前,印度有三種土地租佃制:查明達爾租佃制、馬哈瓦爾租佃制和萊特瓦爾租佃制。在柴明達等人的土地租佃制度下,代表殖民政府收稅的柴明達等人,實際上成了外來地主,殘酷剝削租地的農民。除了殖民政府征收的農業稅和柴明達征收的管理費外,柴明達等外國地主還隨意提高租金,加強對佃農的剝削。印度政府通過廢除這種中間人制度,使耕種土地的農民能夠直接接觸土地,直接向政府納稅。在獨立後的30年裏,印度政府花費了67億盧比從地主手中購買土地,並將大約577萬公頃的土地分配給很少或沒有土地的農民。46
二是改革租佃制度。“地租高是印度土地結構的同壹個特征”。在英國統治時期,土地租佃不僅在印度農業中非常普遍,而且在印度農村除了公共租佃之外,還盛行非正式或口頭租佃。土地供應是壹定的,但人口和貧困人口與日俱增。租客受到房東不斷提高地租的剝削,租期極不穩定。手工業的衰落進壹步增加了對土地的依賴,從而增加了地租剝削。從1953開始,各州政府通過了壹系列關於“租佃改革”的法案,其主要內容是“公平租金”和“維護租佃關系”。獨立後,印度政府在土地改革過程中進行了租佃制度改革,具體措施包括固定租金、保障租佃、授予部分佃農永久租佃權等。根據各州的具體情況,各州政府規定的地租在農業收入中的比例不同,壹般維持在農業收入的1/3至1/6。同時,為了方便農民支付租金,還決定將長期的實物租金改為貨幣租金。為了保證土地租期,印度政府還規定允許地主以修身養性的名義收回土地,但收回土地時必須保留最小面積給佃戶維持生活,不能驅逐佃戶。此外,在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政府還要求佃農購買土地,使佃農與國家有直接關系。這也是土地改革第壹階段的內容。
第三是實行土地持有上限制度,這是第二階段土地改革的內容。國大黨政府在1959+10月那格浦爾年度會議上通過了實施“土地配額”的決議,要求各邦政府在當年年底前制定相應的法案和命令。1961年底,印度政府宣布各邦實行土地持有最大限度法,規定超出限度的土地由邦交給村議會,村議會再分配給無地農民或農業合作社耕種。此舉意在限制大地主對土地的壟斷。1971 8月,印度中央土改委員會決定調整上限。以五口之家為分配單位,最高金額定為10畝最好的地到54畝最差的地。7月1975,1日,印度政府公布了20點經濟綱領,提出了土地上限制度,並要求加快多余土地的分配和登記。人民黨1977上臺,要求加快土地改革步伐,通過調查改革土地法中的缺點和漏洞。每個農民擁有土地的最低限度是2.5英畝。
土地改革是印度民族革命成功後實現民主革命的基礎工程。就其深度、廣度和革命的徹底性而言,印度土地改革的效果不亞於中國。原因還在於他們各自革命的領導性質的本質區別。與20世紀20年代中國蔣介石國民黨註意到但無法解決農業和工人問題的原因類似,尼赫魯國大黨也看到了徹底的土地革命對印度的未來具有關鍵意義。但由於國大黨本身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資本家的利益,以及大地主大資本家所占據的議會席位對尼赫魯政府形成的制約,即使是國大黨政府最好的政治設計也無法實現。正如中國國民黨的蔣介石政權是建立在封建官僚和買辦的支持之上壹樣,盡管它早就認識到土地問題的重要性,但它不能在中國大陸進行徹底和有效的土地革命。印度國大黨30多年來壹直在進行土地改革,最後不得不以“雷鳴般的熱情”開始,以“無精打采”告終。四十九個
盡管如此,印度的土地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農業生產力。從1951-1952到1978-1979,印度農業產量平均增長2.8%,從1900-1901到65438。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印度發起了“綠色革命”運動,印度糧食播種面積從1950-1951的9730萬公頃增加到2000-2001的1980萬公頃,增加了23%。到20世紀70年代,食物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51然而,在生產關系的變革方面,“除了廢除查明達之外,就全國而言,其他各項實際上並未得到認真實施”。正是這次失敗,不僅使印度土地改革的成果大打折扣,也鑄就了印度在接下來半個世紀落後於中國的歷史命運。
獨立初期,占農村人口不到15%的地主富農占有85%的土地,其中占人口不到2%的大地主占有總土地的70%;占農村人口85%以上的貧農,只占15%的土地。其中,農村有25%的農民沒有立足之地。土改後,這種土地集中在極少數大地主手中的情況有所緩解。如下表所示:
印度的企業主數量和業務領域(1970-1986)
類別數量(萬)面積(萬公頃)1970-1971985-1986 1970-19765438。700(58)1500(9)2200(13)小型占用者(1-4公頃)2400(34)3100(32)4900(30)6200(38 800(30)4700(29)大型占用者(10公頃以上)300 (4) 200達特,k?p?m?桑達拉姆,雷啟準譯等。印度經濟(下冊),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第77頁。
上面提供的數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