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九零後的定義 90後指20世紀90年代出生的壹代,有時泛指1990年以後出生(包括1990年)的所有人們。90後與80後相同,均出生在中國改革開放後,但不同的是,90後在出生時改革開放已經顯現出明顯成效,同時也是中國信息飛速發展的年代。所以90後可以說是信息時代的優先體驗者。由於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90後普遍為獨生子女,目前多數尚未成年。由於時代的發展和變化,90後的思想與理念與老壹輩中國人有很大的不同,同時有著不同於前人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這也是90後受到質疑和批評的原因之壹。 在教育方面,由於從1997年依賴的壹系列改革已經讓中國教育體系慢慢脫離死記硬背,邁向註重獨立思考的西式方法,90後也與前壹代中國人的學習方法大為不同。雖然社會上不乏對90後的批評,但90後的社會價值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90後第壹次大規模出現在公眾視野內是由於腦殘體(火星文)在網絡上的泛濫。 90後從出生開始生活環境相對前幾代優越許多,沒有經歷過歷史和政治上的動蕩,也沒有經歷過大的經濟波動。90後的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除父母外,親情觀相對淡薄,在這樣的生長環境裏,有相當壹部分人比前幾代人來說,更顯得有些孤僻。今日中國的信息發展迅速,同時由於“經濟全球壹體化”的原因,全球各地的物品均湧入中國,各國交流日益廣泛,而90後相對年輕,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在審美觀和價值觀方面也與前人有很大不同,其生活習慣、價值觀、世界觀與國際主流接軌。90後擁有很多的優點,同時也因為所處在的社會背景的優越性而使人羨慕,但是90後的至今多數處於未成年狀態,所以90後的教育有著深刻的意義。 由於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90後普遍為獨生子女,目前多數尚未成年。由於時代的發展和變化,90後的思想與理念與老壹輩中國人有很大的不同,同時有著不同於前人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這也是90後受到質疑和批評的原因之壹。 雖然社會上不乏對90後的批評,但90後的社會價值也漸漸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90後第壹次大規模出現在公眾視野內是由於腦殘體(火星文)在網絡上的泛濫。 [編輯本段]九零後詳細介紹 壹、社會背景 90後從出生開始生活環境相對前幾代優越許多,沒有經歷過歷史和政治上的動蕩,也沒有經歷過大的經濟波動。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90後的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除父母外,親情觀相對淡薄,在這樣的生長環境裏,有相當壹部分人比前幾代人來說,更顯得有些孤僻。今日中國的信息發展迅速,同時由於“經濟全球壹體化”的原因,全球各地的物品均湧入中國,各國交流日益廣泛,而90後相對年輕,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在審美觀和價值觀方面也與前人有很大不同。 90後以及80後的個人素質與中國老壹輩公民相比有明顯提高。 其生活習慣、價值觀、世界觀與國際主流接軌。另外,由於中國成長中的社會結構的激烈變動,90後和80後的分化現象較前面幾代人要更顯著,因此生活方式、價值觀等各方面也都更加多元化。 二、時代背景 在信息方面,1999年,中國只有四百多萬互聯網使用者,而到2007年,有了壹億三千七百多萬人。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7歲到15歲之間的中國兒童中,超過70%至少上過壹次網。如今超過壹半的城鎮兒童家中有互聯網連接。 在教育方面,由於從1997年依賴的壹系列改革已經讓中國教育體系慢慢脫離死記硬背,邁向註重獨立思考的西式方法,90後也與前壹代中國人的學習方法大為不同。 在心理健康方面,有關數據大致表明,在過去的壹二十年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消極的心理特征,如心理問題、焦慮水平、抑郁水平等逐漸增多或增高。例如,從1992年到2005年,青少年的焦慮得分增加了約8%,敵對心理得分增加了近8%;從1989年到2005年,抑郁得分增加了約7%。同時,部分積極的心理特征,如自尊水平卻在逐漸下降,從1997年到2007年青少年自尊得分下降了11%。但至今關於我國青少年的心理變遷,仍尚無大規模的長期追蹤研究。 在社會方面,壹項關於“90後”社會調表明,有六成以上的調查對象否認不關心社會。該調查結果所顯示的最鮮明的特點是“富於個性與創造力”,但缺乏對他人的理解,同時“90後”也是充滿自信的壹代人。 三、重要問題 心理 由於知識經驗的相對增多,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相對發展,他們對外部世界的認識不斷廣泛而深入,特別是對新的自我的發現,使他們的心理活動開始指向自己的內部世界,指向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關系,此時他們逐漸出現了心理上的閉鎖性。這種閉鎖性,使他們不再輕易向別人吐露真情,交往中的要求較高,選擇條件也比較苛刻,此時,他們很難找到“心心相印”、“相互理解”、可以產生心理***鳴的知音,因此常感到不易被人理解並由此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孤獨感。但由於社會化的要求,他們又強烈地想與人交往,想得到別人的理解,想向能理解自己的人敞開心理的大門。但由於很難找到這種知音,他們常常感到煩悶不安。 教育 由於時代變遷,國家經濟轉型,“90後”的父母們當他們剛剛成家立業就遇到了與他們從小早已習慣的生活模式大相徑庭的體制改革——多年沿襲的“鐵飯碗”被打破了,他們需要重新選擇職業,需要靠自己奮鬥,許多人被卷入了下海的大潮,巨大的壓力使他們絕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了工作上。 與此同時,“90後”的家長們又把自己感受到的競爭壓力急於傳遞給孩子,他們認為到學校的教育不足以應付真實的世界,在教育產業化的政策下,學校加壓,各種各樣的培優如雨後春筍,於是90後孩子自小即被大量的家教、教育輔導書進行專業培訓,過早的競爭壓力使“90後”普遍聰慧多才、愛好廣泛,比較註重自我,但同時也存在學習焦慮、抗挫能力弱、嫉妒心強、對網絡依賴等問題,他們自信又比較脆弱,敏感而多少有些自私。 家長 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過程中,感到了迷茫,他們現在成了孩子的“錢包”;指責孩子自私、只有自我,沒有他人,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孩子的自控能力越來越差。學習成績令人擔憂,與孩子的溝通存在很大的問題。而另壹方面,孩子在巨大的競爭壓力下,已經喪失了很多本應該擁有的快樂,還被冠以問題少年,覺得十分委屈。矛盾雙方很難找到壹個平衡點。 四、社會評價 “壹代人的標誌是時尚:但歷史的內容不僅是服裝和行話。壹個時代的人們不是擔起屬於他們時代的變革的重負,便是在它的壓力之下死於荒野。”——哈羅德·羅森堡 《荒漠之死》 每個時代的新壹代似乎都受到特別的關註,因為他們身上打上了標誌這個時代的鮮明烙印。對於新壹代,似乎都有人來褒貶壹番,或者憂心忡忡,或者贊揚嘉許。但是,誰在年輕的時候沒有犯過錯誤呢?不同時代人們給予的定語都不同,我們可以記起的詞語有過去的“ 迷惘的壹代”、 “憤青”、“垮掉的壹代”,到現在的“新新人類”。但不論怎麽說,每個人都是歷史長鏈中的壹環,只是歷史賦予每個時代的使命都不同。 90後終將有壹天成為中國的主人翁。同樣是獨生子女,但90後和70後、80後壹代卻顯出非常的不同。關於90後,有的開始關註他們這個群體,有的可能還沒有註意到,他們已經開始展露出他們這壹代人特有的行為方式。 文學評論家謝有順曾指出,這群90年代出生的孩子,從某個角度說,雖然90後還沒有真正登上社會的舞臺,還處在被呵護、被教育的階段,但這壹代孩子,由於整個變革中的社會對他們的影響,普遍地早熟,他們從壹開始,就樂意成為消費社會、技術時代的寵兒。 不論如何,“90後”所暴露出的問題絕非他們僅是他們自己造成的,這對於社會和家長的溝通與引導方面同樣是壹個巨大的考驗
上一篇:印度舞和中國舞的區別下一篇:1999美國女足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