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國眼內異物研究的奠基人,眼外傷學術帶頭人,幫助無數患者重見光明。現在,這幾年,他身體強壯。雖然只有他的右耳能聽到聲音,但只要有人提問,他都會認真聽。如果有人問他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麽?99歲的張曉芳毫不猶豫地回答:工作。
在不久的將來,我仍然堅守我的崗位
最近幾個月,張老壹直在潛心研究《張曉芳眼科》這本書。他說:“我現在每天不到2點就睡覺。有人說妳不能這樣。如果睡眠少,就意味著慢性自殺。妳至少要活兩年。我說少活多少年無所謂。我活了99年。妳還在乎這兩年嗎?只要我編好這本書,交出壹份合格的手稿,少活多少年都無所謂。”
豁達開朗的人生態度,是張曉芳對學術和事業的認真和負責。
從65438年到0978年,張曉芳等人從零開始創辦《中國眼外傷職業性眼病》雜誌。經過40多年的發展,該雜誌已成為國家核心期刊。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主要精力也放在了雜誌的編輯上。他下班回家,手裏總是提著壹個白布包,裏面裝著卷子,晚上修改卷子,常常到淩晨2點。
改壹篇稿子要壹兩個小時,改壹篇要六七個小時。張曉芳壹直非常耐心地支持眼科的新生力量。“有些文章,我在上面寫的字數和作者寫的差不多。”張曉芳笑道:
如果不能上前線,就學醫報國。
1920年,張曉芳出生在壹個醫學家庭。在六七歲的時候,當醫生的想法已經在張曉芳的心裏萌發了。
“如果不是關系好,就是好醫生。我不能去前線打仗,所以好好學醫,報效國家。”張曉芳說,他的父親是壹名醫生,他壹直教育他要學習和報效祖國。抗日戰爭開始後,正在讀高中的張曉芳堅定地選擇了醫學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
上學的時候,壹個眼科醫生給我看了壹個白內障手術,打開了神奇眼科的大門,讓他立誌成為壹名眼科醫生。
1945從醫學院畢業後,張曉芳來到河南大學附屬醫院(現鄭州大學第壹附屬醫院)工作。“當時,我被分配到外科。後來醫院要開眼科,我就自告奮勇去眼科了。”
新中國成立之初,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尤其是工業發展迅速。由於環境限制和操作不當,很多患者因眼外傷而失明。“當時我國眼科手術治療基礎薄弱,祖國和人民的需求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張曉芳說。
從65438年到0955年,張曉芳開始解決眼內異物的世界性難題,他夜以繼日地系統研究眼內異物的定位和取出。如果沒有合適的手術器械,我們就自己設計。如果沒有手術案例可以借鑒,我們就壹點壹點摸索。
通過不懈的努力,張曉芳改進和創新了30多種眼內異物手術專用器械和手術方法,但他並沒有為這些發明申請專利。“不需要,經驗來自病人。我們要做的就是推廣方法。”後來出版了張曉芳主編的《眼內異物定位與取出術》,成為當時世界上第壹部系統論述眼內異物的專著。這些理論被廣泛應用於臨床,挽救了大量患者的失明。
由於張曉芳在眼科方面的傑出成就,他經常被邀請到國外講學和講學。壹些大學向他提供各種優惠條件讓他留在國外,但他婉言拒絕了。
“我哪兒也不去。我沒有成就。我的經歷來自中國的壹個病人。我要報答生我養我的地方。”張曉芳說。
99歲老人的“年輕生活”
這樣,張曉芳壹生都是造福人民事業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
新中國成立時,衛生條件差,沙眼患病率居高不下。張曉芳帶領壹批眼科醫生下鄉搞沙眼防治,睡在風裏,為全國沙眼防治做示範。
改革開放後,慢性病逐漸凸顯,白內障成為致盲的首要原因。傳統手術在基層不易普及。張曉芳引進國外小切口白內障手術並簡化,沿用至今...
張曉芳是河南眼科發展史上的“活化石”。在醫院很多年輕人眼裏,他是個“可愛”的新青年——
少年時是著名愛國音樂人冼星海“黃河歌唱隊”成員,校話劇社社長,籃球隊隊長。99歲的他還在為研究生批改英文病例,修改來自全國各地的眼科論文...
他堅持用英語與學生交流,因為他認為醫學的國際交流非常重要,不能局限於中國。醫學英語有眼科專業,需要不斷學習。
“雜誌上使用的英語不容出錯。盡量避免中式英語。”這就是張曉芳教授經常談論的。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密切,國內專業期刊現在需要附上英文摘要。2017,中華醫學會137專業雜誌評選英語水平,張曉芳主編的《中國眼外傷職業性眼病》獲英語滿分。
張曉芳作為中國眼科學的奠基人之壹,70多年來培養了大批眼科學臨床人才,見證了中國眼科學的發展。有人誇他德高望重,他笑說:“什麽德高望重,無非是年紀大了,浪費的糧食多了……”
說到工作,他的臉上滿是幸福。“活壹天,工作壹天,有事情做,是壹件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