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視早期教育的原則
我國傳統家庭教育很重視對兒童施行早期教育,提倡及早教育。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的精辟見解。先哲們認為人的幼年時期註意力集中, 記憶力強,學習過的知識不易遺忘,因此應及早教育。“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以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這是顏之推的原話。
在培養子女的行為習慣方面, 提倡以預防壞習慣的產生教育應走在前面。比如《顏氏家訓.教子》中談到“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憤怒日降而增怨,逮於長成, 終為敗德。”而北宋的程頤也認為“蓋人之幼也,智愚未有所立,則當以格言至論日陳於前, 盈耳充腹,久之安習,若固有之者。”這段話說了這樣壹個道理,人在幼小的時候,還不能辨別是非,應該選擇壹些有教育意義的格言,天天在他們面前講說,使其耳朵聽的,腦子記的全是這些內容,久而久之子女對這些教誨就習慣了,好象本來就有這些觀念壹樣。這裏他不僅論述了教育應及早及時同時也提出了環境對壹個人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2、重視社會環境對孩子教育影響的原則
民間廣為流傳的“ 孟母擇鄰”的故事, 雖然有輕視體力勞動者的壹面, 但它也說明我國古代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環境的選擇。也正因為孟母善擇友鄰,才導致“及孟子長,學文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之謂孟母善以漸化。”
古人不僅善於利用好的環境去影響人,使子女在好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同時,也重視周圍人的思想品德和行為對子女的影響。西周時有人提倡小孩“與善人居”, 而不與惡人交往。可見為了教育好子女,古人提倡有意識地創造壹個和諧、良好、優美的環境,為子女提供壹些正面人物做為學習的榜樣。
在這方面顏之推的論述更為絕妙“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 久而自芬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
3、重視做人真誠的教育原則
在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生活的時間較長,對子女影響最大的是父母的言行舉止。故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像孟子所說的那樣“言必信,行必果”不能欺騙。
韓非子則講了這樣壹個故事:“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汝還,顧反, 為汝殺彘’。適市米,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 嬰兒非可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乏,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逐烹食也。” 曾子殺豬的故事說明了壹個簡單的道理,做父母的不應欺騙子女,因為子女年幼無知,模仿力強,判斷力差,容易模仿成人,假話說多了容易養成欺詐的習慣,長大以後很難進行糾正。
4、嚴與愛相結合的教育原則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人類最偉大最生動的壹種情感體驗,它發生在每壹個家庭中。父母的愛是子女健康成長的首要條件,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礎。然而愛子女也是有學問有講究的, 並不是怎樣愛都有積極作用,要使父母對子女的愛起積極作用,必須對子女施以正確的愛。 那麽,怎樣愛子女才是合理正確的呢?寬嚴相濟,愛與教結合。古人對子女,既提倡嚴格管教,又提倡熱愛孩子,把愛子和教子結合起來。
如果把孩子的壞習慣歸於孩子身上而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是家庭教育中本末倒置的現象。這種父母不但沒有教育好子女,還往子女身上推責任。而為了使子女健康成長,孩子幼時必須嚴格教育,同時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要給予適當的關心和愛。愛子女必須教育子女,嚴格教育子女才是真正的愛子女。《陽玉閣五種》中也談到“愛子之道在於教,教子之道在於嚴,嚴斯威也。愛而不教猶不愛也,教師不嚴猶不教也。” 同時指出教育要講究方式。“教得其道,則子孫賢良,教失其道則子孫不肖。”
傳統家庭教育還提倡對待子女要公平,要平均施愛。袁采在《袁氏世範》中說道“父母愛子貴均。父母均其所愛,兄弟自相和睦。”提出:父母對子女應該壹視同仁,不可偏愛。偏愛會導致許多弊端。
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在傳統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提倡要順應兒童自然身心發展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提出因勢利導、分辯善惡、兼用體罰等教育方法。
1、身體力行身教重於言教
我國傳統家庭教育的方式有言教和身教, 特別重視選擇身教。孔子在《論語·子路》中談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強調家長自身行為要正,才能教育好後代。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庭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品德修養和人際關系的處理, 而以身作則和實際示範的身教方式較說理的言教有效。同時,家庭成員往往生活在壹起,行為坐臥, 接人待物的情形都為子女耳聞目睹,子女也會按父母的方式來調節自己的行為。
古人重視身教的作用,習慣將自己的意誌加在子女身上。他們往往用自己的理想來塑造下壹代,把子女看成自己的壹部分,對子女的要求更為嚴格,希望子女達到自己的水準,或能夠彌補自己的不足。包拯曾告訴家人“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臟濫者,不放歸本家亡段之後,不得葬於大瑩之中。不從吾誌,非吾子孫。”
子女幼小時期的社會化以模仿為主, 所以子女幼小時期應以身教方式為主進行教育。基於對身教重要性的認識,古人認為子女不良行為的形成在於長輩的榜樣不良,而不在後輩。顏之推說“失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爾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 顏氏家訓所說的即上行下效,先有父母的行,後有子女的學, 父母不能以身作則,子女自然受其影響而學壞。
2、德育為先 甄別善惡 學習聖賢
古時候的先哲明確告訴下壹代辨別善惡的方法。子女年幼之時, 缺乏識別能力, 難以辨別好事和壞事、好人和壞人,父母應加強子女的教育,讓他們樹立是非觀念而向善去惡。朱熹在小學中談到“陳忠肅公曰,幼學之士,完要分別人品之上下。何者是聖賢所為,何者是下愚所為之事,向善背惡,去彼取此,此幼學所學先也。”那麽什麽樣的人是聖人呢?在傳統家庭教育中,人們普遍認為孔子、孟子就是聖人,雖然年幼子女無法達到他們的水平, 但讓子女知道他們就是聖人是應該的。這樣子女就有了善惡的標準, 從而向聖人學習。
3、家庭教育善於運用體罰的方法
古代家庭教育中盛行體罰, 父母體罰子女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子女對父母的責打不但不能產生怨恨, 責打後更應該孝順父母。《禮記.曲禮》中有言“怒而打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顏之推很贊成體罰,還在《顏氏家訓》中舉例贊揚“王大司母魏夫人, 性甚嚴正王在濫城時,為三幹人將,年逾四十,小不如意,猶捶打之,故能成其勛業。” 這裏王大司的母親不僅兒子幼年時經常捶打,兒子做了官還不忘體罰。這種思想在封建社會相當流行。而今,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體罰不僅侮辱子女的人格, 壓抑兒童的個性發展, 它不僅使子女遭受皮肉之苦, 而且在精神上也會造成損害。絕大多數家庭已經很少依賴這種方法來教育子女。
4、提出教育孩子要提高其學習興趣
古人提倡對子女教育要註意子女的興趣, 順著子女興趣的發展趨勢來引導。程頤說:教別人時沒有歌與舞,別人肯定不願意學。“教人未見意趣, 必不樂學。欲且教之歌舞, 誘之歌詩以發其誌意, 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程頤認為這樣做的結果,就可以“順導其誌意,調理其性情,潛消其鄙各, 默化其粗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