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傳下來的禁忌。我國是壹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古人傳下來的禁忌需要我們去了解。我們最好不要碰這些禁忌。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了解壹下古人流傳下來的禁忌的相關內容。
古人傳下來的禁忌1 1。吃飯時的禁忌。
1,不要用筷子敲碗。古人認為挨家挨戶敲空碗的是乞丐,所以吃飯時用筷子敲碗是非常忌諱的。
2、避免手掌朝向上碗。這個禁忌也是因為乞討者在乞討時會將五指朝上握在碗底。
3、避免筷子垂直插入米飯中。古人只有在祭祀的時候才會把筷子豎著插在飯裏。不祭祀時把筷子豎著插是不吉利的。
4.避免擦桌子和掃地。請客人吃飯,如果在酒席還沒結束就開始收拾空碗空碟,會被認為是“趕走客人”,這是非常不尊重人的行為。另外,吃飯時避免在公共場合大聲吃東西、大口喝湯、剔牙也是極其不雅的。
二、穿衣時的禁忌
1,忌白衣服白帽子。在古代的喪期,喪服是白衣服白帽子,所以不能同時穿白衣服白帽子,否則會被認為不吉利。同樣,窗簾也不能換成衣服穿。
2、避免掉鞋和踩別人的鞋。古人對丟鞋是非常忌諱的,因為很可能會被敵人得到詛咒。《管子》裏有壹個故事:齊襄公外出打獵時,不小心丟了壹只鞋,齊襄公派人去找,但沒有找到,於是齊襄公對他的男人挑了壹個大責任,把他打得鼻青臉腫。作為君主,鞋子顯然沒那麽值錢。齊襄公如此生氣的原因是他被禁止丟鞋。同樣,鞋子與人的腳是緊密接觸的,所以古人非常忌諱隨意踩踏別人的鞋子。
3、男生不穿衣服。孩子們不能穿羊毛或皮革制成的衣服或裙子。這是因為古人認為衣著要與內心的品行相稱。君子不要花裏胡哨的衣服,要整潔,所以他教青少年不要追求奢華的衣服。
4、忌衣服穿。早在漢代,“反懸冠”是非常忌諱的,被認為是“衣如死人”。在土家族地區,有壹個禁忌是不要把簸箕倒放在房間裏,因為這意味著埋葬人。所以古人往往忌諱壹切顛倒,翻衣服。
三、家居禁忌
1,會打官司,聲音會提高。這個禁忌的意思是,當妳要去主人家做客時,妳要發出聲音讓對方知道,在很多地方,連親戚都要在大門口咳嗽壹聲才能進醫院。
2、會入戶,視其而定。客人進入主人房間後,眼睛不能左顧右盼,以免看到主人的忌諱。
3、避免坐無座。當然,現代人大多不習慣像古人那樣席地而坐。但是,古人坐下的時候,下面壹定要有席子,因為只有在葬禮、戰場、訴訟的時候,才會坐無座。古人認為無座即悲,所以有坐無座的禁忌。
4、避免雙腿坐在外面。《禮記》上說“坐無畚箕”,意思是坐著的時候不能把腿向外伸開,因為這種姿勢很不雅觀,會暴露四肢的私處。孟子的妻子不小心犯了這個忌諱,惹得孟子大怒,差點和她離婚。
5.男女七歲,座位不同。7歲以後,男女生不能同床。這是因為小女孩要“逐漸懂得男女之防”。
6、避免鏡面損傷。鏡子、發夾、發簪都是日夜有人陪伴的,故意打碎或損壞是非常忌諱的。
第四,旅行和行為禁忌
1,避免“指指點點”別人。王充在《論衡》中寫道:“故楚越人欲速則不達,與人說話,與人吐唾沫,則人之唇嬰腫而造之。”在古老的楚越國,指和吐都是巫術常用的詛咒方法。雖然所謂的巫術並不真的具有所謂的殺傷力,但是從禮儀上來說,指指點點和隨地吐痰都是對對方極大的挑釁和侮辱,所以古人對此非常忌諱。
2.旅行時避免飲用田野和溪流。這個禁忌主要是關於健康的,因為田裏、小溪裏可能有水蛭。
3.父親和兒子不能壹起乘船。《莊泳孝篇》對這壹禁忌的解釋是,如果父子同舟,壹旦遇到風浪,就會“合生而死”,也就是說這個男性會死。
4.不要在五月出行。這裏的五月指的是農歷。根據生活經驗,古人認為五月“易發暑疫”,出行的人常受酷暑之苦,遭遇不幸。所以有了五月的習俗,商人不出行,官員不上任,房子不能蓋,席子不能曬。這些其實都是生活經驗形成的禁忌。
5.同輩人應該避免直呼其名。在古代,只有長輩才能直呼晚輩的名字,而同輩或晚輩不能直呼對方的名字,這樣會被認為是不尊重甚至是挑釁。比如三國時,同行互相誇贊,管叫常,張飛叫義德。當然,現代人早已失去了選詞的習慣,所以直呼其名也就沒那麽講究了。
古人傳下來的禁忌2。第壹,大喜容易失手。
做人,不要大喜過望,而要“不以物喜,不以己喜”。當妳快樂的時候,妳難免會想和別人分享妳的快樂,但是妳壹定要記得冷靜,不要說大話,否則妳會覺得自己是個輕浮的人。俗話說“話多了就沒了。”不知道是哪壹句,就錯了。俗話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不知道什麽時候得罪人了。
第二,大怒容易失態。
這是很常見的。很多人難過的時候會生氣,經常會做壹些對別人不禮貌的事情。現在社會是法制社會,很容易為自己的錯誤付出責任。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不要生氣。
第三,容易發脾氣。
人在驚慌失措的時候,就會表現出失態。古人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表。《三國演義》中,曹操和劉備在壹起談天下英雄的時候,劉備壹慌把筷子掉了。像劉備這種人,慌了手腳還這樣,壹般人就更難做到了。所以,生活中要“隱身”。
第四,大悲易失面子
這裏的面子不僅指外部信息,還指壹個人的精神狀態。當人面對太悲傷的事情時,難免精神狀態會很壓抑,從而對未來的生活失去信心。就像現在社會上相愛的戀人失戀了,有人會哭死。其實換個角度考慮。失戀有什麽大不了的?壹個人的生活還是會很精彩。
五、大音樂容易失察。
人在開心的時候,對周圍的壹切都很開心,所以會放松對外界的警惕。就拿將軍過去的勝利來說,他肯定會因為喜悅而對敵人失去警惕,很可能會遭到敵人的伏擊,導致全軍覆沒。
第六,大欲望容易失去完整性
意思是在欲望的誘惑下,意誌不堅定的人會失去做人的原則和底線。在現實生活中,有壹些人貪圖壹點點蠅頭小利,從而做出危害他人安全的行為。所以,壹個男人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否則和動物有什麽區別?
七、大思維容易失戀
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做什麽,都不要來回看。過多的擔心會導致錯失良機。就拿愛情來說,很有可能在妳考慮合適不合適的時候,愛情就溜走了。
八、喝醉了容易失德
俗話說“烈酒嚇人”,人在喝醉的時候,言行會不受大腦控制,往往會做出有損道德的事情。這告訴我們,壹定要時刻保持清醒,不要輕易喝醉。
九、大話容易說漏嘴。
做人要腳踏實地,不能浮誇。古語有雲,“君子壹言難盡”,言出必行。在妳真正吹牛之前,妳首先要權衡自己有沒有那個能力。
十、欲望大容易死。
欲望在這裏就是欲望的意思。世界上的欲望太多了。有些人想要錢,有些人想要權力。不要過分追求他們。妳的終究是妳的。如果妳堅持,很容易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
古人傳下來的禁忌3中國人對自己的身體禁忌。
中國的老百姓只是盡量遠離那些神聖的權威體和不潔的危險體,當然是出於自我保護的目的。他們害怕神秘力量更強的人體通過接觸、視覺、聲音傳遞傷害自己的身體,這是人體對自身以外的禁忌。此外,人民還認為,他們需要對自己的身體采取壹些禁忌的行動,以進壹步確保自己的身體安全。
赤裸裸的禁忌
在中國,人們被禁止暴露自己的身體。除了孩子們可以光著身子跑來跑去,
成年人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身體暴露給別人。民間有句話叫“男不露臍,女不露皮”。可能是出於對男性幹重體力活太熱的擔心,也可能是出於對男性上半身無性刺激敏感區域的考慮,所以對男性上半身暴露的限制並不太嚴格。對於女性來說,要求的嚴格程度是驚人的。舊社會的女人,都是普通人,家境好,從小就躲在閨房裏。俗話說“出不了前門,出不了二門”,整天呆在家裏。這意思無非就是把難以包裹的臉和手藏起來,不讓外人看見。因為女性任何部位的裸露都會產生“性吸引力”,引起男性的情欲,導致災難。《孟姜女傳說》中,萬喜良為逃避修築長城的苦役,跳進孟姜女家中,玩水時碰巧看到她裸露的手臂。因此,孟姜女不得不成為萬喜良的妻子。從這個角度來看,裸體禁忌的根源不僅僅是不禮貌或者男女之間的曖昧關系,還有更深層次的信仰根源。也就是在別人看到自己赤裸身體的同時,自己的靈魂被這個人拿走,占有,控制。這樣壹來,赤身裸體的人已經完全失去了自衛的能力,只能靠把這個人帶走。但是這種根深蒂固的東西在後來封建禮教的影響下改變了面貌,變得更加隱蔽。直到現在,人們提起壹個人,總會有人驕傲而自信地說:“他,我見過他!””“我認識他!”“我們是最好的朋友。”“我們從小就在水坑裏洗澡。“等等,妳還是能隱約感覺到他在說,“我有他!”“這個占有的概念,當然屬於靈魂的占有!他越熟悉自己的臉和身體,就越牢牢地抓住自己的靈魂!
現代中國人對裸體還是比較忌諱的,但是已經不像以前那麽死板了。禁止暴露乳房和性器官;對於四肢等不太性感的地方,就隨它去吧;“比基尼”三點式泳衣的接受和人體展、人體藝術的欣賞,標誌著國人在這方面意識的突破和進步。
骨骼禁忌
因為相信通過觀看可以攝取和控制靈魂的巫術效果,中國古代就有很多身體意象。骨頭就是其中之壹。王符的《論錢復筆記》。《香烈》雲:“人有其骨,而物有其形。”王充的《論衡》。《古香篇》雲:“處理關節之法,乃察膚理以判人之命,無壹不可。”王充還舉了範蠡赴越和廖偉死於秦國的例子。他說:“越王是壹個長脖子、長喙的人。他可以找* * *,但不能找* * *。”“秦王是個人,長著壹雙長眼睛,說話狡猾,有點善良,還有壹顆狼心...妳不能和他交朋友。”都是通過相面和職業來掌握對方靈魂的實證,從而避免。可見有“長頸鳥嘴”“長眼睛長眼睛”等骨骼禁忌。不祥之骨的共同信仰原則壹旦在民間確立,不僅適用於他人,也適用於自身。所以,如果妳有不好的預兆,妳也會害怕自己。當然,這個相論是唯心主義的,但在民間還是有不少信徒的。這種情況很早以前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荀子在《荀子無相篇》中就指出來了。他說:“相人之形色,知其吉兇,為世俗所稱;古人無有,學者無道。”他還舉了許多例子證明相面法不可信,指出“不如談心。”可見,相面禁忌屬於民間信仰,迷信謬誤的地方早就被明眼人識破了。但是,民間信仰的存在和發展並沒有因為少數智者的覺悟而停止和改變,相面信仰還在以越來越復雜的方式發展和延續。民間有“上身長,輔佐王;上身短,淺福”,“上身長,坐中堂;下半身又長又忙的說法。這是奉承。還有壹種說法是:“上身長,下身短。不吃飯就是懶。“這是工人愛惜自己的壹句俗語。兩種說法雖然立場不同,但也有相似之處。它反映了同壹面相上不同位置的不同禁忌,也是相面共同信仰的特例。簡而言之,民間還是相信骨法靈氣的,“骨法是魯的樣子,顏色是好是壞。對於意誌堅強的人,人們通常稱之為“硬骨頭”和“脊梁”。《西遊記》中的白能從壹堆骨頭變成人形,也是中國人相信骨頭是有靈性的證據。《水滸傳》中,宋武用屍骨安葬其兄,今天對故人的悼念寄托在他的骨灰上等等。,這也和骨靈信仰有關。由於民間信仰骨靈,在迷信活動中,凡是骨相不好的人都成為禁忌的對象,骨相不好的人也深感嫉妒,想盡辦法改變自己的黴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