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壹詞至遲在1887年已經在中國出現並被使用,且被寫入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2月27日頒布的《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中。那麽在“公益事業”壹詞出現以前,中國的公益事業有沒有呢?回答是肯定的,只是它的名稱不叫公益事業。人把它叫做公德或者陰德。
壹、公益事業在孔子時代就已經存在了
我們可以從有關孔子的兩個故事看得出來。
魯國有壹個規定,國人如發現魯人在他國為奴者,可以贖回,並回國兌領贖金及領賞。子貢某日在他國見壹魯奴,贖之,歸國未兌賞。時人贊之,道德高義。子不然也。曰:子貢雖得私德,但必令他人羞於領賞而見魯奴而迂走也。必令魯人不再贖魯奴。
子路見路人落水,奮力救之。家人稱謝並重酬壹牛。子路欣然牽走。人皆曰貪。子不然也。子路牽牛,告之天下,凡不顧己身救人者皆可獲重酬。必令天下人願救人。
從這兩個故事中孔子對學生的教育來看,孔子作為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的長遠角度,不但教育學生要積極地投身公益事業,同時還要把公益事業的影響最大化(從學生自己的角度來看,好像在教育學生為名為利,實際上是為了整體利益),就是要以身作則,通過宣傳教育讓更多的人都願意來做公益事業,讓更多的人得到救助,這才是從更大利益上的做公益事業。
二、古人善於用善書的方式來勸人做公益事業
比如說古代有四本書,是勸人為善的。他們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太上感應篇》《俞凈意公遇竈神記》《了凡四訓》。現取幾句名言來闡述他們所倡導的公益事業的觀點。《文昌帝君陰騭文》節選:帝君曰: 吾壹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未嘗虐民酷吏。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錫汝以福。 於是訓於人曰:昔於公治獄,大興駟馬之門;竇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欲廣福田,須憑心地。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報答四恩,廣行三教。濟急如濟涸轍之魚,救危如救密羅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憐貧。措衣食,周道路之饑寒;施棺廓,免屍骸之暴露。家富提攜親戚,歲饑賑濟鄰朋……舍藥材以拯疾苦,施茶湯以解渴煩。或買物以放生,或持齋而戒殺……點夜燈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濟人渡……剪礙道之荊榛,除當途之瓦石。修數百年崎嶇之路,造千萬人往來之橋。垂訓以格人非,捐資以成人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百福駢臻,千祥雲集, 豈不從陰騭中得來者哉!《陰騭文》是道教勸善書之壹種,它以通俗的形式勸人行善積陰德,久久必將得到神靈賜福。以現代人看他們的倡導和具體做法,就是壹種公益行動。《太上感應篇》中也講: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壹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壹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兩篇文章都是以因果報應的利益來勸導人們做公益事業。《俞凈意公遇竈神記》《了凡四訓》這兩本書就是以生動具體的實際例子和人物為例,寫俞凈意和袁了凡兩人他們各自嚴格踐行《文昌帝君陰騭文》和《太上感應篇》兩文的公益理論(行善積德,修身養性),最後都改變了命運,取得了善報和成功,現身說法勸人為善壹壹就是現在說的做公益事業。
三、古人在公益事業方面的典型人物
據《史記》記載,幫助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最終打敗吳王的越國謀士範蠡功成名就之後隱退江湖,改名換姓。成為富翁之後,三散家財,救助窮苦人民,這也算是壹種公益事業。李白有詩句“千金散盡復還來”,也許就是講的這個故事吧。
千古名文《嶽陽樓記》的作者範仲淹也是古代的壹位公益事業的踐行者。
範仲淹“顯貴”後,有人勸他在洛陽等大城市購置田宅,這是當時功成名就的士大夫們通常做的事,不過被範仲淹拒絕了,範仲淹說:“人茍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況居室乎?”範仲淹的“後天下之樂而樂”不是壹句空言,他還曾說:“若獨享富貴而不恤宗族,異日何以見祖宗於地下,今何顏入家廟乎?”
範仲淹“天性喜施與,人有急必濟之,不計家用有無”,他生性節儉,但對別人卻向來大方,《宋史》說範仲淹“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每看到族人、親友遇到困難時,則不遺余力地給予幫助。有壹次,範仲淹讓兒子範純仁去吳縣運500斛麥子,途中路過丹陽,範純仁偶遇父親的故友石延年,得知石家最近遭遇不幸,連喪3人,到了無錢回鄉安葬的地步,範純仁二話不說,當即把麥子和船都送給了石延年。回來後,範純仁向父親報告了石延年落難的事,沒等說完,範仲淹著急地說:“為什麽不把麥子和船送給他?”得知兒子已經這樣做了,範仲淹這才心安。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範仲淹知杭州,距他的老家吳縣很近,範仲淹與族人的來往更為密切。就在這段時間,範仲淹與胞兄範仲溫等人商量,用自己為官以來積攢下來的錢在吳縣購買了1000畝好田,收取田租,“以歲給宗族,雖至貧者,不復有寒餒之憂”。以這些義田為基礎,範仲淹在家鄉創辦了著名的範氏義莊。
範仲淹在《嶽陽樓中》寫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他的實際行動中可以看出他在踐行著古代人流行的公益事業。
範仲淹的後人現在也興旺發達,可以看出古人因果報應的信仰以及天道對他們的獎勵。
古代公益事業的理念,大都散見於古代的善書之中,比如《了凡四訓》《安士全書》《太上感應篇》《俞凈意公遇竈神記》《壽康寶鑒》《玉歷寶鈔》《冥報記》等。這些書中既有理論,也有事例,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公益事業的做法和利益,在民間流傳甚廣,也為古代統治者所大力倡導,為古代公益事業(人人向善)的興旺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使善良成為古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