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主要用以下方法傳遞信息:飛鴿、篝火、快馬、碼字、手語、字母、旗幟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信息傳遞系統的國家之壹。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就有信息傳遞的記載。騎馬傳遞郵件。“郵差”雕塑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以嘉峪關魏晉壁畫墓為原型。古代信息傳遞的出現,離不開“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裏”的長城。歷代修建長城壹直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因地制宜,因險制宜”。第壹種是根據基類型構建項目。二是充分利用地理自然災害防禦敵人。長城主要由城墻組成,包括城壘、關隘、兵營、衛生所、墩臺、城樓、觀察、通訊等綜合功能,形成了古代最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其中,位於長城內的烽火臺是重要的壹部分。西周時期,為防備敵人入侵,以“烽火隧道”作為邊防應急的聯絡信號。在古代史書《李周》中有記載“在各國從邊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壹段距離就建壹座烽火臺,此起彼伏。舞臺上有橘子,橘子頭上有裝滿柴火的籠子。敵人入侵時,烽火臺紛紛燃放煙花,傳達警報。每到夜間預警,看守人就點燃籠子裏的柴火,高高舉起,稱之為“燈塔”,向領導傳遞信息。白天預警時,把舞臺上堆積的柴火點燃,用煙霧表示緊急,稱之為“尷尬”。為了使煙直而不彎曲,以便從遠處看得見,古人常以狼糞代替柴火,故又稱狼煙。周朝規定,當皇帝升起烽火時,各地諸侯必須立即領兵營救,抗擊敵人。可見,信標系統的實施,意味著壹個龐大而完善的軍事信息聯絡網早在周就已經出現。從1972年到1976年,中國考古學家通過發掘獲得了3萬多枚漢代木簡,並對烽火臺遺址進行了發掘,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漢代烽火臺信息。據木簡記載,漢代時從河西四郡(今甘肅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壹直到延澤都有烽火臺,規模非常大,管理極其嚴格。被稱為“烽火臺對萬裏”,相傳為“五裏壹哨,十裏壹墩,三裏壹堡,百裏壹城堡”。此外,還用各種暗號來表示入侵敵人的數量。如果敵人少於500人,將發射壹個信標,如果敵人超過500英裏,將發射兩個信標。在出土的《塞上消防用品》中,記載了當時朝廷的規定,即《聯防公約》。這壹條規定了匈奴入侵不同部位、數量、時間、意圖、變化、天氣異常,甚至隊長生病都要請假時的類別、數量、傳播方式、如何糾錯等詳細規則。這種信息傳遞方式對守邊抗敵起到了壹定的作用。西周時,為滿足周王與諸侯交往的需要,在大道上每隔三十裏設驛站,備好馬和周車,專門負責傳遞公文、接待官員和運送貨物。秦漢時期形成了壹整套後送制度。特別是在漢代,投遞的公文是分等級的,不同等級的公文要由專人、專馬按照規定的順序和時間投遞。收發這些文件必須登記,標明時間,以示負責。隋唐時期,後送事業空前發展。唐代官方郵政運輸線以都城長安為中心,向四面八方輻射,直達邊疆,約30裏外有驛站。據《大唐六典》記載,鼎盛時期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郵政服務的有2萬多人,其中驛兵1.7萬人。驛站分為陸上驛站、水上驛站和水路合並三種。每個驛站都配有驛站房,驛馬、驛驢、驛船、驛場。唐代對驛站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毅的快馬壹天走6崗,也就是180裏,然後就是300左右的阿利日,最快要求500的阿利日。步行人員每天行進50英裏;逆水行舟,河四十裏,河五十裏,其他六十裏;好的時候規定100到150英裏。詩人岑參在《去龍山路上壹句話判官》壹詩中寫道“壹帖後,帖騎如星河;平明寄鹹陽,幕與山頂。”在這裏,他把驛馬比作流星。到了宋代,壹切公文、書信都稱為“投遞”,出現了“急件投遞店”。有壹個銅鈴匆匆地系在騎馬哨的項圈上。在路上跑,白天打鈴,晚上生火,被撞死的人不負責。為馬購物,為人購物,風雨無阻,不分晝夜。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嶽飛被宋高宗帶著12枚金牌從前線強行召回臨安。這種金牌是快遞送的金盤,表示急。郵局是政府的通訊機構,只能投遞公文。除了宋朝允許高官附家書,不允許私信。私人信件只能由。1975年,考古學家在湖南阿沁墓中出土了兩封木簡。第壹封信是黑甫和荊聯名寫給鐘的。第二封信是景寫給鐘的,是我國已知最早的家書。估計這兩封信是在部隊服役後回鄉的老鄉帶回家的。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專門給百姓送信的通訊機構——民信局。明朝永樂年間,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鄉遷居四川墾荒的移民,思念家鄉,相約每年選舉同鄉代表回鄉數次,帶去紀念品和書信。久而久之,壹個名為“馬巷盟約”的固定組織成立了。後來成立了專業的人民信息局。郵政通信在邊防和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了壹定的進步作用,成為中國古代信息傳遞的主要形式。多年來,那些古老的信息傳遞方式已經被今天現代方便快捷的通信方式所取代。
請收下,謝謝!
上一篇:如何在危機後押註“新基建”賺錢?下一篇:古典詩歌中的隱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