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官員和官員是兩類截然不同的“知識分子”,性格迥異。
粗略地說,“我善修我的浩然之氣”,或者是宋代張載寫的“我立誌為天地,為民生,為過去和未來,為壹切太平”。
其實每個時代的目的都大不相同。比如戰國時期的“知識分子”,雖然有自己的描述,但主要是為國家理論建設服務的。南北朝的南方“知識分子”在批判中尋求超越,北方的佛教“知識分子”在解放後尋求重建。唐代是多元化的內容,到了宋代則趨於集中。明朝又是批判又是超越,清朝又是啟蒙又是所謂的歸到底。
在中國古代,“士”或“士大夫”的概念與現代西方的“知識分子”相似。“士”在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占據中心地位,居俗人、農、工、商四民之首。荀子有“儒本朝政美,下朝俗美”之說,可見“士”的政治和社會文化功能。在中國歷史上,從秦漢開始,在壹個相對穩定的時期,維護政治秩序和文化秩序就落在了“士”的身上;在黑暗或混亂的時代,學者往往承擔政治批判或社會批判的任務。通過漢代農村的選舉和隋唐以來的科舉制度,士人可以通過考試進入官僚集團,也就是所謂的“學而優則仕”,整個官僚體系壹般都是由士人操縱的。通過宗族、學校、村會、會館等社會組織,“士”成為市民社會的主導階層。所以,在壹般的社會心理學中,“士”是壹個“讀得懂”的人;他們的道德和知識訓練(主要是儒家經典)使他們成為治理國家和領導社會的唯壹合格人選。
余英時指出,中國知識分子來自與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源頭。從孔子開始,知識分子就以“道”為己任,而這個“道”是中國獨有的。先秦三家思想——儒、墨、道,雖然各有各的方式,但代表道家說話,也不例外。西方近代的知識分子基本上都是脫離中世紀宗教的“世俗”人士。雖然他們或多或少都有宗教背景,但他們不必以宗教信仰或神學理論為基礎來批判社會。相反,他們的依靠往往只是個人的“理性”或“知識分子的良心”。另壹方面,西方中世紀的“道”被寄托在基督教上。這是上帝啟示的“道”;它的代理人是教會僧侶和神學家——精神權威與世俗政治權威並肩而立。所以,現代西方知識分子拒絕繼承這種宗教傳統,因為他們不再堅持“凱撒的事歸凱撒,上帝的事歸上帝”的原則,他們掌管凱撒的事。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直接繼承了三代人的傳統。春秋戰國是壹個“禮崩樂壞”的時代;禮樂不再來自皇帝,而是來自諸侯,所以孔子斥之為“天下無道”。既然統治階級不能承擔“道”,那麽“道”的重擔就落在了真正懂“禮”的“士”身上。從這個意義上說,孔子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知識分子。在孔子之前,“士”只是古代貴族社會的壹個固定階層。孔子之後,士人的處境開始改變。孔子首先重新定義了“士”。他說:“討論壹個讀書人壹心為道,以吃惡衣惡食為恥,是不夠的。”(《論語·立人》)說:“以為讀書人是讀書人,這是不夠的。”這個新的“學者”就是我們所說的知識分子的原型。在古代,“道”是宗教性的(“天”),但這個傳統到了孔子那裏並沒有往“天”的方向走,而是轉入了“仁”的領域。孔子之後,百家爭鳴。雖然他們持有不同的“道”,但他們大多以重建政治和社會秩序為最終歸宿。因此,中國知識分子的歷史性格是由他們所繼承的文化傳統所規定的:就凱撒事務而言,他們與近代西方知識分子關系密切;但就代表“道”而言,則接近於西方中世紀的僧侶和神學家。
中國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是鴉片戰爭後,在西方文明的影響下,伴隨著科舉的廢除和新學的提倡而出現的,是中國由封建社會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過程中脫胎於封建文人的。他們或傳播新思想、新知識,或從事現代學術研究,或創辦現代企業,或投身於現代化建設。嚴復、梁啟超、張謇、詹天佑等人可視為中國第壹代知識分子的代表。今天我們用“知識分子”這個詞,其含義早已遠遠超出了中國古代的“士”字,與西方的用法也不完全相同。通常指受過壹定程度的專門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並具有相應職稱的腦力勞動者。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少數人基本上是和文字打交道的,也就是所謂的“士”或“士”。他們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有壹套傳統。按照錢穆的看法,孔子是早期“士”從實踐禮儀到批判當時貴族壹切不雅行為的典型代表。百家爭鳴可以說是第壹次表現了“士”對社會和貴族的思想不滿。科舉制建立後,在制度化的晉升渠道的誘惑和君主至上的政治制度的高壓下,中國的“士”非常弱小。在這種情況下,《儒林外史》的特點是以人文精神為指導,以內在的個人道德成就為基礎,強調個人修養,以達到普遍的道德倫理規範,然後演繹為政治設施,而不是以知識為主題。所以,中國古代的“士”在精神追求上從來沒有忘記政治。就連老子、莊子在寫書講學的時候也對政治感興趣。
總的來說,中國古代文人與西方現代知識分子有兩個基本區別:壹是中國文人不像西方知識分子那樣追求知識,而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註重倫理道德,追求內化的道德力量來約束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格。通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式,“二、資本主義在近代西方知識分子中的產物,他們以“市民社會”為生存環境,能夠依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在民間立足,從事自由職業並獨立謀生,在這種環境中相對自由地遊蕩,與現存的統治體系和統治階級沒有多少內在的必然聯系;中國古代的“士”在制度上依附於並服務於現存制度。他們是現存制度的產物,創造並維護了這壹制度,只有作為統治階級的壹員或後備軍才具有存在的價值。”學習優秀就是這種依賴的典型標誌。雖然中國的“士”也強調“弘毅”,“以天下為己任”,但只是在盛世時,才表現出儒家積極進取的精神。有壹次他身處逆境,求助於老莊,退居農村,這就是所謂的“儒道互補”。
知識分子是壹個歷史文化範疇,在壹個社會階層中發揮作用。它們是在人類發展的壹定歷史階段和壹定文化條件下產生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知識分子有不同的理解和定義。在中國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政治語境下,知識分子是中國* * *產黨特殊政策的對象,其中黨外人士也是統戰工作的對象。除了壹般的理論定義,還有具體的操作定義。
目前國內學術界普遍認為知識分子的文化程度較高。他們主要是創造、積累、傳播、管理和應用科學文化知識的腦力勞動者。他們分布在科研、教育、工程技術、文化藝術、醫療衛生等領域,是我國“中等收入階層”的主體。知識分子作為壹個政治概念和壹個相對獨立的社會階層,將長期存在,並最終隨著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和工農差別、城鄉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差別的消失而消失。
關於知識分子的定義,國外的主流觀點是,接受過專門訓練,掌握專門知識,以知識為生,以腦力勞動為職業,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群體,是國外“中產階級”的主體。(1)知識分子是中國社會的四大工人之壹:工農兵和知識分子,即知識分子是腦力勞動者和專業技術勞動者。教師、醫生、工程師和科學家都是典型的知識分子。
(2)知識分子是古代文人或者古代文人的現代延續。古代讀書人的誌向是以天下為己任,為國(皇帝)分憂,為民請願,皇帝也確實會以禮相待,尊重他們。從這個角度看,現代中國社會沒有知識分子。
(3)現代社會仍有人喜歡冒充知識分子,或者把知識分子當作尊稱,壹般指學歷較高、讀書較多的人。
(4)知識分子的鄙視之名是臭老九,體現在元代、文革及以後時期知識分子的政治經濟地位低下。
(5)黨外知識分子,是指當代社會工作者中具有高度文化專長,以文化專長的創造、積累和傳播為特殊職業的腦力勞動者。知識分子是壹個歷史範疇,是在特定歷史階段由於社會分工和文化教育科技普及不足而形成的社會腦力勞動者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