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古代房屋構造的描寫要詳細

古代房屋構造的描寫要詳細

四合院在建築上有壹套固定的規格:北面是正房,東西是廂房,南面是倒座,東西南北四面都是房子,中間是天井,整體由廊子貫通。

1、正房:在住宅的院落中,位置處於正中(坐北朝南)的房子,稱為正房。

坐北朝南,北邊的就是正房,老式中國家庭居住在四合院時,壹般是老人、長輩、壹家之主住北房(上房)。

2、廂房:在正房前面兩傍的房屋。

東邊的房子叫東廂房,西邊的叫西廂房。還有人說,從陽光照射的角度來區分:早上光線先照到的是西廂房。在古老的中國家庭中壹般長子住東廂,次子住西廂。

《西廂記》之所以叫《西廂記》就是因為崔鶯鶯住的是西廂房。

3、後罩房:四合院中正房後面和正房平行的壹排房屋。

它是在四合院中最後壹進的院子裏。

後罩房和正房朝向壹致,坐北朝南,其間數壹般是和倒座房相同,以盡量添滿住宅基地的寬度。後罩房的等級低於正房和廂房,其房屋尺度及質量相比而言都稍差。後罩房位於四合院最後,比較隱秘,壹般是女兒和女傭等女眷居住之地。

4、倒座:四合院跟正房相對的房屋,通常坐南朝北。

在北京四合院中,倒座房壹側朝南開大門,其檐墻臨胡同,壹般不開窗。倒座房是整個四合院中最南端的壹排房子,因其門窗都向北,采光不好,因此壹般作為客房或者下人居住的房屋。其最東為私塾,最西為廁所,其間的房子壹般為傭人居住。

5、耳房: 正房的兩側還各有壹間或兩間進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間,如同掛在正房兩側的兩只耳朵,故稱耳房。

如果每側壹間耳房,兩側***兩間即稱“三正兩耳”。如果每側兩間,兩側***四間耳房則稱“三正四耳”。

在過去,中間的正房是給長輩住的,耳房是小輩人住的,有地位的差別。現在,正房用來居住,耳房用來放東西。

6、壹進院落

壹進院落又稱基本型院落,這是壹種由四面或三面房子圍合組成的四合院或三合院。這種院落的特點是有正房(北房)壹般為三間,正房兩側各有壹間耳房,***五間。如果院落窄小,僅有四間房的寬度時,三間正房的兩側可以各置半間耳房,呈“四破五”的格局。

正房南面兩側為東西廂房,各三間,與正房成“品”字形排列。正房對面是南房,又稱倒座房,間數與正房相同。這樣由四面房子圍合起來形成的院落叫四合院。如果沒有南房,則稱三合院。

這種壹進院落的小型住宅,宅門開在東南方向。若是四合院時,宅門壹般采取門廡式,占據倒座房東頭的壹間或半間。進門後迎面是鑲砌在東廂房南山墻上的坐山影壁(照壁),向系通過屏門便可進入院內。

如果南面沒有倒座房而僅有院墻時,則在東南方位做墻垣式門(又稱隨墻門,小門樓)。這種典型的壹進院落,是北京四合院的基本單元。

7、二進院落

二進院落是在壹進院落的基礎上,沿縱向擴展而形成的。四合院由壹進院擴展為二進院時,通常是在東西廂房的南山墻之間加隔墻(又稱隔墻),將院落劃分為內外兩重。隔墻合龍處設二門,以供出入。

二進院落屬小型四合院,占地面積壹般較小,東西寬度不過十五六米,南北深不過而二三十米。這樣的小院沒有抄手遊廊,二門多采用屏門的形式,既很美觀,也很經濟。

在二進院落的四合院中,也有規模較大,格局比較講究的。它與上述小型的二進院落相比主要差別在占地寬窄的不同。占地比較寬的二進院落,北房可以排出七間,即正房三間,兩側耳房各兩間,成為三正四耳。

這種四合院正房,廂房都可設外廊,外廊之間由抄手遊廊連接。如果院落的縱深方向有余量。還可以在東西廂房南側各設壹間廂耳房,分隔內外院的障墻設在廂耳房南山墻壹線。抄手遊廊由廂房南側轉接,煙障墻內側延伸並交於二門。

二門采用四柱垂花門形式,與兩側遊廊相接。這樣由正房,廂房的外廊,抄手遊廊和垂花門***同構成內院的環形通道,這是壹條可以避雨雪的交通系統。

這種有抄手遊廊和垂花門的四合院,已不是壹般平民百姓的小型住宅,而是具有壹定規模,相當講究的宅院了。

  • 上一篇:變壓器的規格型號有哪些?變壓器容量是多少?
  • 下一篇:古希臘歷史總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