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古代文人四大雅,妳有幾雅?

古代文人四大雅,妳有幾雅?

古代文人四大雅:焚香、品茗、插花、掛畫。

調查壹下:您有幾雅呢?

焚香重在“香”之美;

品茗重在“味”之美;

插花重在“色”之美;

掛畫重在“境”之美。

但這四雅之美,如今卻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

此雅,除了少數佛道宗門及寫經墨客,多數人都不會。會者,也是多數不精。

香有香道。古人焚香凈手,方可讀書寫字,以為恭敬。焚香凈氣、焚香撫琴、吟詩作畫和焚香靜坐健身更是美好的習俗。

好香不僅芬芳,使人心生歡喜,而且能助人達到沈靜、靈動的境界,於心曠神怡之中達於鎮定。

清香微熏,沁人心脾,貴在壹個清字,清則靜,清則逸,清則雅,清則脫俗。反之則亂,則燥,則濁,則俗。

喝茶人如今還算不少,但是稱得上品茗的不多,能追求禪茶壹味境界的絕少,以茶代酒求健康者居多,牛飲者居多。

浮生若夢,茶亦醉人何必酒。茶能通禪,品茗實為四雅中之大雅。

茶有茶道,“禪茶壹味”,“禪”是心悟,“茶”是物質的靈芽,“壹味”就是心與茶、心與心的相通。講究的是心境相通,禪茶不二。

茶有三次生命,生根,發芽,抽枝,長葉,沐浴山水。

然後,采摘、揉撚、炒……,終成正品。

最後,投身甘泉,綻放、燦爛,涅槃重生。

對這得天獨厚的味道,抱壹顆感恩的心。聞香、啜飲,再三咂味,直至喉底回甘、神清氣爽。偷得浮生半日閑,體會這樣的生活,壹生能有幾回?

品茶之苦性,悟佛家“苦諦”,人生有八苦,苦海無邊。修心養性,則苦後回甘。品茗可以產生與禪內在真諦相通的聯想,幫助修習佛法,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茶性“靜”,“和靜怡真”,潔凈身心,滌除塵凡。茶性“凡”,透過平凡,感識真奧,小中見大,透悟大道。

茶性“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半日光陰,閑飲壹杯清茶,也就放松壹下囚禁困鎖的自然心性。“放得下”,無牽掛,四大皆空,茶禪壹如。

“佛法存於茶湯”。茶意即禪意,舍禪意即無茶意;不知禪味,亦不知茶味。

須知飲茶也如同坐禪壹樣,冷暖自知,禪道自悟。飲酒多為酩酊大醉,飲茶卻能似醉非醉,化天地入茶道。

誠願諸君皆能習此大雅。

此雅幾乎要斷絕了吧,而這項是最能體現文人的審美情趣的。

插花是壹門高雅的藝術,講究花與瓶和諧搭配,大瓶插花,忌諱過度修飾,追求率性隨意,自然流暢;小瓶則宜瘦巧,不宜繁雜,插壹枝必得壹枝獨秀,插兩枝則兩相唱和。這裏面其實蘊含中國古人獨特的審美趣味。

插花有花道。花道的基本精神就是“天、地、人”的和諧統壹。通過插花感受自然以及生命的變化,在創作和欣賞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審美,這種以插花為手段,以提高精神世界修養為目的的學習生活方式,稱作花道。

然而,此雅卻為壹般膚淺的養花愛好所取代。

養花也好,問題是壹般追求實用的人又都以為“栽花養鳥壹場空”,這樣說倒也無可厚非,但是殊不知生活情趣的丟失,導致生活的質量也壹落千丈。我們愛生活,丟了雅,就只剩了俗,只能使生活變得越來越俗不可耐,越來越粗鄙燥陋。

書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可惜現代最求的書畫書香氣書卷氣淡了,丟失了古樸厚重和典雅靜逸,所謂的雅已經變味得很離譜了。看看現在書壇的烏煙瘴氣就知道。試想家裏如果掛上壹幅張牙舞爪胡抹亂畫的醜書,不知妳每天看著它能作何想?雅呢?雅又在哪裏?

古代文人掛畫之道講究圖文並茂、珠聯璧合,筆情墨趣、情景交融,起到明理悟道、陶冶身心、警醒邪思、砥礪誌趣等妙用。

古人掛畫、賞畫、寫畫,以墨為寶,以畫為寶,以字為寶,對文化的敬畏無以復加,不唯形成了壹整套書道、畫道,且形成了對聯、中堂、條屏、鬥方、冊頁、小品、手卷、扇面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因為欣賞距離很近,所以紙質、墨韻、筆觸都成了欣賞的對象。

文人們不僅獨辟自己的書齋畫室練字習畫,且喜歡在合適的地方懸掛合適的字畫,或陶冶情操、緩解疲勞;或美化空間、激發思路;或渲染書香、展示技藝;或懷古追思、抒懷散抱,在賞字品畫之中,失意淡然,得意泰然,自然獲得壹種高雅的享受。

人雅在心,雅可重來。好在,我們仍舊可以探尋那“四雅”之物,體驗和感受學習古人的雅趣,根據個人的品味和條件,學幾個古人,添幾樣雅好,拾得壹分是壹分,撿得壹樣算壹樣,努力給生活添幾分雅趣,也是不虛此生的壹樁美事。

雖如此說,我卻不並不是提倡矯揉造作,裝文雅擺闊氣就不必了!

  • 上一篇:古人傳遞信息的圖片和故事多壹點
  • 下一篇:BIM在橋梁設計中如何應用?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