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古代日本天皇是怎麽繼承皇位的

古代日本天皇是怎麽繼承皇位的

樓主最近在看《源氏物語》麽?這是壹部很有雅趣的書。 日本的天皇的繼承問題,與我國的皇位繼承有較大的區別,兩者不能混為壹談。在特定的壹段時期內,下壹任天皇是在前任天皇甚至更前壹任天皇尚在世時繼位的,這壹點有點像我國的太上皇,但不同的是,日本的太上皇(上皇或法皇)掌握實權,這壹點類似於乾隆,但又不同,因為乾隆在世時大權獨攬,而日本天皇退位多是為了趁自己在世時抵制強大的外戚勢力,為下壹任天皇保駕護航。當然也有別的原因,看過《大奧·櫻花落》的朋友應該不陌生,不過那時與前面所提的時代背景又不同,天皇徹底被架空,所以退位僅僅是形式上的抗爭,而不具有實際的意義。關於天皇繼承問題,我以前整理過壹篇文章,這裏節錄壹部分。 當今的日本天皇明仁號稱“萬世壹系”的第125代天皇,也就是說,日本的歷代天皇都出自同壹家族,這在人類文明史上即使不是獨壹無二也是寥寥無幾。不過自第壹代神武至第十四代仲哀這14位天皇雖然在日本《古事記》中出現過,在歷史上卻無法確認,因此有著比較真實的存在依據的第十五代應神天皇(公元270~310年)可能才是真正的祖先。孝德天皇(公元645~654年)統治的大化年間,以中大兄皇子(即後來的天智天皇)、中臣鐮足等人為首的改革派發動了日本歷史上從奴隸制到封建制過渡的大化革新,又經過天武、持統跟文武三代將大化革新未盡的事業加以完成。之後,日本進入了封建社會,日本天皇制也進入了在歷史上為期不長的壹段鼎盛時期。這壹鼎盛時期貫穿了奈良時代,壹直到平安時代(公元794~1185年,以遷都至平安京即今天的京都為標誌)中期皇室頹廢,實權外落到藤原氏[1]手中,天皇家族從此被旁人所操縱,而武家正是在這壹背景下誕生的[2]。 1068年,與藤原家無血緣關系的後三條天皇即位,他正值壯年,個性強,任命有能力者擔任重要官職,並著手查辦沒收非法莊園,逐步加強皇室的政治和經濟力量。為了抵制藤原氏的勢力,1072年後三條天皇讓位給其子白河天皇,設立院廳,草創了院政時代(天皇讓位後稱上皇,上皇執政稱院政,因而又稱某某院。上皇出家後稱法皇,仍可發號施令),但他不久之後便去世。1086年,白河天皇讓位堀河天皇後再開院廳,掌握實權,並利用平家武士集團與掌握源家武士集團的藤原氏對抗。院政前後長達百余年,雖然這項措施在加強皇權方面有壹定積極作用,但也造成了統治階層內部的混亂。最終導致了鳥羽上皇、崇德上皇和後白河天皇之間爭權奪利,釀成保元(1156年)和平治治亂,武家從此由幕後走向了前臺。 註解 [1]藤原氏即日本四大望族——源平藤橘中的“藤”,他們是大化革新中的名臣中臣鐮足的後人,屬於典型的公卿貴族(官階六位以上者稱殿上人,五位以上者稱大夫,三位以上者稱公卿)。藤原氏雖然位極人臣,卻從未像王莽、曹操、司馬懿等人那樣以下犯上,而是不斷將本家的女子送進皇宮當皇後,通過保持外戚的身份來維護統治。這個家族壟斷了攝政關白這壹總攬朝政的最高職位(非常設),並在日本歷史上形成了只有該家族的成員(更確切地說是該家族南北式京四支系中的北家壹系)才能擔任關白(幾百年後豐臣秀吉欲謀此職位似便遇到了這個問題,這是後話)的傳統,這便是歷史上的攝關政治。雖然藤原氏牢牢控制了朝中的權力,但他們的影響逐漸減弱,統治基本局限在京畿地區,此時地方上的另外壹股勢力也在逐漸發展。 [2]顯然天皇的兒子不可能都成為下壹任天皇,於是其中的壹部分成員便被賜姓,降格成為朝臣(比如《源氏物語》中的源氏)。由於藤原氏把持朝政,壹部分皇室後裔離開京畿前往封地就任。公元九世紀,桓武平氏與清河源氏相繼從皇室中分離出來,成了最初的武家。由於天皇權威的下降,以及長期居住在京城公卿官僚階級與鄉土領主的分離,日本的王朝體制趨於崩潰,地方政治陷入混亂。地方領主們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地而建立起莊園的制度,采用自己的武裝維護領地的治安。這些莊園主逐漸發展成為當地的豪族,進而形成了武士階級,擁有著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力量,就連朝廷委任的當地國司,也不得不依靠他們的力量。盡管如此,此時的武家在政治上還沒有什麽影響,源氏通過依附於藤原氏而暫時壓倒了平氏。

  • 上一篇:古人插畫psd-p站畫師KyoMon(Songjikyo)插畫作品圖片
  • 下一篇:BIM技術在建築工程中的應用?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