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早出現的坐臥用具是床。早在處於母系氏族社會階段的半坡文化時期,就已經有了床的雛形——土臺,類似今天的炕。到了商周時期,床的形制被逐漸確立下來。
床是古人晚上睡覺時用的寢具,而古人白天也需要坐、臥、躺,於是又發明了白天用的床——榻。今天我們常說的床榻,在古代是兩種用具。“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很多人將這句話中的臥榻理解為床,其實這是不對的。床是床,榻是榻,二者是有區別的。
床的起源是土臺,榻的起源則是席子。古代最初沒有椅子和凳子,起居坐臥都在鋪於地面的席子上,這種生活方式被稱為“席居制”。北方多用草席,南方多用竹席。到了春秋戰國之際,貴族們覺得坐在席子上不夠顯示自己尊貴的身份,也可能害怕得痔瘡,所以就發明了壹種略高於地面的木制坐具。這種坐具比床矮小,移動方便,隨坐隨移,壹般放在起居室或廳堂。這種坐具就是榻,但“榻”這壹名稱的出現是在西漢。後來又出現了加大的榻,人能夠躺在上面,就是前面說過的臥榻。
綜上所述,床和榻的區別主要有三:從形制上看,床要大壹些,榻要小壹些;從用途上看,床是晚上用來睡覺的,榻是白天用來坐、臥、躺的;從擺放位置看,床壹般放在臥室,而榻壹般放在起居室或客廳。
盡管榻在中國出現得很早,但除了少數貴族用榻外,大部分人還是繼續著“席居制”。只是鋪的席子逐漸加厚,形成了所謂的“筵席”。筵席壹般是用稻草稭稈做材料:較為粗糙的材料鋪墊在下層,稱為筵;較為細軟的材料鋪在上層,稱為席。東漢鄭玄在《周禮註疏》中就講:“鋪陳曰筵,藉之曰席。”古人常在筵席上面舉行酒宴,所以“筵席”壹詞後來就成了酒宴的代名詞。筵席後來傳到了日本,日本人也在室內鋪設筵席,慢慢就演化成了後來的“榻榻米”。
席居制的時代,人們都是席地而坐,坐姿是跪坐。唐朝中後期,床榻越來越高,人們便開始在床榻上垂足而坐。唐朝是壹個敞開胸懷吸收外來文化的時代,特別是對北方胡人的文化非常熱衷。胡人的生活習慣也極大地影響著中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胡床的流行。胡床雖然稱作床,但體積很小,只能容坐壹個人,更像今天的椅子。胡床是中國椅子的起源,“椅子”壹詞也是在唐朝才開始出現的。李白在《靜夜思》中寫道“床前明月光”,這裏的“床”很有可能是這種胡床。因為胡床能放在院子裏,所以李白才能在床上舉頭望明月。如果是傳統的寢床,是陳放在臥室的,而在臥室是望不到天邊的明月的,因為古代的窗戶沒有玻璃。
五代到宋代,由胡床演化出來的椅子在我國空前普及,並出現了風靡後世的太師椅。據說太師椅的發明與秦檜有淵源,因為秦檜又被稱作秦太師,故而叫作太師椅。也正是在這壹時期,古人徹底告別了席居制。當時的貴族圈還流行壹種三面圍起來的圍床,《韓熙載夜宴圖》裏面的床就是這種。
明清流行架子床和拔步床,床變成了封閉式的,像壹間小屋子。椅子則成為大眾用品,非常普遍。這壹時期還有壹種介於床和榻之間的“羅漢床”,其造型特點是在榻上安有矮圍子,形體較大,可坐可臥可躺,功能很像今天的沙發。今天的明清題材影視劇中經常有羅漢床的出鏡。
在古代,坐臥用具的使用還能體現禮制功能。漢朝時,用榻的壹般都是有地位的人,獨坐壹榻更為尊貴。因此,能被邀請同榻而坐是對客人非常尊貴的禮遇。《後漢書》記載,東漢時有位太守陳藩,非常愛才。當時有個叫徐稚的人,人稱“南州高士”,很有學問,陳藩與其交往密切。陳藩在家中專門為徐稚設了壹張榻,平時掛在墻上,徐稚來了就把榻放下,徐稚壹走,就又把榻掛起來。這就是今天“下榻”壹詞的來源。在而今的東北地區,如果家中來客人了,主人壹般都會熱情地招呼客人“上炕坐”,這種禮節也頗具古風。因此在古代,主人對客人的最高禮遇就是邀請妳同榻而坐,“請妳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