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 : 除夕吃年夜飯,叫“吃廿九暝”,大都愛吃火鍋(暖鍋),“圍爐”合家歡。火鍋有“壹品鍋”(整鍋壹格)、“鴛鴦鍋”(兩格)、“四色鍋”(四格)。從“壹品鍋”而形成名菜“壹品富貴”,湯是豬肉或雞鴨湯,主菜是金元寶(雞蛋)、銀元寶(鴿蛋),整只蹄膀叫“壹團和氣”,黑刺參與墨魚用海帶綁在壹起叫“烏金墨玉”,雞鴨翅膀叫“鵬程萬裏”,冬筍叫“節節高升”,粉絲叫“福壽綿長”,魚丸、肉丸和發菜叫“團圓發財”,雞頭雞尾、魚頭魚尾叫“有始有終”,加上火腿腳爪叫“平步青雲”,末了吃長生果,意思是“長生不老”,吃柑橘,象征吉利。由於火鍋熱氣騰騰,食品翻滾不停,不斷續湯,添加好料,就叫“越吃越有,越燒越旺”。廈門人特別重視海鮮,如鰱魚(“年年有余”)、蠔仔、紅蝦、珠蚶、旺螺、海帶和發菜豆腐“發財多福”等,近年來又有啤酒火鍋、豆腐火鍋、丸子火鍋、什錦火鍋等應市
年糕 : 吃了年糕,萬事如意年年高——年年高升,年年高興!又有敬祝長輩延年高壽之意。年糕又叫“年年糕”,“年年糕”從“粘粘糕”同音演化而來。清朝人程訥齋寫了壹首闡發年糕寓意的詩:“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藉以祈歲稔。”廈門人把年糕叫做“粿”,品種多樣,有甜有鹹,甜的有白糖粿、烏(紅)糖粿,並加冬瓜、紅棗、花生等;鹹的有金瓜(南瓜)粿、菜頭(蘿蔔)粿、番薯(地瓜)粿、芋頭粿,並加豬肉、蝦米、蠔幹、香菇、油蔥等;此外,還有涼粿、發粿、碗糕粿......
薄餅: 薄餅還是廈門人的壹大發明。廈門話“婆”“薄”同音,便又稱為“薄餅”。它從官府傳到民間,“夫人薄餅”又變成“美人薄餅”。
圓仔:
吃圓仔,又稱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湯圓、湯團。據說,吃元宵始於春秋末期,宋代才稱園子,取“團團圓圓”之意。宋代有壹位文人說這種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湯浴之”,並作16字贊壹首:“團團秫粉,點點蔗霜;浴以沈水,清甘且香。”廈門圓仔將各地風味兼收並蓄,有甜有鹹,有的白心,有的包餡,什錦、豆沙、棗泥、筍肉、豬油都有。
年節習俗,閩臺同源。過去,閩臺都有這樣的習俗:初壹炒吃除夕剩飯,每人嘗幾口;將鯉魚與青菜壹起吃,能得財氣。
廈門傳統習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門拜年,要在家裏祭祀亡靈。有諺語曰“初壹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麽這個習俗是怎麽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占領廈門外島浯嶼。壹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註:同樣原因,在福建沿海均有此習俗,只是時間不同而已,如福建莆田仙遊壹帶為正月初二。
廈門過年習俗--新年貼春聯
艷紅的春聯,是新年伊始最紅火最嶄新的氣象,春聯自五代起至今已張揚紅火了壹千多年,年年新桃換舊符,年年有最誠懇最美麗的祝福讓我們心花怒放,讓我們對世道和人心充滿希望。
據說廈門之習俗約在明朝建城以來漸漸興盛。據方文圖先生介紹:舊時廈門城區,春節臨近,到處擺攤設點出售春聯,平時社會交往,也常以對聯應酬,為此書坊專門編印楹聯版本,如1836年由廈門文德堂刻印的《風雅大成》即輯錄楹聯千余副,其中春聯部分有154副。
近年,廈門多數人家的春聯都從市場買來,少有提筆親寫的。紅紙金字確實好看,但只是發財、賺錢之類的內容難免單調。因此,今年春節前,廈門楹聯協會組織廈門詩、書、聯、畫各方大家,推陳出新,聯合創作、書寫了壹批新春聯,如“歡迎城市化,向往海灣型”,“翔安日暖花開放,集美風和鷺鳥鳴”“優生優育遵國策,倡誠倡信振民風”,“鷺海壹灣商機無限,江天萬裏勝友如雲”,等等,頗具地域性和時代感,展現了壹派新的氣象。 正月初三忌拜年
廈門傳統習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門拜年,要在家裏祭祀亡靈。有諺語曰“初壹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麽這個習俗是怎麽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占領廈門外島浯嶼。壹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復明糕
廈門的民間飲食風俗中,也流傳著許多關於反抗壓迫的故事,“復明糕”即壹例。相傳,清初同安城被攻破,百姓奮起反抗,與清兵展開靈活的遊擊戰。城關壹家糕點鋪子,是抗清秘密組織的聯絡點,每次行動前,店主就特制壹種米糕,裏面藏有紙條,寫清楚聯合行動時間、地點、暗號,當時人稱為“復明糕”。為了防止泄露秘密,這種糕點不賣給幼小兒童,同安百姓中有句俗話就是“放牛娃與撿豬糞小孩甭吃復明糕”。 “復明糕”用米粉和白糖蒸制而成,後來加入茯苓粉,因此用諧音而獲得“茯苓糕”的名稱。“天公生”
以前,在農歷正月初九那天,廈門的家家戶戶會燒香掛燈、設案擺供,誠心虔意地敬“天公”。天公誕生是子虛烏有的,但這個節日的形成卻有壹段有趣的故事。300多年前,清軍進攻閩南,在勢單力薄的情況下,鄭成功放棄金、廈兩島,退守臺灣。傳說那年十二月,清政府下了兩道命令:壹道是全國老百姓在正月初壹要家家戶戶點燈結彩。壹道是“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剃頭令”,要老百姓改變留全發的習慣。當時,全國的老百姓都不願意改變留全發習慣,認為剪頭發是叛國不孝的表現。於是,壹場反剃發的鬥爭迅速展開,由於人民的極力反對,正月初壹點燈結彩的命令沒人執行,清政府只好在正月初八宣布取消“剃頭令”。 廈門和鄰近各縣的老百姓聽到這壹消息,非常高興,不約而同地在正月初九殺豬宰羊,點燈結彩,燒香放炮,慶祝反“剃頭令”鬥爭的勝利。清朝官員知道後,便查問什麽節日,於是人們巧妙地瞞騙他們,說這是天公生日。以後年年慶祝,連閩南的官府也不例外,於是正月初九便成為“天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