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親與敬親 ?
養親是子女對父母的最基本義務,是基於人的報恩觀念而產生的。每個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顧而長大成人,這種生命創造及養護的客觀事實使人類產生了報恩意識,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後要竭盡全力贍養父母,盡“反哺”義務。
2、順親與諫親 ?
敬親,不僅表現在態度上對父母長輩和悅,在行為上事之以禮,而且更為深層的是要順從父母長輩的意誌,唯命是從,所以常看到孝順連用。
“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順就是要聽從父母的話,按父母的意誌辦事,凡事以父母的標準為標準。 ?
但如果認為,只要是長輩的,無論在壹切情況下都是對的,並且要求子女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絕對服從,顯然是片面的。那麽當父母長輩有過錯時,子女應怎麽辦呢?儒家倫理給出了答案,即子女要委婉諫諍。孔子主張“事父母幾諫”(《論語.裏仁》)即委婉勸諫。
3、喪親與祭親 ?
孝的基本含義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兩個層面,後者是前者的繼續和延伸,它表達了子孫對逝去長輩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傳統孝觀念中非常重要的壹項內容。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現存者,這是孝的最高表現。
4、立身、立功,以顯父母?
百善孝為先。因此,立身行道的壹切幾乎都被看作是孝。要立身必須首先存身,即保全自己的身體。“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開宗明義章》)意思是說,自己的身體是父母遺留下來的,如果毀傷了自己的身體就等於毀傷父母的遺體,就是不孝。 ?
傳統孝觀念不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礎上要立德、立言、立功,子女們寒窗苦讀,躋身仕途,求取功名,為的是秉承父誌,善繼善述,實現父母對子女的希望,為的是保持家風淳樸,維護家道興旺,光宗耀祖,光大宗門,這是傳統孝道對子女在家庭倫理範圍內的最高要求。 ?
擴展資料: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修身養性。從個體來講,孝道是修身養性的基礎。通過踐行孝道,每個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則,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碼的德性。因此,儒家歷來以修身為基礎。在今天,倡導孝道,並以此作為培育下壹代道德修養的重要內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2、融合家庭。從家庭來說,實行孝道,可以長幼有序,規範人倫秩序,促進家庭和睦。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穩定則社會穩定,家庭不穩定則社會不穩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視家庭的作用,強調用孝道規範家庭。在新時代,強調子女尊敬和贍養老年父母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 ?
3、報國敬業。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導報國敬業。在封建時代,君與國有時候是同壹個意思。據此,儒家認為,實行孝道,就必須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達於至高無上的國君。雖然其對國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蘊藏其中的報效國家和愛國敬業的思想則是積極進步的。 ?
4、凝聚社會。儒家思想產生於亂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規範社會的行為,建立禮儀的壹些制度,調節人際關系,從而凝聚社會,達到天下壹統,由亂達治。客觀地講,孝道思想為封建社會維持其社會穩定提供了意識形態,為中國的壹統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
5、塑造文化。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於諸子百家,歷代都有損益變化,但孝道的思想和傳統始終統領著幾千年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方向。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夠同化無數外來文化,其根本原因在於孝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