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是存在的,陣法是壹種戰鬥隊形的配置,在古代戰爭短兵接戰的條件下,為著要求戰場上統壹的指揮和協同動作而產生的。中國古代很講求陣法,代有傳書。按照我國對古代軍陣進行鉆研的軍事學博士金玉國對“陣”的定義如下:所謂“陣”,就是軍隊在投入戰鬥時,根據地形條件、敵我實力等具體情況而布置得戰鬥隊形,從基礎的壹兵、壹伍、壹列開始,壹直到全軍,都做到“立兵伍,定行列,正縱橫”。換句話說,陣就是各種戰鬥隊形的排列和組合。最早的陣應該是起源於原始社會的狩獵活動之中。在我國奴隸社會中所使用的陣,在今天已經大多數湮沒在歲月的流逝之中,我們僅能通過古代典籍來對當時的陣進行模擬、研究。。。下面筆者就介紹壹些典型的或者機在比較詳盡的陣法。。。
戰國時期《孫臏兵法》集先人之大成,將春秋以前的古陣總結為十陣。這“十陣”分別是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水陣、火陣等。水陣和火陣講的是水戰和火戰的戰法,不是單純的戰鬥隊形,所以孫臏十陣實際上只有八種基本的戰鬥隊形。。。
方陣:方針是冷兵器時代,軍隊戰鬥的最基本隊形。大的方陣都由小的方陣組成,這就叫“陣中容陣”,孫臏認為方陣應該“薄中厚方”,就是說方陣中央的兵力少,四周的兵力多。中間兵力少,可以虛張聲勢。四周兵力多,可以更好的防禦敵人進攻,方陣是壹種攻防比較平衡的陣型。指揮等金鼓旗幟壹般部署在方陣的後方。
圓陣:圓陣是為了進行環形防禦的。金鼓旗幟部署在中央,沒有明顯的弱點。
疏陣:疏陣即疏散的戰鬥隊形,方陣圓陣等均可疏開為疏陣。疏陣加大行列間距,通過多樹旌旗、兵器、草人,夜間多點火把,以少數的兵力顯示強大的實力。
數陣:數陣就是密集的戰鬥隊形,集中力量進行防禦和進攻。
錐形陣:就是前鋒如錐形的戰鬥隊形,錐形陣必須前鋒尖銳迅速,兩翼堅強有力,可以通過精銳的前鋒在狹窄的正面攻擊敵人,突破、割裂敵人的陣型,兩翼擴大戰果,是壹種強調進攻突破的陣型,錐形陣又叫牡陣。
雁形陣:所謂雁形陣是壹種橫向展開,左右兩翼向前或者向後梯次排列的戰鬥隊形,向前的是“V”字形,就像猿猴的兩臂向前伸出壹樣,是壹種用來包抄迂回的陣型,但是後方的防禦比較薄弱。而向後的排列的就是倒”V”字形,則是保護兩翼和後方的安全,防止敵人迂回,如果兩翼是機動性比較強的騎兵,則在靜止時,可獲得處於中央步兵的保護與支援,而又可發揮進攻騎兵的威力,增加突然性。亞歷山大在印度進行的會戰就是近似於這樣壹種隊形。
鉤形陣,鉤形陣正面是方陣,兩翼向後彎曲成鉤形,保護側翼的安全,防止敵人迂回攻擊後方指揮金鼓之所在。
玄襄陣:這是壹種迷惑敵人的假陣,隊列間距很大,多數旗幟,鼓聲不絕,模擬兵車行進的聲音,步卒聲音嘈雜,好像軍隊數量巨大,使用各種辦法欺騙敵人。
三國時期諸葛亮入蜀主政平定南蠻之後之後,蜀軍的主要作戰對象主要是曹魏的步騎兵聯合部隊,作戰地域主要為山地,而蜀國缺乏馬匹,於是諸葛亮排練“八陣圖”。
八陣實際上是三國時代以前早已存在的陣法。孫子有八陣,孫臏在《孫臏兵法》中也有《八陣》篇,到了東漢作戰訓練中普遍使用八陣。諸葛亮從蜀國步兵為主力等實際出發,在原有的古八陣基礎上創新真的陣法,繪制陣圖,最終形成“八陣圖”,用以訓練蜀軍。
所謂陣圖,就是將陣法繪制成圖形,畫在錦上、紙上、地上或者用砂石堆砌,形成直觀的實物,這就是陣圖。諸葛亮紀錄陣法的文字沒有流傳下來,八陣圖在唐代就已經失傳。但是據說諸葛亮曾經壘石作八陣圖,據說魚腹江邊的八八六十四堆壘石遺跡,就是諸葛亮所遺留的八陣圖,結合關於諸葛亮八陣圖的只言片語,進行合理模擬,現代兵家認為八陣是壹種集團方陣,每個八陣都具有八個小陣分布在中央的中陣四周的八個方向上,八陣的中央是大將,金鼓旗幟,以及直屬的兵馬,這就是中陣。每個小陣都有天、地、風、雲、龍、虎、鳥、蛇等代號。這就是《李唐問對》中的“陣數有九”的說法,所以宋代還有將八陣叫做九軍陣。?
而每個方向的陣編組為六小陣,中陣編組為十六小陣,整個大方陣***有六十四小陣,正好符合魚腹江壘石遺跡的八八六十四堆壘石的數量。大方陣之後可能還有遊騎構成的二十四小陣,壹***是八十八小陣。這些小方陣可以是?騎兵、步兵、車隊,由幾十到幾百不等組成,前排為弓弩手、中間為長兵器手、後排為短兵器手(有時排列順序也不同)八陣為了遲滯敵人進攻,發揮蜀軍弩兵的威力,在防禦時還設置沖車、鹿角、鐵蒺藜等障礙。?
諸葛八陣屬於防禦性陣型,好處是沒有部署上的弱點,任何方向遭受攻擊,整體大陣不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變,壹處遭到攻擊,兩翼相鄰的陣可以自動變為兩翼,保護支援遭受攻擊之陣。但是缺點也是明顯的,首先就是,這樣復雜的諸葛八陣需要大量時間進行訓練,而且機動性較差,為了保持陣型的完整,前進時不允許奔跑,後退時不能猛跑。這就是《李唐問對》中的“以前為後,?以後為前,前無速度,退無遽走”。所以說八陣是壹種防禦性質的十分保守陣型。無大敗,取得大勝同樣也很困難。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同樣多次攻打魏國,無大敗也無大勝,不能說和蜀軍采用八陣進行作戰毫無關系。?
但是個人認為以上僅僅是諸葛八陣的基礎或者原型,因為依靠這樣壹種僵化的陣型,以蜀國薄弱之力與曹魏抗衡幾十年無大敗,就仿佛並不可能,而與其傳頌了千年的諸葛八陣地位也不相稱,而且作戰地域屬於山地環境,而八陣更適合於步兵在平原作戰。。。所以個人認為,諸葛八陣應該有許多變化,當陣地上有溝坎,林木等限制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而且行軍時,進攻時應該有各種變陣,不過由於資料所限,更加深入的研究諸葛亮八陣相當的困難。。。而且個人認為所謂諸葛八陣不僅僅是作戰陣型,而是通過“八陣圖”的訓練,將蜀軍作戰指導思想、編制、訓練等滲透給蜀軍。。。?
而唐代的李靖則是在諸葛八陣的基礎上,編練六花陣。。。所謂六花陣,就是像“六出花”的陣型。中軍居中,中軍周圍分布前軍、左軍、左虞侯軍、後軍、右軍、右虞侯軍,據《李衛公問對》記載,六花陣有圓陣、方陣、曲陣、縱陣、銳陣等陣型,這五種陣型各有五種變化,***有二十五種變化,大將可根據不同的敵情、地形、攻防等需要采用不同的陣型。這也是我為什麽認為諸葛亮的“八陣”,還會有各種變化的原因之壹。。。?
宋由於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而自身又缺乏足夠的數量與質量的騎兵,為了在平原上以步兵主力抗衡遊牧民族的騎兵。所以,歷朝歷代中宋是最重視陣的朝代了。。。不過,宋代實行的是“將從中禦”,每次將領出征,皇帝必然“圖陣形、規廟勝,盡授紀律,遙制便宜,主帥遵行,貴臣督視”。。。為了更好的控制領兵出戰的將領,往往在出兵前授予將帥陣圖,在深宮中規定前線的具體戰法。所以,北宋統壹之後於北方少數民族的戰爭大多以失敗而告終。。。而自宋以來,陣型的發展逐漸趨於保守。《武經總要》記載,宋軍常用的陣型主要有常陣、平戎萬全陣、和本朝八陣。。。?
常陣:北宋軍隊征戰,往往把部隊分成前鋒、後衛等各個部分,由各個部分分別組成的陣型,被稱為“常陣”。換句話說北宋軍隊征戰,往往將部隊根據戰術目的分成各個部分,組成“常陣”,然後組合在壹起,進行戰鬥。它包括以下諸陣:先鋒陣、策先鋒陣、大陣、前陣、東西拐子馬陣、無地分馬、拒後陣、策殿後陣等。?
先鋒陣,是由前鋒部隊所組成的戰鬥隊形。前鋒部隊類似於現代的前衛部隊。前鋒的任務是“禦奔沖,陷堅陣,擊銳師”,因此北宋也同歷代壹樣,“選精兵,置先鋒陣”。?
策先鋒陣,是由策應先鋒的部隊所組成的戰鬥隊形,“置陣在先鋒陣後”。此陣由“騎將壹員統之”。當“先鋒抗敵或兵勢不支,則策先鋒為應援”,以制敵“奔突”。?
大陣,亦稱中軍陣,是由主力馬、步軍所組成的戰鬥隊形。壹般成長陣(縱隊)或方陣。排陣時,“以步軍槍刀手在前,雜以旁牌、標槍,當陣面聯布、木拒馬,或間以大車,謂之‘陣腳兵’”。而強弓勁弩在其後排列。同時,“壹陣開四門,騎兵居其中,候出戰,即開門放戰隊出”。總之,主力是以“車營”的形式,排成四面防敵“戎馬突馳”的陣勢。需要出戰時,四面開門,放“戰隊”出戰。?
前陣:?是部署於“中軍大陣之前”的奇兵。《武經總要》說,“當敵以正陣,決勝以奇兵,前後左右俱能相應,則常勝而無敗”。。。《武經總要》還引述風後握奇圖和遼軍布陣之法,認為奇兵數應占大陣兵數1/3左右。?東西拐子馬陣:?這是直接保護大陣的壹種布陣,“為大陣之左右翼”。之所以置此陣,是鑒於“夷狄用兵,每弓騎暴集,偏攻大陣,壹面捍禦不及,則有奔突之患,因置拐子陣,以為救援”。此陣兵力數目,也是量大陣兵的人數而為之,且臨時抽揀而成。?
無地分馬:?是中軍大陣所控制的機動部隊。布置在“大將軍營陣”的四周,“備緩急驅使”。其兵由各指揮(營級單位?)所組成的戰隊裏抽調。機動部隊的多少,“臨時分置,無定數”。?
拒後陣:?亦稱“殿後”,是由後衛部隊所組成的戰鬥隊形,布陣於中軍大陣之後,以防敵人從後面襲擊。宋人認為,在“軍陣之制,糧道居後”的情況下,為了防止“糧道斷絕”,布拒後陣很有必要。《武經總要》說,宋太宗對遼幾次作戰的失敗,都與“糧道”被敵“斷絕”有壹定關系。因此,從真宗開始,則註意置“兵殿其後”,以便“緩急用之,無腹背受敵之患”。?
策殿後”陣:?是由策應殿後的部隊所組成的戰鬥隊形。它在拒後陣與主力之間布陣。?
平戎萬全陣:?是宋太宗趙光義親自制作並授予大將軍的,所以頗受重視。平戎萬全陣是由前後左中右五軍組成,約十七裏見方的正方形大陣(個人認為此方陣如此拓展縱深,可壓縮敵人騎兵機動的空間)把主力步兵部署在陣勢的中央,加強戰車,組成三個車營增強步兵的防禦能力與攻擊能力,把騎兵部署在前後左右擔任警戒和掩護中央大陣。。。這是壹種保守的防禦陣型,達到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可在平原對抗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目的。?
中軍大陣由三個方陣排列而成,是全陣的主力。。。每個方陣周長二十裏(折合360步×20=7200步)。每五步為壹“地分”,每“地分”用大車壹乘,步兵二十二人防守,另有無地分兵(即機動的預備隊)五千人居方陣中,每方陣***用步兵三萬六千六百八十人。三個方陣***十壹萬零四十人,另外加望子(即觀察兵、陳望哨兵)二百四十人,總***步兵十壹萬零二百八十人。。。?
前陣與後陣(即前鋒與殿後),各兩列騎兵。。。前列騎兵六十二隊,每隊五十騎,***三千壹百名騎兵。後列六十二隊,每隊三十名騎兵,***壹千八百六十名騎兵。兩列***四千九百六十名騎兵,另加探子(偵察)四十名騎兵,總***五千名騎兵。前後兩陣***壹萬名騎兵。。。?
東西稍陣(即左、右翼),各兩列。前列壹百二十五隊,每隊五十名騎兵,***六千二百五十名騎兵;後列壹百二十五隊,每隊三十名騎兵,***三千七百五十名騎兵。每陣***壹萬名騎兵,另有探子六百五十名騎兵,總***二萬零六百五十名騎兵。。。?
平戎萬全陣,所用兵力***十四萬零九百零三人(主力步兵十壹萬零二百八十人,前、後、左、右各陣騎兵三萬六百五十人),另外還有用作車營防禦的大車壹千四百四十乘。該陣中軍大陣的正面寬約十七裏(每個方陣正面與縱深各五裏,方陣與方陣間隔壹裏);前後兩陣每隊正面六十五步,正面***約壹十壹裏零七十步(65步×62=4030步,折合11裏70步);左、右兩陣,每隊占地五十步,正面***約十七裏壹百三十步(50步×125=6250步,折合17裏130步)。。。?
本朝八陣:據《武經總要&S226;本朝八陣法》記載,北宋所謂的本朝八陣,系指方陣、圓陣、牝陣、牡陣、沖方陣、罘置陣、車輪陣、雁形陣***八陣。。。?
八陣所用的兵力和編隊參照了李靖陣法。。。即:每種陣均用馬步軍***壹萬四千人列成。其中,步軍編為二百隊,每隊五十人,計壹萬人;馬軍八十隊,每隊五十人,計四千人。每種陣,都按唐代軍隊那樣,區分為中軍、左右虞候、左右和前後***七軍。各陣陣中“每十人為列,皆面面相向,背背相承”。“壹卒占地二步,壹馬縱廣二步”。“本朝八陣”除圓陣(因與車輪陣同形異名)外,《武經總要》中均附有陣圖。各陣圖中兵隊的名稱,沿襲唐朝。。。圖中的“駐隊”,即北宋的“陣腳兵”(所謂陣腳兵,就是這些兵力是為了布陣的初期,占領足夠地域,防止敵人沖陣,保護自己從容布陣的,而在布陣完成之後則是保持陣勢的形狀而存在,往往由弓弩手為主力構成,我們聽評書或者看舊小說中,往往有弓箭手射住陣腳之說,就是為此);圖中的“戰鋒隊”、“戰隊”、“跳蕩”、“奇兵”,就是北宋的陣內戰兵及無地分兵。。。圖中的七軍名稱也是沿用了唐朝的軍事語匯,比如:右虞候、右軍,即北宋的先鋒、策先鋒將;前軍、後軍,即北宋的左肋、右肋將;左虞候、左軍,即北宋的殿後、策殿後將。?
北宋的本朝八陣名曰八陣,但因圓陣與車輪陣本是同陣異名,故實際僅有七種陣。綜觀這八陣陣名、七陣陣圖和《武經總要》所作的說明可以看出:八陣的陣名,都與前代沒有多大的區別,但在各種陣形的排列方法上,則與前代有本質不同。古八陣,都是軍隊主力排列方式的變化,而宋所謂的“本朝八陣”,除了圓陣與車輪陣以外主力總是列成對四周防禦的方陣,只是以壹少部兵力,在主力方陣的前後左右,作些象征性的變化,用以附會象征古意,這和古八陣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說本朝八陣可以說是壹種變了形的方陣。。。?前代八陣雖然也有防禦隊形,但主要的還是進攻隊形,而宋的“本朝八陣”,從實質上看,通通變成了的四面防禦隊形。也就是說,各陣的主力仍然未脫離單純防禦的模式,與其前代軍隊的進攻精神無壹繼承。這種情形的出現,不能不說是與北宋采取單純防禦的的保守軍事思想有關。?
當然,這和當時所面對的威脅也有關,因為宋代與前代不同,缺乏騎兵,而又面臨機動性強大的北方遊牧民族騎士,所以兩翼和側後方向總是遭受威脅,方陣圓陣等面向四面防禦的陣型確實是防禦騎兵迂回包抄,而古八陣以主力設置為雁形、錐形等陣形,是壹種面向某壹方向的進攻陣形,側翼的防禦大大減弱了(實際上,?個人認為古八陣是壹種組合的陣型,個個部分排列成古八陣,然後再組成壹個更大的陣勢。。。其中,還應有各種陣型之間的變化方法,不過今天已經都不可考,而這些東西才是我國古陣精髓之所在,窮究與各陣型的排列方式與形狀,只不過得其形,而不得其神。。。不過是我國古陣的皮毛而已。。。),在缺乏足夠騎兵的情況下,使用步兵排列的陣形向機動性極強的騎兵進攻仿佛並不可能,因為戰況不利的時候,騎兵可以隨時脫離戰鬥,或者迂回進攻側後方向,所以說,采取方陣或者圓陣的陣形在野戰中對騎兵進行防禦還是合適的。。。宋的本朝八陣錯就錯在不應該搞這麽多花點,如果方陣能夠奏效的花,幹嘛把事情復雜化,非得搞出個不倫不類的八陣呢。。。看來這也是脫離了實際戰陣文人的產物。。。當然也不排除《武經總要》的陣圖不準確的可能。。。?
宋軍中騎兵十分缺乏,只占全軍總數的七分之壹,騎兵中又往往有十之三四無馬(《李衛公問對》中,李靖主張在騎兵營地設置木馬,以利於騎兵訓練上下馬,真不知道這是因為缺馬還是因為習慣如此,不過可能是現代鞍馬的來源也說不定)。。。最高曾達十之八九無馬.如劉光世軍五萬二千人,僅有三千多戰馬,可見宋軍缺馬到何種地步。。。另外宋馬體形較小,壹般約1.36米,按現在的標準也不算大馬.韓世忠曾向高宗獻馬壹匹,“高五尺壹寸,雲非人臣敢騎”,約合1.58米,而這已是宋朝罕見的大馬了。。。為了對付遊牧民族騎兵,宋代在陣形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企圖在野戰中以步抗騎。。。兩宋時期個人認為有兩種陣形值得壹提。。。那就是宋代的弩陣和疊陣。。。?
弩陣是壹種發揚蹶張弩(壹種用腳蹬拉上弦的弩,威力要比用手上弦的臂張弩大)威力的陣形。。。分成三列,從後至前,第壹排上弦,第二排上箭進弩,第三排瞄準射擊。。。運用時,第三排射擊後,則通過兩列之間的空隙,回到第壹排身後上弦,第二排進弩之後,進入瞄準射擊狀態,如此循環反復。獲得持續的較密集的遠程打擊能力。。。?
疊陣是宋代四川吳氏兄弟創立,見於《宋史》,也是分為三列,刀槍持長兵者居前,弓在後,最後為神臂弩或者為踏蹬弩。。。這是接近實戰要求的,作戰時,全軍跪坐,當敵接近至100步時,令壹神臂弓手起立射之(這是為了測距),若可入敵陣,則神臂弓手俱發.敵接近至70步時,令壹平射弓手起立射之,若可入敵陣,則平射弓手俱發。。。當敵至拒馬,則槍兵與之肉搏。。。如此,使用遠程打擊武器層層攔截防禦,削弱敵騎兵迅速機動的能力,使野戰中步抗騎成為可能。。。?
下面再來談談明軍陣形。。。到了明代中後期,由於火器的大量使用,使得冷兵器時代較為密集的隊形會造成較大的傷亡。。。而東南沿海地帶,平原較少,山地較多,大型陣勢展不開。。。而面對倭寇在我東南沿海劫掠的威脅,倭寇中有不少是屬於流浪武士,單兵作戰能力強,使用武士刀等兵器,尤其善於“跳戰”之法,采用較為松散的陣形,明軍在遇到兇悍的倭寇時,往往陷於被動。。。所以戚繼光發展了壹種小集中,大分散的鴛鴦陣,由大陣變小陣,由密集變為疏散,這是陣形的壹種創新。。。?戚繼光鴛鴦陣:12人為最基本的戰鬥單位,這壹陣形,最前為兩個牌手,分別是長牌手、藤牌手(其中壹個為隊長),然後是跟著狼銑手兩名、再次是四個長槍手,最後是兩個短兵手。。。作戰時以藤牌防護遠程射擊兵器(這時候牌手面向敵人,其余人排成縱隊,其余人躲在牌手後面,),以狼銑為進攻主力,以長槍取人性命,短兵是防止敵人進身,或者長兵疲憊時進攻的。。。鴛鴦陣的再抗倭戰鬥中得到了成功的運用,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鴛鴦陣是最基本的陣形,還有許多變化。。比如?
成兩伍縱隊的鴛鴦陣,這是基本陣;?
由鴛鴦陣變化的兩儀陣(兩伍分開);?
大三才陣橫隊,就是把兩伍並列的隊形變成橫隊,隊長持牌居中,左右各壹?狼銑,狼銑左右為兩長槍擁壹牌(實際上這還有其他伍交錯排列),短兵在後。。。這是為了在比較寬的橫路上戰鬥運用的;?
小三才陣橫隊,“狼銑居中,左右各壹長槍,長槍左右短兵和牌,壹伍平列”,這是在窄路上采用的陣形;?
壹頭兩翼壹尾陣,把參戰部隊分成四部分,最前者為頭,是正兵,主要的進攻部隊;兩翼為奇兵,保護頭的側後方向,在適當時機進攻敵人的側翼,尾是策應部隊(相當於預備隊),隨時準備增援任意方向。。。?
清代軍陣,在清代軍陣中值得壹提就是太平軍的各種陣法。。。?
牽線陣:這是壹種行軍的戰鬥隊形,類似於現代的行軍縱隊。。。行軍時,必下令作牽線陣行走,每個兩司馬執旗壹面,後隨二十五人;壹百人則張卒長旗壹面;五百人則張旅帥旗壹面;二千五百人則張師帥旗壹面;壹萬二千五百人則張軍帥旗壹面。。。壹軍接著壹軍前進。寬路則分雙行,狹路則單行,魚貫以進。。。在行軍中,壹旦發生遭遇戰,首尾蟠曲鉤連,頃刻聚集,結成圓陣。如果戰事不利,統將敲鑼為信號退卻,仍守牽線陣戰鬥隊形,這時按照路寬,分為十行二十行都可以,但不得斜奔旁走,亦必魚貫而退,牽線陣急趨,敵往往追趕不上,即追上了,見隊伍不亂,也不敢窮追。。。?
螃蟹陣:這是壹種三隊平行配置的戰鬥隊形,中間壹隊人數少,兩翼的人數多,形似螃蟹,所以叫做螃蟹陣。這壹種陣法,極為靈活,還根據敵情變化極多。。。如敵僅分左右兩隊,就以陣的中隊分益左右翼,也成兩隊。如敵前後各壹隊,就合左右翼的前鋒為壹隊,以左右翼後半與中間壹隊合而平列,以為前隊接應。如敵左壹隊兵多,則變偏左陣。右壹隊兵多,則變偏右陣。如敵出四、五隊,也分為四、五隊次第迎擊。。。其大螃蟹包小螃蟹陣尤為著名,其法或先以小陣與敵交戰,後出大陣包圍,或詐敗誘追,伏兵四起,將敵包圍。。。螃蟹陣變化雖然復雜,但損左益右,移後置前,運用之妙,在於統將根據敵情,臨時指揮。。。其進退開合的疾徐,只須幾個大旗手嫻習,全軍望大旗向那裏就向那裏奔赴。所以壹軍用了幾個大旗手,便可以指揮萬眾,略無參差,提綱挈領,深得以簡馭繁的妙用螃蟹陣(壹作蟹螯陣),又稱為荷包陣,也稱為蓮花抄尾陣。)。。。?
百鳥陣:這是壹種使用疑兵的陣法。特別適合平川曠野與敵作戰,以二十五人為壹小隊,把部隊分為壹百幾十隊,好似天空散布繁星那樣,使敵人驚疑不知人數多少,每隊人數都同,又不知應先攻何處,傍徨不進,每因此被打敗。。。?
伏地陣:又名臥虎陣,每遇敵人來追時,退卻到水窮山阻的地方,由統將發令,忽地壹面大旗仆倒,千旗齊仆到,瞬息萬人幾千人都貼伏在地上,寂不聞聲,積蓄士氣。。。敵軍追到,看不見壹個太平軍,正在詫異徘徊,疑神疑鬼的時候,太平軍壹聲號令,忽地壹面大旗揚起,千旗齊起,萬人幾千人風湧潮奔,呼聲雷吼,轉面急趨,向敵猛撲,轉勝為敗。太平軍曾在長沙、南昌、武昌等地屢用這壹個陣法大敗清軍。。。而個人認為,這壹戰陣也特別適合冷熱兵器交雜的時代進行正面作戰。。。因為伏地可以減少正面投影,減少敵人遠程火器的殺傷。。。?
太平天國用兵運用這些陣法,在當時的條件下,曾經發揮了它巨大作用。太平天國幾乎覆滅清朝統治,確實有獨到之處。。。這幾種陣型前無古者,而且特別適合當時的軍事技術條件,可見太平天國之所以有那麽大的氣候,其中必有能人所在。。。?古代軍陣的指揮大都使用金鼓、旗幟、號炮、號角、傳令兵構成。。。旗幟個人認為古代軍旗分為四種:大旆、號旗、將領之認軍旗、供辨識的旗幟以及其他。。。?
大旆,又叫旄旆。旄音毛,指用牦牛尾巴做裝飾的旗子,也可以泛稱用動物皮毛、羽毛裝飾的貴重旗幟。旆音佩,指尾端有尖角的旗幟,以燕尾狀居多。這種旗幟往往由作戰壹方的身份高貴的全軍統帥才會擁有。。。統帥作戰時,往往建大旆與身旁。。。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在評書裏舊小說裏,往往會發現有不少根據有沒有建大旆而判斷其主帥是否在陣中。。。而這個大旆,也往往是敵軍集中進攻的目標,往往全軍將士總是關註與大旆在哪裏。。。大旆是否存在,甚至會影響戰鬥的勝負。。。?
將領認軍旗:我國與西方公民社會不同,軍隊缺乏軍團榮譽感,士兵大都作為將領的附屬而存在。。。大都沒有軍團旗,但是有繡有將領姓的旗幟來作為部隊辨識。。。如果主將的身份不夠高貴,也可能用帥旗或者認軍旗代替大旆。。。?
號旗,就是信號旗,是用來指示傳遞命令的。。。?
辨識軍旗,是用來辨識敵我雙方的。。。這種旗幟往往最多。。。?
除了旗幟在作戰中,往往以金鼓、號炮、號角等可以發出巨大聲響的器物指揮三軍。。。“聞鼓而進,鳴金而退”,就是說擊鼓時進攻的信號,敲鑼是退兵的信號等等。。。?
戰陣是士兵士氣的源泉,尤其是對於單兵作戰能力弱於對手的壹方來說,更需要重視保持陣型。。。只有保持陣型,才可發揮出集團作戰的威力。。。這壹點上,我國古代要比西方認識的明確的多。。。古代戰爭和現代戰爭壹樣,最大的傷亡和戰果不是在有組織的對抗中,而是在破壞了敵軍有組織的戰鬥之後。。。而陣則是組織作戰的外部表現形式。也就是說,破壞了陣型之後才是屠殺的開始。。。所以說,當實力相差不大,雙方互相對峙的情形下,戰鬥雙方往往想法設法破壞敵方的陣型的穩定性。。。比如派遣少量騎兵,不斷反復的沖擊,防止敵人布陣,比如春秋時期,楚國與晉國進行的壹次交鋒中,楚軍就逼營布陣,防止晉軍成陣。而晉軍填平竈坑水井,撤掉營帳,最後撤掉柵欄成陣。。。而布陣過程中,往往派遣弓箭手占領控制壹定地幅,使用遠程攻擊武器控制大片地域,用句舊小說或者評書中的話來說就是“射住陣腳”,防止敵人沖陣。。。在破陣時,或派遣強悍勇士為先導,破入陣中而大軍隨後進行強行突破(錐形陣比較合適啊),而成語中所說陷陣之士,就是指此。。。或引誘敵軍進入復雜地形。。。或迂回攻擊薄弱部位。。。?
/f?kz=12358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