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收藏古代印章

如何收藏古代印章

古璽收藏包括戰國、秦漢、明清兩個重點板塊。

印章收藏和其他收藏壹樣,追求時間長、名氣大、藝術水平高、品相好。

在印章史上,戰國和秦漢是世界上相距最近的山峰,自然應該是最先被搜索的對象。其中公章遠不如私章,所以公章更貴。紐扣壹般是鼻扣和瓦扣,其他的如龜扣、辟邪扣、鉤扣等,遠不如鼻扣,價格當然也比鼻扣高。在古代印章中,青銅印最多,玉印、銀印、金印極少,受到收藏者的青睞。明清流派篆刻方面,明代的篆刻極為罕見,能得到清代的篆刻就足夠開心了。如果是有壹年價值的大作,價格自然會更高。另外,無論古印還是流派印,大的壹般都比小的貴。

就目前的文物市場而言,2010年初,壹般的鼻鈕秦漢印在20000-30000左右,戰國古印等鈕印略貴。壹般鼻扣公章在3-5萬左右。龜紐扣、駱駝紐扣的印花可達5-8萬元。人民幣下註5000-10000元。去年明清篆刻作品很少,更有名的更是鳳毛麟角。2014壹般的鼻扣秦漢印已經漲到5萬左右,戰國古印和其他扣印都比這個貴,沒有市場。

古代印章的真偽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印刷表面形狀

歷代官印是收藏者追求的目標,因為官印壹般比私印大,數量遠不如私印。所以,公章自然成了造假的重災區。

歷代官印都是帶方格的真跡。然而,在特定的時期和地區,也有壹些其他形狀的官印。掌握這些特征,如某時、某地、某職的印章,但印面形狀不符,則更有可能是偽造的,這在戰國時期古印章的鑒定中尤為重要。如戰國時期齊國的官印,印面上端或上下兩端常有方形凹凸,黃有“歷王椽”(見《草堂藏古印》),上面有凹凸,仿齊,但印面有邊緣線,壹看就是贗品。

2.密封尺寸

戰國時期的古璽色彩斑斕。打印的尺寸不是定制的。進入秦朝後,隨著度量衡的統壹,方形官印的邊長改為2.3厘米左右(當時為1寸)。北朝的官印也差不多。隋唐以後,官印的邊緣有4厘米多長。準確把握歷代古印的大小變化,對於鑒別偽造印章是非常有用的。

如“四公常思”印章,上世紀70年代被山東省文物總部收藏,邊長1.6厘米。山東出土的古璽被定為漢代官印。漢代的官印邊長約2.3厘米,比這個小很多。只有這個才能算是假印章。這樣,漢印中的“司”字是右豎左彎的(漢代的官印大多是直筆畫,如東漢末至西晉的“軍司馬印”),就不需要區分了。

3.海豹白澍

戰國時期的官印不是朱就是白。從秦朝到南北朝,幾乎所有的方形公章都是用白色書寫的。隋唐以後的官印基本都是朱文。如遇不符合此法者,務必提高警惕。

比如清代吳大淆所著的《十六金夫齋印存》壹書中,就有“虎步馬”的印章。回族是壹個古老的少數民族,生活在漢魏晉時期。根據當時的印刷,且不說印刷的大小和形狀不壹致,只要誤認為是朱文壹物品,就可以列為贗品。

4.印刷表面分割

印刷表面分割主要是指在印刷表面應用網格和側邊欄。

(1)案例。在印刷表面采取措施分隔印刷文本的邊界,主要包括田歌、橫日格和日格(俗稱半通印刷)。戰國時期,齊國、楚國等國都用或恒日格來劃分方形印刷面。到了秦朝,官印大多使用田歌或日格,延續到西漢初年,進而成為佳作。東漢時期,在田字中部出現了幾種豎印,它們是道教印章和祭祀專用印章。

比如林的《西音集林》就記載了“楊平軍音”。從風格上看,接近秦封的風格,也常見秦封壹國君,或以封地為號,以華陰、涇陽為名;或者是獨壹無二的數字,比如剛成,吳欣。此印與秦印相似,但散漫粗糙。另外,秦的這種印章必須使用場格,如秦“長武君印”。但是這個印章只套用了壹個側邊欄,不合時宜,應該是假印章。

(2)側邊欄。指印面上印文外刻的方形邊框。在官印制度中,戰國時期常見,秦、西漢時期不常見。東漢和魏晉十六國的個別官印都有邊條。如果在官印中看到秦、西漢或南北朝風格的壹欄,就要格外小心了。就私印而言,從戰國到北朝,只在戰國到西漢中前期的壹些私印中見到過。其他時候的私印就像側邊欄壹樣,更容易被偽造。

5.海豹是由它自己命名的

不同時代的印章有不同的印章稱謂,同壹時代不同職級的官印稱謂也可能不同。比如“富博將軍”的印章,上世紀70年代被濟南文物商店收購,新出土的山東古璽有記載,時代定為漢。邊長1.3厘米。這個印章很小,是個很拙劣的贗品。或許是因為東漢名將馬援是富博將軍,偽造富博將軍官印的人很多。臺北故宮也有壹本《富博將軍》的贗品。根據兩漢的官印制度,2000石以上的高官稱為“張”或“印”、“璽”與原官名壹起組成五個字。如果第二個印章不符合這壹制度,它被稱為偽造。

6.印刷內容

所謂印物,主要是指古代官印中所包含的特殊官名、地名,尤其是只有在某壹時期才發現的。如果這樣的官名、地名出現在壹方的印章上,而此時的印章制度、樣式都不在,則可歸為假印章。如1870,何坤宇收藏的《金驥齋古銅蒲圻》上,就印著“繡衣執法”的印章。這個官員在王莽時期是獨壹無二的。《漢書·王莽傳》記載:“莽改禦史為執法,命五十五官繡衣執法,填邊。”然而,如果辛莽的公章是圓而結實的,沒有四個字,印章就會僵硬、停滯,這將是壹個假印章。

7.密封按鈕類型

就隋代以前的公私印而言,鼻鈕占絕大多數,龜鈕等鈕印只占壹小部分。物以稀為貴,龜扣等奇奇怪怪的紐扣成了造假者最喜歡的對象。

1979被濟南文物商店收購的“軍偽後印”,邊長2.3厘米,最初定為漢代。這個鈕型明顯是捏造的,應該是假印章。漢魏時期的假侯乃君,屈侯的副手,只能用鼻鈕。這個扣子是龜身上的蛇,應該是玄武之類的。在漢魏官印中是絕對看不到這個扣子的。況且漢魏時期只有高等級的侯王印沒有單面,而低等級的軍偽侯、軍曲侯都有單面,可見偽作者缺乏印刷史知識。

8.沖壓墊厚度

早期印章的印臺指紋鈕以下部分的厚度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比如漢代官印的印臺大致在0.6-1.0 cm之間,印臺的變化趨勢是由薄到厚。太厚或太薄的人都要小心。

比如Xi安的文物倉庫裏就有壹個“軍偽侯印”。雖然這枚印章被收入《陜西出土Xi印章續編》時未提供印刷照片,但其記錄的印臺超薄厚度為0.2厘米,可以判斷為贗品。當然,參考上海博物館藏的“軍偽侯印”,“侯”字刻錯了,就不必再討論印的薄了。

9.生銹的封條

古印收藏可分為古印和流派篆刻兩大類,其中青銅印占絕大多數。而且大部分埋在地下時間長了,就算代代相傳也會生銹。如西漢的“李信私印”。古代印章的銹主要有兩個層次,即表面青銹,青銹為棗紅銹。綠銹上有時會有土塊和鐵銹。密封面上綠銹分布不均勻,有些地方可能有暴露的棗紅銹。銹層很厚,附著牢固。

近年來,由於藏印的回潮,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假印。但總的來說,現代假印刷的銹無論是用顏料塗上去的,還是用硫酸銅和化學試劑在潮濕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都有兩個特點:壹是銹層薄,塗色均勻,層次單調,綠銹顏色為白色,不像古代印刷的原綠銹。二是與印章本身的銅結合不緊密,更容易去除。

10.密封材料

在古代,不同層次的人使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印刷,其中以青銅印章最為常見,玉璽、金銀印章最為高貴,尤其是官印制度。有壹次壹個藏家給我帶了壹個“古璽”來鑒定。印章呈垂直長方形,約0.6厘米× 1.2厘米。密封是“右空”和機頭按鈕。尤孔是尤的省文,是秦漢時期的官印。但是上面有鎏金的痕跡,我告訴藏家這是贗品,因為鎏金在漢魏時期相當於金印,非高官不能使用。但在秦漢時期,這種豎長方形的半官印是由最低級的官員使用的,制度是矛盾的。而且半通印章是同時期方形官印的壹半大小,也就是1.2 cm ×2.4 cm左右,這個印章明顯要小壹些。

曾經見過“夔州防使”,自稱“符”而非“印”,號稱明末李自成政權的官印。但印章輕佻,邊款庸俗無力。再看,其實是用染色的石頭雕出來的,不是銅鑄的,按鈕系統更是無關緊要,這幾年才知道是假的。據檢索資料顯示,《夔州防使》原為銅印,來自山東恩縣。印章背面,右刻“夔州防使”字樣,左刻“永昌元年四月造”,側面刻“玉子二百二吳石號”,現藏中國博物館。

11.篆刻風格

篆刻風格是鑒定古代印章的壹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後人可以模仿古代印章的大意,卻難以完成特定時代形成的篆刻的內在神韻。這就好比書畫鑒定中強調的“時代風格”。總的來說,戰國古璽是巧妙的。秦篆多刻於界,以小篆為界,轉折自然,富有彈性。兩漢官印或鑄或鑿,但都趨於工整端莊。辛莽印章,筆畫流暢,作品穩重高大,精工鑄造。魏晉印章的折法很多都很松散。南北朝的印章變得更加古樸、豪放。據此,如果有人聲稱有南北朝官印,印章結構精密,亭子布局均勻,不可能是真品。

同樣的,如果誰有壹個“盲印”是平淡或奇怪的,也不要當真。如出版社出版了著名畫家、篆刻家的《黃秦漢印集》,其中有壹方名為“義泰道哉印”。此印五字三行,“印”的獨特寫法是莽體。公元八年,王莽篡漢,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古代制度,將許多級別的官員改名為“宰”,如“縣令稱宰”。但此印外圍不全,字滯小氣,線條生硬。真品的粗印壹般都是精雅的,比如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蒙陰斬將印”。

漢玉印是印園裏的精靈,價格遠比銅印貴,而且壹直以來假貨都比較多。我曾經看到壹個Xi安的收藏家從他的藏品中拿出六七枚玉璽,都是贗品,還有壹部分是用遼寧岫巖玉雕成的,這是近幾年才大量出現的。別說普通藏家,假玉璽也經常讓博物館專業人士“打眼”。比如“Xi安文物精華玉”中的玉璽,就是真假參半。其中“陳寶石”印是考古發掘出土的精美西漢玉璽。印章以方形為主,圓形為輔,相當健康而不失圓滑。”“宋恒印”仍然是壹個標準,但印章的筆畫是沈重的,剛性和不流暢。筆觸大多是尖的,但真正的漢玉印章是從多面入手的。“宋”字被錯改成了禿寶蓋。要知道玉璽最早興盛於戰國,興盛於漢代。這裏有500多枚玉璽,其中漢代最多,其次是戰國,秦代是個別。這個數字只占同期總封筆數的1%多。當時,韓的主人社會地位很高,他的文化水平甚至不會有錯。另壹方面,“秦余音”四字皆不正確,任意加邊,虛妄於墻,精神與秦漢萬歷不同。

流派印章鑒定,妳看邊關系的名家肯定不信。要從各類版畫中尋找信息,分析其篆刻方法、章法、刀法,了解其篆刻神韻技法是否壹致。最好咨詢幾個印章專家,謹慎為上。

  • 上一篇:古代如何保存煎餅
  • 下一篇:臺灣省有哪些傳統武術項目?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