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年
1996期間,FAO對各種野生植物進行了調查,從對人體有用的角度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蘆薈得了第壹。因此,蘆薈被糧農組織推薦為“21世紀人類最好的保健食品”。
蘆薈原產於北非的熱帶和幹旱地區。蘆薈現在幾乎分布在世界各地,福建、臺灣省、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也有栽培。
古人經過壹番考慮,稱之為蘆薈。“路”字在中文裏有黑的意思,“會”字有聚集的意思。蘆薈葉切口處滴下的汁液呈黃褐色,被空氣氧化後變黑,凝結成壹體,故名“蘆薈”。但蘆薈傳入中國後,最早被俗稱為象膽。《本草綱目》引用唐代醫生陳藏琦的話說:“俗如癭,味苦如癭。”《本草》又叫“訥慧”;《開寶本草》稱奴隸社會;《本草綱目》叫象鼻草;植物名稱與事實考證又稱大蒜、枇杷草、象鼻蓮、枇杷花;此外,還有盧輝、勞偉等別名。
蘆薈是百合科蘆薈屬常綠肉質多年生草本植物。葉肉質厚,基生,簇生,座形或生於莖頂端,狹長披針形,葉緣有尖齒刺。花序有傘狀、總狀、穗狀、圓錐狀等。,有紅色、黃色或紅色斑點。民國九年龍巖縣《物產誌》中對其基本特征描述如下:“蘆薈,常綠植物。葉子肉質,尖端鋒利,邊緣短鋸齒。花生在長花莖上部成穗狀。”
蘆薈至少有300種,但只有6種可以食用。
蘆薈含有氨基酸、甘露、維生素、糖醛酸、礦物質和人體所需的鍶、鍺等微量元素。這些營養素對人體是互補的。蘆薈的嫩葉可以食用,具有藥用和美容價值。
中醫高度贊揚蘆薈的醫療作用。唐振泉《藥性論》說,可殺小兒疥瘡、腦疥、鼻癢。唐莉?《海藥本草》宣稱治小兒疳積。宋、馬誌《開寶本草》也說“主熱風悶,胸膈間熱風可明目安神,治小兒癲癇驚風,殺三蟲痔瘡。解巴豆毒。”清代《德培本草》也說能散瘰癧,治驚風癲癇,利濕消腫。
它的原產地居民更重視它的醫療功能。寫於3500年前的古埃及醫學著作《艾帕努斯巴松》中,記載了蘆薈治療腹瀉的藥方。古埃及人也稱其為“萬能草藥”。
現代醫學也充分肯定蘆薈具有殺菌、消炎、傷口愈合、清熱通便、增強免疫功能、抗腫瘤、抗衰老等多種治療作用。所以蘆薈在民間有壹個家喻戶曉的名字——“植物醫生”。
最遲在唐代,蘆薈就被國人所熟知,成為人們治療疾病的藥物。據北宋藥理學家蘇頌《本草圖說》記載,唐代少年劉禹錫患癬。“先是脖子之間,然後延伸到左耳,變成了濕瘡。”長期治療無效。後來偶然遇到滁州壹個賣藥的,教他用蘆薈磨壹兩次,用甘草磨半兩次。混合均勻後,塗在癬上,很快治好了他的這種慢性病。
對於其產地,《本草》有這樣的描述:“魯惠,出波斯。今天只有廣州有遊客。它的木材產於山野,是用脂肪和眼淚做成的。不分時間和月份都采用。俗呼如膽,以其苦為陰。蘆薈治濕癢,用黃汁搔。”《考證植物名實》引自宋代賈?《本草》的記載也類似:“書呆子必為奴,俗者必如膽,其味必如膽。”生於波斯,似黑錫。“明朝的《本草》也說,這種用‘木滴淚’制成的植物,有‘類黑’的特點。從上面宋明兩代的描述可以看出,當時的廣州就有蘆薈的種植。但是叫它木頭就莫名其妙了。
同樣是宋人所寫的《諸番誌》中關於蘆薈的記載明顯不同,明確指出是“草屬”:“蘆薈,大食奴;草也。形似馬蹄尾,土人采之,以玉搗之,煮之成膏,裝入皮袋,名曰蘆薈。”
明朝統壹的記載在描述位於今天巽他群島的壹個古老王國——三佛齊國的土特產時,也提到了蘆薈。書中對其形態的描述大致與《諸範誌》相同:“草如馬蹄尾,謂之蘆薈。”
針對上述大相徑庭的記載,明路誌壹《本草綱目》采取了折中的說法:“先有木、草兩種,或異國,無所定。”《本草綱目》也提出了“亦木亦草”的問題。
但其實把蘆薈歸為草藥應該更符合客觀事實。
清代,除了嶺南地區,雲南大理等地也是重要的蘆薈產地。而且蘆薈的美容功效得到了很好的開發。在吳振芳的《清代嶺南雜記》中有詳細的記載:“油蔥形似水仙葉,手指粗,邊緣有刺。不開花不結果,從根,老的腳。葉子折了,裏面有藥膏,女人抹在手掌上,使頭發有光澤,代替油。窮女人有各種各樣的房子,壹問就生氣,以為嘲笑自己窮。”
如今,蘆薈已經發展成為壹種重要的保健食品。蘆薈的吃法有很多種,比如把蘆薈做成沙拉,把蘆薈和肉壹起煮,把蘆薈作為原料加入湯裏。如孢子白菜蘆薈沙拉、鹹花生蘆薈、蔥油海蜇絲、蘆薈汁開陽芹菜、雞丁蘆薈、銀杏蘆薈、鱸魚蘆薈片、蘆薈粉餅煮豬肉、金童雞絲蘆薈汁、蘆薈汁炒蘑菇、七彩蛋黃豆腐蘆薈、豬肝蘆薈夾、蘆薈蘿蔔醬、番茄拌蘆薈、涼拌蘆薈等。,都是常見的蘆薈菜。
參考文獻(略)
祖先菜籃子裏的秘密(連載)
版權作品:E座登字-2017-A-00016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