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漢以來古箏從我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並與當地戲曲、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融匯,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的流派。有陜西箏、河南箏、山東箏、潮州箏、客家箏、 浙江箏、內蒙箏七個派系,其箏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陜西箏:亦稱“秦箏”,古樸典雅,保留了古曲原味,為各箏派的始祖,現流行於西北壹帶。 河南箏:由秦箏傳入河南和當地民間音樂“鄭衛之音”融合發展成為後世有名的中州古調。在傅玄《箏賦.序》中對河南箏曲的評價是“曲高和寡,妙技難工”,以深沈內在慷慨激昂為其特色。 山東箏:多和山東琴書、民間音樂有直接聯系。曲子多為宮調式以八大板編組而成。其演奏風格純樸古雅。 潮州箏:流傳於廣東潮州壹帶,音樂結構特殊,旋法別具壹格。它以其右手的流暢華麗、左手按滑音的獨物加花奏法,變化細膩、微妙而獨具壹格。主要曲調有《重六》《輕六》《活五》《反線》等。其中《重六》調樂曲比較委婉;《輕六》調樂曲清新明快;《活五》調樂曲纏綿悲切,律調很有特點。 客家箏:即廣東漢樂箏曲,是廣東優秀傳統音樂之壹。廣東漢樂的歷史源遠流長。相傳它是在晉安帝九年(公元405年)至宋亡前後壹段漫長的歷史時期中,隨著中原壹帶人民多次南遷而流行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如廣東東部地區包括梅縣、惠陽、韶關地區部分縣,以及江西、福建、臺灣部分地區和國外華僑居住的地方。廣東漢樂的古箏演奏有久遠的歷史,它是以《漢臯舊譜》(即漢調音樂)為主要依據,受當地風格及方言影響而形了文靜含蓄的風格。 江浙箏:即武林箏,流行在杭州壹帶。與江南絲竹有著密切的聯系,其樂曲以移植琵琶曲為多。 內蒙箏:只有10弦,多半用來為民歌和牧歌伴奏。 傳統的箏樂被分成南北兩派,現壹般分為八派: 壹、“真秦之聲”的陜西箏 自秦、漢以來古箏從我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並與當地戲曲、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融匯,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的流派。 傳統的箏樂被分成南北兩派,現壹般分為八派,(以前曹正先生所言“茫茫九派流中國”,現在又有了新的觀點。)各派的箏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陜西箏:陜西地區是中國箏的發源地。但現在“真秦之聲”的箏樂卻幾乎近於絕響,這裏有豐富多采的戲曲和民間音樂,其間傳統的慣用樂器均不為少,但唯獨無箏或極少用箏;只有在榆林地區才用箏作為伴奏樂器,跟洋琴、琵琶、三弦壹起在榆林小曲的伴奏中出現。著名秦箏理論家、教育家曹正先生說,這就是“秦箏的余緒”。箏在榆林雖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但榆林地處偏僻,文化比較落後,箏的技藝還停留在古法彈奏上,右手主要用大食兩指,左手滑顫音很少,這正是箏的最早奏法。箏在陜西地區已漸漸失傳,其傳譜傳人都無資料可尋。 20世紀50年代末,陜西箏家提出了“秦箏歸秦”的口號,從理論研究到彈奏技藝,從伴奏地方戲曲到編制秦韻風格箏曲,作了大量的工作,使陜西人民從新熟悉了箏。1957年,榆林箏名家白葆金參加了全國的民間音樂調演和陜西省第三屆民間戲曲匯演,並獨奏了《掐蒜苔》、《小小船》箏曲。1961年全國古箏教材會議在西安召開以及會議對陜西迷胡箏曲的肯定,都對秦箏在陜西的發展起了有力的促進作用。後來湧現了象《秦桑曲》、《姜女淚》、《香山射鼓》、《三秦歡歌》、《繡金匾》等優秀的陜西風格箏曲。西安鼓樂,秦腔和迷胡清曲等史料中關於箏的記載,給陜西箏人以啟示,又有箏名家曹正、高自成、王省吾等人的巨大努力,眾多箏同仁的幫助,經過近三十年的實踐,陜西已漸漸地恢復箏奏秦聲。 陜西風格箏曲的鮮明特色,首先是音律上的特殊性和二個變音的遊移性。七聲音階中的四級音編高,七級音偏低。所謂偏,當然不是半個音。這兩個音又遊移不定。壹般來說,是向下滑動緊靠下壹級音的;其次,在旋律進行上,壹般是上行跳進,下行級進的。第三,在彈奏時的左手按弦,使用大指較多,這是出於旋律進行需要而必然使用的技術。第四,風格細膩,委婉中多悲怨;慷慨急楚,激越中有抒情。已故著名浙派箏家王巽之先生談古箏流派時說,“陜西派多抒情”說明了陜西箏曲的風格特點。 二、“中州古調”(或稱“鄭衛之音”)的河南箏 河南箏:從《史記》、《漢書》中所記載的文字來看,箏在秦漢兩代已有相當普遍的發展。在東漢,漢光武帝建都洛陽,而北宋建都汴梁(即今之開封),都是在河南地區,而在這個地區早就流行著民間音樂“鄭衛之音”,秦箏隨著遷都流入河南,和當地民間音樂「鄭衛之音」融合發展成為後世有名的中州古調。河南箏在演奏上有壹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右手從靠近琴碼的地方開始,流動的彈奏到靠近“嶽山”的地方,同時,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顫,音樂表現很富有……
上一篇:古代“單字名”是主流?中國命名習慣的變遷史!下一篇:名人奮鬥的三個勵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