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唯清新氣滿坤——詠梅元代詩歌賞析(壹)

唯清新氣滿坤——詠梅元代詩歌賞析(壹)

只留下清新的空氣和幹燥的坤。

——元代詠梅詩歌賞析(壹)

王傳學

從漢魏晉南北朝初期詠梅詩歌的觀賞價值來看,梅作為早春作物,抒發情懷,在唐代藝術中不斷發展,思想影響深遠。隨著宋代審美意識的不斷發展,林逋的出現使梅花意象成為隱逸君子的代名詞,蘇軾提出的美格賦予了梅花更高的精神品質。

元朝統治時期,外族統治,高壓政策,民族歧視,文人更傾向於向梅花吐露心聲。元代處於兩個宋梅文化高峰的延長線上,這與南宋以來梅花文化的蓬勃發展密切相關。元代詠梅詩歌是宋代詠梅詩歌的延續。元代詠梅的詩歌有1900多首,題材廣泛。其主要特點是詩歌在詩人中的大合唱,以及梅題畫詩的大量出現和繁榮。

元代詠梅詩歌是在繼承詠梅詩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思想上,突出的不僅是隱士的盛行,還有民族氣節。在藝術表現上,經常使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象征手法。在詩中,梅花不僅是壹種莊稼,壹種寄托,更是壹種精神。

元代詠梅詩歌的壹個重要方面是詠梅詩的繁榮。繪畫以空間的藝術展示其美,詩歌以時間展示其美。梅題畫詩是畫與詩的結合,是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的結合..詩題除了表達詩歌的壹般特征外,還包含著自己獨特的審美意蘊。詠梅詩起源於南朝,宋代開始發展繁榮。宋代詠梅詩大多體現了詠梅詩的特點,即既能捕捉到繪畫場景的描寫,又能萌發並註重場景的交融,既突出了畫中的主題,又贊美了畫家。但這些詩人大多不是畫家,而只是參與繪畫欣賞的詩人寫的詩。元朝與此大相徑庭。元代很多文人既是畫家又是詩人,這對於我們理解畫家在畫梅子時所流露出來的感情很有幫助。元代詩歌的繁榮,很大壹部分體現在詠梅詩的繁榮上。雖然許多畫家熱衷於畫李子,但他們也將詠梅的傑作留在卷軸上。

隨著水墨寫意畫在梅畫中的逐漸流行,人們開始追求淡雅簡約的風格,水墨畫出現了。所謂墨梅,就是用墨水筆勾勒出的梅花。到了元代,墨梅受到人們的推崇。元代很多著名畫家都是墨梅畫家。隨著墨梅畫的興起,墨梅詩開始流行。據統計,元代有關墨梅的詩歌有近300首。

先看真武的《墨梅二首》,被稱為元代繪畫四大家之首:

迷人的江南萬木飛,

不來幾次看春回。

和往常壹樣遇見荊洛魂,

卻討厭紫塵染素衣。

詩中壹兩句寫的是遼闊的江南,梅花盛開,春回大地。《萬木飛》把梅花比作純潔無瑕的仙女公主。這既是真筆,也是虛筆。三四句中借用了西晉陸機《贈妻顧炎仙》的詩句:“我拋家遠遊,行了三千裏。羅京風塵,素衣化為蠍。”羅京,當時的洛陽首都。子塵指黑塵,常指世俗汙垢。詩人想象著,此時的鹹飛正從江南訪問羅京,京城的灰塵太多,以至於他們身上穿的白衣服都變成了黑色。這是壹個虛擬的寫法,賢妃的白衣服變成了黑色,真實的展現了墨美的色彩。在詩歌中,現實與虛構的結合拓展了詩歌的內涵和繪畫的意境。從詩的最後兩句,我們也能感受到詩人的感慨:北京官場黑暗,我不想附和,但我想遠離仕途,體會隱士的快樂,保持自己的淳樸之心。

在關於墨梅的詩中,最著名的是元代畫家兼詩人王冕的《墨梅》:

我家旁邊的西燕湖邊的那棵樹,

花開花落淡有墨痕。

不要誇顏色好看,

保持新鮮感和滿滿的坤就好。

王冕是元代著名的詩人和畫家。墨梅是壹首題詩,是詩人為他所畫的墨梅而寫的。詩人贊美墨梅和不求人,只是想給世人留下壹股美德的芬芳。實際上,他以梅為喻,表達了自己不媚俗的人生態度和高尚情操。

清代哀曾說:“宋人畫梅子,多為薄淺。致遠初煮獅山農(王冕),易用花,千簇,風韻婉約,胎兒若隱若現。因此,這些花是獨壹無二的。”(《墨香居花誌》)這幅《墨梅圖》是眾多花卉的代表作。這張圖是倒掛的李子,枝幹密密麻麻,來回散落。枝頭掛滿了密密麻麻的梅花,或含苞待放,或怒放,或點綴著殘英。積極的壹面,是各種各樣的東西,像是散落在銀枝上的千萬顆玉珠。白婕花與鐵撞枝相映,氣息清新,深得梅花韻。樹枝被描繪成壹張弓和秋月,頗有氣勢。梅花的分布富有節奏感。長枝稀疏,短枝密集,橫枝雄蕊特別豐富,花瓣簡單自由。

前兩句“西燕湖第壹樹,我家,開出淡淡墨痕”,直接形容莫美。畫中池塘邊的李樹盛開,梅花都染上了淡淡的墨色。“西雁湖”是王羲之“池中學書,池水全黑”的典故。詩人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同姓,所以說“我家”。

三四句贊美莫美的節操。它是用淡墨畫的,外表雖不精致,卻有著清麗、高貴端莊、幽僻超然的內在氣質;它不想用鮮艷的色彩吸引人,取悅人,得到人的贊美,只想散發出壹股香味,讓它留在天地間。這兩句話是詩人的自我寫照。詩人出身貧寒,白天放牛,晚上在佛寺的長明燈下苦讀。最後,他學到了很多東西,他擅長詩歌和繪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爽,又不想巴結權貴,決定名利雙收,隱居浙東九裏山,以畫米為生。“不為好色所贊,只為口舌飽幹坤”這句話,表現了詩人鄙俗、獨立、不求功名的性格。

這首詩題為《墨梅》,意在抒發抱負。詩人把畫風、詩風、人格有機地融合在壹起,字面上是贊美梅花,實際上是欣賞自己的立人之德。“梅花畫必有梅花精神,人如梅花清。”人們這樣贊美王冕。現實中的王冕,就像他筆下的梅花壹樣,不屈又自戀。相傳,由於王冕的畫特別好,當地縣令和壹位有權勢的富翁都渴望他的大名,幾次想見他都被拒絕了。最後縣長親自下鄉看他,他聞訊後趕緊躲了起來,縣長被拒之門外。所以《墨梅》這首詩既體現了他所畫梅花的風格,又體現了詩人高尚的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懷,鮮明地表現了他不諂媚世人的忠厚和純粹的倫理道德。

元代詩人陶也寫過壹首詩《畫墨眉》:

處士的家在孤獨的月亮山,

湖水冰涼,浸透了玉石。

就像壹支垂直和水平的筆,

鐵線圈形成花。

陶,本名南村,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家。作品有《輟耕錄》、《南村詩》等。他還編纂了65,438+000冊的《說蘭》,這是為私人編纂的壹種重要的大型叢書。

這首畫詩歌頌了梅花不畏嚴寒的英雄氣概。

詩的前兩句“處士家是孤山明月,湖水寒浸玉液”,借用北宋隱逸詩人林逋的詩“影橫水淺,月暮飄幽香”來贊美所畫的墨梅的美好形象。詩人形容畫中的梅花是屬於處士林逋這座孤山的。明月之下,梅花倒映湖中,被冷水浸透,玉枝斜斜,顯得幽雅。

最後兩句“好像篆書的筆觸是縱橫的,鐵圈是壹朵花”,是詩人看到墨梅形象的聯想,說這墨梅是畫家用寫篆書和篆書的筆法畫出來的,筆觸相當圓潤,梅花壹朵壹朵畫出來,就像被鐵絲圈起來壹樣。既贊揚了畫家高超的提筆技藝,又突出了梅花不畏嚴寒的英雄氣概。想象是新奇的,豐富了詩歌的意境。

再看的題為張的《墨梅卷》;

黃昏,雪是暗的,

誰知道江南的老玉公主?

只在夜晚的河上吹笛子,

夢魂猶記,月吹。

葉青不能壹輩子隱居。他喜歡隱居在山東角樓城。詩中的“黃昏”、“雪”、“江上笛子”、“夢魂”等意象,使全詩倍感孤獨。

除了關於梅梅圖的詩,還有很多其他關於梅畫的詩。如黃庚的《題李蘭溪梅花歌》:

孤獨又與眾不同,

肯·梅冬君是個好人。

蘇武學,苦澀的壹生,

清高清高。

瓊瑤應該晚些時候在樹上發光,

鐵石包裝是抗冬天的。

看花做霜曉幾次,

斷腸裏有喇叭聲。

黃庚,字幸夫,天臺山人,宋末元初詩人。元初“臣民若不善,則得除宅,縱情野逸,作無羈詩之命。”他以巡回演出和講學為生,並長期走訪王和任月山的家。晚年編輯詩集《月宮人稿》。

詩首對聯開門見山,說梅花不壹樣,不媚不妖嬈。顓頊用了蘇武和伯夷的典故,蘇武是冷漠牧羊人,是忠臣守節的代表;視財富如糞土的伯夷,寧願餓死也不吃蘇洲,是崇高而終於古老的國家的代表。頸結說明梅花生存環境艱苦,但不冷。威廉說看花的地方,原來是壹場戰鬥。詩人勉勵自己要做壹個堅守誠信、精忠報國的人,同時又難免想家。

這類詠梅詩沿襲了宋代的傳統,以梅花比喻美人、美人,突出“梅格”,寄托感情。創新之處在於,他們中的壹些人使用了壓抑環境的形象,使氣氛更加黑暗,表現出深刻的民族意識。這和朝代有關。

再看王冕的白眉;

在冰雪森林裏,

不同的桃李夾雜著芬芳的塵埃

突然間,它整晚都聞起來很香,

散如枯坤萬裏春。

這首詩歌頌了白玫的高尚品格。她在冰天雪地的冬天裏長大,傲然開放,不與桃李花香相混淆。突然壹夜花開,香遍天下。詩人不僅僅是在吟誦事物,更是在歌唱人的精神品格。

這也是壹件通過持物來表達自己意誌的作品。詩人憑借梅花的高潔,表達了堅守自己的情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崇高誌向。詩中把平凡的桃李與雪林中的白梅做了對比,從而襯托出梅花的飄逸靈動。

看錢玄畫紅梅;

水晶宮裏的於震公主,

宴會之後,姚每個月都回臺灣。

天亮前步行到赤城,

冷夏飛上綠珠。

錢選,字順舉,號玉潭,若川翁,Xi孟翁。擅長畫人物、山水、花鳥。元初,趙孟頫等人被稱為“吳興八俊”。他的畫註入了文人畫的筆法和意趣,呈現出壹種枯燥和自成壹體。南宋滅亡後,他的好友趙孟頫等人被招入元朝為官。獨壹無二的錢選“勵誌羞做金奴,老畫師頭白”,拒絕在元朝做官,甚至把自己學了多年的經典全部燒掉。願“不論六朝興亡,壹下子畫壹幅”。錢選學識淵博,有詩集和散文集《Xi懶齋稿》。

這首詩把梅花比作水晶宮裏的仙女,她在瑤臺參加宴會後乘著月光回來了。飛到赤城時天還沒亮,冷冷的朝霞飛到了綠珍珠大衣上。詩人的想象力奇特,紅梅迎風起舞的姿態奇妙而巧妙。

元朝是蒙古人統治的時代,奉行民族歧視政策。宋末元初,大量遺民堅持民族氣節,采取不與元政府合作的態度。梅作為隱逸形象的代表,許多詩人通過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再來看宋末元初林景熙的《漁家看梅》;

冷雲大漠籬影,

竹林裏長出瀟灑的青苔枝條。

陰影落在落基山脈和雪地釣魚,

春灌飄香老瓦。

有幾封信是通過水路寄的,

只有許知道真相。

回首千樹之外的西湖,

在孤獨的夢裏尋找壹艘船。

林景熙是南宋末年的愛國詩人。歷任泉州教授,禮部內閣,高級政治家。宋死後做官,隱居在平陽縣白石巷。林景熙等人冒著生命危險把皇帝的屍骨撿了起來,埋在蘭亭附近。學生時代教書,從事作品,漫遊江浙。他是宋元時期最具代表性、詩歌成就突出的作家,其作品被編為《嵇山集》。

第壹副對聯寫的是梅花在冷雲大漠中守衛著綠籬樹蔭,帶著花苞的枝條從竹林中瀟灑地伸出。顓頊寫的是梅英落在冰冷的巖石頭上,和雪壹起被撈出來。香味飄在漁家的瓷磚上,帶來了春天的信息。頸掛梅花想通過水路郵政傳遞春天的信息,但只有沙鷗知道梅花的願望。在這裏,詩人作為南宋遺民被含蓄地表達出來,他的高尚情操得不到理解。對聯中的詩人懷念宋代的生活,懷念過去與現實的差距,表達了他們的孤獨感。

看看戴表元的《詞記山鬼明天徐夤周樹感謝用飼料寫詩》;

白發蒼蒼,青山二十秋,

誰能在鏡子裏遊泳?

枝葉被殘破的房屋包圍,

梅花壹路放光回家。

戴是元初的壹位文學家,字俊秀,字曾伯,別號先生。宋憲春入國子監,後為秀才,教建寧府,遷居臨安,被元成宗大德舉薦赴朝,後又轉往梧州,在那裏發表苛刻的言論。之後屢被舉薦,終身隱居,學識淵博。他的文章比他同時代的人更重要,他也研究詩歌。有些詩反映了民生疾苦,表達了他對故國的思念。南宋滅亡時,戴三十二歲,晚年近六十歲才勉強接受了蒙元政權的教職。可見他壹直關註南宋,這種思鄉之情在他的詩中也屢見不鮮。

這首詩是詩人離開嵇山回國後,為答謝朋友而寫的。詩人說他隱居深山二十年,頭發都變白了。誰能像他自己壹樣參觀鏡子般的溪流?我的破房子周圍有很多枝葉,很安靜。梅花陪我壹路獨自回家。結尾壹句暗示自己內心如梅花般高潔,可見隱居之樂。詩中也隱約流露出對轉瞬即逝的青春的感嘆。

  • 上一篇:古代菜肴名稱和背景故事
  • 下一篇:各種各樣的花象征著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