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間習俗與中國大陸特別是南方地區基本壹致。
最重要的節日依次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送竈、除夕等。
過節形式也和大陸相仿,如春節有走親訪友的拜年習俗,元宵節吃湯圓、賽花燈、猜燈謎,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中秋節賞月、吃月餅,重陽節登高遠足,除夕闔家團圓等。
其中,臺南市鹽水區的“鹽水蜂炮”、新北市平溪區十分老街的“放天燈”和澎湖縣的“乞龜”等較為知名。
臺灣還有不少本地特有的節慶活動,如正月初六祭“清水祖師”(主廟在臺北市萬華區艋舺清水巖。
這壹天臺灣有盛大隆重的慶典儀式)、3月23日前後規模盛大的“媽祖祭”和7月整月的“盂蘭盆會”(全省各地輪流做普渡)等。
燒王船祭典臺灣西南沿海著名的民俗祭典之壹,原始用意為送瘟神出海,如今已演變成祈安降福的活動。
每三年舉行壹次,東港燒王船約在農歷9月份於屏東縣東港鎮東隆宮舉行,西港燒王船在農歷4月中旬於臺南縣西港鄉慶安宮舉行。
其中東港燒王船場面最為熱鬧盛大,聞名全臺,除廟會活動外,最後壹天的燒王船儀式更是整個祭典的高潮。
原住民祭典臺灣原住民分為阿美、泰雅、卑南、布農、排灣、達悟、魯凱、鄒族、賽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及撒奇萊雅等13大族群,們常常藉由祭典、儀式、歌舞、競技等來表達對天地鬼神的崇敬。
如阿美族的豐年祭、賽夏族的矮靈祭、布農族的打耳祭、卑南族年祭、達悟族飛魚祭等,都極富特色,很具觀光價值。
媽祖遶境臺灣各地***有870余間媽祖廟,每逢農歷3月媽祖誕辰。
全臺各地如臺中縣大甲鎮瀾宮、彰化縣鹿港天後宮、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嘉義縣新港奉天宮、臺南市大天後宮等廟宇都會擴大舉辦祭祀、進香、遶境等活動,其中尤以臺中縣大甲鎮瀾宮的媽祖遶境,歷史最久且規模最盛大。
擴展資料:
臺灣和祖國大陸各地壹樣,春節,也叫過年,是民間最為熱鬧。時間最長的節日。壹般從農歷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開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上無節)過完,才算全部結束,歷時整整1個月。
尾牙。每年月的初壹、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臺灣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壹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尾牙是商家壹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
這壹天,臺灣壹般平民百姓家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還要在門前設長凳,供上五味碗,燒經衣、銀紙,以祭拜地基主(對房屋地基的崇拜)。
各商家行號也要在今天大肆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壹年的辛勞。以前,如果老板在來年不準備續聘的員工,便在筵席中以雞頭對準他,暗示解聘之意。不過,這種風俗已絕跡。
除了近年來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傳統習俗,全家人都圍聚在壹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
潤餅系以潤餅皮卷包豆芽菜、筍絲、豆於、蒜頭、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醬等多種食料。刈包裏包的食物則是三層肉、鹹菜、筍幹、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鄉土食品。
送神。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家家戶戶舉行祭竈活動,歡送竈神及其他諸神上天。
竈神俗稱“竈君”,也有叫“司命真君”、“竈君公”、“護宅天尊”。“竈王”等。其全稱是“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因此也有人稱為“九天東廚煙主”。
早期臺灣民間,每家廚房都有壹個相當大的“竈”。相傳竈有竈神,於每年的壹月四日被玉皇大帝派來監視每壹家的言行,直到十二月二十四日,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報告各家的善惡功過。
竈神並無神位,平日只是在竈門上貼壹張竈神神媽。
送竈時,將神媽揭下焚化,並另外焚燒壹個用竹蔑紮的紙糊馬兒,做為竈神回天的坐騎,還要準備壹點黃豆、於草、做為竈神長途跋涉所需的幹糧、草料。
然後焚香、叩首並在竈炕裏抓幾把稻草灰,平撒在竈前地面上,並哺哺叮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然後點燒爆竹,歡送竈神起駕升天。人們再返回竈前,看看地上的灰是否留有竈神的臨別贈言。
送竈的供品多用湯圓、麥牙糖、豬血糕等又甜又粘的東西,無非是要封住竈神爺的嘴,少說壞話。
清屯(大掃除)。送完神後,家家戶戶就開始舉行“大掃除”。
臺灣人相信,平時家裏的器物都有神靈司掌,神案、神位、香爐都不得擅自移動,只有等諸神返回天界後,才能徹府大掃除。
大掃除當然有除舊迎新之意,在臺灣還有句俚諺:“清後才會富”,即只有清掃房屋才有發展。如果家裏在此年中因為有人喪亡,就不能大掃除,據說灰塵會進入死人的眼睛。
做年粿,大掃除完後,就要準備做年粿,而且必須在二十八日前做好。年棵有“甜粿”、“發粿”、“鹹粿”、“菜包”等。
臺灣有壹首年粿歌,生動地概括了年粿的含義:“甜粿過年,發粿發錢,菜包包金,蘿蔔粿(菜頭粿)吃點心。”甜粿是過年最主要的年粿。發粿則要發得好才會發財。
菜包因內有包餡,所以能包金。蘿蔔粿(菜頭粿),是取其“好彩頭——好兆頭”之意,可當點心之用。喪家是不能隆重過年的,不能做甜粿。由親戚送,受贈者大都以橘子當作回禮。
中國網_臺灣的過年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