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lianyurts
蒙古等遊牧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帳幕、氈包等。蒙古語稱格兒,滿語為蒙古包或蒙古博。遊牧民族為適應遊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遊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壹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30~160厘米、長230厘米左右,用條木編成網狀 ,幾塊連接,圍成圓形 ,長蓋傘骨狀圓頂,與側壁連接。帳頂及四壁覆蓋或圍以毛氈,用繩索固定。西南壁上留壹木框,用以安裝門板,帳頂留壹圓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風,排放炊煙,夜間或風雨雪天覆以氈。蒙古包最小的直徑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數百人 。蒙古汗國時代可汗及諸王的帳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遊動式兩種。半農半牧區多建固定式,周圍砌土壁,上用葦草搭蓋;遊牧區多為遊動式。遊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或馬車拉運。中華人民***和國建立後,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僅在遊牧區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薩克、塔吉克等族牧民遊牧時也居住蒙古包。
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寒風呼嘯,大地點綴著許多白色的帳篷。它們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稱的“格爾斯”。自從有蒙古族以來,人們就開始使用蒙古包。這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究竟是何時開始使用的,無人知道確切的時間。
蒙古包成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數蒙古人是遊牧部落,終年趕年他們的山羊、綿羊、牦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蒙古包可以打點成行裝,由幾頭雙峰駱駝馱著,運到下壹個落腳點,再重新搭起賬篷。
西藏的傳統民居,與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態壹樣,具有其獨特的個性。藏族民居豐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區的帳房、雅魯藏布江流域林區的木構建築各有特色,就連窯洞也能在阿裏高原上尋見。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為石木結構,外形端莊穩固,風格古樸粗獷;外墻向上收縮,依山而建者,內坡仍為垂直。典型的藏族民居用土石砌築,形似碉堡,通稱碉房。壹般為2至3層,也有4層的。通常底層做畜舍,上層住人,儲藏物品,還有設經堂的。平面布置逐層向後退縮,下層屋頂構成上壹層的曬臺。廁所設在上層,懸挑在後墻上,廁所地面開壹孔洞,排泄物可直落進底層畜舍外的糞坑中,以免除清掃的麻煩;設有兩層廁所的,上下層位置錯開,使上層汙物能暢通無阻地落到底層糞坑。
碉房具有堅實穩固、結構嚴密、樓角整齊的特點,既利於防風避寒,又便於禦敵防盜。
帳房與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區藏民為適應逐水草而居的流動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壹種特殊性建築形式。
藏族帳篷有冬夏帳篷之分。冬帳篷,由牦牛毛編織而成,先編成壹定寬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氈條,然後根據需要尺寸縫織成帳篷,這種帳蓬能適應高原暴雨、風雪及高寒氣候。大小不壹,形狀有長方、正方、六角、多角等形。用立架或支柱撐起。室內凈高約1.6-2m。帳頂系好牦牛繩,四周釘堤樁牽牢,用木樁或牛羊角樁錨釘。帳頂留有天窗,可通風、采光、出煙,雨天可以遮蓋。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塊壘砌矮墻,以禦風寒侵襲。
夏帳篷,為夏天牧民外出時使用的壹種輕便帳篷。它由白布帆布、藏布織成,有正方形、長方形。四周飾黝黑、褐或藍色邊。大型帳篷還飾有工藝精湛的吉祥八寶、五福捧壽、白雲點獅、六道輪回等類圖案。還有可容上百人聚會的大帳篷,由既保溫又抗曬的雙層帳篷等。具有濃厚的宗教裝飾色彩,在青山綠茵的曠野,散布著點點白帳,縷縷炊煙,別具情趣,很具藏族文化特點。
普通的帳房壹般較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長方形,用木棍支撐高約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氈毯,中留壹寬15厘米左右、長1.5米的縫隙,作通風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繩牽引,固定在地上;帳房內部周圍用草泥塊、土坯或卵石壘成高約50厘米的矮墻,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幹牛糞?作燃料用 ,帳房內陳設簡單,正中稍外設火竈,竈後供佛,四周地上鋪以羊皮,供坐臥休憩之用。帳房具有結構簡單、支架容易、拆裝靈活、易於搬遷等特點。
阿昌族的住房壹般是磚瓦、木石結構的四合院建築。房屋壹般分為兩層,人居住在正屋,屋內設有神龕、燭臺、長桌和火塘,樓下圈養牲畜,廂房和樓上堆放糧食及其他生活資料。
阿昌族的村寨錯落有致,與村寨四周的山光水色互相映襯,渾然壹體,好似壹幅恬靜悠然的山水畫。
白族
大理地區至今保存著崇聖寺三塔、南詔太和城遺址、南詔德化碑等名勝古跡。大理城現已被列入國務院首批批準的我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壹。?
白族
蝴蝶泉?
坐落在雲南大理舊城北20公裏、蒼山的雲弄峰下神摩山麓。蝴蝶泉面積約50平方米,用大理石欄桿圍護。泉邊有古樹壹棵,橫臥泉面而過。每年農歷四月,古樹即發,屆時,彩蝶從四面八方雲集至此,飛舞翩躚,壹只只"連須鉤足",從樹枝倒懸於泉面,宛如壹條條彩帶。泉四周更是群蝶飄忽,色彩斑斕,人稱"蝴蝶會"。傳說壹雙情侶因反對封建王公霸占女方雯姑,雙雙跳入潭內,化為蝴蝶壹對,才使原來的無底潭化為壹弘池水,改名為"蝴蝶泉"。現泉邊有郭沫若書題的"蝴蝶泉"石牌坊。?
大理三塔?
南詔時期修建,亦稱"崇聖寺三塔"。位於雲南大理市西北蒼山洱海之間。建築宏大,氣勢雄偉。主塔千尋塔,高69.13米,為多層密檐式磚塔,***十六層。每層正面均設有佛龕。塔 頂為鐵鑄圈盤,中立葫蘆形寶頂。南北二小塔均為八角形多層塔,雕有各式紋樣。千余年來 ,雖經多次地震和風雨侵蝕,仍巍峨屹立。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納20多人 休息;小者,也能容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 單,壹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 壹個畫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 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 烏尼”(長約3 . 2 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 “烏尼”按圓形銜接在壹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 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壹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 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 的地氈,擺上家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 壹些家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 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墻,拆卸時將 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 壹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壹輛雙輪牛車就可以 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土家族吊角樓
土家族愛群居,愛住吊腳木樓。建房都是壹村村,壹寨寨的,很少單家獨戶。所建房屋多為木結構,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懸空,木欄扶手,走馬轉角,古香古色。壹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籬笆,院後有竹林,青石板鋪路,刨木板裝壁,松明照亮,壹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寧靜生活。土家族土家族,全國現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陽、黔江等縣也有分布。
苗族、土家族多居住在山區,坡度較大。建房時都喜歡建造有古色古香的吊角樓。這種吊角樓,飛檐翹角,三面有走廊,懸出木質欄桿。欄桿上雕有萬字塔、喜子格、亞字格、四方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圖案。
懸柱有八棱形、四方形、底斷常雕繡球,金爪等各種形體。吊角樓壹般兩層,樓上樓下鋪樓板,樓上開有窗戶,通風向陽。窗欞刻有雙鳳朝陽,喜鵲嗓梅,獅子滾球以及牡丹、茶花、菊花等各種花草,古樸雅秀,既美觀又實用,很有民族住房的特色。
東北的鄂倫春和鄂溫克族人民,以前由於過著流動性很大的狩獵生活,為了適應環境,他們住在非常簡單的壹種蓬子裏,這種蓬子叫“希楞柱”,俗稱“撮羅子”它高約壹丈,直徑壹丈二尺左右,用二十五至三十根落葉松桿搭起成傘形的窩棚,夏天以樺樹皮做蓋,冬季用麋鹿皮圍起來。他們根據野獸多少而移動住處:壹般夏天和秋天住壹處最多十天;冬天獵取灰鼠時,二、三天就搬壹次家。把壹個山的灰鼠打光再轉到另壹個山上;男人把撮羅架搭好,女人用馴鹿隨後,把用具馱運到新的住處。
陜北窯洞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風把黃土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帶到了陜北,造就了這片金黃而遼闊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居住著淳樸的人們,他們所居住的房屋就是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陜北窯洞。
這種窯洞壹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陽,被靠山。門朝開闊的地帶,少有樹木遮擋。壹個院的窯洞壹般只修3個至5個。最中間的為正窯,兩邊常放雜物或是小的房間,也可以貯存糧食。
走進窯洞的內部,內側有竈臺、鍋等。洞頭壘著土炕。土炕正中間的下有壹個洞,用來生火,這樣到了冬天也不會感覺到冷。這種窯洞夏天也很涼快,真是冬暖夏涼!
羌族碉樓
羌族是四川的壹個少數民族,他們獨具特色的民居就是----碉樓。
在羌語中,碉樓被稱為“鄧籠”,意為美麗、高貴的房子
羌族人有“依山而居,壘石為屋,高者十余丈”的習俗。碉樓的高度在十米至三十米之間。用於禦敵、貯存糧食和柴草。羌族民居為石片砌成,平頂房,呈正方形。多數為三層,每層高約三至四米。有著強烈傳統民俗文化。
總之,每個民族有他們各自的特點,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民居。但我認為它們都是古樸而純潔的美!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課文原文
客家民居
在閩西南和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點綴著數以千計的圓形圍屋或土樓,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客家人是古代從中原繁盛的地區遷到南方的,他們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邊遠的山區,為了防備盜匪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便建造了營壘式住宅,在途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粘合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夯築起墻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它們大多為3至6層樓,壹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雄偉壯觀。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經受無數次的地震撼動,風雨侵蜍以及炮火攻擊而安然無恙,顯示了傳統建築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圓形,認為圓是吉祥,幸福和安寧的象征。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與卦之間設有防火墻,整齊劃壹.
客家人在治家,處事,待人,立身等方面,無不體現出明顯的文化特征。比如,許多房屋大門上刻著這樣的正楷對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後子孫讀與耕”,表現了先輩希望子孫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的願望.
客家人那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的品格值得我們學習,土樓內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讓人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久遠.
傣家竹樓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妳就走進了綠色的世界。遠遠望去,到處是壹叢叢綠色的鳳尾竹,和遮天蓋地的油棕林。在竹林深處不時傳來雞犬之聲,卻看不到村寨、房舍,顯然那壹幢幢竹樓都藏在濃綠的竹林中了。
竹樓是傣族傳統的建築形式。傣族人民居住區地處亞熱帶,地溫高,據說竹樓利於防止酷熱和濕氣,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著“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習慣。
傣族村寨多則二三百戶,少則壹二十家,都由壹幢幢別致的竹樓組成。村邊都有防護林帶。每家竹樓四周,都用竹籬圍著。籬內種植各種花木果樹。可謂“樹滿寨,花滿園”。竹樓下有較大的空地作院子。整個竹樓呈正方形,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壹般作關牲口和堆柴禾用。竹樓由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撐。屋內橫梁穿柱。有的橫梁上雕刻著花紋。離地七八尺處鋪樓板或竹蔑,將樓房隔為兩層。屋
頂用茅草編織的草排或木片覆蓋,近年大都改為用瓦頂。
如果妳到傣家作客,走進竹籬,登上木梯,便來到屋外的走廊,進門,是壹寬大堂屋,中間鋪壹大塊竹席,這是全家活動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兩側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臥室,外人是不能入內的。傣家竹樓建築結構壹般都比較簡單,但十分寬敞,別致美觀,室內通風也很好,妳在室內坐著,只覺清風徐徐,花果飄香。
建造竹樓,是傣家生活中的壹件大事。按照傳統習俗,先要選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壹幢竹樓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壹般是八根。選擇中柱是件嚴肅而隆重的事情。中柱從山上運進村寨時,大家都要去迎接,並潑水祝福。傣族還有個風俗:壹家蓋房,全村幫忙。新樓落成時,還要舉行“架竹樓”儀式。這時候,全寨子的人都蜂擁而至,喜氣洋洋,像過節壹般熱鬧。同時還要請“贊哈”(歌手)唱“賀新房”的曲子,據說這樣才能吉祥、平安,家道興旺。
雲南少數民族民居薈萃<3>2007-02-08 03:33 傣族民居——幹欄式建築 傣族民居分為幹欄式建築、地面建築、土掌房三種。幹欄式建築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全境和德宏州的瑞麗,遮放壩子。幹欄式住房以竹術為材料,木材作房架,竹子作檁、掾、樓面、墻、梯、欄等,各部件的連接用榫卯和竹蔑綁紮,為單幢建築,各家自成院落,各宅院有小徑相通。房頂用草排或掛瓦。瑞麗的幹欄式建築體現出較高的水平。地面建築主要為芒市、盈江等地采用,為土墻平房,因受漢族影響,已不是傣族固有的住宅形式。土掌房,是居住在紅河流域地區的主要住宅形式,大量分布於雲南中部和東南部地區。土掌房以木梁柱和土墻承重土質平頂,形成壹個長方體或正方體,因地勢建成二、三層的土樓,層層壘進,呈階梯形,有天井、樓層,壹般居家擁有十數間房屋,平頂上可涼犧糧食或堆放農具。土掌房建造容易,冬暖夏涼,特別適合於幹熱河谷地帶的氣候。 景谷傣族住土木結構平房,房頂不高,用茅草或瓦覆頂。分中堂,左右兩廂。中堂置三角火塘,為煮飯、會客之處。左廂房為長輩臥室,右廂房為子女臥室。 孟連傣族為幹欄式竹樓。白族建築——“三房壹照壁”
白族的住宅,因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技術水乎不同,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房屋形式。高寒山區的白族人民多居住單間或兩間相連的“垛木房”或“竹籬笆房”。壩區白族人民多住土木結構的瓦房。其布局則采取“三房壹照壁”和“壹正兩耳”或“四合五天井”等形式,院落寬敞,陽光充足。多數人家還設有花壇,種植山茶、石榴、掛花、香橡等花木,花草芬勞四溢,環境優美舒適。白族人民十分重視照壁、門樓的建築。照壁用白灰粉刷,由名人題寫“萬紫幹紅”、“旭日東異”或“福”、“壽”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大宇。四周山墻也壹樣彩畫著各種山水、花鳥、蟲魚圖案,每個角落的裝飾都很講究,給人以生動活潑、均勻對稱、和諧優美的感覺。面富於獨特風格的門樓,其建築裝橫更傾註了白族人民的藝術智慧。壹般都是鬥拱重疊,飛搪串角,附以泥塑、木雕、石刻、凸花青磚、大理石等組合的立體圖案,。其造型之優美,結構之嚴謹,可與內地殿閣婉美。許多門扇是由錢空三層的花、鳥、蟲、魚、人物等以及浮雕圖案所組成,顯得玲現剔透、精巧優美。有的門樓、隔扇不用壹顆鐵釘,僅以鑿出卯眼相接,卻十分堅固牢實。所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白族人民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水平。
彜族民居壹大特色——土掌房
在彜區,各地、各支系傳承的居室建築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並與當地的居住習俗有密切關聯,從村寨的聚落到住宅的地址;從房間的分置到什物的堆放;從建築結構到民居信仰和禁忌,都表現出獨特的民族風情。
民居特色
村寨彜族是農牧兼營的民族,村寨的分布與座落有其獨特的傳承。彜族的村寨多坐落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區、半山區,相沿聚族而居,壹般選擇向陽山麓,順山修建,以山腰、山梁處居多,山腳、河谷地帶較少。《元陽縣誌》載:“彜族多居住在山川壯麗、資源豐富的山區,村寨依山傍水,四周梯田層層,村後有山可供放牧,村前有田可供耕種,多數村寨都有壹條水溝從中流過。”
民居在我國西南地區,彜族分布範圍較廣。因此,其民居類型為適應不同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或受其他民族的影響,而顯得比較復雜,不過彜族民居在各民族中卻有廣泛的代表性。壹般說來,彜族民居類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瓦房、土掌房、閃片房、垛木房、茅草房等。
居住習俗彜族實行壹夫五妻制的小家庭,兒女婚後另建住房,自立門戶,僅幼子與父母同住。彜家院落寬敞,以供生產和生活之便,尤其是在置辦紅白喜事時,可以廣納賓客。居室內,正房堂屋靠墻處供奉著天地祖宗處於牌位,供桌上擺設著香爐及虎、獅雕像;正中安放八仙桌,用於接待客人;左側有常年不熄的火塘,由三塊石頭支成,俗稱“鍋莊”,用以取暖禦寒,熱水烤茶,火塘周圍是家人圍坐議事的地方。正房兩側房間為當家兒子媳婦的臥室,兼存放貴重物品。壹般長子居左,次子居右。老人、小孩及客房設在側廂房。大門後做磨房,正房樓上是糧倉,樓下為畜廄。
彜族民間建築
多建於斜坡上。以石為墻基,用土坯砌墻或用土築墻,墻上架梁,梁上鋪木板、木條或竹子,上面再鋪壹層土,經灑水抿捶,形成平臺房頂,不漏雨水。房頂又是曬場。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擔上墊木,鋪茅草或稻草,草上覆蓋稀泥,再放細土捶實而成。多為平房,部分為二屋或三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