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周村芯子是壹個獨有的藝術品種,自唐宋至明清時期,周村商業規模漸大,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壹些國家的客商紛紛來此進行貿易,帶來了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各種廟會也應運而生,由於觀眾眾多,個高的能夠盡情的看,個矮的就遠遠站著無法觀看。為了解決這壹問題,便逐漸出現了“踩高蹺”等表演節目的形式,壹些大型的表演節目還紮制了人擡的舞臺,演員站在上面進行表演。遠遠就能看見,芯子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成形、發展。
芯子是壹個綜合藝術體,壹是展示了周村絲綢,二是傳播了民間文化,三是促進了商貿活動。芯子實際上是由16人(8個人壹班)輪流擡著壹架裝飾好的舞臺,上面有化妝的演員造型和表演。表演以戲劇故事、民間傳說為主要內容,如《西廂記》、《呂布與貂禪》、《羅成賣絨線》、《八仙過海》、《貴妃醉酒》等,演員濃妝艷抹,高站空中表演,十分驚險生動。
二、周村是中國三大燈系之壹——中原花燈的發源之地,以制作精美,工藝講究,種類繁多而聞名天下。
周村花燈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最初,周村老百姓為慶祝傳統節日,表達豐收年景內心的喜悅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冀,家家都有掛燈的習俗,後來,隨著周村商業的繁榮發達,以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為中心的古商業街區商賈雲集。各商號為顯示自己的實力,每年正月都出錢聘請紮燈高手,制作各種工藝復雜的花燈,屆時各主要商業街上空遮天蔽日,彩燈高懸,燈光絢爛,宛如天上的街市,蔚為壯觀,成為全國獨有的景觀。
三、鳴鑼開市。
周村地區在古代曾經是手工業和商業的重鎮,後來發展成為我國北方的重要商埠,是北方絲綢之路的源頭所在地。
繁榮的市場促進了獨特商業文化的形成,在鳴鑼開市活動中,身著清末民初服裝的人們將演繹周村古商城熱鬧敲鑼、宣布開市的隆重喜慶場景。通過該活動,遊客可了解周村古商城的經營活動以及文化底蘊深厚的誠信思想。
四、泰山奶奶賜福。泰山奶奶是北方地區老百姓特別敬奉的神仙,傳說泰安奶奶即碧霞元君是周村長山人,有泰山奶奶的保佑將會壹年財源旺盛,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在節日的每天固定時間內“泰山奶奶”的芯子隊伍將穿過大街小巷進行展示巡遊,撒金花,散紅包,與民同樂。
五、猜燈謎。燈謎,是我國民族文化的壹個組成部分。我國的謎語源遠流長,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早在生產力還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現了謎語的語言現象,即富有隱喻和暗示性質的歌謠,如流行於商代的壹首牧歌“女承筐,無實。士(圭刂)羊,無血。”它運用了民間謎語的詭詞法,牧場上的壹對男女青年,女的拿筐,男的壹刀壹刀剪著羊毛。無實和無血恰到好處,整首牧歌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既飽含情景交融,熱情雋永和詩意,又不失矛盾詭辯,妙趣橫生的謎味。周村古商城的燈謎展示特色花燈以及豐富多彩、雅俗***賞的燈謎,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欣賞“花市燈如晝”、“火樹銀花觸目紅”的輝煌景象。
六、看地方戲。
在中華文藝百花園中,有壹支奇葩,這就是享譽全國的獨壹劇種壹五音戲。
談起五音戲,還與周村有壹段不解之緣,周村是五音戲的溫床。五音戲,原名“周姑戲”。周村,是周姑戲的演出地、根據地、發祥地。以“鮮櫻桃”為代表的“周姑戲”班,在周村唱響了,唱紅了。
全國京劇四大名旦之壹的程硯秋來周村演出時,看了“鮮櫻桃”的表演,大加贊揚。據說還向他學了壹招(水袖功),後又贊助戲箱,扶持他到上海灌唱片,“周姑戲”正式改名為“五音戲”。
七、皮影戲。皮影俗稱燈影戲,是中國最古老的戲劇形式之壹.源於1500余年前的中國古都長安,至今仍在中國民間普遍流傳.它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裏不可或缺的壹顆精巧的明珠。
八、訓白鼠。馴獅子、馴老虎妳可能見多了,但是馴白鼠妳見過嗎?在這裏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平時亂跑亂跳的小白鼠在藝人手中變得溫順、乖巧了,在藝人的不斷的催促下,老鼠沿著細繩做的“鋼絲”不斷攀爬,還完成了幾個高難度的動作,再加上藝人風趣、俏皮的旁白,把圍觀的遊人看的樂不可支。
九、民俗雜技。周村旱碼頭景區為遊人準備了各類精彩的民俗在即表演,有吹破天、氣功表演和耍盤雜技等演出。吹破天是運用多種吹法吹奏各種各樣的嗩吶,讓人嘆為觀止;耍盤雜技運用生活中尋常的各類盤子表演出令人耳目壹新的雜技;氣功表演則是真功夫上陣,行家裏手的全力表演讓人拍案叫絕,不容錯過。
當然還有很多,我只是點了其中壹些有名的,當然文化富於鄉土,更細膩的莫過於在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習俗等等,這些更詳細的都需要我們靜靜的切身去看、去聽、去感受。。。希望我的回答幫助了妳,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