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哈爾濱為什麽有俄羅斯建築

哈爾濱為什麽有俄羅斯建築

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座城市原名阿勒錦,清代稱為哈拉賓,至今有100多年的歷史。而它的城市建築、商業和貿易的興盛,卻與壹個多世紀之前直至20世紀上半葉,大量俄籍猶太人、波蘭人與俄羅斯貴族的到來有著密切的關聯。百年之後,歷史為這座城市積澱下來的,是大街小巷上眾多的建築精品。拜占庭風格的“洋蔥頭”和“帳篷頂”,市區各種公***建築米黃色的墻體,建築物外墻上的浮雕裝飾……在中國,沒有哪壹座城市能與莫斯科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處,哈爾濱也因此被世人譽為“東方莫斯科”。因為百多年前俄國鋪就的中東鐵路帶來大量了俄國移民,而接受了四海飄雨和八面來風的洗禮,並在洗禮中形成了不同於中國傳統城市的別樣風格。

多國移民的聚集,帶來了多樣的文化,也造就了城市建築的多樣化。仿巴洛克建築、仿古典主義復興建築等眾多折中主義建築,俄羅斯建築,新藝術運動建築等三大建築風格,在哈爾濱崛起。當歐洲、俄羅斯與日本等多種文明,與中國東北邊地文化的混合、交融、碰撞,歷經壹個世紀後,哈爾濱所收獲的文化結晶與果實中,俄羅斯建築文化始終從中呈現出壹條清晰而鮮明的脈絡,成為這座城市建築的基調。

百年風雨後,哈爾濱已成為現代化大都市,但城市的風貌始終未改,人們仍然可以輕易地從它身上看到莫斯科綽約的身影並感受到俄羅斯文化精華的影響。

由於中東鐵路的建設,壹部分俄羅斯人背井離鄉,成為哈爾濱最早的建設者和設計者,他們似乎是帶著壹種建設海外家鄉的使命,帶著冒險拓荒的成就感,來到哈爾濱。這塊比西伯利亞更為遙遠的土地,讓這些來自俄羅斯的設計者和建設者們飽受思鄉之苦。而在這裏,他們只有將這塊土地建設得更有家鄉的味道,在城市形態上制造壹種與本國相壹致或類似,才能撫慰大批僑民別國生存的思鄉之苦。於是“東方莫斯科”不僅僅是哈爾濱的別稱,更是哈爾濱的壹個註腳。

宗教建築拉開“東方莫斯科”大規模建設的序幕。哈爾濱的城市建設是從公元1898年大規模開始的。而先期開始建設的不是民宅而是大量的宗教建築。須臾不能離開精神食糧的俄羅斯移民,首先將教堂修建到了哈爾濱。1900年,聖·尼古拉大教堂開建,教堂以俄國沙皇尼古拉的名字命名。建築圖樣由彼得堡設計競賽中選出,由俄國建築工程師蕾特維夫主持建成。它是由原木堆積起來的典型井幹式木結構建築。它正門的聖母像和正殿東方外部的壁畫,是俄國畫家古爾希齊文克所作,莊嚴肅穆、富麗堂皇。到了1923年,原為木結構的隨軍教堂聖·索菲亞教堂,為適應哈爾濱東正教徒的急劇增加而重新興建,歷時9年,於1932年竣工並成為當時遠東地區最大的磚木結構的大教堂。它深受拜占庭建築藝術影響,有著俄羅斯式的穹頂,是羅馬風格的拱券高窗,以及多種建築藝術風格的有機組合。

據哈爾濱城市規劃局的壹份資料顯示,到1922年,哈爾濱東正教教徒已達30萬人。到1936年,哈爾濱的東正教教堂已達22座。教堂的建設撫慰了俄國僑民的同時,更為壹座城市的建築風格投下了美麗的倒影。

教堂的建設,將哈爾濱從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徹底“孤立”出來,這個城市隨後的建築形式或多或少地都在汲取著宗教建築的優秀元素。為了把這座城市裝扮得更像自己的家鄉,俄羅斯僑民將許多俄羅斯的建築符號復制到這座城市之中。1924年5月,由俄國工程師科姆特拉肖克設計監工為中央大街鋪上了方石塊。鋪路用的方石用花崗巖雕成,長18厘米、寬10厘米,其形狀大小如俄式的小面包,壹塊壹塊、精精巧巧、密密實實、光光亮亮,與俄羅斯阿爾巴特街的花崗石路有著驚人的相似。

公***建築外的浮雕;哈爾濱米黃、灰白構成的暖色調;教堂建築上的彩色玻璃,綠色、金色或黃色的屋頂……這種設計符號,每每透露著設計者對遠在歐洲家鄉的繾綣思念。也正是這份思念,成就了哈爾濱建築藝術博物館的美名。

如今,百年流過,我們仍能在哈爾濱欣賞到文藝復興時期,新藝術運動、浪漫主義、折衷主義、巴洛克藝術、古典主義復興時期的各種風格代表作品的建築實體。具有巴洛克藝術風格的秋林公司、艾爾諾貝新藝術風格的莫斯科商場(現黑龍江省博物館)及馬叠爾飯店;極具俄羅斯建築風情的標誌性建築———原蘇聯領事館、典型的俄羅斯式木結構建築群的松花江江上俱樂部。

  • 上一篇:博客有幾種類型。可以像QQ壹樣聊天嗎?妳能留言嗎?
  • 下一篇:基督教分為幾個宗教?有什麽區別?信仰有什麽區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