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唐代紙張工藝與文學,兩者是如何互相扶持和壯大的?

唐代紙張工藝與文學,兩者是如何互相扶持和壯大的?

因而造紙工坊也逐漸增多,在壹些造紙發達的地區,造紙工坊的規模十分宏大。

唐朝文人皇甫枚曾經在他的著作《三水小牘》記載了壹個小故事,說在巨鹿郡南和縣的北邊,有壹家造紙工坊,每逢晴天便晾曬著成片成片的紙張。

有壹日狂風大作,卷起來無數的紙張,紙張在天空飛舞,雪白好似漫天大雪,從這其中可以看出當時這壹造紙工坊的規模之大,從中也可以看出唐朝時期對於紙張的巨大需求量。

在唐朝時期,

徽州就已經是全國的造紙中心,如今仍然赫赫有名的宣紙正是出自此地。宣紙自古有?紙中之王?,而早在唐玄宗在位的天寶年間,宣城郡的紙就是上供給朝廷的貢品,由此可見從唐朝開始,古代宣紙的制作工藝就已經十分成熟。

古代宣紙是由檀樹皮和稻草制成,它的優點是紙張細膩潔白,質地均勻柔軟,而且摸起來十分的光潔,同時兼具韌性,

長久不變色,可以保存良久,是紙中上品。

古代宣紙中最為有名的紙張種類就是澄心堂紙,在《徽州府誌》中有對於這種紙的描述:?黟歙間多良紙,有凝霜,澄心之號。?

這種紙張在南唐出現,是徽州人們的勞動成果,古代文人沒有不愛澄心堂紙的,宋代無數文人的畫作和書法作品都使用的是澄心堂紙,如歐陽修的書寫的史書《新唐書》。甚至北宋書法四大家中的蔡襄曾經寫下書帖《澄心堂帖》來贊嘆澄心堂紙的優點,表現了他對其喜愛之情。詩人梅堯臣曾經為它作詩:?澄心紙出新安郡,觸月敲冰滑有余;潘候不獨能致紙,羅紋細硯鐫龍尾。?

唐朝社會繁榮,文化經濟開放發展,隨著造紙業的發展,為文人創作提供物質載體。造紙工藝的進步以及造紙數量的增加,為文學的記錄以及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唐紙促進唐朝文學的蓬勃發展

唐朝文化的繁榮和其經濟社會因素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因為唐朝的大壹統局面為社會發展提供了穩定的格局,人們才能安居樂業,工商業和手工藝等行業才能平穩發展,經濟才能實現繁榮。

而文學只有在社會財富極端豐富的情況下才能得到最為充足的養分,而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同時也是文學創作離不開的土壤,因此唐詩在穩定繁榮的社會環境中不斷發展。

而唐王朝是壹個開放的王朝,同時也是國力昌盛的王朝,也正是因為這樣唐王朝才能征服其他民族,但是同時也能容納其他民族的文化,因此唐朝社會才能呈現出歷史上其他王朝所沒有的豐富性和包容性。

這種國家自身具有的氣勢和有容乃大的特性使得唐王朝的人們擁有強大的自信心,擁有更為廣闊的胸懷和為人處世的灑脫氣質。這些都在唐詩中展露無疑,因而唐詩這種文學體裁在唐朝發揚光大,並且沾染了唐朝人們的壯闊氣質,唐朝文學逐漸昌盛。

很多文人在平時都會珍惜自己的靈感,會隨時記下自己腦中閃現的絕妙點子,但是書簡這種記錄工具就太過笨重,十分不方便攜帶,並且不適合記錄壹些臨時的書稿,因此士人們常常將靈感迸發產生的詩句記錄在衣物上。

但是造紙工藝的改善意味著紙張產量的增加,因此更多的士人能夠用得起紙張,從而有助於文學的記錄工作。

唐詩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也受到了其他文化的影響,因為唐朝是極其開放的王朝,因此其他民族的習俗文化和佛釋道等宗教文化在唐朝各個都城和諧***存。

而造紙工藝的進步意味著紙在唐朝文化逐漸占據著更為重要的位置,

因此紙的存在有助於其他文化在唐朝本土的傳播,同時有助於其他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從而讓唐詩呈現出獨特的特征。

在唐朝,寫詩作文不僅僅是作者抒發自己情感的壹種表達方式,它更是詩人們上達仕途的工具。當時的詩人可以向權貴上傳自己的作品,來謀求達官貴人的青眼有加。

如果是在造紙工藝還是十分落後的時代,那麽詩人呈上來自己的種種作品,肯定就需要許多竹簡,這樣肯定既不方便攜帶,也不適合呈上給貴人賞看,

從這其中就可以看出紙張對於文學的發展和傳播所起到的作用。

比如在西漢時期,壹代名臣東方朔為了得到皇帝的青睞,謀求官位,他向漢武帝呈上來自己的策論。而那時造紙工藝還是十分差勁,士人們還是用竹簡記錄自己的文書。據說東方朔書寫的書簡需要兩個青年才能擡得起來,從此可以看出紙張促進了文學進步。

再者在唐朝上至尊貴的皇親貴族下至身份低微的歌姬,大多都能吟詩作詩,這當然是因為唐詩在唐朝的風靡所致,

但是同時也應該考慮到了唐朝造紙工藝的進步對於唐詩等文學內容傳播起到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隨著唐朝文學的勢頭高漲,反作用於刺激唐朝紙張工藝的提高。才女薛濤箋與情郎元稹通過書信互訴衷腸,薛濤箋對紙張的品質要求極高,專門聘請了工匠,改良紙張品質,唐朝文學發展倒逼唐紙工藝的再進步同樣因為唐朝文學的繁榮也讓文人們開始註意他們平時用到的書畫工具,好的作品自然要用高品質的紙張來做,不同風格的作品也要用不同種類的紙張來呈現,因此文人們的註意力逐漸就轉移到創新出紙張上來。?薛濤箋?就是這樣的壹個典型的例子。薛濤是當今陜西西安人,是唐朝四大女詩人之壹,才名和卓文君齊名,可見是壹位難得壹見的才女,至今仍然流傳了九十余首詩。

  • 上一篇:傳統美德助力鄉村治理。
  • 下一篇:“壞爸爸”比“沒有爸爸”更傷害孩子!原來爸爸對孩子的影響這麽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