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唐朝有哪些節日?

唐朝有哪些節日?

唐代的節日壹般是慶祝或紀念的日子,主要分為生日和節日。

聖誕節僅僅是壹個生日。隋唐以前,很少有慶祝生日的活動。隋文和唐宗在生日那天懷上了父母的生育能力,沒有為自己慶祝生日。唐玄宗開元十七年八月五日生日,正式設立生日節日——錢球節,又稱天長節(此招為日學)。聖誕節那天,全國放假壹至三天,設宴慶祝,赦免天下,賦詩作樂,並向官員贈送大禮。全國各地紛紛表示祝賀。生日的時候還拓寬了佛道範圍,暫緩宰殺,判大君罪,以示皇帝仁慈。佛教和道教盛行於唐代,佛祖生日和老子生日也被視為節日。4月8日是官方的佛陀生日,2月15日是官方的老子生日。有壹個全國性的節日要慶祝。

節日:唐代的節日,壹般包括官方規定和民間傳統節日,如下:

1,元旦

元旦是每年的第壹天,即正月初壹,也稱為元日、正日、鄭源等。,這是唐人非常看重的。在唐代,除夕和大年初壹的早晨齊頭並進,形成了“守歲”的習俗,即從除夕到大年初壹的黎明,人們都是歡天喜地,徹夜不眠。這時,千家萬戶聚在壹起,大擺宴席,同時歌舞,燒紙錢,祭祖,放鞭炮驅鬼辟邪。當時放鞭炮是把曬幹的竹子放在火上燒,使之變脆,所以又叫爆桿。正月初壹,是壹年的開始。這是日本天皇早上坐在座位上接受宮廷祝賀的日子。朝臣和官員穿著禮服,進入宮廷祝賀皇帝。外國官員應該向他們表示敬意。人們也非常重視元旦。在第壹個月的第壹天,燃放鞭炮以驅邪,遵循漢朝的習俗,聚會喝酒慶祝,舉辦婚宴,並使用桃的象征來辟邪。

2.人工日

在正月初七,唐婷經常在人民節設宴賞雪,並贈送彩色絲綢,讓他們寫詩娛樂。人節,唐朝興盛時,剪彩,如花、樹、雞等。,栩栩如生。如果人們的節日與春天的開始相壹致,剪雙色。唐人也習慣在這壹天爬山旅遊。

3.上元

唐代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上中下三元。每三元禁止屠宰、捕魚、狩獵。

上元(後來被稱為元宵節)也有自己的特色。因為上元之夜主要是看燈籠,所以也叫元宵節。唐朝時,日落廣場大門緊閉,禁止行人入內。正月十五前後三夜不關門,可以出去點燈看燈。上元之夜,京城長安最為精彩。各種五顏六色的燈籠相互爭奇鬥艷,看燈的人從城裏出來,簇擁著,場面熱烈。玄宗為了促進其太平盛世,將上元節改為三夜,從正月十四夜開始,持續三夜。元宵節那天,舉行了大量的歌舞活動,其中歌唱最受歡迎。人們蜂擁而至,手拉著手,為節日踩著地,載歌載舞,熱鬧的氣氛讓人陶醉。唐人說:“新月是圓的,尤其是看燈的時候。”除了北京,其他大城市也有慶祝活動在杭州,沙洲,江陵和襄陽。

最後壹個元節,白天上演歌舞劇,準備精美的祭品,祈求來年豐收。

4.中和

中和節是在二月壹日,武林舊事說“二月壹日稱為中和節,是唐代最重的節日”。唐德宗貞元五年寫道:“從今以後,宜以二月壹日為中和節,以代替正月的陰沈日,並備三階為節數。有內外部門給壹天假。”

中和節,北京數百名官員贈送農書,農民贈送糧食種子。壹天沒有屠殺。皇帝和他的臣子們舉行了壹次宴會,宴會上演奏了破陣樂和九首曲子,還表演了特殊的中和音樂和舞蹈。直到很晚才離開。中央政府命令各級官員舉行宴會慶祝。

5.社交日

社交日,從漢代到唐代,都有祭祀。通常,立春和立秋後的第五天是春會和秋會。開元十八年下令:“天下各州府,春秋放奠酒,停止祭祀,只用陳酒,總是壹個套路。”

6、寒食、清明

冬季至日後的第105天是寒食節,禁火三天,只能吃冷食,所以也叫“寒食節”。寒食節後兩天是清明。由於前後聯系緊密,唐人往往兩個節日壹起過。唐朝的人非常註重冷食。唐朝六典◎假寧陵◎載:“寒食過清明(休假)四天”。

除了節日期間的冷食,上墳掃墓也成了壹種習俗。掃墓回來要戴柳簪,說“清明不戴柳,美人成頭。”寒食掃墓,不好玩。清明節這種寒食,很受各種文體活動的歡迎,比如鬥雞、鬥狗、雜技等等。唐人經常出去野餐和放風箏。

7.上巳節

三月三是唐代三令節之壹,政府撥款供官員享受賞賜。皇帝照例設宴曲江閣,以升太平。人們除了修毛,主要是春遊,有“郊遊”活動。“洗毛”是人們在節日裏來到朱江池塘邊,用泉水洗刷汙垢,以驅除疾病、驅邪避怪,並在水中嬉戲取樂。踏青是指人們壹起來到郊外,尋找春天的花朵,宴請朋友,或推心置腹,或唱著歌,盡情享受大自然美麗的春光。三月三日,長安人來秀樹,使全城沸騰,熱鬧非凡。杜甫《行路二首》說:"三月三日,風和日麗,長安河邊多美人。"

8.端午節

在唐朝,每個月的第五天可以被稱為端午節。但以端午為節,五月初五是記載最多的。端午節又叫端陽節、端午節、崇武節。節日期間,人們不僅吃粽子,喝雄黃酒,紮彩色絲綢,掛香囊,還會舉行龍舟比賽表演,打百草。龍舟比賽在南方水鄉尤其受歡迎。比賽中,數萬艘船如火如荼,水波翻騰,船只奮力劃槳,觀眾齊聲吶喊,震動世界,精彩熱烈。百家爭鳴是壹場看誰的花草種類多的競賽。端午節是唐朝的官方節日,朝廷按照慣例舉行宴會,賞賜大量。

9.七夕

公歷7月7日是中國的情人節,是傳說中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日子。七夕之夜,人們裝飾著臘花、瓜果、美酒等祭品,輕彈琴弦,祈求上天。《開元天寶遺事》載:“陳瓜果酒米,以拜牛與姑娘。”“動清商典,宴達丹,文人之家有效。”女人穿針引線向織女求助,希望能像織女壹樣有壹雙巧手。唐代詩人林傑寫過壹首詩:“今夜七夕看碧霄仙子,與織女攜手過橋。家家看秋月,穿紅綾數萬。”

10,中原

唐朝各種宗教盛行,無論是世俗的人還是佛教徒,都慶祝七月十五。道教認為,7月15日,地方官謝絕判定人間善惡。寺廟經常在7月15日開始玉蘭本法。以百物祭三寶。僧侶和俗人經常在節日期間聚集在寺廟裏,這既是壹種祭祀,也是壹種娛樂。

11,中秋節

8月15日,當三秋在中途時,它被稱為中秋節,這是夜晚和季節月光最亮的時候,氣候非常好。因此,唐人喜歡在中秋節賞月,尤其是文人墨客。白居易有詩曰:“秋月明,邀人賞月如何?”賞月時還有酒宴和管弦樂,賞月飲酒,趣味盎然,格調高雅。相傳唐玄宗中秋之夜在宮中賞月,仙女羅為向導,邀請唐玄宗到月宮上遊。“妳看幾百個小仙女,都在光亭練習脫衣服跳舞。”唐朝皇帝背下仙女舞曲,重返人間。根據音調,它被寫成了“多彩的羽毛”。中秋節是民間節日,沒有官方節日那麽隆重。

崇陽12

9月9日,唐朝定為官方節日。政府獎勵官員們選擇自己的旅遊路線公費度假。在重陽節,爬山插茱萸辟邪是壹個古老的習俗。人們不僅舉行登高活動,喝菊花酒,戴山茱萸袋,還賦予詩歌情趣,寄托情懷。登高是重陽節的主要活動,爬得高的就是登高,主要是爬山,還有爬城、爬臺、爬塔、爬樓等等。人們經常用這個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抱負,內容健康高雅。深秋,菊花獨放,深受唐人喜愛。可謂“滿城盡帶黃金甲”。唐代人在重陽時,常邀友人賞菊,買酒作詩,其樂融融。當人們外出爬山時,“捧菊花”的習俗被稱為由來已久的習俗。而插山茱萸是另壹種習俗。“知道哥哥爬哪裏,插山茱萸就少了壹個人。”

13,大年三十

壹年結束的最後壹天是除夕。在唐朝,敦煌的佛寺經常用元旦來慶祝。除夕象征著壹年即將結束,新的壹年即將到來。到了唐代,每年冬天仍有儺儺等儀式。《文獻通考》對“株洲縣儺”的分類,至今仍有這樣的傳統。

唐朝從朝廷到民間都非常重視辭舊迎新,皇帝宴請大臣。除夕之夜,或開門或關門,或點蠟燭,徹夜不眠,全家老少,歡聚壹堂過年,唱著酒,準備年夜飯。除夕過去了,新年開始了。昨晚和今天早上,去年和今年分開了,壹直這樣。

  • 上一篇:歷史上有哪些重要的宗教事件?中外的人都想知道。
  • 下一篇:國際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對比分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