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1:集體供暖
集體供熱是指由開發商、物業公司或供熱單位建立並運營的住宅區統壹供熱方式。集體供暖更方便,交費即可享受供暖,集體供暖帶來的溫度也相對均衡。但是因為加熱時間和溫度不能隨意控制,比如白天家裏沒人的時候照常運行,所以耗能很大。另外,集體供暖系統有水流的噪音,有時南北屋、頂層和底層溫差很大。瑞華特了解到,北京的集體供暖系統有兩種:燃煤供暖系統和燃氣供暖系統。收費標準以壹個供暖季為單位(北京供暖時間為165438+10月15至3月15)。燃煤取暖費24元/m2,燃氣費30元/m2,按房屋建築面積收取。由於北京的房子開發時都配有供暖設備,所以選擇集體供暖就不用擔心其他硬件投入。以胡女士的房子為例。壹套70平米的房子,壹個供暖季的成本是70*30=2100元。
模式二:壁掛爐供暖
壁掛爐采暖在歐洲已經流行了幾十年,近幾年在國內市場也備受關註。壁掛爐集氣、水、電於壹體,既能供暖又能提供生活熱水。它體積小,重量輕,安裝方便。壁掛爐熱效率更高,升溫更快,溫度更均衡。另外,壁掛爐可以外接室內溫控器,實現不同房間的溫度控制。據了解,使用室內溫控器可以節省20-28%的燃氣費用。但是如果要選擇壁掛爐供暖的話,前期需要安裝壁掛爐,會導致很多費用。瑞華特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壁掛爐有兩種:進口和國產。純進口的價格基本在9000元以上,國產的進口品牌價格在8000元左右,國產品牌價格基本在4500元左右。另外,瑞華特了解到,壁掛爐分為18kW和24kW,18kW對於105m2以下的家庭是足夠的。根據導購,市面上的壁掛爐使用壽命基本都是15年。關於壁掛爐的運行成本,瑞華特采訪了幾位使用壁掛爐多年的消費者,發現壁掛爐供暖比集體供暖更實惠。消費者趙先生,88㎡的房間,平均每天燃燒暖氣3小時,壹個采暖季消耗天然氣340m?3;,折合697元,平均取暖費約8元/平方米;消費者王女士,壹套105㎡的房子,每天燒暖氣10小時,壹個采暖季要消耗1100m天然氣?3;,折合人民幣2255元,平均取暖費22元/平方米。此外,瑞華特還采訪了威能、阿裏斯頓等壁掛爐企業。據了解,大部分使用壁掛爐的消費者,壹個采暖季的花費在20元-25元/平方米左右。以此計算,如果胡女士選擇壁掛爐供暖,壹個供暖季的運行成本約為1400元-1740元。
模式3:空調
因為北京很多新建小區采用自采暖方式,部分消費者會選擇空調采暖。空調的使用可以使室內溫度迅速上升,控制單個房間的溫度。但由於北方冬季室外溫度較低,空調的效果並不那麽明顯,往往達不到理想的制熱效果。此外,空調耗電量大,強制吹風會讓人感覺不舒服,運轉時會發出噪音和灰塵。業內人士指出,空調不適合作為主要供暖設備。瑞華特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空調價格從1000-20000元不等。以胡女士家為例,* * *安裝了兩臺空調,投資費用為18000元。考慮到空調需要5-8年的再投資,胡女士壹家在空調上的前期硬件投入約為2250-3600元/年。使用空調供暖的消費者王女士告訴瑞華特,家裏有兩臺空調,每天運行約10小時,每天用電量約32度,每天電費約16元(北京民用電費為0.488元/千瓦時)。每月取暖費480元,壹個采暖季(四個月)的取暖費為1920元。以此計算,胡女士家的取暖費約為1960元。此外,瑞華特在走訪市場時從導購處了解到,空調供暖的成本大約在30元/m2 -56元/m2。以此計算,胡女士壹個供暖季需要投入的成本約為2100-3920元。
模式4:電加熱
電采暖,顧名思義,就是用電來滿足取暖需求。目前市面上最暢銷的電采暖產品有小型太陽能輻射爐、油加熱器等,價格從100-500元不等。根據壹份家用電器的導購,快熱產品耗電多,慢熱產品省電多。電加熱可以快速升溫,調節溫度;體積小,移動方便,使用方便。但電采暖的加熱面積小,往往導致室內溫度不均勻,耗電量大,安全性能差。另外,電加熱輻射大,容易導致室內空氣幹燥等等。瑞華特采訪了使用電采暖取暖的消費者陸先生。據陸先生介紹,壹臺1.5馬力的電加熱機組,每小時耗電約1.5度。如果每天運行10小時,壹個采暖季的電費約為880元。如果胡女士家是電采暖的話,兩個臥室壹個客廳至少需要三套電采暖,壹個采暖季的費用在2640元左右,平均38元/平方米。
通過以上四種供暖方式的對比可以看出,集中供暖或帶暖氣片的壁掛爐在效率、舒適性、時尚性等方面都優於其他供暖設備,成為冬季家庭供暖的最佳選擇,這也是暖通行業發展迅速,暖氣片被越來越多的用戶選用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