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朋友在外出遊玩喜歡去壹些真正有古味、古風、古氣的古鎮,而不少地方都因為過度的商業化的包裝,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但在國內也有不少比較冷門的古鎮符合大家的要求。
1、敖魯古雅馴鹿村敖魯古雅,最後的馴鹿部落,是大興安嶺深處鄂溫克族最遠也是最神秘的壹個支系居住的地方,直到如今,他們依然如同因紐特人壹般地生活著。
他們以射獵為業,穿獸皮,飼養馴鹿,他們的馴鹿沒有圈養,沒有牢籠,由於常常遷徙,鄂溫克人並沒有固定的居所,他們的住房是臨時搭建的撮羅子,在這樣的獵民點周圍馴鹿、狩獵。
據說,有人嘗試把馴鹿帶出大興安嶺往南走,然而馴鹿因為不能適應而死去,他們註定是只屬於大興安嶺的生命音符。
聽著遠處山麓傳來馴鹿有些悲愴的斷續聲音,讓人感覺這個民族古老的史冊仿佛已接近到了尾聲。他們的生活可以用貧瘠、簡陋來形容,卻在他們身上閃現著都市人身上絕不會有的從容與優雅。
坐標:呼倫貝爾根河市敖魯古雅鄉
2、昭化古城昭化古城位於白龍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匯處,四面環山,三面臨水。
走在昭化的老街上,腳心時時都是溫暖的。只因昭化人壹句句地道厚實的川北方言、只因城樓石頭縫隙裏壹株株年邁的野草、翡翠壹樣的光暈不洇夜色,只醉光陰。
這裏大街小巷均有著良好空間格局,古街兩側保留著完整的明清建築,昭化就是壹桿老煙鬥,任憑時光如何流轉,都掩飾不住濃濃的川北老味道。
坐標: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昭化古城
3、建水古城建水古城始建於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不同於帶有濃重商業氣息的大理、麗江,建水人更為市井、質樸,在這裏妳處處能感受到他們最真實的生活。
城裏有保存完好、規模宏大的號稱"雲南第壹"的文廟,以及完好的精美古建築50余座,堪稱壹座“古建築博物館”。
古城主要是以臨安路為中心的幾條街道,連最普通的名宅都保留著最原始古樸的原貌,城內的文廟、朱家花園和許多古老建築都值得逛逛。
建水的小火車是中國目前唯壹還在運行的米軌火車,非常的復古,以黃色色調為主,具有文藝的懷舊氣息,值得壹坐!
坐標:雲南省紅河建水縣臨安鎮
4、巍山古城巍山古城是古南詔國的發祥地,現存的古城建於明洪武二十二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沿街緩緩前行,進入石板鋪就的古老小街,兩側那被歲月染成舊色的老院子,相互依偎著在人們的談笑間,輕描淡寫的侃歷史,說故事。
倚著城樓的紅墻,古城六百年的滄桑就順著縫隙向外流淌,基本都保持著明、清時代的建築風格。
古城裏沒有都市的喧囂和躁動,只留下安謐和清幽,民風淳樸,寺觀廟宇眾多,非常適合壹個人漫遊。
坐標: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彜族回族自治縣
5、安南古城當妳走進古城的壹剎那,妳仿佛穿過”任意門”,來到了歷史中的某壹天...
安南古城是在原古城晴隆縣的歷史基礎上而進行重建的,因電視劇《二十四道拐》而讓世人知曉,但曾經晴隆在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的歷史上重要意義,卻不因世人的淡忘而消失。
古城所在的蓮城鎮位於海拔1552米的群山圍繞之中,自古便是入滇必經的咽喉之地。
走進安南古城,在古樸的小屋邊穿行,殘垣斷壁時而出現於眼前。比起國內熱門的古城小鎮而言,這裏太過於樸質、幽靜,也更加鮮為人知。
坐標: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晴隆縣蓮城鎮
6、老達保山寨老達保,壹個坐落在滇西南邊陲群山深處的拉祜族山寨。
這裏自然風光秀麗,拉祜族傳統桿欄式建築保存完好,具有濃郁的拉祜族特色,是拉祜族歌舞保留最多和拉祜族傳統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之壹。
放眼望去,這裏的街道幹凈整潔,民居建築掩映在繁花綠蔭之間,偶爾能遇到大搖大擺走在街道上雞鴨鵝,有老人抱著水煙筒坐在樓上看著來往的人發呆?
生活在這裏的拉祜族人歷來能歌善舞,村民能自然熟練地演唱無伴奏和聲,特別以《打獵歌》為代表的多聲部合唱,表現力極為豐富。
坐標: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酒井哈尼族鄉
7、喀什古城“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喀什古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老城核心區的民居群體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生土建築群之壹,街巷縱橫交錯,民居大多為土木、磚木結構,不少傳統民居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中國唯壹的以伊斯蘭文化為特色的迷宮式古城。
古城的美食,也絕不辜負任何壹個“吃貨”,莎車巴旦姆、伽師瓜、無花果、喀什噶爾石榴等都是喀什特產,而喀什小吃街更是豐盛,讓眾多遊客垂涎三尺。
逛吃逛吃的壹天太適合喀什古城了,當妳看著靠在自家門邊上抽著旱煙的老者、巷道內打鬧的孩童、清緩的音樂下打瞌睡的民宿店主?壹切仿佛都慢了下來,這份內心沈靜後的美好。
坐標:新疆喀什市亞瓦格路
8、臺州古城臺州古城最值得逛的地方壹***有兩個。壹個是臺州府城墻,壹個是紫陽古街。
臺州古城保存最好的當屬臺州府城墻,現存5000余米,始建於東晉,歷史上曾多次拆毀、重建及修繕,它如壹條潛伏的巨龍,橫亙在山巒之間,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紫陽古街是浙江第壹古街,千年古城的縮影,是歷史文化名城的象征。
紫陽古街的珍貴,在於它是壹條真正的、鮮活的古街。鱗次櫛比的店面民宅、錯落有致的白墻黑瓦,無不彰顯著光陰裏的厚重和歷史的滄桑感。
坐標: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