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的基本理念:敬紅、敬新、團圓、吉祥,是中國人年俗的深刻內涵。
崇拜紅色就是崇尚紅色。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紅色是壹種具有強烈生命意義的顏色。因此,人們在新年期間要貼春聯和紅色窗花,甚至穿上紅色和綠色來跳秧歌。過本命年的要穿紅色褲衩。這些都表達了人們的生命意識,祈求紅色去殺惡。
要新就是提倡新事物,在過年的時候盡可能用新的東西代替舊的東西來迎接新的生活。吉林農村至今還流傳著這樣壹句民間諺語:2000年到2008年,餅和糖都是祭竈用的。女孩想要花,男孩想要槍,老人想要壹頂新氈帽,老太太想要壹個又大又粘的蛋糕。除夕夜,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服,鞋子襪子,連最窮的人也要買筷子迎接新年。這體現了人類的壹種進取精神。
團圓觀念是中華民族不忘祖先、尊老愛幼、團結凝聚等優良傳統的體現。
崇尚吉祥,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過年的時候,吉林人說話做事都盡量吉利。比如春節,漢族和滿族人要成雙成對吃飯,不允許單點菜,最少八個菜;菜肴必須有魚和雞(分別代表龍和鳳)。壹邊說話壹邊做事有很多禁忌。比如妳不能說妳打碎了盤子,而要說妳壹年四季平安無事;鞭炮不響不能說是臭,要冷靜安靜;餃子蒸破不能說破,但是賺到了...
第二松花江兩岸的吉林市和伊通縣是滿族在吉林的主要聚居地,在日常生活、飲食、風俗習慣等方面仍保留著自己的民族習俗。
滿族人特別重視祭祖,這是春節期間的壹大活動。滿族祭祖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的,稱為家族祭祀。大部分家庭在立冬後自己的時間舉行祭祖活動,各民族都要參加,壹般持續三天。要用豬做祭品,豬肉要煮熟,祭品後食用。祭祖的氣氛熱烈而肅穆。薩滿戴著帽子,腰間系著裙子,外面系著鈴鐺,左手拿著鼓,右手拿著鼓鞭。儀式前以迎神、安神、祭奠等薩滿歌曲載歌載舞。其動作矯健,舞蹈粗獷,節奏迅速,內容豐富。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我國朝鮮族的主要聚居區,春節也是朝鮮族傳統的、最重要的節日。除夕夜,韓國人也要守年三十,在元月日雞叫前祭拜祖先,然後給老人拜年,早飯後再給親戚、鄰居和全屯的老人拜年。村祭結束後,我們照例會放風箏、擲骰子、跳跳板等娛樂體育活動。春節無論男女,早餐都要來壹杯康格酒,希望今年能聽到更多好消息。客家山歌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屹立於中國民歌之林,其天籟之音引起了國內專家學者的關註。
2003年7月,梅州迎來了閻肅、徐沛東、陳小奇、李鑫、王佑貴等20多位中國著名詞曲作家,他們來到梅州,為在梅州舉辦的首屆中國·梅州國際客家山歌節量身定做了壹批具有客家風味的現代歌曲。
著名詞人閻肅認為客家山歌具有巨大的藝術發展潛力和價值。他說:客家山歌即興的唱腔和含蓄的意境,多達100種曲調觸動了大家的靈感。運用客家山歌的音樂旋律,創作壹批富有時代感和客家風味的新山歌,弘揚客家山歌。閻肅即興創作了壹首打油詩,表達自己對客家山歌的喜愛:有人說梅州的山歌很多,但確實很多。周遊世界千裏,難忘梅州好民謠。
著名作曲家徐沛東認為,客家山歌流傳千年,保留了許多古語的元素,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作為壹種藝術形式,也應該與時俱進,在原有民歌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用今天的眼光和時代的特征來審視民歌,並以此為靈感,將客家風情融入歌曲的創作中。
著名作曲家陳小奇指出,客家山歌由於語言的局限性,限制了它在全國的傳播。但它的旋律在全國首屈壹指,編曲可以有很大變化,結構也只有四五句,發展空間更大。他說,客家音樂的創作素材非常豐富,目前藝術界還沒有充分發掘。
專家認為,當前要振興和繁榮客家山歌文化,應該雙管齊下:既要整理和保存原有的山歌素材,又要鼓勵創作具有時代氣息的新山歌。傳統與時代的結合會使傳統民歌煥發出時代的藝術魅力,從而帶動和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很久以前,天災人禍遍布藏區,妖魔橫行,黎巴嫩人民深受其害。眾神之子格薩爾來到人間。他憑借非凡的天賦和神靈的保護,征服了惡魔,鏟除了強者,幫助了弱者,給世界帶來了幸福與和平。這是藏族史詩《格薩爾》講述的傳奇故事。
其中,從誕生之日起就拯救人民的格薩爾,被描繪成神、龍、心(藏族原始宗教中的壹種神)合壹的英雄。這首歷史詩主要分為三個部分:誕生、遠征、回天。三部分中,第二部分最為豐富,被人們津津樂道。是四大妖魔化史——妖魔化北方、戰霍玲、守鹽海、戰門嶺。
《格薩爾》至今已有120多冊,1多萬行,2000多萬字,規模無與倫比。在數量上,《格薩爾》超過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五部史詩的總和(遺忘了巴比倫的《伊利亞特》和古西拉的《奧德賽》,印度的《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中的壹部)。現在,《格薩爾》還在不斷的創作和發展中,這意味著它是壹部活的史詩。據考證,《格薩爾》產生於距今2000年左右,當時藏族社會處於原始氏族社會。時至今日,在遼闊的青藏高原上,《格薩爾》仍被藏族人民廣為傳唱,深受喜愛。研究表明,《格薩爾》是在古代藏族神話、傳說、詩歌、諺語等民族文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代表了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在研究者眼中,《格薩爾》不僅是壹部偉大的文學巨著,也是研究藏族社會歷史、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語言文字的珍貴文獻。在它被收集並以文字記錄下來之前,這部壯麗的史詩就以說唱的形式神奇地流傳了下來。在藝人的說唱中,這部史詩流傳到了青藏高原的每壹個角落。內蒙古自治區是人類的起源和發祥地之壹。從7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大瑤石廠遺址,到舊石器時代晚期舉世聞名的河套人,以及1萬多年前的紮賚諾爾人,開啟了草原人的早期歷史。內蒙古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如閃爍的星星,遍布草原。東部地區的興隆窪文化、趙堡溝文化、紅山文化、小河沿文化與中南部地區的廟子溝文化、阿山文化、老虎山文化遙相呼應,創造了獨特的內蒙古草原原始文明,是我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祖先。
紅山文化是農耕經濟發達的原始文化,與遼海中原仰韶文化並存,距今五六千年。紅山文化延續了大約兩三千年。紅山文化的特點是彩陶、文子陶器、細石器和獨特的挖掘工具,如石罐和月桂葉形雙孔石刀。彩陶是泥質陶器,多為容器。主要圖案為黑色和紫色,以平行線、三角形和刻度為主要特征。
1971年春,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鄉出土了壹件稀世珍寶——碧玉龍。它高25厘米,蛇頭,長吻,頸上有鬃毛,看起來像壹條大墨綠的玉龍漂浮上升。
東胡族出現於商周,興盛於春秋戰國,衰落於西漢初期,是活躍於內蒙古東部的北方遊牧部落的聯盟。在內蒙古寧城縣夏家店屬於東胡族的上層文化遺址中,發現的青銅器都是兵器和禮器,可以說明東胡族創造了發達的草原青銅文明,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對中原各民族以及後來的北方遊牧民族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敕勒川,請為我唱首歌。
在陰暗的山下,帶著被遺忘的古老文字
天空如拱頂,請用優美的顫音輕輕呼喚。
凱奇涵蓋了四個領域。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天空是灰色的——席慕容的《進行曲》
狂野,
風吹草動見牛羊。
——北齊民歌《智利歌》
遊牧文化的本質特征和靈魂是動詞。在蒙古族生活中,馬、車、氈帳三位壹體,缺壹不可。
蒙古人離不開馬。馬鐙是遊牧生活的起點。馬鐙解放了遊牧民族的雙手,騎手不再需要雙手牽著馬鬃,於是成為騎兵。騎兵可以在馬背上彎弓搭箭,用槍矛沖刺廝殺,也可以手持馬具,放牧牛群,依次擺放。有了馬鐙,騎手可以在馬背上自由起步,躲在馬鐙裏給馬套馬具。
牧民和馬是壹體的。蒙古騎兵行軍時,沒有重型運糧卡車隨行。每個創業的人都有幾匹馬,他騎在太陽輪上,馬不困。騎兵可以在馬背上日夜行軍,甚至可以在馬背上睡覺。必要的話可以靠馬奶生活壹個月。所以,綿延萬裏的歐亞草原不僅是蒙古騎兵的戰場,也是他們的父輩。
遊牧文明的顯著特征是充分利用自然的、可持續的資源和環境來延續遊牧民族的生存技能。不斷遷徙流動的遊牧方式是適應高寒腐熟土壤易被破壞的草原地帶生產的唯壹途徑。狩獵和放牧文明的獨特價值不在於給了我們壹種技術工具和現代發明,而在於給了我們壹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
蒙古人視天為父,視地為母,視水為血,視草木為神。蒙古人對家的概念如此寬泛。家是整個草原,山水花鳥野獸牲畜都是家的成員。當壹個孩子問媽媽為什麽我們蒙古人總是遊牧遷徙,不能在壹個地方定居嗎?他的母親告訴他,如果我們定居在壹個地方,大地母神——埃圖根會很痛苦。只有當蒙古人遊牧遷徙的時候,它才會像大地母神的血壹樣流淌在她身上,讓她渾身舒坦。
遼闊的草原哺育了遊牧民族,遊牧文明庇護了四季常青的草原。當牧羊人不再需要馬匹,從遊牧變為定居,草原失去了遊牧文明的庇護,它將如何延續千年的綠色?
今天草原上有太陽能,風能,手機,互聯網。有沒有可能賦予遊牧文明新的意義?湘繡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從長沙戰國楚墓和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大量刺繡可以看出,湖南本土的刺繡技藝在當時已經達到了驚人的高度。經過長期演變,進入19世紀後,隨著湘繡商品經濟的發展,經過眾多刺繡藝術家的不斷探索和壹大批中國傑出畫家的奉獻,湘繡吸收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各種藝術精華,如繪畫、刺繡、詩歌、書法、金石學等。,從而形成以國畫為基礎的幾十針、各種色彩層次的刺繡線條,充分發揮針跡在各種基底上的表現力,細致刻畫物體的外觀。20世紀初,湘繡以其獨特的風格在國內外多次獲獎,成為中國四大名繡之壹。
中國百花獎金杯工藝美術獎,並雙雙入選中國工藝美術國寶。雙面異繡新技術被世人譽為不可思議的神奇藝術。雙面繡《楊貴妃》、《望月圖》被國家有關部門珍藏;20世紀90年代開發的大型雙面繡《神仙生辰圖》將湘繡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峰。大型湘繡雙面屏風禮物《百鳥朝鳳,春在洞庭》在香港百年回歸暨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儀式上受到中外來賓的壹致好評。此外,湖南還開發了壹系列湘繡產品,如楚錦壁掛、畫繡結合、工藝服裝、家居裝飾等,滿足了社會的需求。西周時期,吳越文化疆域分明。春秋時期,寧鎮地區的吳文化面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太湖地區的吳文化因素也有所增加。這些變化都反映在墓葬中。寧鎮地區的土墩墓中,西周時期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與中原地區的青銅器相似,但在春秋時期,尤其是春秋晚期,青銅器很少。春秋時期的墓葬,瓷器雖多,但豆類幾乎沒有。西周時炊具為魏,春秋時以大鍋、鼎為主,很少見到。從這些變化來看,中原因素明顯減少,而越文化因素逐漸增加,並最終占據主導地位。這說明越文化對吳文化的滲透和同化。如此強烈的變化只能是越南人的入侵造成的。這和史書上的吳越叛亂是壹致的。
太湖地區也有吳文化的痕跡。春秋初期吳開始進入太湖地區,並向東推進。春秋末期,吳國占領了蘇州,並把它作為自己的首都。考古發現,春秋時期太湖青銅器增多。太湖地區的武進、無錫、蘇州、昆明等地均有發現。這些青銅器具有吳文化的特征,都是春秋晚期的。青銅器這種貴重物品,更多的只是貴族使用,往往是上層貴族的象征。春秋晚期太湖地區出現了大量具有吳文化特征的青銅器,表明此時吳國統治者已經進入該地區。吳人何時以姑蘇為都城?從目前的考古發現來看,應該是春秋晚期,可能是吳王闔閭統治時期。雖然吳定都姑蘇較晚。然而,吳越文化早在春秋初期就已經交融。吳文化的創始人應該是周人。泰伯吳濱與當地土著人融合,成為野蠻人,形成了吳文化。當地原住民的血統是怎樣的?根據文獻記載,它屬於其中壹個部落。他們與鄰近的古越人有矛盾,他們不斷地互相爭鬥。結果當然是文化的相互滲透。三晉文化歷史悠久,根基深厚,生生不息,經歷了幾千年的輝煌。她起源於傳說中的堯舜禹時代,成熟於西周初年,興盛於春秋戰國時期。作為以山西為主體,橫跨豫、冀、蒙、陜四省的中原地域文化,它不同於典型的宗法性魯文化、不拘壹格的齊文化、南楚文化和後秦文化,也不同於地處東南沿海的吳越文化。縱觀三晉文化的起源和發展,其歷史特征大致有三個方面。
1,因地制宜。
據《左傳·丁公四年》記載,封唐時,(周成王)將唐叔分為主道(戰車)、密髯鼓、缺公(第壹甲)、古曦(鐘),九姓,五官職,奉唐詔命住夏遺址,復鄭(政治),征討新疆。所謂“夏征”、“江戎所”,就是夏人受之教,戎人受戎法之治。這是周久之(實際上是周公)為虞書制定的政策議程。由於唐國地處夏人舊址,又被戎狄部落包圍,所以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以夏容之政管夏容之地,以夏惑之法管夏容之民。這在當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求同存異,兼收並蓄。
三晉地區是中華民族與周邊民族交錯的特殊地區。南部是發達的農業區,中部是農牧業共同發展的地區,北部是典型的草原遊牧區。總的來說,人文地理環境極其復雜。面對這種情況,只有在政治和文化上求同存異,實施促進民族團結和融合的政策,才能穩定社會,謀求發展。
3,與正統相反,離經叛道的創新
三晉文化的這壹特征主要是針對周和魯、魏等諸侯國典型的正統宗法文化。所謂違背正統,就是違背正統宗法禮法的傳統規則;所謂離經叛道,就是來自封建宗法制度的禮樂,來自血族制度的親親。西周的社會組織結構是壹種家國壹體,宗法制度和君主制度融為壹體,同姓同屬宗族制度。周天子不僅是統馭萬物的最高君主,也是天下萬民的宗主和嚴父,各國諸侯對臣民也有這種政治和血緣的雙重身份。從皇帝到士紳,等級森嚴,根據血緣和姻親的遠近來決定財產和權力的分配和繼承,以鞏固宗法奴隸制的統治秩序。但由於特定的社會歷史原因,在三晉文化體系中,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相對薄弱。秦腔,又稱亂彈,是陜西的主要地方劇種,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戲曲藝術。是京劇、豫劇、川劇、河北梆子等劇種的鼻祖。其唱腔、道術、臉譜、人物、角色、類別、演技都自成體系。發源於陜西關中,流傳於西北。
陜西省歌舞劇院創作演出的歌舞劇是大型古典宮廷舞蹈,如《仿唐舞》、《唐長安舞》等,展現了唐舞燦爛、古樸、典雅的藝術風格。編導和音樂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贏得了廣大觀眾和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壹致好評。它們已演出數萬次,成為陜西旅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影藝術Xi安的電影藝術可以說是聞名全國。張藝謀的《秋菊物語》《紅高粱》等劇在國際電影界都有壹席之地,《水滸傳》的很多演員也是陜西文藝界的知名演員。Xi安電影制片廠也有很多高水平的電影作品,創作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文藝陜西的文藝創作在全國具有明顯的代表性。劉清的創作史、路遙的生活和《平凡的世界》對讀者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改革開放後,陜西文學進入了壹個新的繁榮時期,湧現出賈平凹、陳、、景福等壹批優秀青年作家。他們的作品震動了文壇,被譽為陜軍東征、西北風。
陜北剪紙作為壹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形式,深受全國各族人民的喜愛,其中陜北剪紙依然引人註目。陜北剪紙包含了秦漢時期的風格,風格纖巧秀麗,又粗獷大方。它已在Xi、北京等地展出數年,並獲得好評。近年來,陜北剪紙藝術家多次出訪國外,引起轟動。
中國唐代的三彩陶器是以黃、綠、藍、褐、紫為主要釉色燒制而成的。在燒制過程中,由於鉛釉的流動,各種顏色深淺不壹或巧妙地交織在壹起,形成錯綜復雜、五彩繽紛的色釉。俗稱唐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