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堅持“三個導向”,穩中求進。

堅持“三個導向”,穩中求進。

在接受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專訪時,省發改委主任李侃侃表示,2019年發展改革工作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三個導向”,科學把握穩平衡辯證法,正確處理穩增長與防風險、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主體責任與協同作用“四個關系”。

記者: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性增多,憂中有憂。針對不斷變化的新情況新問題,省發改委如何準確把握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李侃侃:黨的十三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從長遠大勢認識當前形勢,要有在變化中求穩的“進”的信心,要有優化結構的“穩”的決心,要有保持前進的“新”的成績,要有解放思想的“深”的拓展。今年壹季度,全省生產總值增長6.7%,高於全國0.3個百分點,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良好開局。4月22日,省委常委會在分析壹季度經濟形勢時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保持平衡,讓高質量發展之路走得更穩更實。要深入學習領會貫徹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既在辯證思維中堅定信心和決心,又在變化的形勢中保持戰略定力,推動發展改革系統各項工作沿著正確方向不斷前進。工作中牢牢把握三點:

正確認識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特征,積極應對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帶來的風險和挑戰。我省作為東部發達省份和對外開放大省,今年在外資、外貿和經濟平穩運行方面可能會面臨壹定的波動。發展改革部門要以高度的責任感,盡快開展研究,采取切實措施。

深刻領會“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科學論斷,堅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決心。發展改革部門要統壹思想認識,堅定發展信心,適應戰略機遇期內涵變化,在應對危機中創造機遇,贏得更大發展主動權。

充分利用我省國家戰略的疊加和多年來形成的發展優勢,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破解各種發展難題。當前,我省經濟發展存在壹些長期積累和短期變化帶來的問題,如工業和投資增長緩慢、企業面臨困難、新動能支撐不足等。這些發展問題必須在發展中解決。同時,江蘇產業體系完整,各方面相對協調,經濟發展韌性和抗風險能力較高。特別是“壹帶壹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壹體化發展在我省疊加,為江蘇提供了更高的平臺和廣闊的空間。發展改革部門要責無旁貸,利用好機遇,推動落實,切實解決行業、區域、城鄉“三結構”存在的突出問題,科學施策、精準發力,促進“穩”與“調”的動態平衡和良性互動,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讓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既穩又實。

記者: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壹年。做好全年經濟工作非常重要。2019年發展改革工作將重點關註哪些重點領域和環節?

李侃真:重點突出“穩、進、優、硬、活、實”六個方面:

做好“穩”的工作。充分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今年將實施220個省級重大項目,年度計劃投資超過5300億元。加快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出臺和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進壹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出臺充分激發居民消費潛力三年行動計劃。註重強化預期管理。進壹步完善信息發布解讀機制和輿情應對處置機制,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夯實“進步”的基礎。著力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推動產業向中高端攀升,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先進制造體系。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積極建立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實施壹批重大項目,突破“卡脖子”的關鍵技術,打造壹批世界級新興產業集群、壹批優勢產業集群和特色產業鏈。研究制定數字經濟發展意見,積極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著力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實施生產性服務業“雙百”工程和互聯網平臺經濟“百千萬”工程,深化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樞紐經濟。在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方面,實施鋼鐵、化工等重點產業優化布局工作方案,加大沿江、環太湖、大運河沿線產業布局調整力度。研究起草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政策意見,引導優質資源向優勢企業和重點領域集聚,著力打造13先進制造業集群。

創造壹個“優秀”的模式。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壹體化發展。積極參與編制長三角區域壹體化發展規劃和示範區建設規劃,謀劃建設壹體化示範區。加快編制我省《實施方案》,認真落實三年行動計劃,報請國家印發實施《寧杭生態經濟帶規劃》。深入實施重點功能區戰略。研究起草促進區域壹體化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建立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和平臺。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意見精神,註重系統規劃、整體推進,紮實推進交通強省建設。

執行“硬”任務。加強協調、責任擔當、分類推進,打好三大攻堅戰,確保牽頭任務取得實質性進展。在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方面,抓住國家支持優質主體發債和鼓勵自主探索債券創新機會,拓寬企業合法融資渠道。在精準扶貧方面,認真做好曲北區與睢寧縣的銜接工作,強化產業扶貧、社保扶貧等重點措施,確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在汙染防治上,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堅決打好長江生態保護和修復攻堅戰,精準務實整治沿江環境問題,解決好“再環江”問題。牢牢把握產業升級綠色發展,統籌規劃,柔性治河,制定負面清單,設立發展基金,打造標誌性工程,把長江江蘇段打造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激發“活”的潛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化解鋼鐵、煤電、煤炭過剩產能,率先落實企業降杠桿任務,擴大市場化債轉股規模,加大基建補短板力度。我們將更加努力地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聚焦企業關切,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繼續深化“3698”投資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應用,加快推進“不再審批”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試點。繼續深化“雙創”工作,推動新舊動能持續轉換。紮實推進“壹帶壹路”路口建設。高質量推進“五大規劃”實施,著力打造連雲港戰略支點,率先實施“深化國際產能合作計劃”專項規劃,完善全省“壹帶壹路”建設重點項目庫,建設中阿等境外合作園區。

促進“現實”的措施。統籌實施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社會政策,像落實發展指標壹樣落實民生任務。重點是制定實施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加強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配置,加快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和均等化,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和安全感。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 上一篇:聖誕節的習俗是什麽?
  • 下一篇:外商在上海設立的貿易公司可以進口寵物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