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城鎮化是壹次性需求,會沖擊哪些行業?

城鎮化是壹次性需求,會沖擊哪些行業?

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城市化的轉折點是現代經濟的分水嶺。壹旦城市化進入中後期,債務危機和通貨膨脹就會同時發生。

這種情況有三個主要原因:

第壹,城鎮化帶動的基建和房地產,在鋼鐵、水泥、煤炭、重卡運輸、工程機械、有色、建材等方面具有壹次性釋放的特征。壹旦城市化進入中後期,這些行業的需求就會崩潰,相關行業會有壹個長期的“冰河期”。

第二,城鎮化帶動所有行業產能接近最大,當城鎮化進入中後期,幾乎所有行業都會面臨產能過剩。淘汰低端產能的過程漫長而殘酷。

三是貸款建設的工廠、道路、基礎設施開始進入還款周期。居民存款不僅要支付消費,還要支付各種貸款產生的本息。

二戰後石油供應激增,能源格局重構,中東取代美國成為石油供應中心,廉價能源為工業革命創造了良好條件。這催生了全球範圍內的兩次大規模城市化運動。第壹次是從1950 -1980,全球範圍內的戰後重建和城市化。第二次是2000-2012,中國主導的城鎮化。

兩者在經濟拉動、對工業的影響、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和對經濟的影響上表現出高度的壹致性。

鋼鐵是承上啟下的工業。其上遊與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交通(鐵路、公路)相連,下遊與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汽車、機械、工程機械、造船、家電、化工等行業相連。

在城市化的上升階段,所有的需求最終都會體現在對鋼鐵的需求上,所以可以用鋼鐵需求的逆向計算來研究城市化對經濟和潤滑油需求的影響。1950-1980年,全球* *向市場投放粗鋼142萬噸,如果其中40%用於建房,可建1136萬平方米的房子。按照每平方米成本0.1.5萬元,升值0.25萬元計算,前者為社會提供訂單1.70萬億元,由鋼鐵、水泥、建材、玻璃、有色金屬、重卡、工程機械、能源等企業分擔,促進了這些行業產能的快速擴張和最大化,這些行業的發展促進了就業和能源。

另壹方面,升值產生的財富高達284萬億元,巨額資金被政府、土地所有者、開發商、中介組織等群體分享,迅速轉化為汽車、家電、家具、奢侈品、食品、服裝等消費品訂單。,促進消費相關行業產能快速擴張並最大化,從而進壹步拉動重化工業投資增長。這個循環是壹個積極的刺激過程,每個人都從城市化中受益。

導致城鎮化逆轉的原因有兩個:壹是基礎設施和住房需求基本是壹次性的,總需求基本是確定的。邏輯上會有反轉,經濟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轉型;第二,城市化的過程伴隨著房價的上漲,會推高整個社會的運行成本,投資的邊際利潤會越來越低,也會促進城市化的逆轉。城鎮化逆轉後,投資萎縮導致鋼鐵、水泥、能源、重卡、工程機械等行業需求快速下降,這些領域陷入了持久的“冰河期”。

以美國為例:1983年,與1973年相比,美國鋼鐵周產量下降69%,工程機械、中重型卡車、水泥等需求。大幅下跌,破產潮開始迅速蔓延。最後,這些行業經過幾十年的調整,終於形成寡頭壟斷格局,才重新盈利,大宗商品價格也陷入供過於求,目標價格的方式改為最低開采成本。石油從七姐妹到六巨頭,鐵礦石、有色行業的出現,力拓、必和必拓等絕對寡頭,北美、歐洲獨立潤滑油公司數量的銳減,都是在這種背景下完成的。

同時,當城鎮化的真實需求拐點出現時,房地產釋放貨幣的能力開始逐漸減弱,嚴重抑制了汽車、服裝、家具、家電、日用品的消費,使這些領域的產能過剩問題爆發。許多行業陷入虧損,工業領域投資驟降,勞動者收入持續下降。80年代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的虧損,某種程度上也是城市化完成的結果。隨著投資和消費的雙向收縮,經濟陷入疲軟周期,各領域利潤率不斷下降,低端微利企業率先破產,對規模較大的低端品牌影響更為明顯和直接。

  • 上一篇:四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 下一篇:大雨,暴雨,雷雨,除了下雨就沒有別的選擇了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