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是壹種時間與金錢的投資。有投入就要有產出。個人參加培訓,是追求個人的自我增值,提升競爭力,適應更高的職位,追求更高的成就與收入等等。企業進行培訓,是追求業績、技能、員工態度等等多方面的提升。所以,培訓能否真正帶來實效與改變,不是走走形式,培訓投資沒有浪費,培訓內容能夠在企業或個人內心與行為上落下地來,就是非常重要的。壹、培訓前秘訣1:明確培訓的成果。也就是企業與講師方面要通過充分溝通,壹起明確培訓想達致的成果:公司的成果、個人的成果。另壹方面,如果壹場培訓只是為了公司著想,員工就容易對培訓產生抵觸情緒,覺得培訓又是替管理層說話的傳聲筒,只是為了公司多賺錢,讓員工更聽話,等等。所以,我們壹般是引導客戶方,多強調培訓對個人綜合能力的提升,是有利於員工個人的絕對成長。金錢可以被帶走,身外之物可以被帶走,唯有伴隨著個人的能力,是別人帶不走的,這些能力可以壹直對個人的職業生涯產生正向作用。秘訣2:老板要重視。這裏有兩個關鍵。壹是老板要重視培訓,把培訓當成培養人才的成長機制,所以他要親自過問,要在場。很難想象沒有孫中山親自擔任校長的黃埔軍校會辦好,辦成當年的世界四大名校;而毛主席每次在革命的關鍵時刻都是要親自寫演講稿,發表文章,召開培訓大會,親自給大家講話,來凝聚全黨全軍全國意誌,統壹思想。二是培訓的老師不是強調說我講得多好,多精彩,學員如何如何欽佩這位老師,甚至想離開這家公司,跟著老師走了。培訓老師是要通過自己的講授,把課程內容與企業實際相聯系,把員工的感情引到企業,把力量給回到企業老板、老總,令到員工能夠珍惜這樣的培訓,珍惜這樣的團隊、公司、老總,也更喜歡在企業裏服務,從而增強凝聚力向心力。這才是受歡迎、負責任的老師。而要給力老板,老板卻不在場,還怎麽給?結婚大禮,父母親也要在高堂上坐著吧。結論是,如果老板不重視培訓,不能在場,那就寧可不辦這場培訓。我們曾經見過壹位民企的老板,他喜歡培訓,喜歡看到員工開開心心激情滿懷的工作狀態。但當舉辦培訓的時候,他卻去應酬了,沒時間在場。關心杯中物勝於關心員工成長的老板,令我聯想起有些天天在客廳打麻將的父母,卻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是不可能的!別人不是聽他說什麽,別人是看他做什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秘訣3:定向PK。定向PK的意思是,培訓並不是誰都可以來,是要從員工中挑選那些學習意願強、珍惜學習機會、要求上進的學員。誰都可以來,就不稀缺,不稀缺就沒有價值,他就不珍惜這堂課。社會學中有個稀缺原理,意思是說,當壹樣東西非常稀少或開始變得非常稀少起來時,它會變得更有價值(參看《影響力》,P307,羅伯特?西奧尼迪著,陳敘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培訓不是福利,是給那些有需要、要求上進的同事。態度決定壹切。被動地、應付地來上堂課,不光是自己浪費了時間,浪費了老師的輔導時間,也會影響其他同學的上課狀態。所以培訓只能是給那些需要的人。有時候我們要謙卑些,承認自己的渺小,也就是我們只能影響那些願意改變、願意接受雕琢的人。有壹些人,連他媽、他爸,都沒辦法改變他,那就暫時由他吧,市場會給他教訓。怎麽找到那些需要的人?就要通過定向PK。通過個人申請參加培訓,同時要明確自己通過培訓想達到的成果,以及訓後的行動措施,然後經過公開宣講與PK,由大家根據他的決心與行動措施,投票決出最佳人選。反過來說,根據社會學中的承諾壹致性原則,壹個目標,當他做了公開宣講,他就有這種動力要去實現,從而在學習中能夠比較投入,在學習後也會相應地采取行動去落實這個目標,達致對學習成果的應用與落地。也就是說,學習是為達成目標而學,不是為了應付學習而學。周總理年輕時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總理是有大理想,所以讀書格外有動力,最終成就偉人。普通學員,就算沒這麽高的覺悟,低壹些,但至少得為個短期目標而學吧。秘訣4:訓前問卷。訓前問卷包括了壹些背景資料填寫、個人的培訓需求等等。很多人誤認為這是壹個形式。其實不然。這個問卷,壹方面寫出來了,講師在訓前看了可以對員工情況摸壹下底,對自己的講義做些修正;另壹方面,當學員花費了時間在寫這些內容的時候,他就在開始參與這個培訓了,實際上是培訓被前置了,真正的培訓不是講課那時才開始,而是之前。人的特點是參與越多,重視越大,收獲就越大,滿意度也越高。老公如果常常挑剔太太燒的菜不好吃,妳讓他自己做幾個菜,他保證吃得很香,再難吃,也吃得津津有味,因為他深度參與了做菜過程。問卷就是壹個令到他提前深度參與、提升滿意度、從而強化落地的環節與工具。
上一篇:在古代,龍是權利的象征,古代關於龍的故事和傳說都有哪些?下一篇:外貿外包服務的外貿外包服務具體實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