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服飾包括兩部分:壹是指衣服,包括衣服、褲子、裙子、帽子、圍巾、手套、腰帶、鞋子、襪子、綁腿等;壹是指裝飾(修飾),包括發型、首飾、眼鏡、背包(背包),甚至紋身、紋身。兩者結合成壯族服飾,是壯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服飾是壹個民族最鮮明的外在形象,它既屬於物質硬件文化,也屬於精神軟文化。它反映了壯族的經濟發展水平,生動地展示了壯族的思想觀念,即精神內涵,如人們的風俗習慣、哲學思想、審美觀念、道德倫理、社會禮儀、宗教信仰等。壯族服飾的文化形態既包含經濟因素,也包含精神風貌特征。
壯族服飾與古越人、甌人、洛越人、今人有關。如今,民族學家只能從壹些文字史料中來回顧壯族先民服飾的產生、發展和演變的歷史。據資料記載,在桂林竹皮巖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遺物中,有幾個骨錐。專家推斷,它們是嶺南壯族先民用來縫制獸皮或繪制原始纖維覆蓋物的工具,說明古代壯族有用於覆蓋的原生態服裝。後來從漢、三國、隋唐、兩宋、明清到近代,壯族服飾隨著經濟發展而演變。
根據專家專著,貴港蘿蔔灣漢墓出土的橙紅色回文錦殘片,說明當時的裝飾品是壯錦。還有壹種“洞布”,是麻織物和絲綢,說明早在漢代,古代壯族就種植麻、養蠶,為服裝提供原料。三國時期的竹疏布,隋唐時期的芭蕉葛藤布、細白麻布、筒中布都是當時的貢品。元代種棉花,織冀北布。明清時期,壯錦飾品的編織達到頂峰,絢麗多彩。從專家專著的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到壯族服飾產品從香蕉纖維、大麻纖維到棉纖維的演變過程。壯族的靛藍染色以其服裝印染技術而聞名。直到現在,壹些壯族村落的婦女仍然用靛藍染黑布來縫制黑衣服。如百色市那坡的壯族,崇左市龍州縣金龍自稱“布代”的壯族,大新縣布農的婦女,身著黑衣,在舞臺上展示自己的美麗,成為壯族服飾特色的亮點。布料染色後,塗上牛角膠,折疊展平,有光澤。其他的用米漿打漿,晾幹,整平。
壯族人口1500多萬,居住在廣西,分布在雲南文山和廣東連山。在如此廣闊的地域內,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各個地區的服飾各有特色,即不同地區、不同板塊的壯族服飾構成了多元壹體的壯族服飾。
壯族學者梁先生在其專著《壯族文化概論》中,將整個壯族聚居分布的廣大地區的文化劃分為九個文化區:紅水河中下遊、柳江龍江、桂西北、桂嶽、永年、永江右江、左江、桂邊、文山。壯族服飾文化的調查、挖掘、收集、研究和展示,也可以用地理學的概念來進行。
另壹種方法是通過劃分流域來收集、挖掘、整理、展示壯族服飾,如紅水河流域、左右河流域、邕江流域、郁江流域等。水文化與服飾文化也密切相關,如紅水河流域的東蘭、巴馬、鳳山、南丹等地的蛙女崇拜習俗和文化節,節日中展示的服飾也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我個人多年收集民歌的觀察,壯族服飾仍然保留著傳統特色,廣西西部的隆林、西林、那坡、靖西等縣。壯族服飾有很強的特色,以藍色和黑色為主。桂西北巴馬縣的壯族婦女服飾以青花為主色調,與那坡的黑人壯族服飾形成鮮明對比。在那坡強壯的男人、女人和孩子身上,很難找到白色、黃色或藍色。桂西南布帶、龍州、金龍的男女服飾,以黑色為主。女人穿黑色的連衣裙,褲子和外套,黑色的圍巾,黑色的布鞋,從頭到腳都是黑色的。此外,人的膚色白皙純凈,形成黑白對比,與統壹的服裝審美整體相得益彰。桂西南大新縣板甲村的布農女裝也有自己的特色:短外套、褲裙、淺線條花頭巾、花鞋;金牙銀鐲之類的裝飾品。
他們經常在溪邊唱莊環,在家門口烤糯米飯,這是壹個稻作民族的鮮明形象和精神風貌。桂東北龍勝壯族的服飾也頗具特色。女人們戴著碎花頭巾,穿著無領緊身上衣,兩個扣子,寬滾花褲子和布鞋。其他地區也各有特色,如雲南文山的壯族服飾,特色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