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服飾,男子多著長大衣(壹般稱“袷袢”),襟長過膝,無扣,無領,無口袋,寬袖,穿時腰系長帶,帶中可放食物及零星物品;夏季穿長短袖襯衣較多,青年、中年人所穿的襯衣領口和胸前飾有十字花圖案花邊。婦女穿連衣裙,外罩西服背心或西服上裝。多圍頭巾,老年婦女多蒙蓋頭。 *** 爾族的帽子有3種(皮帽、草帽、花帽)。
50年代初, *** 爾族還多保持傳統服飾。80年代,除壹些老年人(多在農村)保持老式衣著特色外,青年男子多穿西服,青年女子多著時裝。
蒙古族的服飾
蒙古族的服飾,因性別和年齡而異。中年男子冬天穿大襟皮大衣,布面以黑、藍為多。無布面的.壹般在衣袖和衣邊用黑布或藍布加縫約三指寬的布邊,有的用羊羔皮加邊。春秋兩季穿大襟布大衣。無論是穿皮大衣或布大衣,都系壹條3米長的藍黑色布腰帶。
舊時常見腰帶上掛有帶刀鞘的蒙古刀,刀鞘上插壹雙筷子,還掛有火鐮,有的還掛有壹條白布手巾。冬季老年人戴“巴司勒克”皮帽,中年人戴“居木得克”皮帽,帽頂都有用紅布條編成的壹小圓疙瘩,兩邊耳扇在後部相連,前邊可以護住鼻和嘴部,夏天多穿黑色大襟政朝長袍,用藍布纏頭,城鎮居民以戴禮帽為多。
婦女的服飾以長袍為主。少女夏天穿的長袍壹種有大襟的叫“拉布西克”;另壹種從中間系排扣(銀扣或布扣)到腰以下,左前鼎加寬,叫“比西米特”。長袍上繡有各種圖案花邊。腰上纏紅、綠、黃色的綢子或布帶,頭上纏繡花白布頭巾,喜帶戒指、手鐲和耳環。已婚婦女穿“鐵爾勒克”,外套“切格德克”, *** “拉布西克”。有的穿無袖長袍“別日孜”,腰部左右系帶。不用鈕扣。帽子上縫有銀飾物,帽頇有壹條垂到後腰的紅色長穗子。已婚婦女的長袍均不系腰帶。老年婦女的衣服不用色線繡花邊,帽子上無銀制飾物。
新中國成立後,青年男女多穿制服,如列寧裝、中山裝、學生裝,以及西服等。中年婦女喜歡穿連衣裙,戴頭巾。傳統服裝多為中、老年婦女在節日穿戴,平日少見。
*** 的服飾
*** 人傳統的衣飾,年長者多穿黑色布料外衣,喜穿白襯衣、青色和棕色坎肩;中老年男子常戴白色小圓帽。老年婦女多著青色服裝,布料多為平絨或條絨,白襪子,平絨或條絨布鞋,紮腿,蒙白色蓋頭。青年婦女喜穿大襟繡花外衣、繡胸兜、紮繡花圍裙。喜戴首飾,多戴耳環、發卡。已婚婦女要盤發(或梳兩條辮子),蒙黑色蓋頭或戴白布深沿圓帽。
新中國成立後。 *** 人的服飾有很大改變,中青年人的服飾同漢族人相似,唯老年人和壹些農村婦女,仍然保持著 *** 服飾的某些傳統特點。
壯族有什麽風俗?壯族的服飾有什麽特點? 壯族風俗: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壹個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雲南省文山,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布。人口1548.96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南宋時,曾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出“土俗字”,但使用範圍不廣,多使用漢字。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1957年11月,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的政務院第63次全體會議批準了《壯文方案》,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歷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壯族在宋代史籍中稱為“撞”、“僮”、“(彳+童)”。解放後稱“僮”。1965年10月12日,經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準,改族名為“壯族”。壯族人民曾多次發動反封建、反壓迫的農民起義,廣西桂平金田村是太平天國的發生地。1929年12月到1932年,在廣西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作出貢獻。
壯族人忌諱農歷正月初壹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裏串門。
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壹年壹度的“三月三”歌節等。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其代負並送到分手處。
解放後,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省地區為範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日常食俗: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壹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壹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幹飯,菜肴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制作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大米有秈米、粳米、糯米等品種。平時用於做飯、煮粥,也常蒸成米粉(類似面條,有湯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鮮美可口。粳米、糯米還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與漢族同)。營養豐富,在冬天常吃,能起禦寒滋補作用。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飯等,是壯族節慶的必備食品。玉米也有機玉米與糯玉米之別,機玉米用於熬粥,有時也煎成玉米餅。玉米粥乃山裏壯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還有吃南瓜粥的習慣,即先將瓜熬爛,加玉米面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後,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雞蛋大小的面團(內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餡料),再用水煮熟,與其清湯同吃,相當於漢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壯族食俗中的又壹特色。糍粑、五色飯、水晶包(壹種以肥肉丁加白糖為餡的包子)等均要用糖,連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腌菜的習慣,......>>
壯族的民居特色,服飾,風俗習慣,節日 我就唬壯族的,不過我家還真沒什麽特別的,基本都被漢化了,風俗的話, 就是過年時差不多家家要殺豬,包粽子,比較重視的節日有 三月三,七月十四,九月九,這三個節日都跟鬼神之說有關的
壯族在飲食,服飾,習俗上各有什麽特點 要簡短點的 以前是有藍色或黑色土制服裝,現在少了 ;比如現在那坡的黑衣壯是其中代表。
大部分人習俗上跟漢族壹樣,但有部分地區不過清明節,而是過“三月三”
壯族人好客 熱情 不排外
壯族的服飾有什麽特征 民族美及古典美,還帶有壹種說不出的味道
桂林壯族服飾有什麽特色? 壯族的服飾特色
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廣西、石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東連山、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和曲靖地區,及貴州從江和湖南江華等地。我國南方少數民族服飾,因受地理氣候環境操濟文化等因素的決定性影響,造就了其特定的基木式樣,即男女服飾多為短衣、短褲、短裙、綁腿和長衫、長褲等幾種形制。作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
的壯族服飾,在此基礎上結合不同的領襟開口方式,裙型(筒裙、褶裙),色彩,服飾品,發式等可變元素,形成了既具有我國南方少數民族服飾***性,又有民族特性的壯族服飾。
壯族的男女服裝款式以藍黑色衣裙、衣褲式短裝為主。據清代顧炎武《長下郡國利病書》載:“壯人花衣短裙,男子著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後兩幅掩不及膝,婦女也著黎桶,下圍花饅。”
壯族男子多穿對襟或右衽圓領上衣,著寬大褲,束腰帶,有的纏綁腿,紮青、黑、藍或白頭巾。婦女服飾各地都有不同的特色,較男子的復雜、生動,更能
體現壯族服飾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壯族婦女服飾通常是壹身藍黑,穿寬腳褲、筒裙或蠟
染褶裙,腰間系精致的圍腰或短圍裙,包黑色或花頭巾,穿繡花鞋,顯得端莊得體,樸素大方。女上衣分為對襟和偏襟兩種(有的在頸口、袖口、襟底均繡有彩色花圖1戴銀飾的廣南壯族婦女邊),有無領和有領之別。其長短也有兩個流派:大多數地區是短及腰,如隆林、平果、武鳴、豈寧以及其他壹些地區。而淩石、樂業、龍州等縣,女上衣為長及膝前。壯族婦女普遍喜好戴耳環、手鐲和項圈等銀制飾品。服裝花色和佩戴的小飾物,各地略有不同。
二 壯族服飾色彩分析壯族服飾色彩以青、黑色為主基調,婦女服色在此基礎上配以少量五彩色,是壯族人民典型的服飾用色和配色方式。根據壯族服色用色的特點,將其服飾色彩分成兩個不同的色組,來闡述不同色組及其配合的語義和功能。
(壹)驅邪祈佑
壯族服色尚青黑,源於壯族先民圖騰崇拜的驅邪祈佑。壯族自占有蛇圖騰、鳥圖騰和蛙圖騰崇拜。《說文?蟲部》字條下註:“南蠻,蛇種。”壯族人民自稱蛇的後裔,奉蛇為圖騰,可見其對蛇的敬畏和崇拜。壯族先民尊鳥為祖、為神。文山地區壯族傳說烏鴉是壹小姑,崇為小姑女神,其《巫經》之為“烏鴉小姑”,顯示其鳥圖騰崇拜的痕跡。在壯族史引人註目的還是蛙圖騰,廣西東蘭、鳳山壯族至今仍有“蛙婆節”的節日,在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祭蛙儀式。此外,現在石南壯族仍跳銅鼓舞,鼓上雕蛙,亦為蛙圖騰祭儀的遺存。
青蛇、烏鴉、青蛙鈴為青黑色,為壯族圖騰物的色彩。色彩木寓於圖騰實物,人們在使用圖騰物以求圖騰護佑時,同時也就使用了色彩。作為圖騰實物無法分割的無形組合部分的色彩,被賦子圖騰的馭邪祈佑功能,這也是圖騰崇拜觀念擴展、演化的必然選擇。圖騰實物的色彩如同圖騰實物木身擁有神聖功效,壯族先民對此深信不疑。因此,對他們而言,青黑色因其所承載的圖騰觀念,進而具有美的價值。
壯族先民有文身的習俗,這也與圖騰崇拜密切相關。漢劉安《淮南子?泰族訓》.己載,越人(含壯、傣族先民)“路事寡水事眾”,故以青黛文身避害。高誘註曰:“文身,刻幽其體內,點其中,為蛟龍之狀,蛟龍不傷也。”“文身”是壯族先民身體裝飾的壹種方式,在以漁獵為生的原始社會,具有保護人類祖先避免外界物傷害的馭邪功能,同時也是圖騰觀念
的藝術化表現。紋身是壯族先民在被動的生存環境
下,所采取的壹種極端行為,以傷害自身身體為代價。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以采集漪獵為生的生產方式,逐漸被建房定居、馴養家禽的農耕文......>>
壯族的服飾是什麽樣子的? 壯族先民的服飾隨著社會的發展處於變化之中。在不同的歷史時代,由於經濟的發展而促使服飾增添了時代的色彩,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持色和地方色彩的服飾。
在壯族聚居的農村,婦女的服裝端莊得體,樸素大方。藍黑顏色是***同愛好。喜穿長裙短衣,頭包青色繡花帕,腰系精致圍腰。上衣分對襟和偏襟兩種,其中又分有領和無領之別。在以藍黑為主的底色上,上衣的襟邊、下擺和袖口等部位喜歡鑲壹道寬約壹寸的五彩花邊,表現出各自巧奪天工的本領和審美的情趣。裙子喜用黑色,也有穿褲子的,女褲腳邊分別鑲有兩道不同花紋圖案的花帶,其中底邊壹道寬5寸.另壹道寬3寸,多為菱形連續紋樣。這壹身在平穩中透出青春熱力的服裝,顯示出壯家姑娘的純樸美。
壯族婦女有佩金戴銀的習俗。婦女的主要飾品有銀梳、銀簪、耳環、項圈、項鏈、胸排、戒指、銀鐲等。銀鐲式樣豐富,有的打成壹指多寬的薄片,上面有藤蔓或花卉作裝飾;有的打成藤條,上有小枝纏繞、新葉扶持;有的是多股藤蔓相纏,其中有的還嵌上綠色小珠。鐲子的式樣繁多,其特點是精致小巧,其形態和花紋多取自壯鄉的自然景物,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姑娘們的手鐲不僅是裝飾品,而且還是愛情的象征。在青黑色的鑲邊衣服上,配上各種形態的銀飾,在黑底的襯托下,銀光閃閃,格外明亮。人體的媚態與自然景物的美融為壹體,俊秀中透出壹種藝術的光澤。類似的裝飾在交通不便的邊遠壯寨還可見,而居住在城鎮周圍或者交通沿線的壯族,無論男女,其服裝式樣完全漢化,且追求的都是現代時裝。
壯族服飾生活習慣 服飾
服飾是人類物質與精神需求的復合表征,即外表特征與心理審美的結合。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是各民族創造智慧的結晶,展示出各民族的精神風貌。
壯族服飾包括兩大部分:壹是指服裝,即衣服(衣裳),包括衣、褲、裙、帽、圍巾、手套、腰帶、鞋、襪、綁腿等;壹是指裝飾(修飾),包括發型、首飾、眼鏡、背包(背袋),甚至文臂、文身等。兩大部分組合成壯族服飾,是壯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衣是壹個民族最具特色的外在形象,既屬於物質的硬件性文化,同時又屬於精神的軟體性文化。它反映了壯族經濟發展水平,形象展現壯族的思想理念,即精神內涵,如民情風俗、哲學思想、審美意念、道德倫理、社交禮儀、宗教信仰等。壯族服飾文化形態,包含經濟的因素,又包含精神的風格特征。
壯族服飾,與古越人、西甌、駱越人、僚人有關。現在的民族學專家只能從壹些文字的史料來回顧壯族先民服飾產生與發展、衍化的歷史。資料表明:桂林甑皮巖發掘的新石器遺物中,有若幹件骨錐,專家們推斷:那是嶺南壯族先民用來縫制獸皮或牽引纖維原始蔽體物的工具,說明古壯人早就有遮體的原生態服飾。以後到漢、三國、隋唐、宋、明清至近現代,壯族服飾隨著經濟發展而進化。
據專家的專著論述:貴港羅泊灣漢墓出土黑地橘紅色回紋錦殘片,說明當時就有了壯錦這種飾物。還有壹種“峒布”,是麻織品及蠶絲品,說明遠在漢代,古壯民就種麻養蠶,為服飾提供原材料。三國時代的竹疏布,隋唐時代的蕉葛布、細白麻布、筒中布,均作為當時的貢品。元代始種棉花,織吉貝布。明清時期,壯錦飾品制織達到高峰,五顏六色。從專家專著中的回顧論述,可看出壯族服飾制品,從蕉纖維、麻纖維到棉花纖維的進化過程。服飾印染工藝,壯族藍靛染是有名的,直至當今,壹些壯族村寨的婦女,仍以藍靛染制黑色布料,以縫制黑色的服裝。如百色市那坡黑衣壯人,崇左市龍州縣金龍壹帶自稱“布代”的壯人,大新縣板價布儂婦女,她們穿著黑衣服裝在舞臺上展示其亮麗,成為展示壯族服飾特點的亮點。布匹染成之後,過牛角膠,折疊打平,閃閃發亮。有的則用米漿來漿過,曬幹打平。
壯族1500多萬人口,集居於廣西,分布於雲南文山及廣東連山等地。這麽廣大的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是不平衡的,各地域服飾各有特點,即不同地域,不同板塊的壯族服飾,構成多元壹體的壯族服飾。
壯族學者梁庭望先生在他的專著《壯族文化概論》中,將整個廣大的壯族聚居與分布地區的文化,劃分為九個文化區:紅水河中下遊文化區,柳江、龍江文化區,桂西北文化區,桂粵文化區,邕南文化區,邕江、右江文化區,左江文化區,桂邊文化區和文山文化區,來考察、分析各地域的文化特色。對壯族服飾文化的考察、發掘、收集、研究與展示,同樣可以用地理學觀念來進行。
另壹種方法,以江河流域為劃分,來收集、發掘、整理、展示壯族服飾,如紅水河流域,左、右江流域,邕江、郁江流域等等。水文化與服飾文化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紅水河流域的東蘭、巴馬、鳳山,南丹的蛙婆崇拜風俗文化節,節日展示的服飾亦充滿濃郁的民族特色。
多年的采風觀察發現,壯族服飾目前仍相對保留傳統特色的,如桂西有隆林、西林、那坡、靖西等縣,壯族服飾特點較濃,以藍、黑兩色為主色。桂西北的巴馬縣壯族婦女服飾,其色彩以藍、白色為主色調,與那坡黑衣壯人服飾形成鮮明對比。那坡黑衣壯男女老少身上,很難找到白色或黃色、藍色。桂西南的龍州、金龍壹帶布代男女服飾,以黑色為主色調,婦女穿衣、褲、外套黑色長裙,頭戴黑巾,穿黑布鞋,從頭到腳,均為黑色,加之人的膚色潔白純凈,形成黑白對比,相輔成統壹的服飾美學整體。桂西南的大新縣板價村的布儂婦女服飾,亦別具特色:短衣、......>>
少數民族的***有服裝特點是什麽? 1、傣族服飾:傣族是雲南省物有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雲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壩地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傣族主要的居住區。傣族生活的地方,都是熱帶、亞熱帶地區,那裏氣候溫熱,山林茂密、物產豐富。傣族服飾也就充分體現了這些地理特點。傣族服飾不僅給人壹種強烈的美感,又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傣族服飾中男子的服飾比較樸實大方,上身為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凈色長褲,多用白色、青色布包頭。這種服裝在耕作勞動時輕便舒適,在跳舞時又使穿著者顯得健美瀟灑。傣族女子的服飾則絢麗多彩,充分展示了她們的活力與性感。傣族女子上身著各色緊身內衣,外套淺色大襟或對襟窄袖衫,下身著花色統裙,裙上織有各種圖紋,傣族女子喜將長發挽髻,在發髻上斜插梳,簪或鮮花作裝飾,並喜歡佩帶金、銀飾品,在小蠻腰上系壹根精致銀腰帶。這樣的服飾把她們裝扮得妖美玲瓏,婀娜多姿。她們仿佛壹只只美麗的孔雀,優雅嫻靜。
2、布依族服飾:布依族服飾多用青、藍、白幾種顏色。建國前,男子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衫及長褲。老年人多著長衫。近來男子服飾與漢裝無異。婦女服飾多種多樣,鎮寧、關嶺、普定、六盤水壹帶是目前保存布依族最古老服飾的地區,婦女著大襟短衣,領口、盤肩、衣袖和衣腳邊沿,皆用織錦和蠟染各色幾何圖案鑲制。下穿百褶長裙,用白底藍色蠟染花布縫成。自制的織錦和蠟染是布依族服飾的主要特點。只有老年人為了莊重,才用赫紅布作裙身,上面再接壹段蠟染花布。每位婦女通常有十幾套衣裙,多則幾十套。節日裏都習慣於穿6件上衣,9條裙子,系1條青色或藍色繡花腰帶,顯得更加嬌姿艷態。同時非常講究頭飾,婚前頭盤發辮,戴繡花頭巾;婚後須改用竹筍殼作“骨架”的專門飾樣,名曰“更考”,意為成家人。鎮寧、關嶺地區,姑娘喜攏高髻,形如拱橋,發上插著長約尺許的銀簪,配上短衣長裙和繡花布鞋。其他地區則多著短衣長褲,或在衣襟、嘩口少褲腳鑲上蠟染或刺繡花邊。黔西南安龍、興仁壹帶婦女喜用白布作頭巾,系各色繡花圍腰,樸實無華,典雅大方。同時還喜戴銀、玉手鐲、發簪和戒指、項圈,樣式別具壹格,頗有特色
3、白族服飾:白族女子穿淺色大襟上衣,外罩黑色或紫色絲絨大襟坎肩,下著鑲花邊長褲,系繡花圍腰,腰帶刺繡精美,腳穿翹頭繡鞋。頭上頂壹塊花帕,未婚女子梳獨辮子盤於頭頂,壓在花帕上,飾彩色絨球,耳側垂長線穗。已婚婦女將長辮藏在花帕裏。喜歡佩戴各種銀飾和琺瑯飾品。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貴,體現在男子的服飾上,男子的包頭帕、上衣、褲子、綁腿等都喜用白色。其身著立領對襟衣,寬大中式長褲,鹿皮對襟坎肩,繡花肚兜,包頭帕、打綁腿、穿剪口布鞋或草鞋,在雲南洱源縣西山區,每個成年後的白族男子都身挎壹個小巧玲瓏的繡花荷包,荷包上繡著“雙雀登枝”、“鴛鴦戲水”等紋樣,這是愛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聰明智慧的結晶。白族女子善於繡染,其服飾上多有精美的刺繡、挑花、鑲滾、紮染等手工藝。 白族服飾用色大膽,淺色為主,深色相襯,對比強烈,明快而又協調;挑繡精美,壹般都有鑲邊花飾,裝飾繁而不雜。白族服裝越往南顯得越艷麗飾繁,越往北越見素雅飾簡;就山區與壩區比較,山區白族穿著較艷,壩區白族相對較素。青年女性的衣飾,主要有頭帕、上衣、領褂、圍、長褲幾個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黃、湖藍或淺綠色,外套黑色或紅色領褂,右衽結鈕處掛“三須”、“五須”銀飾,腰系繡花或深色短圍腰,下著藍色或白色長褲,或上下壹體,色調壹致,或衣、褂、褲、圍腰各為壹色,於多色塊對比中求和諧。有的以嫩黃色上衣,配同樣顏色的長褲,點綴大紅絲絨的領褂,有的以湖藍色或綠色上衣,配上黑色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