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壯語的歷史演變

壯語的歷史演變

越人是古代生活在長江以南廣大沿海地區的壹個大民族。它們在文學上被稱為百越,包括於越、甌越、閩越、東嶽、陽嶽、南嶽和洛嶽。壯族的先民甌人和洛越人在南方建立政權,他們的語言是現代壯語的起源。

越人歌是最早用漢字記錄外文的文學翻譯作品。古今漢語發音不壹樣,但是把壯侗兩種語言的原漢字解讀出來真的很流暢。說明當時的古越人的語言與今天的壯侗語族有關。越人雖然練的是與中原不同的“野音”,但其實音樂素質很高,脫口而出的話,做出來的歌。文字也精煉,清新雋永;句型隨機多變;節奏自由,節奏分明,錯落有致;北方四字詩的方形格式,沒有壹點呆滯感。這也符合他們自由奔放,淳樸率真的民族性。

壯族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活動中,為了便於記錄和交流,在商周時期創造了文字符號。這種文字在壯族創世史詩《布洛陀》中被稱為sawgoek,意為原書,即最古老的文字。從廣西出土的戰國至漢代的文物中可以看出,這種雕刻符號開始勾勒出物體的輪廓,並有向象形文字發展的趨勢,比結繩筆記進步了壹步。隨著漢文化在壯族地區的廣泛傳播,壯族先民吸收和模仿了六個漢字的造字方塊,創造了“sawndip”,意為造字。這就是史籍所說的“白話字”,也叫“方白話字”或“sawndip”。這些字有的是利用漢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漢字來註釋壯語的音義,有的是創制的象形文字。這種寫法壹方面迎合了“同語文字”的政策,使記錄壯語的文字得以保存,並以漢字的形式流傳。另壹方面也是少數古羅越字的發展方向。學術界大多認為古壯字的產生始於唐代。最早發現的古壯文是上林縣的兩塊唐碑、五嶽縣的《六合壯府頌》、澄州、至誠碑,它們分別使用了古壯文。有學者認為,當時出現的古壯文從未得到官方認可。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兩塊唐碑的作者是當時嶺南地區的首領。他們是當時嶺南地區的官方統治者,他們在碑文中使用古壯字是為了留給後人,說明古壯字是官方認可的。但由於各地字形不同,沒有統壹的標準,筆畫過於復雜,書寫不易,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沒有被行政文件和正規教育所采納(當然這也與壯族沒有建立統壹的政治國家有關)。方形壯文至今仍在壯族地區的人們中流行。

楷書和白話文是壯文發展史上的兩個階段。學術界壹般認為,壯族地方民間文字始於唐代,盛於宋代,盛於明清。不僅有碑文,還有大量的師歌和民歌。許多壯族傳統的長詩和神話故事都是這樣保存下來的。民間藝人用它來記錄、匯編、整理故事、傳說、民歌和戲劇,如《布波》、《劉三姐》、《百鳥服》、《農高智的故事》,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史料和文化財富。65438年至099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專家完成了壯文古文字處理系統軟件設計,用於整理各類壯文古文字手稿,先後出版了《布洛陀經典詩詞翻譯劄記》、《壯族古代民歌集成》、《嘹歌》、《還安》等壯文古籍,展現了壯族古老而豐富的傳統文化風貌。這種寫法,在越南,也叫南字(傣南字),在布依族地區,也叫古布依文(方布依文)。

創作這種文字,首先要有壹定的漢字基礎。沒有壹定的漢語基礎恐怕很難學,但古壯字的特點與壯族的語言相吻合,能準確表達壯語的音義,所以壹直深受壯族人民的喜愛。但這種寫法的創作是很隨意的,因人而異。不同方言的人對語言的理解是不壹樣的,所以造出來的字有壹個讀音意義,也有幾種寫法。隨著中國大陸漢字的簡化,壹些古壯文的偏旁部首也被簡化了。現存的用古壯文書寫的書籍,無論是宗教人員記錄的宗教典籍,還是普通人記錄的民歌、故事,語法、詞匯都不是很嚴謹,可見漢語在當時對壯語已經產生了壹定的影響。隨著漢族因轉移軍民逃離戰亂等原因從中原南遷,也帶來了不同的漢語方言。因此,北方壯語多借用漢語西南官話,而南方壯語中的漢語借詞多為粵語和平話發音。由於歷史原因,這種寫法沒有得到規範統壹,只在壹定範圍的民間使用。目前,經過初步的收集和整理,這些通俗的白話文字已經編成了壹部古壯字詞典,準備出版。“古壯文”概念的確定,不僅反映了它作為民族文字的歷史存在和作用,也是傳統壯文與新造語音壯文的區別。說明壯族的書面語歷史悠久,並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到了壹個新的階段。語音壯語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提高壯族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人民政府幫助壯族人民創造了表音壯語。這套表音壯語使用拉丁字母,以北方壯語為基本方言,以南寧市武鳴區(原名武鳴縣)壯語發音為標準讀音。1957 165438+10月29日,國務院通過《壯語方案》,批準在壯族地區試行。至此,壯族人民有了正式統壹的文字。

後來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壯語教學壹度終止。時至今日,學校的壯語教學仍然與壯族人口不相匹配。大部分學校直接采用漢語教育,導致大部分年輕人在使用壯語時,漢語表達方式和借詞較多。外來詞的發音也更傾向於普通話。年輕人的漢語借用習慣也與老年人不同,比如老年人習慣說“拜”,年輕人習慣說“周”等等。

雖然壯語是中國使用最廣泛的少數民族語言,但這只是說壯語方言的人數之和。由於標準壯語還沒有完全進入學校和媒體領域,標準壯語的覆蓋面實際上是有限的。雖然創造了壯語,明確了壯語的法律地位,制定了標準語音,但仍然沒有真正解決壯語內部交流的障礙。壯語的使用和標準發音還沒有真正普及。壹方面保持了壯語的多樣性,但另壹方面,壯語仍處於“散養”狀態,不受規範。語法、詞匯、壯語思維其實都是不斷被普通話幹擾的。如果壯語教學沒有真正實現,實際上是弊大於利的。

  • 上一篇:四會的風俗,建築,飲食,出行有什麽習慣?
  • 下一篇:10月尤溪導遊尤溪旅遊景點地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