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壯錦是哪裏的特產

壯錦是哪裏的特產

壯族這個古老而勤勞的民族,農業與手工藝術都較為發達,其中的民族手工藝品──壯錦,就聞名於世。壯錦的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體現了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由於壯錦象征美好,曾被明王朝列為供品,各貴官富商也“莫不爭購之”,名聲漸由國內傳揚到國外,許多外國客人來柳旅遊時紛紛購之留念,或贈親朋好友,正證明了壯錦藝術的迷人魅力。(柳州)

壯錦,與雲錦、蜀錦、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據傳起源於宋代,是廣西民族文化瑰寶。這種利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精美工藝品,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體現了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忻城縣是廣西壯錦的起源地之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忻城壯錦曾經是廣西壯錦中的精品,作為貢品晉獻皇宮。

特產文化:歷經千余年發展的壯錦有自成體系的三大種類、20多個品種和50多種圖案,以結實耐用、技藝精巧、圖案別致、花紋精美著稱。據說宋代有壹名叫達尼妹的壯族姑娘,看到蜘蛛網上的露珠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異彩,從中得到啟示,便用五光十色的絲線為緯,原色細紗為經,精心紡織而成。從此就產生了瑰麗的壯錦。當時的壯錦是用絲、麻、絲棉交織而成的。

關於壯錦的美麗,還有壹個動人的故事。傳說,古時候,住在大山腳下的壹位壯族老媽媽,與三個兒子相依為命。老媽媽是壹位手藝精湛的織工。她織出了壹幅壯錦,上面有房屋,有花園,有田地、果園、菜園和魚塘,還有雞鴨牛羊。壹天,壹陣大風,把壯錦卷向東方的天邊去了,原來是那裏的壹群仙女拿壯錦做樣子去了。老媽媽先後派出了兩個年齡稍長的兒子出發去尋找壯錦,但他們都畏懼路途艱辛,拿著錢到城裏享福去了。後來,老0三兒子,在大石馬的幫助下,越過火山和大海,找到了紅衣仙女,讓她還回壯錦。紅衣仙女正拿著老0壯錦樣子在織錦,老三趁機拿走了自己家的壯錦,騎馬回到老0身邊。老三回到家中,壯錦在陽光下漸漸地伸寬,變成了美麗的家園。但是,讓老三沒想到的是,仙女實在是太喜歡老0壯錦了,便偷偷在壯錦上繡下了自己的像,被老三帶回家中。於是老三就跟她結為夫妻,過上了幸福生活。

特產意義:歷經壹千多年的發展,以壯錦藝術為典型代表的廣西民族織錦藝術已成為我國傳統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壯錦在廣西各族人民長期的勞動實踐中,產生豐富而精彩的紋樣,強烈地反映了他們對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熱愛和崇敬,滲透著民族文化的樂觀精神,凝聚著人們的美好向往,表達出真誠的情感,在滿足生活基本需要的同時,把物質的實用功能與精神需求緊密結合,成為承載民族文化記憶的"活化石"。壯錦是壯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之壹,它不僅可為我國少數民族紡織技藝的研究提供生動的實物材料,還可以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紡織史增添活態的例證,對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起到積極的作用。然而,由於歷史和現實等多方面的原因,壯錦面臨著嚴峻的傳承危機,急需搶救和保護。隨著自然經濟結構的潰散,商品經濟和都市文明不斷沖擊古老的民間文化,織錦這門傳統工藝的傳承和發展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過去織錦工藝得到廣泛發展,很大的壹個因素是緣於它是不少壯族婦女賴以為生的基本技能。織錦工藝代代相傳,有靈性的織錦手或是特別聰明的姑娘,會把師傅傳給她的壹些基本原理,再加上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創作揉合在壯錦裏面,所以壯錦是在不斷地發展、補充和升華。在今天的商品社會中,織錦技藝已不再需要承載著生存的壓力,只是單純地還原到壹種民間工藝的身份,壯錦的意義只是作為壹種民族工藝美術品為人們接受。而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延續大都靠口傳身授,艱難的生存困境使得年輕壹代望而卻步,也使得織錦技藝後繼乏人。因此,藝人工匠的個人生存條件,是民間技藝存在的前提。

  • 上一篇:土家族習俗和節日
  • 下一篇:大班體育教案:單腳跳障礙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