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出血-體表可見。血管破裂後,血液通過皮外傷流出體外。內出血-體表不可見。血液從破裂的血管流入組織、器官或體腔。
外用止血法
指壓止血:指壓止血是壹種簡單有效的臨時止血方法。根據動脈的走向,在出血傷口的近端,用手指壓迫血管使其閉合,達到暫時止血的目的,再選擇其他止血方法。指壓止血適用於頭頸部和四肢動脈出血。
加壓包紮止血法:敷無菌紗布或幹凈的手帕、毛巾、衣服等。到傷口處,然後敷上壓力繃帶或繃帶。適當的壓力是在不影響受傷肢體血液循環的情況下止血。如果傷口有骨折,必須用夾板固定。當傷口存在關節脫位和斷骨時,不采用此方法。
加墊屈肢止血:適用於上肢及小腿出血。在沒有骨折和關節損傷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止血帶止血:用於四肢動脈出血,上述方法不能止血時。常用的止血帶有橡皮筋和布止血帶。除非絕對必要,否則不要使用止血帶止血。
需要註意的事項
1.紮止血帶時,皮膚和止血帶不能直接接觸,要墊敷料、布墊或將止血帶放在內褲外側,以免損傷皮膚。2、止血帶應松緊適宜,以便止血。結紮過松不能止血,結紮過緊容易損傷皮膚、神經和組織,造成肢體壞死。3止血帶紮太久容易造成肢體壞死。所以,止血帶紮好後,記錄紮止血帶的時間,每隔40-50分鐘放松壹次,每次1-3分鐘。為了防止止血帶放松後大量出血,應在放松期間對傷口加壓止血。4.運送傷員時,止血帶上應有明顯標誌。不要用衣服蓋住傷口,以免妨礙觀察,並標註上止血帶的時間和放松止血帶的時間。
2敷料
如果遇到外傷,我們在處理外傷時,通常需要對傷口進行包紮。穿衣的基本技巧有哪些?
環形繃帶法
這種方法是繃帶包紮最基本的方法,常用於包紮手腕、四肢、胸部、腹部等部位。方法:將繃帶以環形重疊的方式纏繞,最後用大頭針固定住帶尾,或者將帶尾剪成兩端系緊。
註意:
(1)繃帶纏繞方向應由內向外,由下而上,由遠端向近端。在開始和結束時,需要重復纏繞壹次來固定它。打結和固定應在傷口上部和肢體外側進行。(2)包紮時應註意松緊。不要太緊也不要太松,以免妨礙血液循環。(3)包紮肢體時不要遮住指尖或腳趾尖,以便觀察血液循環。(4)檢查遠端脈搏,觸摸手腳是否有寒顫等。
三角繃帶法
三角巾全巾:三角巾全開,可用於包裹或懸吊上肢;三角巾寬帶:將三角巾的頂角折到底邊,然後再對折。可用於固定下肢骨折或加強上肢懸吊等。三角巾窄帶:將三角巾寬帶再對折。可用於腳和腳踝“8”字固定。
3骨折固定術
骨折常發生在外傷中。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修復骨折。在固定之前,我們應該了解骨折的癥狀:疼痛,腫脹,畸形,骨摩擦,功能障礙和大量出血。
急救方法
(1)註意傷口和全身情況。如果傷口出血,先止血,再包紮固定。如果出現休克或呼吸或心臟驟停,應立即進行搶救。(2)處理開放性骨折時,應對局部進行清洗消毒,並用紗布包紮傷口。禁止將暴露在傷口外的斷端送回傷口,以免造成傷口汙染,再次刺傷血管和神經。(3)對於大腿、小腿、脊柱骨折的傷者,壹般應就地固定。不要隨便搬動傷者,也不要盲目復位,以免加重傷情。(4)用於固定骨折的夾板的長度和寬度應與骨折肢體相稱,其長度壹般應超過骨折的上下關節。(5)用於固定的夾板不應與皮膚直接接觸。夾板與肢體之間可用紗布、三角巾墊、毛巾、衣服等軟性材料墊起,特別是夾板兩端、關節骨突出部分及縫隙處,墊起可適當加厚,避免皮膚磨損或局部組織壓迫壞死。(6)固定和綁紮的松緊度應合適。太松達不到固定的目的,太緊會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肢體壞死。固定肢體時,應暴露指(趾)端,以便隨時觀察肢體的血液循環。如果發現手指(趾)蒼白、冰冷、麻木、疼痛、腫脹,甲床發青,說明固定、捆綁過緊,血液循環不暢。應立即松開並再次固定。(7)四肢骨折固定時,應先捆綁骨折上端,再捆綁骨折下端。如果裝訂順序顛倒,會導致再次錯位。上肢固定時,肢體要彎曲捆綁(肘彎);下肢固定時,要將四肢伸直,紮緊。
4處理
以上內容是創傷急救的基本技術之壹,其實搬運也是急救的重要技術,因為不正確的搬運方法可能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
搬運方法:常用的搬運方法有徒手搬運和擔架搬運兩種。可根據受傷人員的嚴重程度和運輸距離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徒手搬運法適用於傷勢較輕,運輸距離較短的傷員,擔架搬運法適用於傷勢較重,不適合徒手搬運,需要長途運輸的傷員。
需要註意的事項
(1)移動傷者時,首先檢查傷者的頭、頸、胸、腹、四肢是否有損傷。如有受傷,先進行急救,再根據不同的傷情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2)重疾(傷)和長途跋涉的患者,途中應做好護理,密切註意傷者的意識、呼吸、脈搏和病(傷)勢的變化。(3)紮止血帶的傷者應記錄紮止血帶和放松止血帶的時間。(4)運送脊柱骨折傷員時,保持傷員身體固定。頸椎骨折的傷者除了身體固定外,還要有專人牽引固定頭部,避免移動。(5)用擔架擡傷員時,頭壹般略高於腳,休克傷員的腳略高於頭。行軍時,傷者腳在前,頭在後,以便觀察傷者的情況。(6)用汽車或大車運送時,應固定床,防止啟動和制動時傷者再次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