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人”的概念的初步形成
在中學階段,由於學生學習的終極目標被中學老師和家長變相定位為高考——未來生存的“獨木橋”,盡管素質教育普遍實施,但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仍然主導著許多中學老師和家長的觀念。追求升學率的老師和希望孩子成功的家長* * *都把自己的學生丟進了壹臺考試機器,而學生卻在這種雙重壓力下“迷失”了自己。從某種意義上說,為生存而設計無可厚非,但這種設計更確切地說是對學生從身體到精神的壹種強行異化,即學生意識中對“人”和“人性”的概念沒有相對正確的定位。或許這個判斷過於苛刻,但事實也是如此。在人文氛圍比較濃厚的大學校園裏,很多從中學過渡到大學的學生,對“人”的認識比較模糊,在考慮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時表現出無奈。這是壹種在中學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約束和幫助下的迷失方向。所以,在人生應該定位和導向的大學階段,我們要給這些學生補的第壹課,就是對“人”這個概念有壹個相對正確完整的認識。
對此,可以說向非中文專業學生開設大學語文具有戰略意義,因為它能以其獨特的形象沖淡傳統的糾正學生思想的政治說教方式,潛移默化地糾正學生對“人”的認知。在課程體系上,引進了著名作家如陶淵明、魯迅、史鐵生、老舍等。,可以使學生從親身經歷中領略“人”的概念,同時分析反映其性格、心靈、人性的內容,這將使學生更加意識到人類生命與發展、需要與追求、自由與創造的現代人文精神,從而欣賞到真正的“人”。這對於糾正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認知偏差,緩解中學教育帶來的負面心理影響,盡可能避免心理疾病的發生,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
與中學的文本分析不同,大學語文教學的這種修正思想的方式,可以彌補傳統政治說教的不足,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為自己確立壹個基本的人生取向,形成對“人”的自我價值的基本認識。它相對縮短了學生從中學進入大學後的心理斷奶期,使他們比中學時期更早地形成自我發展的初步方向。這可以說是對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的學生最基本的“人”的概念的矯正,是切實推進人文素質教育的有效基礎。
第二,個人氣質的良好培養
現在的學校,絕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絕大多數家長往往因為“獨立”而區別對待他人,這直接導致很多學生的個人氣質存在明顯缺陷,表現為在學校生活中自理能力弱,偏執頑固,成為他們學校集體生活的攔路虎,也是未來走向社會的嚴重障礙。如果在高校教育中不及時重塑人格,既不利於學生個人自身素質的提高,也不利於高校整體人文素質的提高,更不利於未來社會文明的全面進步。總之,這對學生、學校、社會都會產生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我們知道,文學是壹門人學,大學語文的課程體系建設基本上是以文學作品為基礎的。因此,大學語文在教學實踐中,除了基本功訓練外,還以文學審美為基礎。此時的文學審美作品分析不同於中學時的作品解讀,而是以文本分析和文學鑒賞為基礎,引導學生在更高的層次上發現美、認識美、理解美、欣賞美。這種教學模式在高校人文素質建設中對培養學生的個人氣質有著獨特的優勢。恩格斯曾說,他在巴爾紮克的《人間喜劇》中所學到的經濟學知識,“比他從當時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各行各業的統計學家那裏學到的還要多”。這充分指出了優秀文學作品中社會科學的教育功能。在高校非中文專業學生中開展大學語文課程,可以系統全面地傳播人文素質中的人格和品格培養教育,讓學生在國內外名著中學習做人的道理,體會人生的真諦,從而在新的層面上塑造個人氣質。
同時,我們應該看到的是,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必須“師從高處,以身作則”。也就是說,除了用必要的教學藝術去感染學生,還要註意言傳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學生。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等美德自然溢出,這既是對教學效果的有益探索,也是對學生人文素質提高的獨特教育貢獻。
古語有雲,“腹中有詩魂”,春風潤物細無聲的啟蒙可以說是學生氣質教育的壹劑良方。
第三,社會品格的完善
人就是社會中的人。生活在社交空間,無法避免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流。現代社會也是壹個競爭的社會,它強化了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步入社會和競爭,不是簡單的個人競爭,更是廣義的社會競爭。如果每個人都只活在自己身上,那麽他作為“人”的意義就體現不出來,因為他的個人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實現,更談不上他的社會價值的實現。因此,我們必須看到,培養學生的自我氣質是必要的,塑造學生的社會性格更為重要。因此,在高校人文素質教育改革體系中,需要從社會的高度全面塑造學生的人文素質,即進行“以真善美整體實現人的本質,人與環境(自然和社會)和諧相處”的現代人文理想教育。
古往今來,詩人、小說家、散文家,甚至科學家在很多作品中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社會人文關懷。這種氣質既是個人性格和道德的展示,也是個人氣度和社會責任感的溢出,如屈原、魏徵、杜甫、愛因斯坦等。他們在自己的文章中,既表現出非凡的氣度,又表現出對社會民眾的同情和對國家興亡的關心。這是“人”的價值高於自我的自然表現,也可以說是完美人性的體現,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精神財富。
對非中文專業學生中的相關作品進行文本分析,可以幫助學生古為今用,培養學生以國家和社會為重的人文氣質,培養學生以國家和社會為重於家庭的責任感,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品格,有利於學生離校後職業、社會和民族心的形成,從而在逐步成長中樹立大我的形象。這是大學生自我修養的最終形成,是高校人文素質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標,是現代文明社會建設所需要的人才模式。
或許,壹本大學語文的教材容不下完整的人生,有限的課堂教學實踐也無法徹底改變大學生對人生的理解和人文情結。然而,我們欣喜地看到,在大學語文的課程建設中,教師越來越重視重德載物的精神,以及在“現代人文意識”指導下的西方優秀文化自由創新的人文理念。這不僅對我們新世紀的課程建設有積極意義,而且對我們高校的人文素質教育改革也有積極意義,是我們不能忽視的素質教育改革的層面。
因此,我們應該看到,對“人”的概念的正確定位,人性的完善,人文素質的提高,在以點帶面的教育不斷推進中,可以取得不可估量的成就。同時,我們也應該堅信,如果每壹位大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都有這種教學理念,並在教學實踐中堅持貫徹下去,那麽大學語文的課程建設就會顯示出新的活力,高校的人文素質教育改革也會取得可觀的成績。
陳寶林,湖北襄樊學院中文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