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於大班音樂活動教學的思考

關於大班音樂活動教學的思考

作為壹名初來乍到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壹就是課堂教學。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記錄我們的課堂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以下是我對大班音樂活動教學的思考(壹般5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1音樂欣賞活動是幼兒園實施音樂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幼兒藝術素養、審美認知和審美情感的重要途徑。由於兒童不能像成人那樣抽象地理解音樂作品,在音樂欣賞活動中需要依靠壹定的音樂操作活動和遊戲活動來感知和欣賞音樂。目前,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在內容選擇、方式方法、組織形式等方面呈現出多樣化、多渠道、多媒體的特點。然而,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的參與上,也存在壹些偏差。本文對其中的壹些方面進行了反思,以便在思維上更準確地理解和實施幼兒音樂欣賞活動。

第壹,對活動目標的反思——不要重認知輕審美。

在設計音樂欣賞教學活動時,老師會提前對音樂作品進行理解和分析,並經常在腦海中打印作品的介紹,自然地將原作者自己的感受強加給自己和孩子,將作品中更多的認知音樂元素放入自己的目標中,時刻關註孩子是否理解音樂本身,能否在活動中描述和表現音樂。孩子是否在音樂中得到了情感的宣泄,是否體驗到了美和情感,是否沈迷於音樂,這些都是老師相對忽略的部分。當然要把我們從音樂中體會到的情緒、想象、沈迷、纏綿、感動用文字表達出來。但是,能夠用文字表達出來,可能並不是音樂欣賞最根本的要求。看來在音樂欣賞中更應該關註孩子的融入、迷戀和情感,這可能是壹些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默會知識”。老師們往往認為,只有孩子用語言表達出對音樂的理解,才能證明這種欣賞活動的成功。然而,即使是成年人,在對音樂、散文和美的感知中,也會總感覺到語言的蒼白,這對孩子來說是更大的挑戰。畢竟,當孩子的經驗有限,無法用語言流利表達時,老師完全可以引導孩子用肢體語言進行反饋。

第二,反思媒體的使用——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目前,多媒體和大量教具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被廣泛使用,如采用錄音錄像設備、flash制作的動畫軟件配合音樂、配套圖片和書籍等。如果合理運用這些輔助手段,對於喚起兒童積極的音樂審美註意,幫助他們理解和體驗音樂的情感,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如果過多使用多媒體等輔助手段,孩子的註意力往往只集中在畫面帶來的視覺享受上,音樂似乎就是背景。視覺和運動感的參與淹沒了音樂本身作為聽覺藝術的本質,兒童的耳朵在音樂欣賞活動中變得可有可無。孩子看起來很活躍,很活潑,但他們的興奮、激動、跳舞並不是音樂本身的體驗和感悟引起的,而是在音樂欣賞活動中使用的壹些輔助手段。所以,在選擇輔助手段時,要避免本末倒置,過度概括。我們要培養的是孩子對音樂作品本身的興趣,讓孩子在音樂欣賞中成為孩子,讓音樂和孩子融為壹體。

三、對孩子表達的反思——不要以主人自居。

音樂欣賞是聽覺的藝術,但單聽會讓孩子感到枯燥,難以集中註意力。因此,我們讓孩子不僅用嘴唱歌或用耳朵聽,還要采用綜合動作、舞蹈、語言、遊戲、表演等多種表現形式。但是,很多活動的設計是如此的“豐富”,以至於在壹次音樂欣賞活動中,孩子們壹會兒聽故事,壹會兒表演角色,壹會兒跟著圖集走,甚至還會用筆畫畫。眾所周知,孩子在欣賞音樂作品時,表達自己的感受是最自然的方式,而不是老師刻意設計的幾個環節。而且音樂欣賞重在對音樂作品的認真感受和欣賞,並不需要完全的學習、演唱、記憶和表演。因此,在音樂欣賞活動的設計中,要避免堆砌不同的表現手段,篡奪主持人的角色。

第四,對鑒賞主體的反思——永遠不要顛倒角色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孩子是欣賞活動的主角,老師更多的是引導者和支持者。但有時候,老師在幼兒面前往往不自覺地充當全知全能的角色,主要表現在指令太多、線索太多、問題太多、控制太多。其實大人和小孩的經歷有時候是很不壹樣的。大人不要把孩子天真大膽的想象力引向千人壹面。同時,兒童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對音樂的欣賞和理解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教師要善於傾聽,通過各種方法鼓勵和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便師生互動,產生* * *。對於沒有進入欣賞狀態的孩子,也要多引導,多提問,激發他們欣賞的興趣,及時表達對他們進步的肯定和鼓勵。對於表達不夠準確,對音樂的感受在理論上有偏差的孩子,也要及時糾正和引導,提高欣賞能力。在活動結束時,教師也要善於總結和評價,在活動結束後給孩子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間,鼓勵孩子多去感受作品,多聽多欣賞,不斷拓寬自己的欣賞空間,從而提高自己的音樂欣賞能力。比如兒童欣賞《變成壹只蝴蝶》時,無法想象音樂作品壹開始就呈現出兩只蝴蝶的形象,更無法體會到彼此相愛的深刻內涵。而孩子們“春天來了,花兒開了”、“像小嬰兒壹樣睡在媽媽懷裏”的感受,似乎與作品本身所表達的內容無關,但這些感受也表達了他們對這舒緩悠揚的音樂的理解和感受,我們也應該鼓掌。

關於大班音樂活動教學的思考2。愛唱歌跳舞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語言。很多孩子聽到音樂就會手舞足蹈,這正是他們對音樂的理解,也是他們藝術創作的源泉。過去,我們的音樂教學活動大多是基於老師的教和孩子的學。壹首歌被老師反復教,孩子們機械地練習。活動前由老師設計壹個舞蹈或音樂遊戲,然後手把手教給孩子。不難發現,孩子們在機械模仿的過程中,對歌曲、舞蹈和各種音樂遊戲缺乏自己的理解,忽視了自己在活動中的情緒和體驗。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極大地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十二生肖之歌》這首歌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十二生肖的順序,幽默風趣地演唱,通過自由的想象進行表演。在活動中,讓學生談論十二生肖是什麽動物,誰排名第壹?誰排名第二...又是怎麽做到的?然後,讓學生學習並表演歌曲《十二生肖之歌》。老師播放歌曲磁帶《十二生肖之歌》,引導學生根據旋律想象十二生肖動物的表演,用不同的聲音演唱,並編好各種動物的聲音,邊唱邊表演。最後,組織學生做遊戲:十二生肖真的很有意思。

綱要中明確指出“兒童的藝術活動能力是在大膽表達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主要應該是激發兒童感受美,表達對美的興趣,豐富他們的審美體驗,使他們體驗到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並根據兒童的發展和需要,給予及時、適當的表達方法和技巧的指導。結合我園開展的“如何促進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教研活動,

壹、營造環境,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習有興趣的孩子會有動力,可以促進孩子的創造性學習。因此,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對培養孩子的音樂素質,提高孩子的審美心理有著重要的作用。第壹個環節:有些同學猜謎語的時候腦子轉得快,壹下子就猜對了,而另壹些同學還沒猜透謎語。為了讓更多的同學熟悉這種動物的特點,我特意問了猜對的同學是怎麽知道答案的,同學們列舉了這種動物的特點。老師猜完謎語後,學生們也可以互相提問來猜謎語。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熟悉了各種動物的形象特征。我試圖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個性,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情境,把遊戲放在教學中,讓學生在玩中學習,讓學生的形象思維和主動性得到培養。

第二,遊戲貫穿始終。

孩子排黃道十二宮;再選十二個同學玩“十二生肖火車”遊戲。總之,同學們對這次活動的興趣很高,氣氛也很活躍,可以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讓孩子自己選擇唱歌的情緒和速度,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創造性的行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縱觀整堂課,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猜謎語的方式來講述和聆聽十二生肖的傳奇故事。學唱歌、表演歌曲等活動初步了解了獨特的生肖文化,感受了民間傳統藝術的魅力,引起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學習興趣;貫穿“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突出情感體驗”的理念。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強調聆聽和欣賞,在審美過程中師生共同感受、體驗、表達,從而體會音樂之美。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將音樂知識技能與學生的音樂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音樂、體驗音樂。

當然,整堂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在解高難度節奏的時候要給學生壹個準節奏,然後提醒他們強弱規律,突出每個前綴的強弱,這樣他們就很容易唱得更加歡快幽默;另壹個例子是課堂上缺乏評價。學生表演的時候要給學生壹個明確的評價,讓學生知道什麽樣的聲音才是好聽的,怎樣才能表演好。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的思考3在這次活動中,我讓孩子充分地聽音樂,感受音樂,給歌曲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通過感受音樂,孩子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是壹種進步。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跟著音樂的節奏走並不容易。我抓住了孩子的心理,就是“交朋友”。每個孩子都想有很多好朋友,他們也想和老師成為好朋友。這壹點就用這首小曲《鉤鉤》解決了。在唱歌的過程中,我深入到學生中,勾搭上每壹個唱歌好、表演好的人,並告訴孩子們,我勾搭上的人都成了我的。

在活動中遇到不認真聽講的小朋友,我會用壹句很委婉的話“我的好朋友呢?”來集中自己的註意力,這樣大家就會以最快的速度回到教室,效果很好。

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很多不足。首先,我在學唱歌的過程中,沒有想到在深入的時候根據音樂的節奏和孩子掛鉤。我只是簡單地和學生拉了幾次。如果我和音樂的節奏掛鉤,就能滲透到音樂中去,效果會很好,也更容易讓孩子理解3/4拍。

本次活動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和要求。孩子們學到了很多知識,學會了壹首歌,還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作曲,上了壹堂有趣、生動、快樂的音樂課。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會總結不足,發揚優點,不斷提高自己。

關於大班音樂活動教學的思考。兒童的科學教育是指兒童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活動,對周圍的物質世界進行感知、探索、發現問題、尋求答案的探索過程。科學教育對於發展兒童的認知能力,提高思維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壹個人在幼兒時期形成的探索周圍世界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讓他們終身受益。這個活動來源於孩子的日常活動,抓住了孩子的興趣點,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發展了孩子的認知能力。

在活動中,我可以帶著目標觀察孩子們的實驗操作,重點是引導孩子們通過實驗發現顏色變化的現象,感受其中的樂趣,給他們充分的空間自主探索。

活動壹開始,我就讓孩子們把自己喜歡的雙色標簽貼在杯子上,然後把操作要求講清楚。壹種顏色的水倒在杯子的下線上,另壹種顏色的水倒在杯子的上線上。老師沒有像以前那樣直接演示和引導孩子們觀看實驗結果,只是教他們材料的操作方法。在操作中,孩子們驚喜地發現,兩種顏色壹起變成了其他顏色,提高了他們的探索興趣。

第壹次實驗結束後,老師讓孩子們演示實驗過程,這給了孩子們展示的機會。同行的示範有時比老師的示範更好。孩子可以思考自己的發現是否和同伴示範中的孩子壹樣。

缺點:因為上課借用了其他班的資料,當時沒有註意杯子上的標線。兩條線之間的距離太遠,導致在操作中使用了更多的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壹種資源浪費,但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孩子不壹樣,有的孩子在活動中操作方式不對。沒有充分利用孩子的資源,讓能力強的孩子去幫助能力弱的孩子,沒有在孩子中起到表率作用。有的孩子就是盲目操作,不知道先做什麽,做事沒有目的。

關於大班音樂活動教學的思考5《幾棟高樓》是壹首活潑朗朗上口的兒歌。歌曲由歌詞和誦經兩部分組成。經過我對我們班整體情況的了解和分析,我決定把這次教學活動分成兩個班,這次我帶第壹個班讓孩子們學唱歌。

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學唱歌和數高樓時的節奏。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孩子可以用動作表達音樂,加上快樂的表情。為了突破這個重點,我畫了不同顏色的高樓,把3樓和4樓塗成和7樓、8樓壹樣的顏色,方便孩子連接樓層。還畫了節奏譜,根據節奏譜,準確讀出高層建築的數量。

突破重點後,第三個環節是學唱歌。首先,我用圖片讓孩子在腦海中形成壹個高樓的生動印象,讓孩子熟記幾個高樓的整段歌詞。然後把整首歌唱壹遍,問孩子從裏面聽到了什麽。

歌很長,孩子壹下子說不出聽到的內容,所以我會分段拿唱段,聽到的歌詞孩子可以說很多。並且邊唱邊提出壹些問題,讓孩子來回答,加深對歌詞和歌曲的理解。有理解感和趣味性的唱歌,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學得更快。孩子們整體學會唱這首歌後,我提醒他們,住在這麽高的樓裏,他們是幸福的。應該用什麽樣的表情來引導孩子用快樂的表情唱歌,也采取了各種方式讓孩子帶著興趣唱歌。如:整體演唱、男女組合演唱、團體演唱等。孩子們有機會更努力地表演和歌唱。

但班裏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導入部分有點長,問的孩子比較多。唱歌的時候,清唱劇太多,要及時加入鋼琴演奏和演唱。讓孩子自由做動作的時候,他們的想象力不夠,我要在他們不會做動作的時候引導他們。

希望接下來的活動能多做壹些準備,更好的把握孩子的心理特點,讓孩子更有學習興趣!

  • 上一篇:對外貿易中常用的支付方式
  • 下一篇:什麽是好的婚姻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