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唱劇的傳統形式是坐唱,表演地點或在達官貴人、商賈的廳堂院落,或在三五曲友的壹間家室,或聚在茶館,或搭在有豆攤的瓜棚下。往往在月明之夜,燈火通明之時,曲友互訪,即撥弦打板,高聲歌唱,主人只以燕茶招待,以助百姓自得其樂。演唱時,中央放壹張方桌,演唱者和伴奏者坐在壹起。通常演唱者手持檀香板(也稱偶板,俗稱牙)掌握節奏和速度,伴奏者手持各種樂器,以演唱者為中心。歌手要“閉著眼睛坐起來,抻抻肩膀,聳聳肩頭”,以示優雅和良好的品格。唱歌的時候,歌手檀香壹扣,音樂就開始了;伴奏者先演奏“前奏”,然後停止。此時,演唱者需要用雙手給坐著的音樂家和觀眾讓路,以示禮貌,音樂家和觀眾也需要相應地示意;歌手再打檀香木板,表示“做鬼臉”;當音樂再次響起,就進入了正式演唱。也有很多歌手會某壹種樂器,就自己彈自己唱,剩下的都是對方伴奏。熟練的歌手可以自由發揮,自由演唱,伴奏者就像捧著月亮的星星,壹起自娛自樂。?
大部分的主要歌曲都是壹個人唱的,也有少數歌曲是兩三個人唱的。壹個人主唱,到了需要大家壹起唱的曲子時,伴奏者和其他聽眾會自動互助,這就是所謂的後備歌手。此時,歌手、樂手與觀眾交流,唱成壹片,心領神會,相映渲染,氣氛更加熱烈,充分顯示了“夏利巴人”自娛自樂的大眾藝術特點。這種“壹人唱眾人和”形式的出現,與大曲調中的壹些曲調來源於山歌、夯歌、漁歌、山歌密切相關。這種形式基本保留了山區農民唱歌時,由於沒有樂器伴奏,壹個人領唱副歌的表演特點。其他原因還有,清朝中葉以後流行於北京的八旗童書“團歌”唱法,是通過在北京做官的南陽人的介紹傳入的;除此之外,南陽府、社旗鎮、新野、瓦店、石橋等地都是水旱碼頭,商業交通極為繁榮。通過前來經商的商人的文化交融,接受了壹些南方民歌的影響(比如《曼荷》明顯可以看做是江漢漁歌的格式)。這種大樂群唱、觀眾唱的形式,在河南眾多曲藝中是新穎獨特的。?
除了壹人唱眾人和的唱法形式外,還有兩人對唱或三人以上合唱。兩個人唱如《小寡婦勸墳》,壹個唱美人,壹個唱小姨子,如:
嘉仁:(唱)小嘉仁聽到這裏哭了。她尊重小姑子,認真傾聽。妳二哥活著的時候做家務...直到現在,好像有壹萬把鋼刀在我的心頭犁過。
小姑:(唱)跟阿姨說,妳不用再哭了。聽著,嫂子,我有話要對妳說...
這種表演形式雖然不同於中國傳統戲曲中角色的明確劃分,但由於演唱者的歌詞變成了第壹人稱的第壹人稱敘述者,所以演唱時需要補充必要的角色聲音或動作模擬表演,視人物身份、情感氛圍和歌詞內容而定。二重唱中的詠嘆調,既可以唱不同的曲子,也可以唱同壹個曲子。唱同壹個調子時,聽起來並不重復,但有時會起到加重氣氛、加深印象的作用,有助於刻畫和塑造人物形象。?
比如《馬呼倫* * * *》由代表馬呼倫、馮、老婆婆、小和縣長的歌手演唱,就更有效果了。不過這種音樂在大調曲子裏真的不多見。而且,為了刻畫不同人物鮮明的性格特征,唱腔中出現了“改口”(也叫“講農村”)的手法,即根據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物,突出其地方方言的特點。比如馬呼倫是山西人,唱歌的時候用“金口”;《苗場趕船》中的老船夫是峽江人,所以用通俗易懂的英語打著“曼蓮”“曼嘴”的牌子演唱,既突出了秋江船夫的身份,又豐富了他們幽默風趣的性格,使整個節目更加生動有趣,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增添了藝術魅力。?
從演唱特點來看,在主要曲調的形成、完善和發展過程中,由於演唱者(曲友)階層、學識、閱歷、立場和藝術追求的不同,形成了音樂道路和風格迥異的兩大流派,即雅俗派。兩個流派有三個明顯的區別:壹是歌曲上的區別。雅派主要唱高雅深刻的才子書和歷史段子,如《三國演義》、《紅樓夢》、《西廂記》、《玉橋更渡》、《博雅斷秦》、《雪中走》等。其代表人物有曹東福、郝武齋、張松庭、鄭等。通俗派常唱有關社會風俗的生活故事,俗稱“針線歌”,如《小二姐的夢》、《顏的別離》、《鬥鵪鶉》、《王婆罵雞》、《小寡婦勸墳》等,代表人物有、華彥昌、、夏金亭等。第二是樂器的區別。除了三弦和檀香,雅派還經常加琵琶和鼓。俗派用三弦,吊墜,檀香。第三,曲牌使用的區別。雅派常用的曲牌是大牌、聯邊套曲,如《斷玉》、《碼頭》、《倒推曲》、《無量江紅》等,講究唱腔、句式、節奏、神韻,力求莊重、典雅、典雅、規範。而通俗派則多采用易學、易唱、易傳播的雜調,如《大早甘》、《洛江怨》、《坡下俠》、《丫丫友》、《蓮花落》等,註重劇情趣味和生活情趣,力求通俗易懂,膾炙人口。?
新中國成立後,出於宣傳工作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的需要,南陽首次將大曲調搬上舞臺。但上臺表演的演員依然保留了傳統的表演形式,如張華亭、鄭、耿耀德等在臺上帶頭的演員依然坐著唱歌。直到1957年,南陽縣的王富貴等專業演員才突破了長期閉眼坐著的束縛,由坐著唱變為站著唱,並表演動作。他自編自演了《賣余糧的老兩口》等節目,受到農民的熱烈歡迎。他在大調音樂的演唱中,大膽地吸收和融合了山東快書的“壹步三相”、東北二人轉的破音步和三弦書的手、眼、身、法、步等表現技法,從坐到立、從靜到動,是大調音樂表現形式的重大突破和改革。65438年至0958年,王富貴和周小慧以站唱表演的形式參加了全國曲藝表演。此後,隨著大調女演員的出現,又出現了女演員用手、眼、身、步、揮八角鼓站著唱、唱二人轉的其他表現形式,如南陽縣說唱團李玉蘭、李書華的《為工分》,胡蘊蓉、陳有蘭的《姑娘有主意》。?
20世紀60年代以後,許多曲藝隊開始互相演奏和演唱。如內鄉縣曲藝隊吳喜榮(琵琶)、唐改蓮(三弦)演奏了壹首現代歌曲《好氣派》,南陽縣胡蘊蓉、陳有蘭演奏並演唱了《壹對好夫妻》,深受觀眾好評。1975年河南省進京演出《開電磨》,1981年二嫂買鋤頭,參加全國優秀民間藝術節目演出,均采用演奏或獨唱兼演奏的表演形式。大曲調表演形式的改革和豐富,增加了這壹體裁的藝術表現能力和時代精神,使它從“壹個招待所”走向社會、走向群眾、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藝術生命力更加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