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世界大同的名詞解釋

世界大同的名詞解釋

1,古代指中國範圍內的全部土地;整個國家。

2.指整個世界。大同是中國的古老思想,是指人類最終能夠達到的理想世界,代表了人類對未來社會的美好願景。基本特征是人人友愛互助,家家安居樂業。沒有區別,也沒有戰爭。這種狀態叫做“壹個世界”,這種世界也叫做“壹個世界”。現代加入了全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壹體化的思想。大同思想雖然是中國的思想,但是西方的烏托邦、現代資本主義、地球村,在很多地方也和大同很像。

發展過程中的大同觀念來源於《禮記·李雲》中的大同篇,通常被稱為“李雲大同篇”。

“路之行,天下為公,擇賢能者,托而修之,故人不獨親,不獨子,使其能安享晚年,強而有用,幼而有所長,寡而孤獨。男人有積分,女人有回報,被拋棄在地上的商品也不必藏在自己身上。要逼他們不出體,不為自己。因此,他們尋求封閉而不工作,所以他們不關門。就叫大同。”

最後壹段解釋道:大道實行之時,民有天下,所以選拔賢能之人(為眾人效力),(眾人)講求誠信,崇尚和諧。所以,人們不僅要贍養父母,還要撫養子女,讓老人過壹輩子,中年人服務社會,年幼的孩子順利成長,讓老無所依,老無所依,老無所依,老無所依,老無所依,老無所依。男人要有工作,女人要及時結婚。(人們)痛恨財富被拋棄在地上(而是為了收集和儲存),而不是獨自享用的現象;(也)討厭那種在同壹份工作中不肯盡力,總是不為私利而工作的行為。這樣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偷財物作亂,(家家戶戶)也不用關門。這就是所謂的“大同”社會。儒家的大同理想比農民和道家的理想更細致、更完整、更美好、更有吸引力。因此,在中國思想史上也有著更大更深遠的影響。

儒家的大同理想是在《禮記》中提出的。李雲大概產生於秦漢或漢初。這時,新興的地主階級已經建立了統壹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帝國,正在雄心勃勃地為鞏固封建政權和發展封建經濟基礎而鬥爭。因此,它的壹些思想代表設計了大同的理想社會計劃,並為自己的事業描繪了壹個虛幻的前景。

【禮記·禮記(清嘉慶十壹年印制)】封建時代的大同思想從西漢中期到清朝第壹次鴉片戰爭,中國的社會發展還停留在封建階段,沒有形成新的生產力和新的階級,所以儒家的大同理想沒有新的模式。農民式的“大同”理想主要通過組織農民起義的宗教團體的壹些生活制度來體現,東漢末張魯的五旬節信仰是最早的典型。道家的大同理想在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365/372/376 ~ 427)中形成了壹種新的最有影響的模式。

五毒教張魯占領漢中後,廢除官吏,設立“酒祭”掌管朝政。在每個舉行酒祭的地區,都擺放著義米和義肉,供行人免費取用。部裏的管理強調說服教育,也是先教育違法的人,原諒三次再處罰。

在《桃花源記》中,陶淵明幻想了壹個與現實世界隔絕的世外桃源——桃花洞,那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爭。人們始終處於和平寧靜、衣食無憂的環境中,過著無憂無慮的田園生活,幾百年來從未聽說過外界的王朝覆滅和社會動蕩。他們自秦末入洞以來,就對漢人壹無所知,無論魏晉。桃花源在中國大同思想發展史上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1000多年後,幻想逃離現實社會苦難的人們,壹直向往著到處都是“世外桃源”,這裏成了人間天堂的代名詞。

中國近代的大同思想1840第壹次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逐漸由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是中國歷史上又壹次劇烈的社會變革時期。

在近代中國,農民型與道家型的大同理想依然表現,太平天國的天地制和章太炎的武不分(1869 ~ 1936)分別是其中的典型。但在中國近代的大同理想中,是儒家式的大同,被許多資產階級代表用來表達他們的社會理想,其中以康有為和孫中山最為著名。

康有為的大同理想康有為寫了《大同書》,設想未來的大同社會是壹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沒有剝削的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高。隨著國界的消除,全世界統壹在壹個“公共政府”之下,沒有緊迫性。政治上實行資產階級民主和國體,沒有等級之分。男女完全平等,家庭已經消滅,沒有父權制和夫權的壓迫。

孫中山大同理想的主要內容是:土地國有,大企業國有,但生產資料私有制依然存在,資本家和打工仔繼續存在;生產力高度發達,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國家舉辦教育、文化、醫療等公益事業。供市民享用。

康有為和孫中山都批判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壓迫、貧富分化、危機和失業,但他們的大同理想基本上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理想化。康有為的現實主張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逐步走上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所以他不願意馬上實施他的大同理想,主張在遙遠的將來,經過緩慢的改良,“妳的標題...會逐漸被廢除,回歸大同”(《大同書》)。作為資產階級革命家的代表,孫中山要求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將其大同理想付諸實踐,要求“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壹戰而成”(《孫中山選集》)。當今世界的全球化如何、朝什麽方向發展,直接關系到每個國家、民族乃至世界上每個人的前途和命運。比如全球化是統壹於單壹的西方模式,還是各種文化文明的融合,求同存異?全球化是以軍事、經濟甚至文化霸權征服世界,還是世界各國各民族平等相待,和平相處,謀求發展?全球化給我們每個國家和民族的價值觀和習慣做法帶來了什麽挑戰?等壹下。這些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回答。

中國是壹個有50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它有著非常豐富的傳統文化底蘊,包括對今天全球化本質內涵的最早追求和稟賦。當然,這裏有兩點需要特別指出:壹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涉及全球化本質內涵的壹些思想,最初是針對內地與邊疆、中原與邊疆、漢族與周邊少數民族的,後來逐漸發展為中國處理國與國關系、積極參與全球化的原則。第二,當今時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今天的全球化,無論是內涵還是外延,都遠比過去中國傳統文化所涉及的本質內涵更加廣泛和豐富。但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關於今天全球化本質內涵的思想,幾千年來的積澱,依然是人類文明的靈魂瑰寶。正確認識和評價中國傳統文化中與全球化本質相關的精華,對於今天促進全球化的健康發展仍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在全球化的精髓中包含了什麽,有哪些值得我們特別關註和批判性學習的東西?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概念和原則:

第壹,“天下為公”,天下為“大同”。這是中國人幾千年來壹直為之奮鬥的理想和信念。也可以說,這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對全球化本質內涵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最早貢獻。2500多年前,我國春秋末期的重要政治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就明確提出:“大道之行,也是共同的目標...意思是大同”。所謂大同,就是生產資料齊備,人與人之間沒有等級差別,沒有剝削壓迫,平等和諧,各有所得,各有所樂。與孔子幾乎同時代的中國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設計了壹個理想的社會藍圖,在這個社會裏,人人平等,人人勞動,“願吃願穿,願享太平,願享風俗”。孔子和老子的大同思想主要是從倫理的角度出發,表現出壹種對古代原始社會的留戀和懷念。然而,這種大同思想對中國的思想家產生了重要影響。南宋時期,康發明了壹種與封建等級制度根本對立的烏托邦式的社會景象,人人種桑,自食其力,勞動成果平均分配。直到近代,中華民族的大同思想都不同程度地與來自西方的自由、平等、博愛、空想社會主義等思想相結合。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的平等思想,提出了各地共享土地、食物、衣服、金錢和溫暖的社會方案。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戊戌變法領袖康有為撰寫了《大同書》,提出要打破國家、階級、形式、家庭、財產、混亂、階級、苦難九大境界,實現“天下為公,沒有階級,壹切平等,既沒有專制君主,也沒有民選總統”的“大同書”。中國近代偉大的革命民主政治家、思想家孫中山明確指出,中國五族為全人類擴大自由、平等、博愛,不難來到壹個大同的盛世。中華民族不僅是壹個有遠大理想的民族,更是壹個對理想執著、執著的民族。東漢末年,五鬥道首領張魯在漢中設“夷舍”、“夷米”、“夷肉”,路人以量腹為食。南宋初,鐘祥起義提出了“法分貧富,不善則遵法等貧富”的綱領。歷次農民起義幾乎都以貴賤平等、上下團結為自己的旗幟,為實現大同理想而不懈奮鬥。雖然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同思想有很大的歷史局限性,但中國“大同”的優秀文化傳統中彌漫全人類的、充滿真正自由、平等、博愛的崇高理念和精神,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必然歸宿。它和世界大同、人人平等的思想壹樣,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也應該是今天的全球化。

第二,“和為貴”,“與鄰為善”,“萬國和諧”。這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的優秀傳統倫理美德。可以說,這也是中華民族實現大同之路所鋪就的對外關系基石。中國是壹個多民族國家。“和為貴”、“以鄰為壑”、“民族和睦”的友好、互助、平等精神,不僅是中國人民自古以來處理人際關系和民族關系的基本價值取向,也是中國人民處理國家關系的基本原則。中國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對外關系歷史悠久。中國古代先秦時期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中外關系,但他的靜、仁思想是很有價值的。老子說:“大者為上”,“大者為下,天下為上”。這意味著大國應該特別謙虛。如果壹個大國像生活在河流中壹樣謙遜,世界就容易交融和服從,人類就容易和平相處。這是反對強權的最早的思想萌芽。孟子是戰國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提出了“仁政”、“仁人可以大事化小”、“智者可以小事化了”的學說。秦漢以後,對外交流越來越頻繁。到了漢代,統治者主動出國到西域。2月,日本著名社會學家中根千惠教授和喬健教授在東京舉辦了“東亞社會研究國際研討會”,慶祝費孝通80壽辰。費老在做主題為“中國的人民研究——親身經歷”的演講時,總結了“美則美矣,美則美矣,美與* * *,天下壹家”的十六字“箴言”。“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壹套自己認為美好的東西”。這些東西在其他民族眼裏不壹定是美的,甚至是醜的。但在族群接觸的初始階段,經常會發生其他族群被迫改變原有價值觀來遷就自己的情況。包容“各有各的美”,是壹種很大的進步。只是在各民族之間頻繁的平等交流之後,人們才開始發現,其他民族認為美的東西,自己也是美的。這就是美人之美。這是壹種更高層次的境界,只有脫離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達到。這種境界的升華極其重要。再進壹步就是“美女和* * *”。我們既能容忍不同價值標準的存在,又能欣賞不同的價值標準,那麽離建立* * *的價值就不遠了。的確,“美與* * *”是不同標準融合的結果。這不就是我們古人向往的“壹個世界”嗎?正如費老所說,這是壹個可以關系到未來世界人類學如何進入21世紀的問題。

  • 上一篇:大學傳統文化研究報告範文
  • 下一篇:如何優化C++程序代碼編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