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規則,擺好架子。
太極拳是武術流派中非常嚴格和規範的拳種。學習和練習傳統太極拳,必須遵守規則,練好拳。初學者開始練太極拳時,身、眼、步、手、方向都要符合拳法理論的要求,要循規蹈矩,不能隨心所欲。既要靠師傅的嘴教,又要按規矩練拳,還要用心體會。
關於太極拳的規則,對於初學者來說,首先是楊功成的太極拳十要,其次是了解十三式,然後是三十二令。至於具體的身法、步法、技法,只要跟著傳統老師太極拳走,就會在教拳的過程中耐心細致地強調拳的規則。
結合我自己的實踐和輔導學生,初學者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可以歸納如下:
第壹,思想意識和關節肌肉壹定要放松。新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死板。結果越玩越累。不僅達不到健身鍛煉的目的,還容易傷到自己。所以學拳也是最初的去剛求柔的過程。
二是沈肩沈肘,松腰開臀。拳擊練習中最常見的問題是聳肩轉肘,這樣會自然收緊身體,所以在拳擊過程中要經常醒來,檢查自己的肩和肘是否松弛沈重。放松腰部和臀部是太極拳中最難和最基本的核心之壹。腰和臀是身體的主宰。腰臀松了,才能全身松軟。
第三是自然跨度。這是太極拳最獨特的地方。無論是弓步、橫步、前進還是後退,都要求雙腳有與肩同寬的距離。只有這樣,肩膀才能挺起,肩膀才能挺起。
第四,方向要對。太極拳有所謂的四方四角。打拳過程中,上壹步,退壹步,腳尖壹定要踩對方向。另外,需要註意的是,胸線也要和腳趾同向(個別動作是雙向發力胸線,兩個方向除外)。因為只有胸線和腳尖在同壹方向,妳才能獲得先機,進退自如。
五是分清虛實。楊功成說:“腿要分虛實,起伏仍似貓。如果重心向左轉移,則左腳為實,右腳為虛;往右移,右為實,左腳為空。”所以新手壹定要分清現實和現實,要壹心壹意而不是雙心。
只要妳在剛學拳的時候,時不時的關註以上五個問題,然後按照導師的要求,示範拳法,就可以把套路學完了,可以從頭到尾不斷的練習,知道自己放松舒適,基本不僵硬,基本知道前後左右,實際情況就算是過關了。
遵循規律,融化架子
太極拳作為內家拳的代表,其核心特點之壹就是“意不硬”。那麽意義從何而來?不是憑空臆想。對於初學者來說,已經有前輩現成的拳法。第二階段是在第壹階段按照規則和規定基本可以順利擊倒拳擊架的基礎上,將拳擊融入妳的拳擊架。
那麽要遵循哪些拳擊原則呢?我覺得新手不要貪心,更不要盲從。那些經過實踐和歷史檢驗的經典的東西,我們壹定要抓住。第壹,張弓和三豐的《太極傳》。第二,王公宗嶽的《論太極拳》和《十三勢動作的理解》,這是太極拳總綱中最重要的。第三是楊公班侯的班侯九法。其中第壹招“萬用之策”概括了壹招壹式拳架的意圖,很好(而第八招也對拳架起指導作用)。四、少年太極傳舊分32階。第五,楊功成《太極傳·體用大全》練拳時要仔細理解和揣摩每壹個動作的解釋。第六是楊功成的《太極拳十要》。太極拳的這些經典論述,如果真的能落實到拳架上,壹定能登堂入室,終身受益。
總之,在這個階段,拳架不能再像木偶壹樣僵硬,像行屍走肉壹樣僵硬,也不能像整體壹樣分散,局部移動。而應該是領形,精神松散,內靜外柔,渾身搖曳,貫穿始終。既要有圓潤活潑輕盈的柔韌性,又要有上下壹體、內外結合的力量。
回歸自然,空架子。
這是練拳的高級階段。第壹階段,學著按死的規律去練,第二階段,把拳法融入拳架,以意引拳架,取松柔拳,舉手投足貼合八法五門,漸僵漸松,不斷向內求,知進退,明虛實,不動武。說的通俗壹點,就是用意念出拳,而不是單純的用手腳出拳。並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太極條件反射,每壹個手勢都是太極無處不在。就像趙繼孚先生說的,太極以命為本,命為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