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歷史上,奴隸貿易很早就出現了。在1世紀的《紅海之旅》壹書中有來自非洲之角(今天的索馬裏)的奴隸的記錄。7世紀末,阿拉伯人進入北非後,還將俘虜的黑人販賣到阿拉伯國家、波斯、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在歐洲,14世紀,西班牙人販賣從北非帶來的奴隸,然後葡萄牙人也開始了這種貿易。15世紀初,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壹些大城市也有專門販賣黑人的奴隸市場。從15世紀中葉開始,非洲被歐洲殖民者掠奪,奴隸貿易只是附帶的貿易活動。c .哥倫布在15年底發現美洲後,奴隸貿易迅速發展,歐洲殖民者在非洲大陸進行有組織的大規模黑人販賣活動,給非洲帶來了深重的苦難。
奴隸貿易的三個階段大西洋兩岸的奴隸貿易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1,第壹階段:15世紀中期至17世紀中期。這壹階段的貿易主要由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壟斷。15世紀中葉,葡萄牙航海家亨利鼓勵水手們沿著非洲西海岸由北向南航行,以便探索通往東方的海上航線,尋找黃金和香料的原產地。1441年,葡萄牙人a .貢薩爾維斯率領壹艘船沿非洲西海岸上岸,繞過了南面的布蘭克角,從那裏帶著10名黑人回到了歐洲。此後,葡萄牙經常派壹些船只到西非海岸劫掠。1482年,他們在加納赫米恩建立了最早的奴隸貿易據點。不久後,他們殖民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島,建立和擴大甘蔗種植園。當時他們帶走的黑人不多,大概1000人。16世紀,隨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島和美洲大陸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帝國。在征服新大陸期間,西班牙屠殺了大量印第安人,因此急需廉價勞動力開發殖民地,於是公開鼓勵從非洲進口奴隸。1510年,最早的非洲黑人(約250人)被帶到西印度群島的伊斯帕尼奧拉島。此後,販賣黑奴的規模越來越大。16世紀中葉,非洲西海岸每年輸出10000名奴隸。葡萄牙和西班牙壹樣,不斷向巴西販賣非洲奴隸。16世紀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稱霸海上的時代,奴隸貿易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因此其他歐洲國家也競相介入。英國、荷蘭和法國試圖打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壟斷。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殲滅,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優勢壹落千丈。荷蘭趁機換掉了。自16世紀以來,荷蘭壹直是葡萄牙和歐洲之間最大的中間人,被稱為“海上馬車夫”。16年底,荷蘭奪取了葡萄牙在非洲的重要貿易和軍事據點,隨後成立了荷蘭幾內亞公司、西印度公司和東印度公司,奪取了非洲西海岸的貿易壟斷權。到17世紀中葉,荷蘭幾乎壟斷了海上奴隸貿易。
2.第二階段:17世紀中葉至18世紀下半葉,是大西洋奴隸貿易的高潮。此時奴隸貿易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最賺錢的行業。奴隸成為黑非洲出口的“單壹作物”,奴隸貿易成為非洲、歐洲和美洲之間唯壹的貿易活動。除了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還有英國、法國、普魯士、丹麥、瑞典、美國和巴西。他們不僅在西非海岸獵殺奴隸,在非洲內陸和東非海岸也有。到18的80年代中期,從非洲輸出的黑奴數量平均每年接近65438+萬。
歐洲殖民者將非洲、歐洲和美洲的貿易有機地連接起來,成為當時盛行的三角貿易。三角貿易由三次航行組成:第壹次航行是從歐洲國家的港口到西非的大西洋海岸。歐洲人用廉價的制造品如酒、軍火、棉布和各種裝飾品換取奴隸,或者用各種不正當手段獲得奴隸;第二次航行是把奴隸從非洲運到美洲各地,與他們交換礦物和農產品;最後壹次航行是從美國回到歐洲,在歐洲市場上銷售從美國帶來的工業原料和種植園農產品。
3.第三階段:18世紀下半葉至19世紀下半葉,大西洋奴隸貿易逐漸衰落。18年底,歐洲廢奴運動蓬勃發展。英國在1807年通過了禁止奴隸貿易的法律,其他國家也相繼宣布禁令。然而,獲取利潤的欲望並沒有真正阻止奴隸貿易,走私貿易變得猖獗。從19世紀上半葉開始,美國成為販賣黑奴的主要國家。在非洲東海岸,阿拉伯奴隸貿易在此時尤為活躍。貿易中心主要位於桑給巴爾島和奔巴島。從那裏,大量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紅海和波斯灣沿岸國家,長途販賣到西印度群島和美洲大陸。與此同時,來自葡萄牙、荷蘭、法國和美國的奴隸販子也前往東海岸販賣非洲黑人。從65438年到20世紀50年代,黑非洲每年向古巴和巴西輸出5萬多名奴隸。19世紀下半葉,奴隸貿易基本停止,但並沒有最終消失。零星的販賣活動壹直持續到19世紀末甚至20世紀初。
奴隸的起源與遭遇歐洲殖民者壹般以歐洲廉價的工業品和火藥武器為誘餌,收買非洲的壹些國王和酋長,利用部落戰爭掠奪奴隸。有時候,奴隸會被突然襲擊直接俘虜。被掠奪的奴隸在被販賣到美洲之前,經歷了三個階段:從內陸到沿海集中地區;集中接受奴隸販子的選擇;在奴隸船上轉運。壹般奴隸從大陸送到沿海集中地區都是很遠的距離。為了防止奴隸逃跑,奴隸販子給奴隸帶上沈重的鐐銬,有時還有鐵鏈把奴隸綁在壹起。有些奴隸販子還讓奴隸搬運重達幾十公斤的商品,如象牙、獸皮、高粱、蜂蜜等,甚至在找不到合適的產品時,讓他們搬運壹塊大石頭或壹袋沙子。最後壹個階段是裝載奴隸船。從尼日爾三角洲到西印度群島,風好的時候需要七八個星期。奴隸們擁擠在悶熱的船艙裏,衛生條件很差。各種傳染病廣泛傳播。壹旦發現它們生病,就立刻把它們扔進海裏,導致許多人死亡。
非洲人民的反抗隨著奴隸貿易的不斷擴大,非洲人民的反抗變得更加激烈。16世紀初,剛果國王阿方索壹世寫信給葡萄牙國王約翰三世,譴責葡萄牙的奴隸貿易。剛果的辛加女王和她的父親試圖阻止葡萄牙人在那裏販賣奴隸。奴隸們在海上進行了最激烈的抵抗。在從非洲到美洲的奴隸船上,奴隸們為了擺脫非人的經歷而不斷暴動。他們寧死也不做奴隸。在赤手空拳無助的情況下,他們往往選擇跳海自殺或發起絕食抗議的道路。比如1807年,兩艘船的奴隸在美國查爾斯頓港絕食而死。
17和18世紀廢除奴隸貿易受到歐洲啟蒙思想家J·洛克、C·孟德斯鳩和伏爾泰的譴責,貴格會和福音派等宗教團體也批評其反宗教的野蠻本質。18世紀下半葉,在北美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反對奴隸貿易和要求廢除奴隸制的呼聲匯成了波瀾壯闊的廢奴運動。參加這場運動的有些人是從人道主義角度出發,但有些人也是從經濟角度出發。後者認為種植園努力中頻繁的騷亂和高死亡率給社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為了有效地制止奴隸貿易,英國派出海軍巡邏海號。65438+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英國就與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主要奴隸國簽訂協議,規定可以對載有疑似奴隸的船只進行攔截檢查,以懲罰從事奴隸貿易的商人。1862,美國同意簽署這個協議。65438+20世紀80年代,美國進口奴隸最多的國家古巴和巴西也宣布了禁止奴隸貿易和解放奴隸的法律。在1885年柏林會議和1890年布魯塞爾國際會議上,西方國家通過了反對奴隸貿易的壹般性決議,使持續了四個世紀並給非洲造成不可估量損失的世界奴隸貿易逐漸被廢除。
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勇敢的南非人民在20世紀90年代徹底埋葬了種族隔離制度,這標誌著非洲人民長期反對種族主義鬥爭的偉大勝利。新世紀伊始,我們相聚在具有光榮反種族主義傳統的南非,共同探討和制定反種族主義的策略和措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和歷史意義。
殖民主義、外國侵略、奴隸貿易和種族隔離是種族主義的典型表現,歷史上給亞非拉廣大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在亞洲,無辜的人民遭受殖民主義和外國侵略的蹂躪。從太平洋到印度洋,從東南亞到中東,古代人類文明的發源地無壹幸免。在非洲,殖民主義的鐵蹄幾乎踐踏了每壹寸土地,奴隸貿易用無數非洲兒女的血淚寫下了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壹頁。在美洲,新大陸的發現打破了土著人民簡單和平的生活,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殺,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幾乎被剝奪。
然而,光明必將戰勝黑暗,正義必將戰勝邪惡。經過亞非拉人民的長期艱苦奮鬥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近百個國家擺脫了殖民統治,實現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聯合國自成立以來,連續開展了三個十年的反種族主義活動,通過了《消除壹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等重要文件,極大地推動了全球反種族主義進程。
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反對種族主義的鬥爭仍然任重道遠。舊的種族主義殘余依然存在,許多國家仍然面臨貧困和戰爭;新形式的種族主義繼續發展,各種仇外心理、仇外心理、歧視移徙工人和種族暴力事件頻繁發生;新法西斯主義和新納粹主義也在壹些國家興起。這些是對人類平等和尊嚴的蔑視和踐踏,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公開挑戰。此外,在中東,民族仇恨和流血沖突仍在加劇,巴勒斯坦人民仍被剝奪合法權益。國際社會應該對此表明態度。這次會議的召開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在新的千年開始時,制定打擊並最終根除種族主義的有效措施,對人類是有幫助的。我願借此機會提出以下三點主張:
第壹,正視歷史,根除新舊種族主義根源
殖民主義、外國侵略、奴隸貿易和種族隔離給無數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恥辱,是全人類深惡痛絕的滔天罪行。歷史不能重演,悲劇必須避免。對亞非拉等國家進行過侵略、殖民和奴役的國家,應該充分正視歷史,汲取教訓。國際社會應采取有效措施,根除新舊種族主義的根源,為地球上不同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的人們創造壹個和諧與和平的家園,創造壹個美好的未來。
第二,平等和相互尊重通過對話增進相互理解。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不同的種族和文明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世界多樣性的體現。中國的老祖宗壹直主張“容為大”,“和為貴”。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在我們共同生活的土地上,社會需要進步,人民需要和平。為此,必須消除種族的優劣,化解種族積怨,也要化劍為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大家庭的平等成員。應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以及公認的國際法準則,相互尊重,睦鄰友好,和平相處。各族人民應該通過對話增進了解,相互學習,弘揚人類文明的精華。
第三,促進合作,推動世界各國共同發展
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在發展的道路上,亞非拉的廣大國家和人民不僅要消除歷史上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負面影響,還要迎接不斷擴大的“數字鴻溝”的挑戰。在這種形勢下,國際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有責任和義務幫助發展中國家盡快擺脫困境。反對種族主義世界會議應致力於促進國際合作,推動早日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使世界各國都能從多極化和全球化進程中受益,最終促進全人類的和平、發展與繁榮。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這次會議,並積極參與了會議的籌備工作。為響應聯合國的號召,提高社會各界對當代種族主義的認識,中國政府於今年7月在北京舉辦了“互聯網與種族主義言論傳播”研討會。外交部長唐家璇向會議發來賀信,呼籲國際社會重視互聯網上種族主義言論傳播造成的嚴重危害。會議認為,各國應加強全民教育,提高公民反對種族主義的意識,同時完善相關國家立法,以有效遏制種族主義言論在互聯網上的傳播。我們希望聯合國有關各方能夠充分利用相關資源,開展上述課題的研究,促進有效的國際合作。
“四海之內皆兄弟”是我們的祖先留下的壹句老話。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種族膚色不同,但我們的基因組相似,我們對平等、幸福、和平的理想相同。讓我們以反對種族主義大會為契機,摒棄傲慢和偏見,深刻反思歷史和現狀,制定有效措施,徹底根除種族主義這壹人類社會的毒瘤,創造壹個平等、和諧、和諧、繁榮的美好世界。(
1966 165438+10月9日,第2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3月21日定為“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這是為了紀念3月21960日南非沙佩維爾大屠殺,反對種族歧視而確定的。
1960 3月21日,南非德蘭士瓦省沙佩威爾鎮的非洲人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反對南非當局種族歧視的“通行證法”。通行證法是南非當局頒布的數百項關於種族歧視的法令之壹。規定16以上的非白人必須隨身攜帶通行證,證件不全者隨時會被逮捕。遊行者遭到南非當局的殘酷鎮壓。70多人中槍,240人受傷,釀成了震驚世界的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