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技術進步促進服務貿易出口結構優化升級的機制
1,直接行動
正所謂“貿易是流,產業是源”,壹國服務貿易的結構優化是其服務業結構合理的外在體現。因此,技術進步促進服務業結構優化是壹國服務貿易出口結構優化的直接驅動力。技術進步對服務貿易結構優化升級的直接作用在於服務部門的許多“非貿易品”轉化為“貿易品”,技術進步對服務業結構變化的直接作用在於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促進了許多現代服務部門的發展。以電子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不僅可以衍生出壹些新興的服務部門,帶動其他產業的生產力,還可以提高傳統產業的科技含量,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因此,傳統服務業的競爭力變得更強,壹些由技術進步衍生的新興服務業不斷豐富服務出口的品種。隨著壹個國家現代服務出口的快速增長,其服務貿易出口結構自然比以前更好。
2.間接作用
技術進步還通過以下間接途徑對服務貿易結構的優化升級發揮作用:壹是刺激服務業需求結構。需求結構的變化是產業結構變化和技術進步之間的重要環節。在需求結構發生實質性變化之前,必須有壹個技術上的突破或更新。以美容行業為例,美容技術的快速變化降低了價格,提高了美容質量,從而刺激了需求的增長。美容服務需求的增長刺激了技術變革,擴大了平均交易規模,減少了美容師的自由時間,從而提高了生產率,進壹步增強了美容行業的產出增長。二是影響就業結構。當技術進步對某個服務部門產生作用時,迫切需要提高該部門員工的知識和技術含量。當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人才進入壹國服務業,該國的現代服務業水平將得到提升,服務出口結構將趨於優化。三是影響區域結構。在壹些制造業發達的地區,客觀上也需要發展現代服務業。在這些地區,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往往同時發展,中國上海就是壹個例子。
綜上所述,技術進步對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是混合交融的,服務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往往是技術進步的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相互作用的結果。
第二,兩種技術進步模式對不同國家服務貿易出口結構變化的影響和條件
(壹)影響
壹般來說,提高技術進步水平的途徑主要有兩種:技術模仿和技術創新。技術模仿包括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兩部分。具有投資少、風險低、市場適應性強的特點。因此,成功的模仿降低了創新的風險,進而降低了創新的價格。技術創新具有高投入、高風險的特點,是技術本身發展的重大突破。在知識經濟時代,高質量的新興服務產品是技術創新的載體,因此技術創新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最大推動力。中國學者張明星等人認為,壹個國家的技術進步水平取決於技術模仿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之和,但發達國家更傾向於技術創新,欠發達國家更傾向於技術模仿。
(2)條件
創新和模仿是有條件的,都需要我國具備相應的人力資本存量水平,都需要知識、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的積累和配套制度。中國學者楊軍等人認為,發達國家對技術的吸收、轉移和模仿需要落後國家具有壹定的人力資本基礎。壹個國家的人力資本水平達到模仿的門檻,才能有效模仿先進技術。各國的實踐表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由於人力資本水平低,未能有效模仿先進技術,從而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與技術模仿相比,技術創新不僅需要更高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還需要壹個國家具備充分的制度環境、創新環境等宏觀和微觀因素,才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對於服務業而言,壹國服務貿易出口結構的優化升級總是與其新興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密切相關,而現代服務業的生產對人力資本要素的要求高於其他行業。因此,壹國服務貿易出口結構的優化需要更高的人力資本。
第三,技術進步模式與服務貿易出口結構優化升級的相關性分析——美國和印度數據的比較
(壹)指數選擇
從以上理論分析可以看出,技術進步對壹國服務貿易的結構變化,尤其是出口結構的變化有很大的影響,不同的技術進步模式對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結構的優化升級有不同的影響和條件。因此,本文選取了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美國和印度——來分析不同的技術進步模式對這兩個國家服務貿易出口結構變化的影響。由於現代服務產品多為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新興服務產品,作者利用貿發會議的官方數據庫,通過扣除除政府服務和建築服務以外的其他七類服務出口,近似表示兩國服務貿易出口結構的優化升級。數值越高,該國服務貿易出口的優化升級越明顯。
在自變量的選擇上,雖然作為人力資本代表的大學生入學率是技術創新的前提條件,但技術創新需要很多條件,技術模仿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於模仿者的模仿能力。壹般來說,模仿者的文化程度越高,模仿能力越強。所以我參考了沈璞、張炎等中國學者的處理方法,用大學生的升學率來代表主要以技術模仿為主的變量。而創新技術只有創新者擁有,受專利權保護,所以可以用專利申請數量來代表主要基於技術創新的變量。
(二)美國和印度的實證分析
利用上述指標,本文以兩國新興服務業占比作為因變量Y11,自變量X11、X12、X13分別代表壹國服務業從業人數、大學生入學率和專利申請量,分別對兩國數據進行相關和回歸分析。
1,相關分析
根據表1中的數據,利用EVIEWS軟件對兩個樣本國家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根據表2的相關系數排名,在影響印度和美國的三個變量中,印度的指數Y11與其大學錄取率(X12)的相關系數最大。
這說明技術進步對兩國服務貿易出口結構的優化升級有不同的影響。
2.回歸分析
(1)美國回歸結果及分析(見表3):
根據表3,從三個回歸方程判斷系數、調整後的判斷系數、F值及其關聯概率都沒有問題。但從各變量的系數、T值和P值來看,美國專利申請量X13在三個變量中對Y11的影響最為顯著。由於P值高達0.2642,方程1中變量X11被剔除,方程2中自變量X12的系數為負。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大學生入學率已經高達80%(遠超25%左右的世界水平),影響了方程的回歸結果。事實上,根據申普對美國不同時期的回歸結果,進入90年代後,人力資本積累對美國服務出口總額的增長貢獻最大。因此,我推斷美國人力資本的高存量已經轉化為技術創新能力,技術創新在優化美國服務貿易結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美國服務業的技術進步主要依靠技術創新模式。
(2)印度的回歸結果及分析。
根據表4,等式1的回歸結果中的指數X12在三個自變量中對因變量的影響最大。該變量的t值大於2,表現出較強的顯著性,X12的系數達到6.453810,表明印度大學生入學率每提高1%,可帶動新興服務產品出口比重提高6.45%。這說明人力資本是改善印度服務出口結構的主導力量,印度服務業的技術進步應以技術模仿為基礎。
四。結論與啟示
對美國和印度服務業技術進步模型的分析表明,基於技術差異的比較優勢適用於服務貿易結構變化領域。在壹定的人力資本門檻效應下,壹國服務貿易結構的變化不是由簡單的勞動力投入驅動的,而是由技術進步驅動的。由於印度和美國的人力資本存量較高,服務業人口數量對其服務貿易出口結構優化升級的影響並不顯著。同時,壹國服務業的技術進步是以技術創新為主還是以技術模仿為主,取決於壹國人力資本、物質資本和制度環境的總體情況。美國是經濟發達國家,國內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無論總量還是人均都處於世界前列,創新機制也處於世界前列,所以美國服務業的技術進步主要是以技術創新為主,而印度是發展中國家,國內物質資本仍然短缺,國內創新機制不完善。所以相對於美國,印度的服務業還是更傾向於模仿技術,但是印度優質的人力資本成為了印度的服務業。上述兩個國家的實證檢驗結果證實了理論推斷。中國是壹個發展中大國。與壹些總體和人均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水平較低的欠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服務業的發展應以技術模式為主,同時在壹些有條件的領域努力進行自主創新。此外,應繼續積累人力資本,提高中國服務業的技術模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