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為壹座有著3000多年歷史和850多年歷史的六朝古都,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保護古都北京的文化遺產是北京對國家和人類的歷史責任。從1978到2008年,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30個年頭。30年來,北京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成就,而傳統文化的保護無疑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進步和成就之壹。
30年來,北京傳統文化保護經歷了從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過程。21世紀初以來,民族民間文化保護進壹步推進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歷史階段。傳承文化傳統和血脈,越來越引起國人的關註和響應,成為中華民族的基本常識。加強對北京優秀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對於確保北京政治文化中心和歷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積極而特殊的意義。
第壹,保護傳統文化始於“文化大革命”的廢墟
“文革”對北京的文化遺產資源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尤其是“破四舊”對傳統文化的破壞最為嚴重。中共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北京開始撥亂反正,全面改革開放。在當時思想禁錮的條件下,大膽解放思想,逐步打破傳統文化的禁區,使人們對保護中國優秀文化遺產的認識不斷加強。
標誌1:傳統文化活動恢復。
“文革”後,北京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藝術活動恢復,改革開放之初舉辦的壹些活動,對於打破“文革”的桎梏,彰顯傳統文化的魅力,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壹、北京京劇團為紀念講話發表35周年於5月1977演出的京劇歷史劇《逼上梁山》,是文革後北京乃至全國上演的第壹部古裝劇。二是北京豐臺、順義等郊縣在2月1978春節期間舉辦了民俗花展,這是文革時期被禁的北京民俗花展首次公開演出。三、文化部9月在北京舉辦的部分省、市、自治區民族唱法演出,1978,這是文革後第壹次大規模的民族傳統音樂展示。四、北京市文化局於7月1982在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辦了中日民間藝術交流活動,這是北京首次組織的國際民間文化交流活動。這些活動標誌著文革災難後民族民間文化的全面恢復,為後續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奠定了重要基礎。
北京的廟會和燈會曾經是北京最有特色的傳統民俗活動。每到春節,人們全家逛廟會、燈會成為節日文化活動的重要標誌。文革期間,廟會全部消失。1985春節期間,東城區率先以傳統廟會模式舉辦北京地壇春節文化廟會,社會影響較大。此後,龍潭廟會、白雲觀廟會、東嶽廟會、長甸廟會、燕山燈會燈會、龍慶峽冰燈會相繼舉辦,逐漸成為北京春節文化活動的重要品牌。
標誌二:傳統文化保護得到提升。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傳統文化的保護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各級文化部門對民族民間文化做了大量的發掘和整理,收集了大量具有珍貴歷史文化價值的珍貴資料。其中,影響最大的是20世紀80年代前後被稱為“中國民族文化萬裏長城”的《十大集成誌》的編纂。65438-0979年,由文化部、國家民委、中國文聯聯合主辦,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組織的“十大集成誌”編纂工作在全國轟轟烈烈展開。8月,1981,北京率先發起“中國民謠整合?北京卷與中國民間舞融合?《北京集成卷》的編纂,以及其他集成誌的編纂也相繼進行。隨後的十年間,數千名文化工作者深入農村田間地頭,收集、整理、錄制了大量音像資料,成為民族民間文化保護中保存下來的最珍貴的原始資料,為傳統文化的保護和搶救做出了突出貢獻。
標誌三,傳統文化藝術得到發揚光大。
保護傳統文化的壹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讓這些古老的民族民間文化獲得新生,煥發出時代的光輝。從2000年開始,北京市文化局投入科研力量,對傳統民間花會進行改造。昌平的“花鈸鼓”、門頭溝的“太平鼓”、延慶的“旱船”、房山的“小跑高蹺”、懷柔的“竹馬”都被列為科研項目,市文化局組織專家從表演、服飾、馬匹等方面對這些民間舞蹈項目進行了分析。其中《花蛤鼓》《太平鼓》參加2001在北京舉辦的“居庸關長城杯”中國民間鼓勵大賽,《花蛤鼓》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秧歌是壹種流行的表演形式,但在表演風格、表現形式、服裝、化妝等方面缺乏時代感和美感。因此,北京市文化局、北京群眾藝術館自2001起組織民間舞蹈專家對其進行作曲,完成了《絲帶秧歌》、《扇面秧歌》、《打秧歌》等8首創新秧歌,並以光盤形式出版發行。
第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使傳統文化的保護上了壹個新臺階。
傳統文化保護過去被定義為“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從2005年開始,這部作品的名字有了很大的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逐漸取代了“民族民間文化”的概念,“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為“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的延續,保護更深入,社會反響更強烈。應該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推動了民族民間文化保護邁上新臺階,是傳統文化保護的歷史性進步。
2003年3月,文化部啟動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這是壹項國家政府工程。為此,文化部、財政部下發了《關於實施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的通知》等文件。2003年11月,2004年1月,召開了兩次全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專題會議,陸續確定了40個保護工程試點項目。北京門頭溝區“京西贊樂”和北京民俗博物館“老北京商業民俗”兩個項目入選。2004年和2005年,北京市文化局還確定並公布了北京市1綜合試點鄉鎮和21試點兩個綜合試點地區。這些試點項目積極探索保護方式,為今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2005年6月,文化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議,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見》。2006年6月5日至2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自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為社會關註的熱點。從2005年開始,北京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也進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階段。2006年6月5438+10月,北京市召開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議,提出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將圍繞普查、傳承、文獻等三項工程全面開展,不斷推進全市保護工作。2005年7月,在全市18個區縣開展了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2007年上半年基本完成。2007年6月和2006年6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公布了兩批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市各區縣相繼建立了本區(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而基本建立了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
根據國務院通知精神,2006年至2008年,北京連續舉辦了三屆“文化遺產日”。2006年6月10日,北京市文物局、文化局在首都博物館新館聯合舉辦首屆慶祝“文化遺產日”大型活動開幕式,全市各區縣及相關單位共舉辦宣傳展示活動73場。2007年“文化遺產日”期間,北京舉辦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身邊——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資源展”、“我們老北京的東西——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等活動。除了文化遺產日的宣傳展示活動,北京還利用春節、清明節、端午、中秋節、重陽節等民俗節日等文化載體,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市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為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人員的專業理論水平,北京市文化局自2004年以來舉辦了5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培訓班,全市各區縣及相關部門300余人參加了學習。2006年4月至2007年6月5日38+10月,北京市文化局社會文化處、北京群眾藝術館、西城文化館聯合舉辦了“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高級研修班”,邀請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趙書、劉錫城、大眾文化專家劉波、沈望舒等進行授課。29名學員獲得北京市人事局頒發的高級研修班結業證書。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猶如吹響了加強傳統文化保護的號角,使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有了新的認識和評價,也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贏得了比過去更大的機遇。這項工作的繼續,對於推動我國傳統文化的保護,提高全民族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北京民族民間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績顯著。
改革開放30年來,北京市民族民間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
1.建立了壹套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機制。
2003年以來,北京市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強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見》等文件,對今後壹個時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了任務,明確了責任。2006年6月,北京市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聯席會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由文化局牽頭,市發改委、建委、民委等十余個市委常委參加,負責領導和指導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從2005年開始,北京每年都投入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2008年達到2000多萬元。2006年底,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立,2008年,北京市文化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處成立,各區縣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為以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造了條件。
2.編輯出版了十大文藝融合編年史(北京卷)。
到2007年底,北京市“十大綜合記錄”編纂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中國民謠整合?北京卷與中國曲藝音樂融合?北京卷和中戲音樂融合?北京卷與中國民族器樂融合?北京卷與中國民間舞融合?北京卷與中國民間故事整合?北京卷,中國戲曲誌?北京卷和中國曲藝誌?包括北京卷在內的八本書已經出版。中國民謠整合?北京卷於2007年通過終審,並已在付梓印刷。中國民間諺語整合?北京卷已經編輯完畢,正在定稿。
此外,全市各區縣還組織編纂出版了民間藝術卷及相關成果。2001至2006年,門頭溝區整理、編輯出版了門頭溝文化系列20余本三套,朝陽區編輯出版了虞雯水鏡、武士春剪紙集,西城區編輯出版了西城曲藝系列四本壹套,北京市人民協會先後組織出版了《北京風景傳說》、《香山傳說》等60部民間文學系列,
3.初步完成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
根據文化部的部署,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在北京進行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其間,在全市18個區縣組織培訓了近2000名普查員,深入全市社區、村莊等最基層單位進行走訪調查,初步摸清了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底數。據統計,全市* * *已完成普查項目6000余項,經過篩選歸並,近3000項進入《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項目集(區縣卷)》,* * * 21卷。這次普查不僅培養了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幹部,而且搶救和保護了壹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資料和珍貴實物,為今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建立和完善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
根據國務院“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的要求,國務院於2006年5月和2008年6月公布了兩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壹批北京入選13項目,第二批入選61項目(含16拓展項目),使北京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2月和2007年6月,經過申報、論證、評審、批準等程序,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兩批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壹批48項,第二批105項,***153項。此外,從2006年9月到2007年6月,全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已初步建立,全市18個縣公布了315項。
5.組織選拔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2007年,在公布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基礎上,文化部組織評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2007年6月和2008年6月,65438+10月,公布了兩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777 * *人,北京* * * 26人。2008年5月,北京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正式公布,94人入選。
從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歷程,充分展示了改革開放30年來北京在傳統文化保護方面取得的成就。相信未來的中國會無愧於東方文明古國的贊譽,北京會無愧於六朝古都的稱號,擁有豐富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參考資料:
1.宋海波主編:《北京誌·文化藝術卷·大眾文化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2.《當代北京簡史》,周壹星主編,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9。
3.潘德謙:《北京文化藝術大事記》(資料),北京,2003年。
4.周樹增主編:《北京卷全國文學集成十誌編纂年譜》,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