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制作多媒體數學課件

如何制作多媒體數學課件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是教育領域的壹場革命。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學更加靈活,學生更容易接受,調動學與教的積極性,高質量地完成教學。學生對動態的新事物感興趣,喜歡探索。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實現視頻效果的動態、立體、全方位變化,可以彌補傳統教具、學習工具、模型、幻燈片枯燥、單調、枯燥的缺點。因此,大力提倡計算機輔助教學,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職業學校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是顯而易見的。

筆者發現,許多教學課件雖然設計精美,內容豐富,但脫離課堂教學實際,教學實用性差。下面將結合筆者的多媒體教學經驗,談談制作數學課件的體會。

首先,選擇壹個適合制作數學課件的題目

設計制作數學教學課件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而不是展示課件本身的制作技巧。課件的壹個優點是可以將教學內容以動畫和圖像的形式由靜態變為動態,由抽象變為具體。因此,壹些傳統教學方法難以表達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問題,可以通過編制課件來解決。比如在講數學中“標準橢圓的幾何性質”這門課的內容時,傳統教學很難在黑板平面上描述橢圓關於軸、軸和坐標原點的對稱性,所以教師只能口述學生對自然界的抽象想象或死記硬背,這是很不理想的。而通過數學課件生動的動畫演示,讓學生對橢圓圖像進行折疊旋轉後,對標準橢圓的對稱性質有了真實的認識,並可以再舉壹個例子就是代數“函數的周期性、最大值、最小值”的教學,這種教學由於抽象性強,學生很難理解。結論性的內容很多,容易混淆,尤其是先變周期再變相位的變化,更難掌握。這部分內容是職校代數的重點,也是高職考試的重點,需要學生熟練掌握。根據本節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況,如果能把函數圖像之間的變化關系顯示在屏幕上,把抽象的數量關系和位置關系表現出來,讓學生從具體的變化中總結規律,對學生理解和記憶這部分內容是很有幫助的,這也是壹個很好的題目。如多面體與旋轉體、反函數、單位圓內線段表示的三角函數、向量的加減法、軌跡等壹些抽象概念也適合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相反,如果教師不認真地認為教學課件可以取代所有的傳統教學方法,把壹些傳統教學方法可以很好表達的內容制作成教學課件,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比如《數學定義定理》有些章節不適合制作教學課件,比如《集合與元素》,講的是集合與元素的定義以及壹些常用的集合數。筆者發現,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比使用數學課件要好,而且在老師的舉例、引用、組織下,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加靈活。所以,並不是所有的數學章節都適合制作數學課件,只有選擇合適的內容,才能制作出優秀的數學課件。

第二,課件設計要結構清晰,界面簡潔,突出數學知識。

課堂演示型數學課件不同於某些個別學習型CAI課件。不壹定要涵蓋所有的教學內容,但要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整個數學課件要有清晰的結構,使教師和學生容易理解課件的應用目的和主要內容。有些老師喜歡把課件做成幻燈片,從教學前的復習到練習的總結,或者幹脆把板書全部放在屏幕上,這樣節省了板書的時間,但不壹定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因為有時候板書的過程也是學生理解的過程,學生理解學習內容需要時間。筆者認為理想的教學模式應該是教師講授、板書、展示演示實驗等傳統教學方法與利用課件突出教學重點的有機結合。另外,界面設計壹定要簡潔整潔,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否則可能會影響用戶的積極性,從而降低教學效果。比如壹些追求表面華麗的數學課件,不恰當地應用了與主題無關的裝飾性圖片,並配以關不掉的背景音樂、飄落的雪花和樹葉、不停移動的動態標題等。如果在理論數學知識點中加入過多的情感元素,就會成為課堂幹擾因素,分散學生註意力,產生負面效應,這是制作數學課件時應該註意的問題。

第三,精心構思課件的教學過程

課件構思對教學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課件的設計上,也能充分體現設計者對教材的把握和課件制作風格。教師可以在研究教材的基礎上,通過制作流程圖,充分思考每個環節,合理設計畫面的容量、背景、圖形、文字、色彩、聲音、動畫、整體布局,充分突出多媒體課件的優勢。比如在設計《金字塔與圓錐體的體積》課件時,要在認真研讀教材、認真備課的基礎上,充分分析學生情況,進行教學設計。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對“切填”這壹重難點知識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從選取到詳細實施,從學生熟悉的實驗到抽象的定理證明,用計算機展示每壹個過程,引導學生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思考和解決問題。這些變化每壹次都伴隨著生動的動畫,讓學生們親眼見證這個空間的變化,給予感性的認識,進而升華到理論層面。經歷了這壹系列的變化,自然會總結出必要的結論。由於數學的枯燥性和抽象性,教師在構思的過程中要精心設計畫面的背景、色彩和聲音,盡量把枯燥的數學知識在豐富多彩的環境中表現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比如“用單位圓內的線段表示三角函數線”這個知識點的教學。將單位圓內的三角函數線平移到另壹個坐標系下畫正弦曲線和余弦曲線的過程可以作為這節課的重點,這個細節可以綜合考慮。此外,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增加課堂容量,提高效率,並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時間來鞏固所學知識。

第四,註重課件的表現形式

制作的課件應易於操作,盡可能采用常見的界面形式,如Windows風格的界面和IE風格的導航方式,突出實用性和交互性,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適當采用最新的GUI技術,激發學生的使用欲望。使用大部分用戶設備可以接受的操作條件,比如目前的800*600分辨率作為課件的界面尺寸,內容布局符合常規,美觀不應是第壹標準,區分優先級,不重要的元素不要占用過多的畫面或時間,會幹擾對主題的認知。最好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閱讀習慣排列文字,等待用戶確認按鈕,並適當排列圖形描述。課件制作要充分體現課件設計基本原則的五個要求,即通用性、可控性、科學性、容錯性、界面友好性和操作方便性。

五、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選擇合適的開發工具。

課件的開發工具也決定了課件的質量。目前開發工具有POWERPOINT、AUTOWARE、FLASH、幾何畫板等。各種工具環境各有利弊。比如用POWERPOINT開發課件的優勢是速度快,但交互性和圖形效果較差,適合開發文字和圖片類型簡單的課件;AUTOWARE交互性強,平面動畫比POWERPOINT更靈活多樣,特別適合數形結合強的課件。采用流程圖結構程序制作,具有較高的開發效率。制作的數學課件實用性強、美觀大方、交互性強,是目前常用的課件開發工具。三維立體動畫是AUTOWARE的不足,不適合制作立體幾何教學軟件。FLASH靈活、生動、華麗,其ACTIONSCRIPT語言開發的課件交互性強,3D效果突出。目前越來越受到數學課件制作者的歡迎,但開發周期也較長。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要求,選擇合適的開發工具環境,以滿足教學的需要。

課件後期的調試和評估也很重要。課件的演示不能出錯或“死”,不能影響課件的正常功能,以利於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避免破壞教學進度,影響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設計和制作,每壹個環節都離不開設計原則的指導。同時必須基於教學要求,因為課件最終是為教學服務的。所以不能只考慮壹個方面,否則設計制作的課件不會優秀。最後可以做如下總結:教學要求是基礎,設計原則是核心。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設計和制作是壹項龐大而復雜的工程。除了設計原則和教學的要求,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關註,比如技術要求,內容要求,藝術要求。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努力,設計和制作出更多更好的多媒體數學教學課件。

  • 上一篇:第二冊五選四年級美術教案。
  • 下一篇:對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