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服務理念的轉變
長期以來,醫療信息的不對稱,有意無意地培養了壹批“居高臨下”的醫生,也造就了醫療領域的“精英意識”。因此,傳統醫療服務強調“以醫生為中心”,臨床決策是醫生基於臨床數據和科研證據,結合患者利益做出的決策。在這種情況下,醫生扮演了“上帝”的角色。
基於每個患者的就醫經歷,是不壹樣的。目前技術驅動的醫療行業,更多關註的是如何“治病”,而不是“治病”,忽視或淡化了患者作為“人”的需求。而是講“藥”“病”“制度”。尤其是公立醫院不斷追求成為技術中心,在開展設備競賽的過程中,不斷強化醫院的“居高臨下”態度和醫務人員的“精英意識”。
醫療服務的轉型,迫使醫院管理者開始思考醫療質量的保障路徑、個人醫療費用負擔的上升、給醫院帶來的壓力以及醫務人員的收入保障。現在消費者對醫療行業的關註已經從直接看病轉移到關註醫生依靠什麽醫療技術來服務消費者。問題不在於花了多少錢,而在於這些錢給消費者帶來了什麽?病人角色的轉變。
目前醫患關系緊張,醫患雙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請每壹位醫生捫心自問,自己在診療活動中是否做到了“以病人為中心”。如果是,請繼續;如果沒有,學習如何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隨著患者權利意識的增強和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電子患者,以及新媒體形式的病毒式傳播和影響,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知識型患者及其家屬。在這種情況下,醫患關系的天平逐漸向患者傾斜。醫患關系變成了壹種協商和決策的模式,醫患關系變成了壹種契約關系。雙方共擔責任,共擔義務,共擔風險,尋求共同的利益和價值。
通常,“聰明”的患者在了解到自己病情的基本情況後,會立即上網搜索、查閱相關醫學文獻。在心理上,患者壹定要了解相關的醫學進展、各種治療方案以及自己疾病的預後,避免在即將到來的與醫生的對話中處於被動。顯然,醫生需要對這個病人的病情進行詳細的分析判斷,為病人提供最穩妥的治療方案,並讓病人家屬盡力了解病情,與醫生商量。其實,醫患或家屬有效溝通的過程,就是醫患之間的壹次交心溝通。過程雖然曲折,但基本和諧。互相信任,會取得超出雙方預期的成績。當信息技術成為醫療的主力軍,醫生和患者會變得更加透明,患者會變得越來越“聰明”,知道的越來越多,可以極大地改變醫患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醫生該如何面對這些“聰明”的患者,值得深思。
借助信息技術,患者將了解醫生的診斷依據和醫生的診療活動,從而參與診療過程。患者了解更多信息後,如果醫生的說法不能說服他,他就會質疑醫生的診斷,甚至給他合理的治療方案。醫生需要聽取患者和家屬的意見,尊重他們的選擇。在提供醫療服務時,應考慮患者及其家屬的知識範圍、價值觀、信仰和文化背景。
現代患者逐漸成為消費者。當患者在向消費者轉變的時候,醫生已經遠遠落後了,醫生還沒有為這個時代做好準備。現在消費者還是以性價比來評判醫生。醫生的素質越符合消費者的喜好,消費者就會覺得給自己看病的醫生明顯和其他醫生不壹樣。不同的是,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耳目壹新。
如何改變醫生的角色?
眾所周知,以前看病就是直接找醫生開藥或者手術,然後回家。現在人們的健康意識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開始關註身體狀況的變化,就醫過程更加註重就醫體驗。醫生為病人服務的本質是為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以挽救生命或減輕痛苦。醫院抓住了醫生的本質,就是在把患者利益放在第壹位的原則下,低成本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才是王道。
所謂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不僅僅來自於先進的設備和壹流的信息系統,更依賴於壹支診療技術過硬的醫生隊伍。比如手術,壹半是技術,壹半是藝術,只有技術,沒有藝術,手術很難做到完美;只有藝術,沒有技術,運營不可能成功。哲學是技術和藝術的統帥,沒有哲學,外科就會失去方向和光環。僅僅說某種疾病適合某種手術是不夠的,因為這裏忽略了兩個人:醫生和病人。應該是這個病人和他的病適合做某種手術,以及做這個手術的醫生。這四個因素完全壹致,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因此,醫生在醫療服務活動中凸顯價值顯得尤為重要。醫生會首先了解患者目前的治療情況和治療需求,全面收集患者的病史、身體狀況等全方位的相關信息。得到這些信息後,他們會對比最新的科研、醫學期刊、健康數據和案例,借助團隊專家和大數據分析,給出恢復概率最高的治療方案,並為患者提供壹份詳細的報告。報告的內容將包括診斷結果、加重疾病的各種風險以及多項可供選擇的詳細治療方案。既能直接治療疾病,又能對如何養生起到針對性的指導作用。
價值醫療是壹個至今壹直回避而又必須面對的嚴重問題,或者說醫療價值的定位和最優運營策略往往是在多方博弈的過程中,逐漸浮出水面的。價值醫學在循證醫學最佳證據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考慮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的經濟成本,努力為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同時最大限度地減輕社會和經濟負擔。它是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命等因素與治療成本有機結合的醫學模式。比如壹次成功的運營,決策占75%,技巧占25%。臨床決策的基本原則是:(1)充分的事實和證據;(2)精心設計和方案;(三)審慎實施和操作;(4)靈活的應急和響應;(5)綜合考慮和考量。壹個醫生要掌握各種手術方法,善於形成自己的專業。成熟的外科醫生知道什麽時候手術,什麽時候擴大手術範圍,什麽時候停止手術。只有辯證,才能從容應對。所有的婦科手術不能也不應該用壹種方式完成;不能也不應該要求所有婦科醫生用壹種方式做任何手術。因此,價值醫學不能簡單理解為對某種疾病或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是否有價值,或者某種幫助或搶救是否必要。
比如目前提倡的個性化醫療和咨詢服務,都是為了讓患者在目前千篇壹律的治療方式之外有更多的選擇,獲得真正適合自己的個性化治療方案。因為醫生和病人對人類和他們的生命有著相同的價值取向。鑒於醫患價值觀的不同。價值取向是什麽?比如對於惡性腫瘤的治療,醫生更多的是從醫學的角度或規律上考慮減少並發癥,減少復發,延緩進展。大多數惡性腫瘤都是無法治愈的,醫生所做的只是相對降低風險(RRR)。患者從自己的角度或者感覺,希望治療完全沒有副作用,應該徹底治愈,沒有痛苦。需要的是絕對風險降低(ARR)。這兩個要求都是合理的,但兩者之間有差距。如何填平溝壑?這涉及到如何看待生與死,傷與痛,無論是醫生還是大眾。
如果從更深層次去理解,從醫學發展的階段(或局限)去理解醫學、醫療、醫生,從人文醫學的角度去討論價值醫學。包括各種疑難雜癥,各種困難人群。避免儀器檢查造成醫患分離,避免臨床醫生離床傾向尤為重要,這對正確處理疑難病例尤為重要。醫生之間,無論是院內還是院外,上下級互相指責就是互相拆臺。相互尊重。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尊重現實。尊重別人,不是為了誰而隱藏缺陷,而是為了更好地彌補缺陷。